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

更新时间:2024-05-23 01: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化学模拟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Cu-64 O-16 Zn-65 H-1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的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家庭厨房中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的沸腾 B.菜刀生锈 C.煤的燃烧 D.食物腐败 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档案室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X Y Z W 物质

10 3 90 0 反应前质量 / g

3.2 3 反应后质量 / g 待测 3.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4.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B.青菜中含大量的蛋白质

C.食用的水产品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保鲜 D.香烟烟气中含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 6.下表呈现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等信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B.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第二层上x=8

1

C.氮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只有N2O5一种

D.表中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7.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熟石灰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磷肥的性质 B.CO(NH2)2、(NH4)2SO4和NaNO3均可做氮肥

C.区分各种化肥一般先观察外观、溶解性,再观察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D.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水域氮和磷含量升高 8.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冰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9.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NaCl→NaNO3 B.CO2 →CO C.MgSO4→CuSO4 D.Fe→Fe3O4 10.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14分)

11.(3分)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写: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_________。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

12.(3分)将16g氧化铜加入稀盐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再将滤渣A加入足量稀盐酸中,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洗涤、干燥得到一定量的剩余固体。

(1)上述实验过程中含铜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终所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13.(4分)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OH、Na2SO4、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该固体粉末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1)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

(2)若现象X为 “白色沉淀不溶解”,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实验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 (4)简单修改上述实验方案,可取消第④步实验,修改的方法是 __ ________________。 14.(4分)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溶解度/g 温度/℃ KCl 0 10 20 31.6 34.0 30 45.8 37.0 40 63.9 40.0 50 85.5 60 110 70 138 KNO3 13.3 20.9 27.6 31.0 42.6 45.5 48.3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右下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

的是_________。(填“a”或“b”)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x,则x的取值范围是: __。

(3)10℃时,131g 饱和K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

出KCl晶体的质量为 ___。

(4)欲将60℃时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可能减少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加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5.(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

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 (3)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分)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

3

浓硫酸草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浓硫酸澄清石灰水A B C D E F

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

浓硫酸

学方程式是:H2C2O4======H2O+CO2↑+CO↑。请回答下列问题: △ (1)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装置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7.(6分)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mg的 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1)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 (2) 通过计算确定m的值。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 mg 该黄铜样品与上述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一次 10 9.10 第二次 10 8.45 第三次 10 7.80 第四次 10 7.80

2012年洪湖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共20分)

1.A 2.B 3.D 4.B 5.D 6.C 7.A 8.B 9.C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14分) 11. (1) H2O

(2) Na+、Cl (3) CH4

12. (1) CuO+2HCl===CuCl2+H2O , Fe+CuSO4===FeSO4+Cu (2) 12.8g

13.(1)NaOH 、MgCl2 (2)Na2SO4

(3)Mg(OH)2+2HNO3=Mg(NO3)2+2H2O

(4)把第③步使用的Ba(OH)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 14. (1) a

(2) 34.0g<x<37.0g (3) 3.1g

(4) A、B、D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5.(1)2H2O2=====2H2O+O2↑

(2)A、E (或A、D)

(3) ① b ② 紫色的石蕊溶液 16.(1)2NaOH+CO2===Na2CO3+H2O

(2) 证明A装置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已被B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 (3)干燥一氧化碳气体 (4)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5)①证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②燃烧未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 17.(1)7.3% (2)m=9.75 (3)12.79%

MnO2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gt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