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西方经济学A离线作业

更新时间:2024-03-27 11: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主观题

2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23、简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答: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合乎理性的人(“理性人”或“经济人”)。该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4、谷贱伤农指在丰收年,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请用弹性原理解释这一经济现象。

答: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致使农民的总收入减少。如下图所示:

25、简述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答:1、 ed >1,降价会增加销售收入,涨价会减少销售收入,即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向变动。

2、 ed <1,降价会减少销售收入,涨价会增加销售收入,即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向变动。 3、 ed =1,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4、 两种特殊情况:ed=,由于在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厂商因而不会降价,涨价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为零。ed=0,价格变动会使销售收入同比例同向变动。

26、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5=—10+5P。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依题意,可得Qd= Q5

由50-50P=—10+5P,解得Pe=6,Qe=20

27、假定下表是需求函数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价格(元) 需求量 1 400 2 300 3 200 4 100 5 0 1、 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出价格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解:1、 由需求价格弧弹性中点公式得

P2?41?P2?Q100?30022??????1.5300?100?PQ1?Q24?222=

e

d

2、 由需求价格点弹性公式得 ed=

?dQP22???(?100)??dPQ3003

28、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

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9、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20X1+30X2=540

??/?X1??/?X2?2030

两式联立,解得X1=9, X2=12, U=3888

30、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所示。其中,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均衡点。已知商品1的价格P1为2元。

1、 求消费者的收入; 2、 求商品2的价格P2; 3、 写出预算线方程; 4、 求预算线的斜率; 5、 求E点的MRS12的值。

答:1、消费者的收入I=2?30?60 2、商品2的价格P2=

60?320

233、预算线方程为2X1+3X2=60,或X2=-X1+20 4、预算线的斜率k=- 5、E点的

MRS12=

P1P223=

2331、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为55元,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3元,假定无差异曲线斜率为时,消费才达到均衡,求他对X、Y商品的均衡需求量。

答:2X+3Y=55

50/3X2=2/3

两式联立,解得X=5,Y=15

西方经济学A第2次作业

二、主观题

1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对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而言,边际产量表现出的先上升而最终下降的规律。

16、简述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规律。

答:规模报酬的变化一般呈现如下规律:当企业从最初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时,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可能会比较长。此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17、设某企业短期生产函数为Q=—0.2L3+18L2+1620L,L表示劳动投入量,求:

1、 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的劳动投入量; 2、 总产量达到最大时的劳动投入量。

解:1、依题意,可得MPL=APL MPL= APL=

dQ??0.6L2?36L?1620dL Q??0.2L2?18L?1620L

解得L=45

2、依题意,可得MPL=0

?0.6L2?36L?1620?0

解得L1=90, L2=-30(舍去)

18、下面是一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的产量表:

可变要素的 数量 1 2 3 4 5 6 7 8 9 可变要素的 总产量 24 60 70 63 可变要素的 平均产量 2 12 可变要素的 边际产量 10 6 0 1、 在表中填空。

2、 该生产函数是否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如果是,是从第几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的?

可变要素的 数量 1 2 3 4 5 6 7 8 9 可变要素的 总产量 2 12 24 48 60 66 70 70 63 可变要素的 平均产量 2 6 8 12 12 11 10 8.75 7 可变要素的 边际产量 2 10 12 24 12 6 4 0 -7 答:该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减,是当可变要素投入量从第4单位增加到第5单位开始的。

1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于所有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这一说法不对。因为在LAC曲线的下降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在LAC曲线的上升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对应的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只有在LAC曲线的最低点上,LAC曲线才相切于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

20、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Q3-0.8Q2+10Q+5,

1、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 (Q),AC (Q),AFC (Q)和MC (Q);

2、 求平均可变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和最低平均可变成本。

1、TVC(Q)=STC(Q)?TFC?0.04Q AC(Q)=

3?0.8Q2?10Q

STC(Q)5?0.04Q2?0.8Q?10?QQTFC5?QQ

AFC(Q)= MC(Q)=

dSTC(Q)?0.12Q2?1.6Q?10dQ2、依题意,可得MC=AVC AVC(Q)=

TVC(Q)0.04Q3?0.8Q2?10Q??0.04Q2?0.8Q?10QQ

解得Q=10,AVCmin=6

VCmin=6

西方经济学A第3次作业

二、主观题

18、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四点:1、 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2、 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的产品完全无差别;3、 厂商进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4、 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完全的信息。

19、只要厂商实现了MR=MC的均衡条件,就一定能盈利,这一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这一说法不对。因为在MR=MC的均衡点上,厂商不一定就能获得利润。厂商可能是盈利的,也可能是亏损的。如果盈利,则这时的利润一定是相对最大的利润;如果亏损,则这时的亏损一定是相对最小的亏损。总之,不论盈利或亏损,这时厂商都处于由既定的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所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之中。

20、某完全竞争行业中单个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Q)=0.1Q3?2Q2?15Q?10,(成本以元计算),

1、 假设产品价格为55元,求利润最大化产量及利润总额; 2、 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该厂商必须停止营业生产?

解:1、依题意,可得MR=SMC SMC=

dSTC?0.3Q2?4Q?15dQ

MR=P=55 解得Q=20

??TR?STC?55?20?(0.1?203?2?202?15?20?10)?790

2、 依题意,可得P=MR=SMC=AVC SMC=AVC=

dSTC?0.3Q2?4Q?15dQ

TVC0.1Q3?2Q2?15Q??0.1Q2?2Q?15QQ解得Q=10, P=5

可知当市场价格下降为低于5元时,厂商必须停产。

22、试述古诺模型的结论。

答: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推广到三个及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若厂商数量为m,则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都等于市场总容量的1/m+1,行业的均衡总产量等于市场总容量的m/m+1。

23、斯威齐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的?

答:斯威齐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减少很多;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根据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弯折的。由弯折的需求曲线可得到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利用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则可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只要边际成本曲线的位置变动不超出边际收益曲线的垂直间断范围,寡头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不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1z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