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进度表

更新时间:2024-03-27 11: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 程 教 学 进 度 表

本学期共20周,其中讲课18周,实验0周,实习0周,参观社会调查0周,考试2周,机动0周。

周 月 日 次 29至 2 5 至 9 12 至 16 19 至 23 26 至 30 日 期 所讲课的章、节名称 课 教学方式(讲授、课堂讨论、内 练习、实验、见习、实习、参学 观) 时 课外学时 教学目的与重点、难点、改革措施 参考书 与工具 8 9 1 学生报到 绪论 第一章工程材料 1.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2铁碳合金 重点:本课程的性质、作用、特点及要求等。 重点:主要介绍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机械制造基础》 乔世民主编 《机械制造基础》 高波主编 2 讲授 4 3 讲授 4 《机械制造重点:1、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合金的晶体结基础》第二版 构;铁碳合金相图。2碳钢和铸铁的性能与应用。 苏建修主编 重点:1、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的介绍。 4 1、3钢的热处理 1.4合金钢 1.5有色金属 1.6其他材料 习题颗 讲授 讲授 课堂讨论 3 4 1 5 重点:1、合金钢的分类与编号;合金元素的作用; 常用合金钢的介绍。2、常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介绍。3、粉末冶金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的介绍。4、本章的复习思考题 课 程 教 学 进 度 表

本学期共20周,其中讲课18周,实验0周,实习0周,参观社会调查0周,考试2周,机动0周。

教学方式(讲授、课堂讨论、内 练习、实验、见习、实习、参学 观) 课 周 月 日 次 10 3 至 7 10 至 14 6 日 期 所讲课的章、节名称 时 课外学时 教学目的与重点、难点、改革措施 参考书与工具 放假 第二章铸造 2、1概述 2、2铸造工艺基础2、3铸造工方法2、4铸造工艺设计 2、5铸件结构工艺性2、6常用铸造合金的生产 习题课 第三章锻压 3、1概述 3、2锻压的工艺基础 3、3自由锻 3、4模锻 3、5板料冲压 3、6锻压件结构设计 7 讲授 3 1 重点:1、铸造成型的特点及应用。2、合金的凝 固及铸造性能。3、常用铸造方法的介绍,如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等特种铸造方法。4、浇铸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铸造工艺参数、浇铸系统的确定。 重点: 1、铸造性能和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2、常用铸造合金的生产。3、本章的复习思考题 重点:1、锻压生产的特点及应用。2、金属的塑性变形及锻造性能。 重点:1、自由锻特点、设备、工序及过程介绍。 2、常用模锻的介绍如锤上模锻等。 3、板料冲压的特点及应用。 4、锻压件结构设计图例。 讲授 4 17 至 21 24 至 28 8 讲授 4 9 课 程 教 学 进 度 表

本学期共20周,其中讲课18周,实验0周,实习0周,参观社会调查0周,考试2周,机动0周。

周 月 日 次 31 至 4 7 至 11 14 至 18 21 至 25 28 至 2 日 期 所讲课的章、节名称 教学方式(讲授、课堂讨论、内 练习、实验、见习、实习、参学 观) 课 时 4 2 2 2 1 课外学时 教学目的与重点、难点、改革措施 重点:1、焊接、手工电弧焊的特点及应用。2、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焊条的介绍与选用;焊接应力与变形。3、其他焊接方法的介绍。 重点:1、金属的焊接性能的指标;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2、焊缝的布置、焊接方法选择及焊接接头的设计;3、第三、四章的复习思考题 重点:1、常见零件毛坯的分类与比较;毛坯选择的原则;典型零件毛坯的选择。 重点:该章内容其他课程已经学过。主要是复习。 参考书 与工具 11 10 第四章焊接 4、1概述4、2手工电弧焊4、3其他焊接方法 4、4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4、5焊接结构工艺设计 习题课 第五章机械零件毛坯的选择 第六章几何量公差 第七章 7、1加工质量 7、2切削运动7、3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7、4刀具材料 7、5金属切削过程7、6切削力7、7…… 7、8……7、9…… 7、10…… 讲授 讲授 课堂讨论 讲授 讲授 11 12 13 讲授 5 重点:1、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2、切削运动和 切削用量。3、刀具几何角度参考系;刀具标注角度和工作角度;切削层参数。4、刀具材料的性能;常用刀具材料介绍。 重点:1、金属切削过程。2、切削力3、切削热和 切削温度4、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5、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6、金属切削条件的选择 14 讲授 4 课 程 教 学 进 度 表

本学期共20周,其中讲课18周,实验0周,实习0周,参观社会调查0周,考试2周,机动0周。

日 期 月 日 5 至 9 12 至 16 19 至 23 26 至 30 周 次 所讲课的章、节名称 教学方式(讲授、课堂讨论、内 练习、实验、见习、实习、参学 观) 课 时 课外学时 教学目的与重点、难点、改革措施 重点:1、金属切削机床的基础知识 2、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车削加工;磨削加工 3、内圆表面的加工方法;钻孔、扩孔、铰孔、镗孔、磨孔、拉孔的介绍。 重点:1、刨削、插削、铣削、磨消等平面加工方法介绍;2、铣齿、滚齿、插齿、剃齿、磨齿的介绍;齿形加工方案的选择。 重点: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超声波加工、激光加工等特种加工简介。 重点:简单介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及内容 重点:数控加工技术、快速成形技术、超精密与纳米加工技术、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技术的简介 参考书 与工具 12 15 第八章机械零件表面加工8、1机床的基础知识 8、2外圆表面的加工 8、3内圆表面的加工 8、4平面的加工 8、5齿轮齿形的加工 第九章特种加工 第十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第十一章先进制造技术 复习 讲授、参观 3 1 16 讲授、参观 3 1 17 讲授 2 2 18 讲授 2 2 19 考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1z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