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毕业设计(完整版).doc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05: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郑州大学

摘 要

本工程设计为框架大学教学楼,一共4层,总占地面积141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44.5平方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布置比较灵活,受力良好,梁柱和楼板均为现浇。该地区地震设防烈度7度,框架为三级抗震。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设计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建筑设计部分,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标高及建筑细部作法;第二部分为结构设计部分,包括结构布置、确定结构计算简图、荷载计算、水平荷载内力计算、竖向荷载内力计算等内容,在进行截面抗震设计时,柱按偏压构件计算,为保证延性框架要满足“强剪弱弯,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强锚固”的设计原则,且满足构造要求。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

This designed engineering is a frame teaching-building of an university , It has four layers. Total area which it occupied is 1414.00 square metre , and total building area is 7444.5square metre .This engineering adopted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construction , The arrangement of the plane is nimbler , and better in withstanding force . Beams、columns and floors are all poured on the spot . The earthquake garrison of this area is seven degree , the anti-seismic of this frame is second class.

This design includes two parts : The first part is architecture design. Includ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 what the design depends on, elevation and the used method of the construction's detail work ; The second part is structure design ,Including construction's arrangement、Determining the calculation diagram of the construction、Load calculation、Horizontal load calculation、Vertical load calculation and so on . Being underway the design of cross-section anti-seismic , we look the column as stubbornly pressed member to compute. In the intrest of the assurance of the frame-work ability continue , we adhere to the design principle is “stranger column and weaker beam , stranger shear force and weaker bending , stranger joint stronger anchorage” . And the cross-section must to meet the demand of

- 1 -

郑州大学

construction.

Key word :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设 计 说 明

一、工程名称:豫南大学南湖教学楼

2

二、工程概况:豫南大学教学楼,占地面积1414.00m2,总建筑面积7444.5 m。建筑为四

层,建筑耐火等级2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三级设防。

三、设计要求:

1、建筑:坚持“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方针,合理分区,最大满足建筑功能要求,有利于建筑物采光、通风要求,使其交通流线合理布置。

2、结构: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降低不均匀沉降,准确计算内力组合。

3、水、暖、电(不进行水、暖、电有关设计):根据本地区气候条件影响,不需要进行采暖设计。

四、建筑设计:

1、平面设计

①、平面整体设计:拟建教学楼在总平面图中限制在6600平方米(包括建筑红线及场地绿化面积)范围内,建筑场地为两相交的长方形,根据设计原则: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有利于结构安全讲究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和美观以及建设场地的约束要求,故本设计采用近似于“∏”的建筑形式。该教学楼是位于豫南大学校园中心轴线上的以教学为主、以办公为辅的综合性建筑,在设计上充分利用场地,合理划分功能分区,预留足够的绿化场地,突出“花园式”校园的特点。 ②、房间设计:

A、 教室:普通教室45个,可容纳50人;多功能大教室6个,可容纳110人;语音教室2

个,可容纳110,微机房4个,可容纳110人,电教器材储存修理兼放映室2个,可容纳50人;语音教室准备室或控制室2个,可容纳40人,其建筑面积均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即满足1.2 m2/人,且第一排课桌前距黑板满足大于2m的要求。

B、门卫室、及教师休息室共计2个,每层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设置了教师休息室,改善了教

- 2 -

郑州大学 师的教学条件。

C、门厅:在教学楼的主出入口设置大厅,另设置门卫室,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E、卫生间:男、女卫生间各1个,其卫生设施(包括蹲位、小便斗等)均能满足学生使用要求。女蹲位14个,满足20—25人/个,男小便槽2个,男蹲位均为8个,满足50人/个。 F、走廊:在建筑设计中,走廊宽度为2.1米,满足教学楼2—3m。其中主要控制最远房间的门中线到安全出口的距离,在安全疏散的限度之内满足要求。走廊通过人工采光。 2、外立面设计:

在立面设计中,主要强调建筑的简洁、庄严的特点,突出大学教学楼的严肃特点,不追求复杂的装饰,而是利用楼自身外墙涂料和装饰面砖塑造出色彩明快、富有动感的建筑形象。主出入口位于楼体正中,而且位于该校园中心轴线上,在入口台阶与雨蓬留有足够的人流疏散空间,也使立面效果更加有层次感。在扇形出入口预留绿化广场,增加校园的绿化面积及活动场地,与立面映衬,更显建筑造型美。 3、垂直交通设计:

考虑到消防、管理、便于使用,在楼内布置了四楼梯,满足人流疏散要求。在主出入口设置的为主楼梯,其余作为辅助楼梯。楼梯的形式采用双跑楼梯。 4、屋面排水系统设计:

由于该工程屋面宽度小于12m ,采用单坡有组织排水,落水管的位置设置在墙面处,其间距满足小于18m ,最大间距小于24m,每根落水管的屋面最大汇水面积小于200m2,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

五、结构设计:

1、设计资料 ①、气象条件

雪荷载:基本雪压为S0=0.35 kN/m

2

风荷载: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W0=0.40 kN/m。

2

常年降雨量:1100mm。日最大降雨量150mm,每小时降雨量60mm/h,最大积雪深度25cm. ②、工程地质条件

- 3 -

郑州大学 自然地表0.5m内为杂填土,填土下层为1m厚粉土,再下为中砂层厚1m,粉土允许承载力标准值为120KN/m。中砂层允许承载力标准值为200KN/m。地下水位距地表以下8m。 ③、抗震设防要求:抗震按7度设防。抗震分组为第一组。 ④建筑耐久性等级、防火等级均为II级。 2、结构选型与布置 ①、设计依据: A、 结构设计任务书 B、 有关规范及参考书 ②、布置原则:

A、 平面布置简单、规则、对称十分有利于抗震,要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量重合,

以减少扭转;

B、 结构里面布置要做到刚度均匀布置连续,避免刚度突变,避免软弱层。 ③、结构体系及选择: 选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

2

六、设计成果及总结

1、设计成果 ①、计算说明书一份

②、建筑施工图:(1)建筑设计总说明、(2)底层平面图、(3)2—4层平面图、(4)南、北立面(5)屋顶平面图、(7)剖面图

③、结构施工图:(1)结构设计总说明、(2)基础平面布置图、(3)柱平法施工图、(4)、主、次梁平法施工图、(5)板布置及配筋图(8)楼梯布置及配筋图; 2、设计总结

- 4 -

郑州大学

1.建筑设计部分

1.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位于信阳豫南大学校园中心轴上一教学楼,一共四层,每层高3.9m,占地面积1414.00m2,总建筑面积7444.5m2。本工程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工程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为二级,抗震设计按7度设防。

1. 2设计依据

1、该大学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2、该大学校园总规划设计有关资料; 3、有关规范和参考书: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 《中南地区通用建筑配件图集》 88ZJ(中南标)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50001-2001 《建筑制图标准》 GB50104-2001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GBJ2-86 《房屋建筑学》

《建筑设计参考资料集》

1. 3标高及建筑细部作法

1.3. 1设计标高:教室室内设计标高为±0.000,室内外高差为450mm。 1.3. 2工程做法:

1、墙体做法:均采用M5水泥砂浆、MU10普通粘土砖砌筑的厚240的实心墙,外墙面选用面砖和喷涂浅黄色外墙涂料两种形式,内墙面选用水泥砂浆和釉面磁砖两种形式;女儿墙采用高900mm的砖墙,上做钢筋混凝土压顶,外挑60mm。 2、地面做法:

(1)、大理石地面,详细做法参见 88ZJ001—地21。

- 5 -

郑州大学 图(4)

将作用在梁上的三角形荷载等效为作用在梁上的均布荷载,等效公式为:

q?'''q1?5q2 q?q1?5q2

88等效结果如图(4) (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12厚1:2水泥石子磨光 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遍 18厚1:3水泥砂浆找平

素水泥结合层一遍

总重: 0.65kN/m2

10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1?25?2.5kN/m2 吊顶或粉底 0.02?17?0.34kN/m2 共计: 3.49kN/m2 NL框架梁自重 0.35?0.8?25?7.0kN/m

梁侧粉刷 [0.35?2??0.8?0.1?]?0.02?17?0.595kN/m

共计: 7.595kN/m

挑梁自重 0.3?0.5?25?3.75kN/m

梁侧粉刷 [0.3?2??0.5?0.1?]?0.02?17?0.374kN/m共计: 4.124kN/m

填充墙自重 0.24??3.9?0.8??19?14.136kN/m

填充墙粉刷 2??3.9?0.8??0.02?17?2.108kN/m

共计: 16.244kN/m

由于是双向板布置,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三角形荷载,如下图(5)所示:

'?4.124Kn/m q1?23.839Kn/m q1- 11 -

郑州大学 q2?2.8?3.49?9.772Kn/m q'2?2.1?3.4?9 7.K3n29m/

图 5

图 6

将作用在梁上的三角形荷载等效为作用在梁上的均布荷载,等效公式为:

q?'''q1?5q2 q?q1?5q2

88等效结果如图(6)

(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节点:(N-9节点)

纵向框架梁(带粉刷)自重 15.324kN 900mm高女儿墙 0.9?0.24?4.4?19?18.058kN 900mm高女儿墙粉刷 2?0.9?0.02?4.4?17?2.693kN

共计: 20.751kN

纵向框架梁传过来的屋面自重 1/2?(1.6?4.4)?1.4?5.04?21.168kN 屋面框架边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共计:57.243kN

- 12 -

郑州大学

中节点:(L-9节点)

纵向框架梁(带粉刷)自重 15.324kN 纵向框架梁传过来的屋面自重 1/2??2.3?4.4??1.05?5.04?21.168?38.896kN 屋面框架中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共计: 54.220kN 挑梁与封头梁处节点

纵向封头梁自重 0.2?0.5?25?4.4?11.00kN 粉刷 [2?(0.5?0.1)?0.2]?0.02?4.4?1.496kN 纵向框架梁传过来的屋面自重 1/2??2.3?4.4??1.05?5.04?17.588kN 屋面框架中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共计: 50.835kN (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节点:(N-9节点)

纵向框架梁(带粉刷)自重 15.324kN 框架柱自重 0.55×0.55×3.9×25=29.494 kN 柱粉刷 (1.1-2×0.24)×0.02×3.9×17=0.822 kN

共计: 30.316 kN

钢塑窗自重 3.3×2.3×0.45=3.412 kN 纵向框架梁上墙体自重

[(4.4-0.55)×(3.9-0.5)-3.3×2.3]×0.24×19=25.08 kN

纵向框架梁上墙体粉刷[4.4×(3.9-0.5)-3.3×2.3]×0.02×17×2=5.012 kN 纵向框架梁传过来的楼面自重 1/2(1.6+4.4)×1.4×3.49=14.658 kN 楼面框架边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共计:63.486 kN 中节点:(L-9节点)

纵向框架梁(带粉刷)自重 15.324 kN 框架柱自重 29.494kN 柱粉刷 0.822 kN

共计: 30.316 kN

- 13 -

郑州大学

纵向框架梁上墙体自重 (4.4-0.55)×(3.9-0.5)×0.24×19=59.690kN

纵向框架梁上墙体粉刷 4.4×(3.9-0.5)×0.02×17×=10.173kN

共计: 69.863 kN

纵向框架梁传过来的屋面自重 1/2(2.3+4.4)×105×3.49+14.658=26.934 kN 楼面框架边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112.121kN

楼面处封头梁与挑梁节点处集中荷载

封头梁自重 0.2×0.5×25×4.4=11.00 kN

粉刷 [2×(0.5-0.1)+0.2]×0.002×17×4.4=1.496 kN

封头梁传来屋面荷载 17.588 kN 砖砌栏杆加劲柱自重 0.18×0.18×25×0.97=0.786 kN 砖砌栏杆加劲柱粉刷 (0.36-0.24)×0.02×0.97×17=0.040 kN 120厚砖砌栏杆自重 (4.4-0.18)×0.97×19×0.12=9.333kN

粉刷 2×0.97×0.02×4.4×17=2.902 kN

共计:43.145kN (5)主梁与次梁交接点的集中荷载:

顶层:

次梁自重 0.2×0.35×4.4×25=7.70 kN 次梁粉刷 [2×(0.35-0.01)×+0.2]×0.02×4.4×17=1.047 kN

共计: 8.747kN

次梁传过来的屋面自重 1/2(1.6+4.4) ×1.4×2×5.04=42.336kN 顶层主梁与次梁交接点的集中荷载: 51.083kN 中间层:

次梁自重 0.2×0.35×4.4×25=7.70kN 次梁粉刷 [2×(0.35-0.01)×+0.2]×0.02×4.4×17=1.047 kN

共计: 8.747 kN

- 14 -

郑州大学

次梁传过来的楼面自重 1/2(1.6+4.4) ×1.4×2.0×3.49=29.316 kN 中间层主梁与次梁交接点的集中荷载: 38.063 kN 恒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图如图3、图4、图5、图6。 2.4.2活荷载计算

因为是双向板,面荷载通过三角形荷载形式传给主梁,所以框架梁上有三角形活荷载,如图7,图8

(1)顶框架节点活荷载集中值:

N-9节点: (1.6+4.4)×1.4×1/2×2.0=8.4 kN L-9节点:

(1.6+4.4)×1.4×1/2×2.0+(2.3+4.4)×1.05×1/2×2.0=15.435 kN 主梁与次梁交节点的集中活荷载:

(1.6+4.4)×1.4×1/2×2.0×2=16.8 kN 挑梁与封头梁节点集中荷载:

(2.3+4.4)×1.05×1/2×2.0=7.035 kN 主梁及封头梁上分布三角形荷载:

q?2.8?2.0?5.6Kn/m q'?2.1 /?2.?0K4.n2m

图7

将作用在梁上的三角形荷载等效为作用在梁上的均布荷载,等效公式为: p=5/8q p’=5/8q’

即:p=5/8×5.6=3.50 kN p=5/8×4.2=2.625 kN 等效结果如图(8)

- 15 -

郑州大学

图8

(2)中间层框 架节点活荷载集中值:

N-9节点: (1.6+4.4)×1.4×1/2×2.0=8.4 kN L-9节点:(1.6+4.4)×1.4×1/2×2.0+(2.3+4.4)×1.05×1/2×2.5=17.194 kN 主梁与次梁交节点的集中活荷载:

(1.6+4.4)×1.4×1/2×2.0×2=16.8 kN 挑梁与封头梁节点集中荷载:

(2.3+4.4)×1.05×1/2×2.5=8.794 kN 主梁及封头梁上分布三角形荷载:

q?2.8?2.0?5.6Kn/m q'?2.1 /?2.?5K5.n0m

图9

将作用在梁上的三角形荷载等效为作用在梁上的均布荷载,等效公式为: p=5/8 q p’=5/8q’

即:p=5/8×5.6=3.50 kN p=5/8×5.0=3.125 kN

- 16 -

郑州大学

图10

恒荷载及活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图如图11,图12。

图11 恒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图

- 17 -

郑州大学

图12 活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图

2.4.3风荷载计算

风载标准值计算公式为:ω=βZμSμZω0

因结构高度H=16.30m <30m,可取βZ=1.0,对于矩形平面μS=1.3,μZ查荷载规范得:μ

Z

<1.0,取μZ=1.0。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计算过程如下表: 风荷载计算 表01

层数 4 3 2 1 βZ 1.0 1.0 1.0 1.0 μS 1.3 1.3 1.3 1.3 Z(m) 16.30 12.40 8.50 4.60 μZ 1.17 1.07 1.00 1.00 W0( kN/m) 0.40 0.40 0.40 0.40 2A(m) 12.54 17.16 17.16 18.70 2PW(kN) 7.629 9.548 8.923 9.724 注:表中A为一榀框架各层节点的受风面积

- 18 -

郑州大学 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图如图13。

2.5水平荷载内力计算

2.5.1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⑴、重力荷载代表值

①屋面均布恒荷载 5.04Kn/m2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 (8.4+2.1) ×4.4×5.04=232.848 Kn

②楼面均布恒荷载 3.49 Kn/m2 楼面恒荷载标准值 (8.4+2.1) ×4.4×3.49=161.238 Kn

③屋面均布活荷载 2.0 Kn/m2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8.4+2.1) ×4.4×2.0=108.57 Kn ④楼面均布活荷载 2.0 Kn/m2 、2.5 Kn/m2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8.4×4.4×2.0+2.1×4.4×2.1=97.02 Kn ⑤梁柱自重(包括粉刷)

NL框架梁自重(包括粉刷) 7.595×8.4=63.789 Kn 挑梁梁自重(包括粉刷) 4..124×2.1=8.660 Kn

纵向框架梁(连系梁)自重(包括粉刷) 15.324 Kn 次梁自重(包括粉刷) 8.747 Kn

框架柱自重(包括粉刷) 29.494 Kn ⑥墙体及抹灰自重

女儿墙及其抹灰自重 20.751 Kn 封头梁及砖砌栏杆自重 43.145 Kn

N轴层间墙体及抹灰自重 30.092 Kn N轴层间塑钢窗自重 3.412 Kn

L轴层间墙体及抹灰自重 69.863 Kn 框架梁上的填充墙体及抹灰自重

(8.4-0.55) ×(3.9-0.7) ×19 ×0.24+8.4 ×(3.9-0.7) ×0.02×2×17=132.826 Kn

- 19 -

郑州大学 L轴底层墙体及抹灰自重 0.2×0.24×19×(4.4-0.55)+30.092=33.603 Kn ⑦荷载分层汇总

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屋面恒荷载、屋面活荷载、纵横梁自重、女儿墙自重、半层墙体和门窗自重的一半;其他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楼面横荷载、50%楼面活荷载、纵横梁自重、楼面上下各半层柱及纵横墙体和门窗自重(底层取一半)。将上述分项荷载相加得集中于各层楼面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下:

G1=232.848+108.57+63.78+8.660+8.747×2+13.324×2+29.494×1/2+20.751×2+30.092

×1/2+3.412×1/2+69.863×1/2=580.668

G2=161.238+0.597.020+63.789+8.660+8.474×2+13.324×2+39.494×2+30.092+3.412+69

.863+43.145+132.826=664.674

G3=161.238+0.597.020+63.789+8.660+8.474×2+13.324×2+39.494×2+30.092+3.412+69.863+43.145+132.826=664.674

G4=161.238+0.597.02+63.789+8.66+8.474×2+13.324×2+39.494×2+30.092×0.5+3.412+69.863+43.145+132.826=666.430

集于各层楼面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图13 建筑物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Gi?14i?580.668?664.674?664.674?666.430?2576.466kN

图13风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图 图14 各层楼面质点重力荷载值

- 20 -

郑州大学

图22 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图 23 风荷载作用下剪力

- 31 -

郑州大学

图24风荷载作用下轴力图

图22 风荷载作用下弯矩图,图23/24风荷载作用下剪力、轴力图

2.6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结构内力弯矩分配法计算。 ①、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子的线刚度均乘以折减系数0.9; ②、除底层外其他层柱子的弯矩传递系数均为1/3。 2.6.1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1、计算分配系数将其计算过程列于表12。

梁、柱的弯矩分配系数 表12

N节点上柱 N节点下柱 左梁NL 右梁LN L节点上柱 L节点下柱 顶层 中间层 底层 1.96/(1.196×2+3.56)=0.262 1.96/(1.96+3.56+1.66)=0.273 1.96/(1.96+3.56)=0.355 1.96/(1.196×2+3.56)=0.262 1.66/(1.96+3.56+1.66)=0.231 3.56/(1.96+3.56)=0.355 3.56/(1.196×2+3.56)=0.476 3.56/(1.96+3.56+1.66)=0.496 3.56/(1.96+3.56)=0.355 3.56/(1.196×2+3.56)=0.476 3.56/(1.96+3.56+1.66)=0.496 1.96/(1.196×2+3.56)=0.262 1.96/(1.96+3.56+1.66)=0.273 1.96/(1.96+3.56)=0.355 1.96/(1.196×2+3.56)=0.262 1.66/(1.96+3.56+1.66)=0.231 - 32 -

郑州大学 2、计算梁恒荷载固端弯矩 ①、屋面处荷载计算简图25:

图25

屋面连系梁处的附加偏心距计算:

集中力矩 M1=P1e=57.243×(0.55-0.25)/2=8.568 Kn/m M2=P3e=54.220×(0.55-0.25)/2=8.133 Kn/m ②、楼面处荷载计算简图26:

图 26 楼面连系梁处的附加偏心距计算:

集中力矩 M1=P1e=63.486×(0.55-0.25)/2=9.523 Kn.m M2=P3e=54.220×(0.55-0.25)/2=16.8183 Kn.m ③、顶层梁固端弯矩计算:

MNL=-1/12q2-FPab2=

-16.415×8.4/12-51.083×2.8×5.6/8.4-51.083×5.6×2.8/8.4=-191.846 Kn.m

2

2

2

2

2

MLN=-MLN191.846 Kn.m

挑梁根部弯矩:ML=-50.835×2.1-11.212×2.1/2=131.476 Kn.m

2

- 33 -

郑州大学 ④、顶层梁固端弯矩计算:

MNL=-1/12q2-FPab2=

-29.947×8.4/12-38.063×2.8×5.6/8.4-38.063×5.6×2.8/8.4=-247.139 Kn.m

2

2

2

2

2

MLN=-MLN =247.139 Kn.m

挑梁根部弯矩:ML=-43.145×2.1-8.705×2.1/2=-109.799 Kn.m 恒荷载及活荷载的计算过程如图26、27:

2

图27 恒荷载作用下框架梁弯矩的二次分配法(单位:Kn.m)

- 34 -

郑州大学

图28 活荷载作用下框架梁弯矩的二次分配法(单位:Kn.m)

3、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下(括号内数值为调幅后值,调幅系数为0.8)

- 35 -

郑州大学

图29 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 36 -

郑州大学

图30 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

4、由弯矩可求得在恒荷载作用下剪力,其结果见图30

图31 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图

2.6.1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1、计算梁活荷载固端弯矩 ①、屋面处荷载计算简图32:

图32

屋面连系梁处的附加偏心距计算:

集中力矩 M1=P1e=57.243×(0.55-0.25)/2=8.568 Kn/m M2=P3e=54.220×(0.55-0.25)/2=8.133 Kn/m ②、楼面处荷载计算简图33:

- 37 -

郑州大学

图33

楼面连系梁处的附加偏心距计算:

集中力矩 M1=P1e=63.486×(0.55-0.25)/2=9.523 Kn.m M2=P3e=54.220×(0.55-0.25)/2=16.818 Kn.m ③、顶层梁固端弯矩计算:

MNL=-1/12q2-FPab2=

-3.5×8.4/12-16.8×2.8×5.6/8.4-16.8×5.6×2.8/8.4=-53.011 Kn.m

2

2

2

2

2

MLN=-MLN=53.011 Kn.m

挑梁根部弯矩:ML=-7.035×2.1-2.625×2.1/2=-20.562 Kn.m ④、顶层梁固端弯矩计算:

2

MNL=-1/12q2-FPab2=

-3.5×8.4/12-16.8×2.8×5.6/8.4-16.8×5.6×2.8/8.4=-53.011 Kn.m

2

2

2

2

2

MLN=-MLN =53.011 Kn.m

挑梁根部弯矩:ML=-8.794×2.1-3.125×2.1/2=-25.358 Kn.m

活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计算过程见图28,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34(括号内数值为调幅后数值,调幅系数为0.8),活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及轴力图如图35、36。

2

- 38 -

郑州大学

图34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图35 活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

- 39 -

郑州大学

图36 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图

6、由弯矩可求得在恒荷载作用下剪力,其结果见图35。 7、由剪力可求得在恒荷载作用下轴力,其结果见图36。

2.7内力组合

根据以上内力计算结果,即可进行各梁柱各控制截面上的内力组合,其中梁的控制截面为梁 端及跨中,每层共有4个截面。柱每层有两个控制截面,即柱顶和柱底。 2.7.1柱内力组合

- 4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7f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