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东三峡

更新时间:2023-10-22 17: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巴东三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三峡的具体方位,在头脑中形成总的印象;让学生掌握游踪顺序;作者对三峡三处景点的介绍方法并不相同,比较三个景点描写方法的不同之处。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培养更加热爱祖国的感情;引导学生关心祖国建设事业;通过自然景物感悟人生。 教学重点

了解旅游景点方位并掌握游踪顺序,了解游记特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以及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比较不同景物的不同写法以及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感情,品味作者鲜明的语言风格。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查找三峡风光片、印发填写的表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雄伟壮丽的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七年级我们学了郦道元的《三峡》,已初步了解了三峡的壮美。今天,请让我们随作家刘大杰一起走进《巴东三峡》,去领略那雄奇与秀丽,感受那惊险与激动。 二、整体感知。

1、播放三峡的奇丽风光。领略山水之美。

2、学生速读课文,用横线标出作者沿途经过的地方。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黄陵庙)——崆岭峡(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出峡处有香溪)]——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遗迹)——夔府的江岸

3、把握作者游踪,并体会各峡山水的特点及景物特色。想想在游览三峡的过程中,游客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填写下表。(老师要求:各峡的特点尽量用文中语句概括)

景物

(1) (2) (3) (4)

自主探究。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老师总结:

特点 诗、谚、典故 感觉 景物 西陵峡 黄猫峡 灯影峡 特点 山高不险,水急不狭 浓厚的江南风味 诗、谚、典故 作者即景诗: 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柳也有花 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典故:王昭君浣妆 杜甫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感觉 紧张 很轻松 很悠闲 崆岭峡 山形水势,突然险峻 水没以前急,山更高峻 极为可怕 米仓峡 巫峡 山水最奇险最 美丽 水险:窄、急、曲折、多滩 山妙:不单调 山高:笔直、整齐、险峻 云: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山势稍低平,水仍险急 典故:刘皇叔托孤 有情趣 瞿塘峡 三、作业。

1、字词积累解释造句 2、课后练习四 板书:(上面表格)

凄凉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作者的游踪。 2、各峡谷特点。 二、自主探究,品味语言

1、在三峡中,最吸引游客的应该是巫峡。朗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找出这两段所写的内容,看看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2、学生品读⑦⑧段,品味生动地描写了江水的险、峡山之高、云雨之奇妙多变的语句。 学生发言后老师整合:

①“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连用四个“险”字,有力地突现江水之险,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 ②“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出一两丈高的浪堆。”“冲”“卷”“怒吼”,足见江水之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生动地再现江水之险。 ③“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用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山的高峻、整齐,将群山写活了。

④“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快刀切成似的”形象地写出山的峻峭。

⑤“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像牛马,像虎豹”,形象地描摹出云的变幻多姿。

三、讨论:本文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许多诗句、谚语、典故,并把它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请说说它们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案参见教参) 四、比较阅读,

1、要求学生将本篇课文与七年级(上)已学过的郦道元《三峡》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二者之间的区别。

2、抽学生发言。发表意见,在教师指导下了解两篇课文的不同处,进一步了解游记与记叙文的不同处,在区别中把握游记的特点。

3、总结:了解《巴东三峡》为游记,作者置身其中,有时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三峡》一文则多为客观描绘。《巴东三峡》写景物常渲染、铺叙,《三峡》的记叙文字则十分洗练。 六、总结

1、文章按照作者的游踪,依次记叙、描写景物。层次井然。文中开始先总述,然后逆江而上,分别记叙、描写西陵峡、巫峡、瞿塘峡。记叙最长的西陵峡时,分四段介绍,条理清楚。

2、介绍景物时,能抓住特色,详略得当。

3、采用多种修辞与写作手法来描写景物,生动形象。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用烘托、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三峡的险恶。

4、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谚语、及自己的即景诗句,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韵味。 七、布置作业:

1、从网上查阅有关三峡的旅游及大坝资料,对三峡有个全面的了解。 2、、思考课后二、三题。 板书设计

表达方式 语言特点 文体特征 《巴东三峡》 以描写为主 铺叙、渲染 游记

《三峡》 以记叙为主 简洁、洗练 一般记叙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56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