崇信总体规划文本

更新时间:2023-09-22 07:52: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加查县城总体规划 (2008~2025) 文本

JIA CHA XIAN CHENG ZONG TI GUI HUA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的法律文

件、技术规范、标准等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加查县城建设指导性文件。

第二条 完善城市职能,提升城市质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雅江加查境内藏木三级水电

站的建设;加查至桑日公路的建设立项;雅江拉萨旅游环线的开发;原规划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需要修编城市总体规划。

第三条 规划立足加查县实际,充分利用境内雅江三座水电站建设的契机,积极拓展提升特色

产业和旅游业,重点进行生态环境的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城市形态,完善城市职能,建设环境优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裕、具有较强民族性的现代化高原滨江城镇。

第四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08—2015年; 远期:2016—2025年。

第五条 规划区范围

总的控制范围:东以雅江加查大桥为界,西到藏木水电站,北边过雅江到核桃林处,南边到山脚,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

城区规划范围:西至八邛公路,东、南至雅江东岸和南岸,北到仲巴村北侧,总面积为4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46平方公里。

第六条 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建成以“拉姆拉措神湖”为主要景区的旅游县,以水电业和特色产业为主的经济强县,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山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县。 县城建设目标:经济繁荣,基础设施完善,公共设施健全,生态环境优美的西藏高原滨江旅游城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旅游业为先导,以雅江藏木水电站建设项目为带动,建设四大产业体系(水电、旅游、农牧、三产业),五大产业基地(核桃基地、水电基地、药材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建材基地),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第八条 县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县域总人口现状为18630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000人,城镇化水平为26.8%;规划县域总人口近期为21000人,其中城镇人口6300人,城镇化水平30%;县域远期总人口24000人,城镇人口12000人,城镇化水平50%。

第九条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规划形成“县城一中心镇一一般乡镇”的三级城镇等级体系。 Ⅰ级:县城,即加查县城,规划期末人口10000人。

Ⅱ级:中心镇。数量为3个,即加查镇、冷达乡(镇)和崔久乡(圣湖镇),规划期末人口分别为500、500和300人。

Ⅲ级:一般乡镇。数量为3个,包括拉绥乡、洛林乡、坝乡。规划期末人口分别为300、200和200人。

第十条 城镇职能结构

加查县城是以水电为主的综合型城镇。崔久乡(神湖镇)为旅游型城镇。加查镇和冷达乡(镇)为农副产品加工型城镇。拉绥乡为工矿型城镇。洛林乡和坝乡为农牧型城镇。

第十一条 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确定县域“一心一轴三镇”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即加查县城,作为县域城镇体系的核心。

第二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七条 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一轴”:即沿雅鲁藏布江和八邛公路城镇发展轴。包括加查县城、安饶镇、冷达乡、加查镇和拉绥乡。

- 1 -

加查县城总体规划 (2008~2025) 文本

JIA CHA XIAN CHENG ZONG TI GUI HUA

“三镇”:即加查镇、冷达乡(镇)、崔久乡(神湖镇)。

要是南延北扩,即在现状城区向东南延伸,并适时向江北扩展。

第十六条 城市总体结构形态

第三章 城市性质和规模

第十二条 城市性质

集高原水电、旅游、商贸为一体的西藏滨江山水生态城镇。

第十三条 城市规模

城市现状人口5000人,近期人口6000人,远期为10000万人。现状建成区面积为59.3公倾,人均建设用地118.6平方米,近远期城市建设用地分别为96公倾和146.8公倾,人均建设用地分别为160 平方米和146.8平方米。

依据加查县城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大型项目建设布局及城镇现状布局特征,规划加查县城为“一城四区”的总体布局结构。即藏木水电坝区以旅游为主;江北千年核桃林公园自然风光游览区;行政商贸文化县城区;县城东南部的项目园区和大坝开发区。

第十七条 城市总体景观风貌

充分利用城市依山傍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通过道路形成视线通道,巧借山色,渗融城市;通过精心布置沿江用地,使水光城影,相映成景,融为一体;通过各种绿地,使城市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山水格局之中,形成“山、水、城、绿” 相依相融的西藏滨江山水生态城镇。

第四章 城市总体布局

第十四条 城市空间管制

第十八条 县城功能分区

结合县城用地发展方向,现状用地构成,加查县城形成了新街行政文化区、南部工

1、适宜城市建设空间:县城建成区及城市东南部用地,该类区域用地地势较平坦,均为戈壁滩,植被和农田用地较少,为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2、需严格控制发展空间:县城建成区及安绕镇区之间,现为基本农田,且植被较好,是城市中难得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需严格控制的发展空间。

3、有条件允许发展空间:指水系公路两侧,山地及有特殊要求的构筑物周围空间。 4、适度发展空间:主要指江北及藏木水电区域,以千年核桃自然风光公园为主,并在藏木水电站区域开辟项目开发区。

5、禁止发展空间:主要指雅江河道、西南低洼地等水系分布的区域及植被分布密集区和不良工程地质区域。

第十五条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结合城市空间管制,按照拉大县城骨架,构建组团结构形态,城镇用地发展方向主

业组团、老街商贸服务区、西部以居住为主及靠西山处的文化休闲娱乐区的五大功能组团。

第十九条 居住用地

规划城镇居住用地分为三个组团:安饶镇区居住组团、滨江居住组团、南部居住组团。规划居住用地51.9公倾,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5.4%,人均51.9平方米。

第二十条 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沿城镇主干道两侧带状布置,在城镇中心广场西侧老街布置商业服务设施,新街两侧以行政办公为主,在滨江地带布置中小学、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医院保留现状,宗教用地在原址完善,医院对面布置三处专业市场用地,包括家具、建材、农资等市场;县城新发展区布置生活性综合市场,包括服装、生活品等;同时在新区布置一所综合医院,沿江布置体育运动场地。

- 2 -

加查县城总体规划 (2008~2025) 文本

JIA CHA XIAN CHENG ZONG TI GUI HUA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30.9万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1.1%,人均30.9m2。

第二十一条 工业用地

规划在城东南新区的江滨地带集中布置一类工业区,主要以无污染的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区必须按照国际环境质量管理标准(ISO14000)的要求做好环境评价。规划工业用地9.1万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2%,人均9.1m2。

第二十二条 仓储用地

2、绿地布局

公园绿地:规划大型公园绿地两处,分别为新区核心绿地和格康寺公园;广场绿地5处,分别为镇区片城市入口处三角绿地和市场前广场绿地、县区片政府周边广场绿地3处、新区片中心广场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规划沿雅江西岸布置10-60米宽的滨江防护绿地,沿工业区、水厂、加油站和变电站布置10米宽的防护绿地;

附属绿地:规划在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

规划在工业区北部布置为工业区配套的仓储用地,面积1.2万m,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8%,人均1.2m。

第二十三条 市政设施用地

规划保留现有的邮政支局、电信支局、消防站和储气站,原址改建并扩大现有水厂,在城市东南角毗邻工业用地建设污水处理厂,在城市中部西侧建设220KV变电站和县城集中供热站,在城市西北侧出入口建设加油站一处。规划市政设施用地4.4万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0%,人均4.4m。

2

2

2

施用地等用地内部均设置一定的绿化区域,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

生态绿地:在城南洼地布置大型郊野生态绿地,沿江滨、八邛公路布置生态防护绿地。

3、绿地指标:2025年城市公共绿地面积7.5万m2,人均公共绿地为7.5平方 m2;绿化覆盖率为35%;绿地总面积为17.1万m2。

第二十六条 城市景观规划

第二十四条 特殊用地

1、规划以山为背景,以江为纽带,以城为核心,以绿为基质,构建具有民族特色

规划保留县城武装部用地,搬迁看守所和武警支队至新区工业片区与体育场之间。规划特殊用地1.5万m,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人均1.5m。

2、城市主要景观要素

2

2

和地方特色的山水生态城市。

第五章 绿地系统与城市景观规划

第二十五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镇景观轴:规划景观轴3条,分别为县老城区片的仲巴街、连接老城与新区的

1、充分利用河岸地、低洼地带布置大面积的生态绿地;利用工业区防护绿带、道路两侧绿化带、河流两侧绿带等形成绿色通廊;利用城区内部空地开辟多处公园、小游园和小广场,形成点、线、面绿地均匀分布在城区的绿地网架系统;从而形成“绿色斑块—绿色廊道—绿色点面”的绿地系统格局,并在绿地中布置雕塑等文化小品,提升加查城市文化内涵,起到了城市灵魂的作用。

城镇景观结点:规划一级景观节点5处,分别为:新区中心、县区广场、镇区广场、火车站广场、南部生态公园入口。规划二级景观节点6处,分别为城镇西部出入口三角绿地、两个交通环岛景观、新区三个交叉口景观节点。

视觉走廊:强化纵向透视两侧自然山水的多条视觉走廊,体现山水城镇的景观风

开敞空间:主要为南部洼地郊野休闲公园、新区核心公园、格康寺公园和滨江游憩绿带。

东西向主轴和新区南北向主轴。

- 3 -

加查县城总体规划 (2008~2025) 文本

JIA CHA XIAN CHENG ZONG TI GUI HUA

貌。 1、供水水源:规划选择安绕山溪流作为饮用水水源。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第二十七条 对外交通规划

按照上层次规划,在雅江北侧建设加查至桑日的柏油公路,在其北侧规划铁路,布置火车站和广场,并建设两座跨江大桥连接公路和火车站,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同时,建设环城的滨江路,承担部分对外交通道路的功能。改造现状的两座跨江桥梁,提高通行能力,确保县城向北和向东交通联系的通畅。在八邛公路西段入城道路交叉口建设加油站,服务来往车辆。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5.5万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7%,人均5.5m2。

第二十八条 城市道路工程规划

1、规划的城镇道路系统采用方格网与环状相结合的结构。镇区片和县区片采用方格网,新区结合雅江走向,采用方格网加环形路网,两个道路系统通过外环路和城市主次干道连接为一个整体。

米/日。

2、城区道路系统分为三级:即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30~20米;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20~15米;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5~12米。 3、城区共设置5处广场,分别为政府前广场、政府南广场、影剧院前广场、镇区片广场和新区广场。

2、用水量估算:近期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取300升/人·日,城市用水量为1590立方米/日。远期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取400升/人·日,城市用水量为4000立方米/日。

3、规划水厂厂址为原厂址,供水规模为4000立方米/日,用地面积为0.3万平方米。

4、规划采用生活—生产—消防统一的供水系统,实行分区供水。管网布置以枝状与环状相结合的供水方式。

5、水源保护按照《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量:污水量按照总用水量的80%考虑,则规划期末总污水量为3200立方

3、规划在县城南部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处理能力为3200吨/日,占地约0.6万m2。处理后的污水可进行农用和绿地灌溉,并对部分处理后的污水加以深化处理后达到中水标准进行回用,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4、污水系统布设:污水管网沿县城主要道路敷设,污水管主要布置在道路的西侧

4、规划设置两处停车场,一处为城镇内部社会停车场,位于县委县政府东侧;另一处为城镇边缘停车场,位于规划体育场东北角。

和北侧。

5、城市雨水按雨水流域分区排放,就近排入水体。雨水管网根据地形特点、河系

5、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25.2万m2,占建设用地的17.1%,人均道路广场面积25.2 m2。总计道路长度15.68千米,路网密度为10.1千米/平方公里。

分布等条件,主干管沿主干道布置,各街区雨水重力流通过街坊支管汇入主干管,就近排入雅鲁藏布江。

第三十一条 电力工程规划

第七章 工程设施及专项规划

第二十九条 给水工程规划

1、供电电源:规划新建220KV加查变电站,位于县城的中部西入口,用地规模为20000平方米。

- 4 -

加查县城总体规划 (2008~2025) 文本

JIA CHA XIAN CHENG ZONG TI GUI HUA

2、电力网络布置:调整和改造中低压配电网结构,逐步实行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用电分开供电,远期10KV配网供电方式采用双回树干式结构,必要时也可采用单环网开环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电力线原则上采用架空方式敷设在路东或路北,必要时可采用电缆地下敷设。

通过调整能源燃料结构,加大绿化覆盖率,防治大气污染;加强排污监管力度,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建设污水处理厂;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建设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加强生态绿地建设,改善城区小气候,治理水土流失。

第三十四条 环卫设施规划

第三十二条 电信工程规划

1、规划垃圾填埋场布置在县城南部的山沟中,距市区约2公里,日处理能力2吨。

1、保留并改造现状电信局,规划远期交换机容量扩容至6000门。

2、垃圾中转站按5个集中的居住用地各设1座,用地面积100平方米。远期进行

2、加快管线建设,在城内主干道采取管道电缆地埋敷设,原则上敷设在路西或路南。有线电视线路与电信线路同杆设置。

3、规划公共厕所按常住人口2500—3000人设置一座。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地段、

3、保留并改造现状邮政局,在城内新建1~2个邮电所。 4、远期城区及县域无线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率达到100%。

4、基层环境卫生工作场所按城市人口的千分之三配备环卫职工,规划环卫职工应

5、以加查电信局为中心,积极发展光环网、光交接、光接入,形成以管道主干光缆为主通道,光交接、光接入为主要组网方式的传输系统。

6、规划区内的通信网及对外网将向“三网融合”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方向发展,建立高质量、高速度、多业务、高度自动化的网络。

第三十三条 环境保护规划

1、环境保护目标

逐步完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加强项目建设环境管理,全面开展环境建设,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有步骤地提高环境质量,使规划区生态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2、环境保护单元划分

城区分为重点保护区、污染控制区和一般保护区。其中重点保护区近期内执行大气环境二类标准,远期将逐步向一类区标准发展; 3、环境保护措施

有30人。环卫清洁工人作息点总体布局原则上按作业区域每0.7~1平方千米设置一处,建设2处环卫清洁工人作息点,与垃圾转运站、公厕等设施同步规划建设。

第三十五条 综合防灾规划

1、防洪规划

以“洪涝兼治,以防为主,防排结合,坚持标准,汛期安全”为原则,规划在山坡底修建截洪渠,以防止山洪对县城的破坏。建设雨水、污水排水管道,疏通水体、排水渠道,保证雨水系统安全通畅。 2、抗震规划

城区抗震按基本烈度Ⅷ度设防。城区主干道路为抗震疏散主要通道,广场、绿地等为抗震疏散场地。 3、消防规划

规划在保持现消防中队的基础上,按二级普通消防站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和车辆。 每平方千米不少于3座,在流动人口密集的街道,公厕按300—500米间距设置。公厕按《城市公共厕所规划设计标准》设计。 分捡收集,远期进行废物回收。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zy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