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定义

更新时间:2024-04-06 23: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

1. 参照物: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作参照,这个标准

物体叫参照物。 2. 机械运动(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 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或者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且速度始终不变的运动。 6. 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 7.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8. 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是由发声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9. 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和发声物体振动幅度有关系) 10. 音色:声音的品质。(音色也叫音质音品,是由发声物体的材料形状等因素决定的) 11. 对噪音的控制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①在源头处减弱噪音;②在噪音传输路径上隔声、

消声、吸声;③在人耳处隔离声音。

第二章 质量与密度

12.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3. 密度: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第三章 运动和力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力: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合力: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力的合成: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力的合成。 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同方向的力,其合力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大小是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反方向的力,其合力方向与其中较大的力的方向一致,大小是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运动状态:物体运行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二力平衡:物质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阻碍相对滑动的现象。 滑动摩擦力: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①与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②还与接触面上的压力大小有关。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和物质的质量有

关,和其它任何物理量都无关) 30.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第四章 压强与浮力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的大小叫做压强。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反之可以用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的方 法来减小压强。

连通器:上部开口,下部联通的容器。

标准大气压: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当的大气压。 流体:没有一定形状且容易流动的物质。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第五章 人与机械

40. 杠杆:绕固定点转动的硬件。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1. 支点:硬件绕着转动的点。 42. 动力:驱使杠杆转动的力。

43.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44.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5.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46. 定滑轮:固定的滑轮。(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 47. 动滑轮:与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

第六章 功和能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机械工(功):如果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 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为功。

功等于作用力跟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的乘积。 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的多少。(用功率来表达做工的快慢) 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能: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高处的物体所具有的能。

弹性势能:具有弹性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能。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和。

第七章 热现象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 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

液体的表面越大,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沸腾:液体内部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液化放热。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升华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放热。

(分子)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动能: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温度可以表示分子动能的大小。 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初中用物态表示分子势能) 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可用热量来表示。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降低)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80. 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放出的热量)。 81. 热机: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82. 热机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第八章 光现象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反射:当光射到空气和水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到空气中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向光滑的平面,反射光也是平行的,这种现象叫做镜面反射。 漫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向粗糙的平面,反射光不在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现象叫做漫反射。

平面镜: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子。

实像: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

虚像:如果只能用眼睛观察,而不能用光屏接收,这样的像就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大小相等,与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连线垂直于平面镜,像与物左右颠倒。

94. 95. 96. 97.

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一部分的镜子。 凹面镜:反射面是凹面的镜子。 凸面镜:反射面是凸面的镜子。

折射:当一束光射到空气与水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进入水中,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98.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99.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100. 光的折射定律: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随之增大(或减小)。当光线垂直射向交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101. 透镜:能透过光线的镜子。

102.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现象。 103.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现象。 104. 光心:透镜的中心。

105. 焦距: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106. 光的三基色:红、绿(绿光一首歌的名字)、蓝。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107. 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108. 光谱:白色光经过棱镜后分散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条光带就叫做光谱。

109. 色散现象:白色光经过棱镜后分散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110.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第九章 简单的电路

111. 电源: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 112.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113. 断路:不能够形成通路的电路。

114.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115.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116.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117. 电流:每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多少。电流是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正电荷定

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118. 电源是维持电路两端电压的装置,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119. 电阻: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它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

第十章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20. 串联电路:将用电器开关等用导线一个接一个依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121. 并联电路:将几个用电器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也都连接在一起在接入电路,就组

成并联电路。

122.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23. 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比其中任何

一个电阻都大。

124. 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

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第十一章 电功和电能

125. 电功:电路中电流做的功。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

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126. 电流做的功跟电压、电流、通电时间成正比,电功等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127. 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电功叫做电功率。

128. 电功率的大小等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乘积。 129.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130. 额定功率:在额定电压工作条件下用电器的电功率。 131. (电流)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的现象。

132.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

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133. 家庭电路电源为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为220V,用电器并联到它们之间。 134. 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

第十二章 磁现象

135. 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物质。

136.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用细线悬空垂吊静止时指北的一端叫北极,指南的一端

叫南极。 137. 磁场:磁体周存在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它能使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力的作用。 138. 磁感应线: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应线。

139. 右手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曲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

是通电螺线管的北极。

140. 电磁铁:在一个通电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就制成了一个电磁铁。 141. 电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奥斯特发现) 142. 电动机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143. 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与四指在同一平面内并跟四指垂直,让磁感应线垂直穿入

手心,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测力方向用左手) 144. 电磁感应: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导体就会产生电

流,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电磁感应。(法拉第发现) 145. 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 146. 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制成的。

147. 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的电流。

第十三章 信息传递技术

148. 电磁波:电流的变化能在周围的空间中产生电磁波。

149.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约为3?108ms?或3?105kms?。

1,v?S(小v速度,S路程,t时间)

t2,??m(ρ密度,m质量,大V体积)

V3,G?mg(G重量,m质量,g重力常数) 4,p?F(p压强,F压力,S受力面积),

S5,p??gh(p压强,ρ密度,h液面高度或规则物体高)

6,F??液gV排(F浮力,ρ液液体密度g重力常数,V排排开液体体积) 7,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8,W?Fs(W功,F作用力,s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9,P?W ;P?W?Fsttt?Fv(P功率,W功,t时间,F作用力,v速度)

10,W总?W有用?W额外(W总总功,W有用有用功,W额外额外功) 11,??W有用?G物hG物WFs??G物W总总功,G物物体的重,总G物?G动nF(η机械效率,W有用有用功,h物体的高度变化,F自由端的拉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G动动滑轮的重,n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12,Q?Cm?t(Q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比热容或热值,△t温度变化) 13,I?Qt(I电流,Q流过导体横截面电荷量,t时间)

14,I?U

R

(欧姆定律,I电流,U电压,R电阻) 15,R串总?R1?R2???(R串总串联电路总电阻,R1电阻一,R2电阻二)

16,U串总?U1?U2???(U串总串联电路总电压,U1R1两端电压,U2R2两端电压) 17,I串总?I1?I2???(I串总串联电路总电流,I1R1两端电流,I2R2两端电流) 18,1R?1?1???(R并总并联电路总电阻,R1电阻一,R2电阻二)

并总R1R219,U并总?U1?U2???(U并总并联电路总电压,U1R1两端电压,U2R2两端电压) 20,I并总?I1?I2???(I并总并联电路总电流,I1R1两端电流,I2R2两端电流) 21,W?UIt ;W?I2Rt ;2W?URt(W电功)

22,P?UI ;2P?UR ;P?I2R(P电功率)

23,Q?I2Rt(焦耳定律,Q电阻产生的热量)

初中阶段可认为 Q=W(Q电热,W电功)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gb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