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正文 -

更新时间:2023-09-29 12: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90年的足迹

——锦州巨变的调查与探究

[内容摘要]今年是建党90周年。90年来我国各方面都发生了世大的变化,锦州也同样如此。我们课题组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采访问卷,我们发现锦州的巨大主要表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方面,如吃、穿、住、用、行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这变化是政策带来的变化,也是锦州人民的辛勤劳动的结果。

[关键词] 建党 90周年 经济发展 生活提高 思想解放

一、背景

2011年是我国建党的30周年。1921-2011年,在这不可复制的90年里,中国成为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1921年真理标准的讨论拉开了建党的序幕,我们怀着吃螃蟹的勇气,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发生了迅速发展,如今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说这90年是伟大的90年,在这90年中,锦州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寻找锦州90年的足迹

90年来,建党到底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中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到底我们的生活与90年前的人们相比有怎样巨大的变化呢?我们生活的改变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在过去,城乡之间又有怎样的差距?建党以来,社会经济又呈现怎样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在满足物质充裕的条件下,精神生活又是否有提高呢?我们又该怎样继续发展下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了我们的探究活动。通过采访专家、实地观察、上网查阅,可以充实相关的知识要点。

1、查阅文献,了解锦州经济90年来的变化概况

2011年,是中国建党90周年。90年来,锦州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步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锦州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贫瘠到富裕,从禁锢到自由,从崩溃到奇迹重生。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不管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锦州的巨变,我们要回顾90年来锦州走过的足迹,我们要反思,到底是哪些大事影响着锦州的变化。

建党九十年来,锦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综合实力快速增强。就以1978年—2007年为例:1978-2007年,全市经济年均增长13.6%。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

51.0 :28.3 :20.7逐渐优化为5.3 :54.2 :40.5,全市生产总值由9.85亿元增加到1462.45亿元,增长148倍;2007年突破3万元(31932元),人均储蓄余额达到2.3万元,为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86-2007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27元增加到19855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3元增加到6971元。

605040302010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年2007年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全市生产总值1978年2007年

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个体经济私营经济1980年2007年1988年2007年20000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1986年2007年城镇居民收入农民人均收入2.对锦州农村的调查

我们于2011年8月1日早上出发,前往锦州一个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而出名的村庄和街道。一到那里,我们就立刻被它吸引住了。一条干净的马路两旁栽满了树木,许多小鸡在树阴底下快乐地玩耍着。一些悠闲的村民舒服地躺在路旁摇椅上,安详的老人静静地坐在石椅上,一边摇动着手中的蒲扇,一边闭目养神。村民们的楼房就藏在这些树木后面。一幢幢有着两三楼层、铺着漂亮瓷砖的楼房,让我们也不禁放慢脚步,为这些楼房拍照。

村委会干部告诉我们,这里大概有1700多人,由于村民们的思想前卫,因此该村于1997年就开始建设新农村了。刚开始时,政府并没有提供帮助,都是村民们自己出资又出力。大家一齐修路、搞副业、种树等等。经过几年的努力,村民们在衣、食、住、行等方

2

面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年均收入都有好几万了。如今,这座革命时期的老村庄已焕然一新,摇身一变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小记者听了新农村建设标兵李先生对新农村的大致介绍后,问道:“您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村长答道:“是卫生和文明管理。因为这两项在村里是最敏感的话题。至于,财务公开和土地利用的方面,村委已经做到我每年都把村里的财务开支、土地利用和管理等相关内容公布于众,好让村民们监督和放心。” 在访问的最后,另一名小记者也询问了村长对于未来的期许。村长说,虽然本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全村要达到小康水平,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他希望政府能大力支持,可以给村民提供技术帮助,或者引进一些项目,让全村能增加经济收入;还有帮助修建一些至今仍未建好的路和娱乐设施等。

3.对饮食变化的调查

建党90年来,全国各个地方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锦州也不例外。在这三十年内,锦州的餐饮结构也改变了很多。例如:以前锦州路边的小吃摊,快餐店几乎都看不到的,而现在,什么肯德基啊、麦当劳啦??真是多不胜数啊!还记得好多年前,一提到锦州的餐饮就会想到锦州牡丹市场、锦州夜市大排档、国贸宾馆、0416等。而锦州烧烤、东阳沃面、金华汤包、兰溪鸡子馃、浦江麦饼、磐安拉面、金丝蜜枣、杨梅烧酒等一些传统的食品也能够自始至终在广大老百姓的生活中流传。但不过,还是有很多的人认为在自己家里吃是最好的。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社会发展带来的饮食方面的变化。正是这多元化的饮食结构使得锦州的餐饮能在不断变化中,还保持着积极、乐观、健康的发展形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锦州饮食能发展得更加完善,而锦州的文化也能在不断的变化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发展。 4.对着装变化的调查

自1978年以来,改革的春风就吹遍了大江南北。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的不断解放。人们在穿着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改革前的着装来看:男子主要以中山装、便服为主,女子则是连衣裙为主。在那个年代,由于经济能力低下,生活并不富裕,人们的焦点往往落在“吃饱饭”等方面。而对于着装并没有太多的要

706050403020100少年中年老年对改革后服装满意度对服装改革了解程度 3

求。因此,就出现了许多人一年到头只有一两件衣服,甚至还处处打了补丁。除了衣服,帽子和鞋子也都十分简朴。草鞋、布鞋、大边鞋、胶鞋和军帽在当时也是比较流行的。

直至改革的春风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之后,原本的中山装、便服等都被取而代之。人们的服装开始向色彩明丽、款式新颖、自由开放方向发展。并不是拘泥于保守的布衣,而是大胆的创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个性的欲望高涨。服装也在时代的潮流中一变再变,牛仔裤、名牌服饰和哈韩等都边布于生活中,带来了改革后着装领域的一大亮丽的风景线。 着装的变迁,让我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改革30年前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巨大变化。改革让中国变的焕然一新,让中国更加自信地融入世界的潮流中去了。

5.对住房变化的调查

所谓“衣,食,住,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住房。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住房日新月异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在对于锦州90年巨变的课题探究过程中,我主要来研究关于住房的变化。还记得外婆家那砖瓦房,拿它与城市中的高楼小区相比,我们不难发现,住房这一生活中重要的物质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所展现出的创新活力。我们现在的住房主要采取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普遍的设计大大加强了房屋的牢固程度。在美观方面,新颖的设计加入先进科技的元素,在强化“美”的基础上,拓展了住房的功能,使得其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像“纤维增强材料、塑钢、铝塑、彩钢复合板等复合新材料”这些在10几年前从未听说的材料在现代的住房中被广泛使用。住房的变化从根本上实现了与时代的同步。以前的住房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建造,面积小,不牢固,没有统一的规划,这些都让城市整体的形象大打折扣。而现在,经济与科技的双高速发展使这些难题迎刃而解。住房的变化具有时代性,它反映了这个时代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人们不断更新的生活要求,而当今住房变化则趋于“高性能,更实用”的方向,这也成为了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我认为,改革开放的积极影响在一定意义上不只是经济的飞跃,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新的生活方式与基础生活设施的完善,提供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30年的变化在住房方面体现,这

160也让我们对于今后的发展更加满怀信心。 140120100806040200 现在锦州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1.93平方米。我们对一个普通职工30年来的住房变化进行了调查,发现78年时参

住房变化年年年9819207888191908年 4

加工作不久的职工,只能住20平方的集体宿室,后来分到了60平方的住房,而现在自己买到了140平方的房子。

6.对文化生活变化的调查

90年来锦州的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提高了,那么,锦州市民的文化生活90年来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了。锦州市民上网情况怎样?对网络文化了解程度如何?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

我们就以近三十年为例吧!三十年前,刚从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走出来的人们会很谨慎得对待自己的言行,因为大家知道文化大革命后的改革开放形势并不明朗,会不会再次经受一场浩劫呢?所有人的意识形态仍然停留在毛泽东时代,印象很深的就是小时候在农村的客厅前挂的像是毛主席,信仰的神也是毛主席,说到毛主席就充满了敬仰。30年的摸索,中国走出了一条极富特色的发展道路,而文化也是并驾齐驱,30年前,人们是被束缚的,文化生活自然也是相当的枯燥,看书.下象棋,还有的就是赶着去看露天电影??逐渐的,改革开放悄然而至,生活逐渐的发生了改变,科技的进步带给人们最大的惊喜,电视机在黑白的挣扎中进步到了丰富多彩,电视节目从单一到了五花八门,人们的选择余地也多了起来,有时甚至无从下手,因为琳琅满目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大众化,没有人不会被电视深深吸引。

从调查的结果中分析,30年前,电脑在普通老百性家还没有开始使用,90年代末才开始有人上网,而现在电脑已成为家常用品,人们享受到网络带来的喜悦。当前网络越来越流行,网络文化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网络已成为现代锦州市民生活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锦州市民成为网络的一分子。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锦州市民惯有的思维方式,人们早些时候见人会问:吃了吗?现在就太土了,见了面就问你上网了吗。现在的文化生活也是很繁多的,去婺洲公园逛逛,去ktv唱歌,去兴趣班学学一门艺术,还是去??从原有的单一到了无所适从,文化在悄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毋庸置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思想紧跟时代的,而锦州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吸收了外界的精华,并把自己的优势显现出来,就像婺剧走出了锦州,逐步地走向世界一样,一张茶花的名片向世界展示了锦州的前位与精神繁荣。

如果,我们以70%以上作为普及的标准,我们对锦州市区居民拥有的收录机、彩电、电脑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1985年收录机就达到了普及,95年彩电就就到了普及,2005年,电脑就得到了普及。可见,每过10年,人们的生活就可以上一个台阶,现在,小汽车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nh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