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性学习 绍兴方言俗语研究研究性学习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2 23:25: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稽山中学

高二(6)班

2009年8月

目录

1. 序言 2. 谢公桥简介 3. 谢公桥典故 4. 现实状况(照片) 5. 问卷调查 6. 实地访问及感受

1) 古桥为名人留名 名人让古桥成名 2) 奇想得古桥趣名 桥名留考证课题

7. 变迁反映

8. 谢公桥价值取向和意义

1) 弥足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论中国古代桥梁的文化价值 2) 绍兴名桥的桥型科技价值

3) 绍兴名桥的历史价值、文物考古价值 4) 古桥文物考古价值开发 5) 古桥旅游观赏价值开发 6) 桥的科学技术价值开发

9. 总结

绍兴古桥遐想

10. 附:

1) 地图; 2) 我们的疑惑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序言

十八世纪末叶法国传教士格罗赛曾把古城绍兴喻为东方威尼斯,实不为过——这江南著名的水乡泽国,一切都是水灵灵的,仿佛空气、泥土、草木都能挤捏出水。不必说水是如何的清滢碧澈、妩媚多情,那载着客人载着笑声的乌篷船,更令人油然想及威尼斯的“刚朵拉”。

然而,绍兴又有着与威尼斯不同的景致:“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我国古园林建筑学家陈从周教授的一番点,其“桥乡”境界便很古风地呈现在你面前。

绍兴自古多桥。据清光绪十九年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其时府城面积为7.4平方公里,而城内有桥229座,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1座,仅府城即有此多桥梁,偌大的越州,其桥梁之繁,当可想见矣。

古籍记述绍兴最早的古桥是百官桥,这是传说中虞舜时代的桥,距今4200多年。《太平寰宇记》卷99引《地志》:“舜桥,舜避丹朱于此,百官候之,故亦名百官桥。”丹朱,尧之子,尧授天下于舜,丹朱不服而作乱,舜回上虞,百官拥戴,在桥边迎候,故名舜桥,亦名百官桥。虽说,百官桥早已不复存在,然而,文献典籍中的记载,灼灼如炬,何以不点燃了虞舜时代那堆惊心动魄的历史篝火?

桥以人名,人以桥传。每一座桥名的背后,都镶嵌着美丽的传说。“题扇桥”,因传王羲之在此给老妪题扇而得名;孟宅桥,为纪念太守孟尝而建,又名还珠桥。绍兴城南沈园附近的春波桥,乃据陆游怀念前妻唐琬的诗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而得名,内纺车桥,则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身自耕作,夫人自织”的故事有关??每一座桥名,都是一颗璀璨的珍珠,当将她们联袂而成一体之时,给人的又何止是一种惊世骇俗的震撼呢?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一睹绍兴古桥的风采,从谢公桥这一个侧面窥探整个绍兴古桥历史保护和发掘的情况。古桥巍巍,她亦见证了越州经济的繁荣。《水经注》曰:“浙江又东得长湖口,湖广五里,东西百三十里,沿湖开水门六十九所,下溉田万顷,北泻长江。”这里的“水门”,是鉴湖涵闸建筑,既用于湖水蓄泄,又是湖堤上的桥梁。这堰闸桥的阔大与渊博,为兴业铺陈,为富民壮色,何以不令后人仰止?

而今绍兴横卧于水波之上的桥梁已达一万多座,竟为威尼斯的五倍许。在桥梁涌起的背后,是不是藏匿着无数动人的奇迹、永恒的回味呢?

我们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引起众多青少年以及热爱绍兴的人们的关注,我们的古桥,在人们现代化的道路中依旧弓起它沧桑的背脊,与我们共同见证着绍兴从古至今的发展和变迁。人们有理由关心和关怀这些“见证者”,让它们在今天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欣慰。

桥,是越州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其出今入古、入古出今,囤积了千百年来永不老去的底蕴,必将定格于世界文化史上。绍兴附近的河姆渡六千多年前出土文物可佐证,而从古到今涌现出舜帝、大禹、王充、秋瑾、鲁迅、周恩来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名人,其何以不是从生命活水中孕育出来,从精神桥梁上走过来的呢?

古代桥梁不但是中华文化的伟大结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它包涵着中华民族努力掌握自然奥秘的探究能力,体现了先民们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凝聚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在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显示了巨大的创造成就。正因为它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是弥足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必须得到科学的保护和承传。笔者坚信:中国古代桥梁完全有资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合理愿望的实现应该是指日可待的。

- 3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谢公桥简介

嘉泰《会稽志》记有“谢公桥在新河坊,以太守谢公*所置,故名。”嘉泰以前的绍兴谢姓太守有:谢惠连(397—433)南朝宋代会稽太守。谢公桥当始建于南朝。因谢惠连在东晋末年只有21岁,不可能当太守,桥不可能建于东晋,谢惠连当太守应在南朝的宋代。所以谢公桥可定为始建于南朝宋代的古桥。谢公桥的桥拱上的捐款刻石文字的风格为晋代隶书风格。

谢公桥位于绍兴城区西小路,鲤鱼桥与北海桥之间。绍兴有不少巧记桥名的俗语。如“北海谢公钓鲤鱼”就是将4座桥名巧联在一起的俗语。北海指北海桥,谢公为谢公桥,钩与“吊”谐音,即西郭吊桥,鲤鱼指鲤鱼桥,4座桥在一条河道上。谢公桥为七折边石拱桥。前面古桥考证中已考证了谢公为南朝的谢惠连,说明此当为南朝桥梁。该桥在清康熙时虽作重修,但未改变原型,仍采用旧料。此桥拱顶石刻图案中的龙为三爪龙,宋朝以后才出现四爪龙和五爪龙,这也可傍证此桥始建于宋朝以前。

桥全长30.60米,桥面宽2.95米,净跨7.40米,高4.65米。桥西石阶20 级,长11.50米,桥东石阶21级,长15.25米。桥拱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谢公桥北枕卧龙山,山色街景桥影,构成了水城古桥佳景。拱石的下二排每块都刻有“信官XXX喜助”“信士XXX喜助”等字样。可认清的有:“信士钱弘宁、王玉汝喜助”。此桥收录于《中国科学技术史》。

西小路的谢公桥

- 4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谢公桥典故

绍兴地区有两座谢公桥,分别是以谢惠连、谢灵运为记。 绍兴城区谢公桥 ○1谢公桥位于绍兴城区西小路,鲤鱼桥与北海桥之间。绍兴有不少巧记桥名的俗语。如“北海谢公钓鲤鱼”就是将4座桥名巧联在一起的俗语。北海指北海桥,谢公为谢公桥,钩与“吊”谐音,即西郭吊桥,鲤鱼指鲤鱼桥,4座桥在一条河道上。鲤鱼桥下二条河道交会,春天大批鲤鱼在此会合,是钓鱼的佳处。谢公桥为七折边石拱桥。嘉泰《会稽志》有载。

该桥在清康熙时虽作重修,但未改变原型,仍采用旧料,应定其为宋朝以前古桥。此桥拱顶石刻图案中的龙为三爪龙,宋朝以后才出现四爪龙和五爪龙,这也可傍证此桥始建于宋朝以前。桥全长30.60米,桥面宽2.95米,净跨7.40米,高4.65米。桥西石阶20 级,长11.50米,桥东石阶21级,长15.25米。桥拱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谢公桥北枕卧龙山,山色街景桥影,构成了水城古桥佳景。拱石的下二排每块都刻有“信官XXX喜助”“信士XXX喜助”等字样。可认清的有:“信士钱弘宁、王玉汝喜助”。此桥收录于《中国科学技术史》

○2据谢公桥周围老住户介绍,谢公桥的来历是跟前面的吕府有关。吕府是当时江南最大的明朝宰相府,共有13厅,明嘉靖年间吏部尚书吕夲(音tao滔)府第,共十三座厅堂排列组合而成,世称“吕府十三厅”。吕府东起万安桥,西迄谢公桥,南起新河弄,北至大有仓,占地面积48亩。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前,始建时规模达一万三千五百多平方米,现尚存明工原构六千二百多平方米,规模较大。建筑分三条纵轴线,五条横轴线布置,其中中纵轴排列轿厅、正厅、中厅、后厅、座楼五座;东、西纵轴各排列牌楼、前厅、中厅、后厅、座楼四座;每座建筑周匝高墙,构成十三封闭院落。沿岸居民介绍是吕国老为了感谢当地居民帮助修建吕府,特意修建了这一座谢公桥,是为了表达他对众人的感谢之情。据称,目前桥洞下仍留有石条,上刻“XXX捐”字样。

嵊州谢公桥

谢公桥位于绍兴嵊州,为单孔石拱桥,以谢灵运而命名。这座单孔七边形折拱石桥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后晋,目前仍保存完好,时常有当地居民来往。谢公桥周围是绍兴的旧城区,东侧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明尚书第吕本府第。站在谢公桥头四望,很能感受到旧日水城绍兴的味道。

谢灵运(385~433),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生于始宁(今上虞)。祖父谢瑍,官拜车骑将军。父亲谢瑍,生而不慧,为秘书郎,早亡。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十八岁袭爵康乐公,因称谢康乐。后出任永嘉太守及临川内史等职。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灵运为人豪放,一向寄情山水。他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诗人,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对唐代的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都曾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过营养。

全长28.5米,净跨8米,桥面呈八字形,顶部净宽2.95米。拱圈石厚为18-20厘米,拱横系石18*18厘米。拱石每块都有刻字及莲花座图案,刻字的百分之八十都为修桥捐款人姓名,“信士***捐”占绝大多数,似乎与佛等有关。桥下有块正方龙门石上刻有龙形浮雕,栩栩如生。桥基采用双层基石,在开河道中未见木桩。

- 5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现实状况

多边形石拱桥 宋嘉泰《会稽志》载:“在新河坊,以太守谢公□所置,故名”。单孔七边形石拱桥,长28.5米,净跨8米,高4.2米,顶部净宽2.95米。拱圈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基为双层基石。 谢公桥拱顶 世界仅存的城市古折边拱

桥中,绍兴始建晋代的七折边谢公桥是其中之一。

谢公桥龙门石雕

此桥拱顶石刻图案中的龙为三爪龙

谢公桥桥边九级踏步

- 6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问卷调查

您好,我们是稽山中学高一的学生,想对您做一个有关谢公桥的问卷调查。

1. 您知道您脚下的这座桥叫什么名字么? 谢公桥

2. 您知道它是关于绍兴的哪一位名人的么? 谢惠连

3. 您觉得有没有必要将谢公桥翻修重建?为什么? 没有 因为。。。 有 因为。。。

4. 您有数过谢公桥一共有几节台阶吗? 共42阶。两边各21阶。

5. 您觉得谢公桥的变迁与你们的生活是否密切相连?为什么? 是。 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进出都需要经过他。 6. 您认为谢公桥桥面两侧的杂草是否应该清除?为什么?

不应该。这是谢公桥在自然状况下自己长出来的,是谢公桥历史的见证。 7. 您怎样看待谢公桥的历史价值? 它是绍兴地区古越文化的见证。

8. 您认为谢公桥对于绍兴今后的发展有何价值?

有利于绍兴的经济发展,如文物考古价值,桥型科技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等。 9. 您希望绍兴市政府对谢公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 文物保护。

10. 您觉得绍兴市政府对谢公桥的保护力度够吗? 不够。

11. 您是否同意将谢公桥的历史和文化介绍给更多的绍兴市民?为什么? 同意。传承古越文化。

12. 您知道有关绍兴桥梁名称的民谣吗? 一大木桥,二黄泥桥??

13. 作为绍兴市民,您还了解哪些有关绍兴桥梁的名称?或者典故? 江桥、小江桥都是因晋代护晋将军江彪曾居桥边而得名 渊明桥因名人陶渊明而得名

杨桥因三国杨修与曹操的故事而得名

北海桥因唐代北海太守李邕曾寓居于此而得名 状元桥因宋朝状元詹癸得名

探花桥因桥位于明代探花谢丕立府第旁而得名 汤公桥因明代汤绍恩建造此桥而得名。

以名人官职命名的古桥在绍兴可以成为一个系列,并且可以从官职名称推断古桥的时代。如:百官桥、万岁桥、大夫桥、谢公桥、状元桥、奎元桥、六翰桥、探花桥、学士桥、道官桥、司马桥、伍官桥等,这就成为一批官职系列命名的古桥。历史上以名人命名的桥梁还有钟离桥、吴伯桥、子猷桥、宏士桥、七贤桥、信公桥、全公桥、徐公桥、朱公桥、晋公桥等。

谢谢您的配合。

- 7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实地访问及感受

在实地访问了谢公桥周围的住户以后,我们才有了些真正切身的感受。谢公桥作为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理应受到周围人们的重视和保护。采访期间,不时有外地来少的游客坐在乌篷船或三轮车中,听着船主车主介绍谢公桥,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作为地地道道的绍兴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保护谢公桥做些努力。

与路上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的对话 1. 问:过去的谢公桥,您怎么看待? 答:很古老的呢!

2. 问:现在呢?您觉得怎么样呢?

答:现在渐渐重视起来了,树了一块碑,文物保护起来了。 3. 问:您怎么看待谢公桥前后的变化?

答:我们社会的发展带来这些变化,我们可以感觉到国家政府的关心。

与迎面而来的小伙子的对话

1. 问:您知道有关谢公桥的传说吗? 答:我不知道。

2. 问:您觉得现在所看到的谢公桥怎么样?

答:还不错了,桥上面的花纹保存的还可以了,这可以算是不错的古迹吧。

与一位幼儿园小朋友的对话

1. 问:小朋友,你知道前面这座桥叫什么名字吗? 答:不知道。(另一个小朋友跑到文物保护的碑前,知道了叫“谢公桥”) 2. 问:小朋友那你知道这座桥是关于绍兴的哪个名人的吗? 答:不知道啊。

与一位桥沿岸住户的对话

1. 您知道谢公桥与绍兴哪一位名人有关吗?

答:关于谢公桥的来历有好多种版本呢!我小时候就知道的说是前面吕府中的吕国公(绍兴方言,也可能是李国公)出资造的,他们出资建桥是为了谢谢众人帮忙建筑吕府,来纪念这一事件的。而且我小时候在这里游泳的时候,曾游到桥洞下面,看到过桥洞中有两块石板,上边刻有XXX捐的字,但是这些字已经很模糊了。还有的版本就是说,是为了纪念绍兴一位叫谢惠连的太守而建。 2. 您觉得绍兴市政府对谢公桥的保护力度够吗?

答:当然不够啦!谢公桥周围的一口水井中现在都漂浮着垃圾,原来安装着的井栏也被人偷走了,现在只剩下光秃秃的井壁了。太可惜了。而且政府只是立了一块碑,注明是桥是文物,其他都没有什么了。

3. 您觉得有必要把桥面两边丛生的杂草之类除去吗?为什么?

答:当然没有必要啊!这上面的草都是它自己长出来的,自然作物是这 座桥的历史啊!

- 8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与一位桥沿岸20岁左右女性对话

1. 您知道前面这座桥叫什么名字吗? 答:谢公桥啊!

2. 您知道它为什么叫谢公桥吗?

答:不知道啊。你要去问问前面那些老住户啦,我是不知道诶。 3. 您觉得这座桥有翻新重修的必要吗?

答:嗯,我觉得它已经有些年代了,对我们周围住户来说,最好是翻修一下,对这里的出行也有些帮助。 破损的桥面依旧支撑起连接河两岸的任务。旁边的木莲树在风中婆娑,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 9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古桥为名人留名 名人让古桥成名

绍兴的不少古桥之所以成为名桥,都与历史上的名人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有与的是名人在桥边居住,或此处出过名人。如江桥、小江桥都是因晋代护晋将军江彪曾居桥边而得名。渊明桥因名人陶渊明而得名。嵊州谢公桥因晋代诗人谢灵运建桥而得名。杨桥因三国杨修与曹操的故事而得名。北海桥因唐代北海太守李邕曾寓居于此而得名。状元桥因宋朝状元詹癸得名。探花桥因桥位于明代探花谢丕立府第旁而得名。汤公桥因明代汤绍恩建造此桥而得名。以名人官职命名的古桥在绍兴可以成为一个系列,并且可以从官职名称推断古桥的时代。如:百官桥、万岁桥、大夫桥、谢公桥、状元桥、奎元桥、六翰桥、探花桥、学士桥、道官桥、司马桥、伍官桥等,这就成为一批官职系列命名的古桥。历史上以名人命名的桥梁还有钟离桥、吴伯桥、子猷桥、宏士桥、七贤桥、信公桥、全公桥、徐公桥、朱公桥、晋公桥等。以名人命桥可为名人留名,以古桥为载体记载名人的历史功绩。另一方面名人史实又可为古桥考证提供准确的断代依据。名人命桥可以提高古桥的知名度,有利于古桥的保存,能提高古桥的文化内涵,使古桥成为名桥,成为难得的旅游资源。

奇想得古桥趣名 桥名留考证课题

绍兴有不少古桥至今不明桥名的含义,象趣谜一样引起人们的兴趣,引发人们去思考和探究。这些桥名起名时往往是取名者的独发奇想。桥名成立后,年长日久失于记载,致使桥名来历失传。现列几座有不同解释的桥名:

浪桥:此桥位于柯桥西北,系园弧形石板长桥,由20孔石梁桥组成,全长40米,桥上刻有“万安桥”三字。桥因姚长子的英勇故事而闻名。桥名何以为浪桥,有说是桥有避浪作用,相当于避塘,故名浪桥。有说是桥型似浪,故名浪桥。也有的以为是古代的游戏用具“浪桥”的型制引伸而来。《中华百科辞典》(1921年版)载:“浪桥,游戏用具。以长约一、二丈之木料,筑架于二端,各系以铁链而悬之,使离地面尺许;人行其上,有如舟因浪激摇动不定之状。”

- 10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附附二二::

我们的疑惑

疑惑一:台阶数量。

我们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谢公桥的桥面两侧台阶分布情况略有不同。桥梁东面一侧,台阶共21级,但西侧有一平台,不算平台共20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问了周围上了年纪的老住户,他们认为桥两侧均是21阶,但就其为什么建筑了21阶,没有定论。有一种说法是与吕府9间13厅有关,但若据此说法,理应建筑22级台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进行考查。 疑惑二:古井管理。

我们在谢公桥旁发现了一口古井,井壁不高,井口内水很高。但是因为长久没有人打理,其中已经有了一些杂乱的漂浮物,矿泉水瓶子等。据老住户说,这口井原来周围有井栏,但是后来被盗。也没有有关部门来管理和补建。外地来少游客常有在此参观,我们希望有关直属部门对此引起重视。 疑惑三:桥的来历。

据居民说,桥洞拱石的下二排每块都刻有“信官XXX喜助”“信士XXX喜助”等字样。可认清的有:“信士钱弘宁、王玉汝喜助”。但这与宋代嘉泰《会稽志》中载:“在新河坊,以太守谢公□所置,故名”不符。谢公桥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修建起来的呢?有待研究。 疑惑四:地图标注。

谢公桥作为绍兴旅游开发的一个点,应该在各种对外介绍中有所提及。在网

- 31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上我们查找的地图中,没有标注绍兴的谢公桥,只有八字桥等。我们呼吁,绍兴有关单位和社会热心人士对绍兴的桥梁保护尽一份力!

- 32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总结

在距今一万多年的浙江新嵊盆地,当时还是一片湿地。古越先民请来治水英雄大禹来治理这片沼泽地。大禹带领民众在盆地的出水口深挖滩,低筑堰,疏通了剡溪,排出了新嵊盆地的积水,形成了新嵊平原。经大禹疏通的这段剡溪现称为禹溪。禹溪和新嵊盆地中众多溪流中都有卵石堤堰,这种绝水为梁的堤堰上可行人,下可通水。这就是罗英先生所称的堤梁式桥。民间称其为“石砩”。诸暨有座三孔半圆拱桥名为“石砩桥”。可知这座拱桥的前身是“石砩”。陈国祯先生认为“舜避丹朱”时期的上虞“天下第一桥”可能就是“石砩”。利用河中高出水面的石块过河,这是天然磴步桥。在河中按放规则石块,用以过河,这就是人工磴步桥。新昌东岩头桥就是在5孔天然巨岩磴步上凿槽铺板而成的天然磴步木梁桥。这座桥可能保存着原始古桥的万年信息。

2005年,新嵊盆地小王山遗址发掘出9000多年前的稻作文化、红陶文化的实物,证明9000年前这里已呈现中华文明的曙光。当时新嵊盆地四周的会稽山、四明山古树参天,竹林成片。古越先民可能用竹搭建竹拱桥、竹梁桥。可能制作木排、竹筏在新嵊盆地的溪流上横排为桥,横筏为桥,运载稻米等生产、生活资料。竹桥、独木桥、石砩、排筏等原始的桥梁形态促进能够这一带古越先民氏族群体村落的形成。随着浙北冲积平原的延伸,古越先民们乘着木排、竹筏顺剡溪而下,进入浙北平原。在距今8000年前的萧山平原上,古越先民用船桨划着独木舟穿越平原江河。萧山跨湖桥8000年前的独木舟和船桨的出土证明了当时已有架舟为梁的浮桥。

古越先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能制作精美、锋利的石刀、石斧、石犁。玉质石刀是这一时期工具水平的代表。玉璜是这一时期的装饰玉器。石璜、璜山、雅璜都是这一时期留下的古老地名。璜是一种半圆桥拱形玉器。古人可能

- 26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是仿照天然石拱桥和拱形石砩制作的玉器。表达玉器具有桥的沟通功能。

2500年前,春秋越国越王句践建立的越城,定位城内三山,城址至今未变,绍兴城区的古桥也就有了2500年的定位背景。汉代《越绝书》记载,越王句践议论战事时,十分注重津梁的通过能力。以当时越国先进的青铜工具为前提,当时的大型的木梁桥应当很普遍。句践所指的军队能通过的津梁指的可能是大型的木梁桥和大型浮桥。句践称霸中原时,越国的建桥技术也传到了北方。绍兴印山越王墓是用八字撑架式的木材搭成。现在新昌山区还有不少八字撑架式的木桥,古风犹存。

东汉时代,会稽郡已能建造半圆墓拱和折边墓拱。创造瓷器的越窑也创造出各种不同拱型的窑门和拱型窑顶。这些折边拱、圆弧拱技术也会移植到桥梁建筑中。于是会稽郡有了折边拱桥和半圆拱桥。东汉初创的半圆砖拱桥直到北宋还有少量存在。绍兴的府桥直到北宋才由砖拱桥改为石拱桥。绍兴府直街地下还保存着砖拱桥拱券遗存。

东汉马臻创建百里鉴湖,百里长堤上几十座雄伟的闸桥,创造了闸桥的世界记录。这也是石梁桥的世界记录。分隔鉴湖的湖中长堤上有三座桥有可能是石礅石梁桥。

东晋时,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大批名人、名匠定居会稽,这给会稽带了北方的建桥新技术。东晋著名诗人谢灵运从始宁(今嵊州三界)出发,逢山开路,逢水搭桥。开通了始宁至始丰(今天台)的古道。谢灵运作为这条古道上的古桥创始人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东晋光相寺前的半圆并列拱式的光相桥和东晋会稽谢太守建造的七折边拱的谢公桥是这一时期的桥梁代表作。这一时代的古桥珍品,后代虽经重修,由于绍兴人的好古,有幸保存至今。

隋代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隋代越国公杨素扩建越城,绍兴城区的古桥大都在这时定位。隋代敞肩拱赵州桥的建成、大运河的延伸和桥梁建设必然会促进绍兴的桥梁建设。唐代,京杭大运河延伸的浙东运河已全部连通。在浙东运河中,顺河建起了百里纤道。在百里纤道上建起了众多长达数里的桥堤组合纤道桥。现存绍兴纤道桥仍具当年雄风。唐宋时代,绍兴形成了几十种拱形的石拱桥系列、几十种类型的石梁桥系列和各种

- 27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特殊结构古桥系列。南宋时,绍兴作为陪都,得到了桥梁建设的难得机会。城区和境内新建了许多古桥,原有的主要桥梁得以重建、重修。木桥、砖桥改建为石桥。市区八字桥、广宁桥都是南宋重建。绍兴现存23座宋朝嘉泰《会稽志》有载的古桥可能在当时都得到重建和重修。

元代改府为路,绍兴府改为绍兴路。全国以路构成行政区域系列。路通、桥通成了元代巩固统一、统治的重要条件。元代的统一对桥梁事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绍兴不少古桥上有元代重修的石刻记录。

明清时代,绍兴古桥创造超时代的科技成果。汤绍恩主持建造的24孔三江闸桥举世无双。他利用潮水涨落运送和安装桥梁部件。新昌悬链线拱迎仙桥的建成是超时代的科技成果。当时的建桥巧匠在理论上可能没有掌握这项科技,但他在实践取得这一成果。这一成果印证了在科技上“成功的就是合理的”这一道理。笔者在发现了迎仙桥、玉成桥、丰干桥、观音桥、果盆桥这类桥型后,一直寻找古代这类桥梁的成因。我请教国清寺的老和尚关于丰干桥、观音桥的出点。老和尚告知丰干桥是神仙丰干所造,观音桥是观音菩萨所造。不得要领。老和尚指点我看了一张唐代古画,我才有所领悟。古画上丰干桥是圆弧拱。我猜想唐代数学家一行法师在国清寺时期有可能是他建造了丰干桥。佛教天台宗传到日本后,现在日本也此画副本。我寻访了迎仙桥建造者丁天松家乡丁公村的父老。他们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丁天松在家门口建造了一座半圆形石拱桥,建成后要拆拱架,因拱券下压,拱架木料难以拆除。丁天松设香求神,保佑桥能建成。拆除拱架后,果然保住了古桥。半圆形变成了椭圆形。我猜想丁天松从此得到了经验。在其后建造迎仙桥时,大胆地将桥拱设计为椭圆形,结果拆除拱架成了悬链线形,这是他意想不到的偶然成就。他将他的偶然成功变成他技术成功的必然,虽然他不可能掌握这项技术的理论,但他掌握这项技术的操作技能。他在浙闽古道上建造了一批悬链线拱桥。他没有儿子,他的这项技术也就失传了。

我有一副对联来总结绍兴古桥:“二千五百年越城定位三山,六百七十座古桥幸存系列”。这2500多年有关古桥的无穷遐想正有待探索和考证。 我们也希望绍兴能真正因为桥而荣,使绍兴这块富饶的土地真正成为各式桥梁的故乡。

- 28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附附11::

地图

市区谢公桥在网上绍兴市区地图中,是没有标注的。我们在实地探勘过之后,将其标注上。

此图由百度地图提供

- 29 -

关于绍兴谢公桥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此图由3vmap.com提供

- 3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2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