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中地理第3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课时分层作业10工业

更新时间:2024-03-19 11: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高中地理第3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课时分层作业10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鲁教版必修2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 / 10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某企业集团计划新建有色金属冶炼厂,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据此回答1~2题。 【导学号:37560090】 1.从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2.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接近原料产地和市场 B.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 C.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D.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析】 第1题,有色金属冶炼厂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能源供应地,图中显示四地中甲地的能源供应费用最低。第2题,图中显示乙地的工资水平较高,说明经济较为发达,技术水平较高,且能源供应费用较低,因此布局在此地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 【答案】 1.A 2.B 2 / 10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港口城市的一工业地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该地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燃料 B.原料 C.市场 D.劳动力 4.在该工业地域内布局汽车、造船等工厂,其优势主要是( ) A.环境承载力大 C.劳动力成本低 B.铁矿资源丰富 D.生产协作便利 【解析】 第3题,该地钢铁工业所需的原料(铁矿)来自海外,所需燃料(煤炭)来自国内其他地区,说明该地原料和燃料缺乏,故A、B错;该地钢铁工业产品主要为就近销售,说明当地市场广阔,C正确;钢铁工业主要为机械化作业,所需劳动力较少,D错。第4题,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获得规模效益,D正确。 【答案】 3.C 4.D 下图示意工业集聚中的扩散。读图,回答5~6题。 3 / 10 5.下列关于集聚和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具备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才能集聚 B.工业越集聚、规模越大,效益越高 C.一般来说,工业化前期、中期,工业多表现为分散,工业化后期,工业多表现为集聚 D.工业分散是为了发挥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并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 6.若图中细箭头表示我国长三角工业集聚区空间扩散的方向,则集聚区向周边扩散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政府的行政规划 B.集聚区外围和周边地区比集聚核心区更具吸引力 C.工业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 D.产业升级的需要以及原有区位优势降低 【解析】 第5题,工业集聚既包括具有投入和产出联系的工业集聚,也包括具有空间利用关系的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具有集聚效应,但集聚规模过大,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进而影响经济效益。一般工业化前期、中期,工业以集聚为主,后期多表现为分散。工业分散可以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并引发工业地域联系。第6题,我国长江 4 / 10 三角洲工业集聚区向周边扩散的主要原因是原有区位优势下降,及产业升级的需要。 【答案】 5.D 6.D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中工业区最有可能是( ) A.钢铁工业 C.机械制造 B.石油化工 D.大型服装 8.据图中SO2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最有可能为( ) A.东北风 C.东南风 B.西北风 D.西南风 【解析】 第7题,据图中信息可知,在工业区附近,大气中SO2的含量较高,因此该工业区可能是煤炭消耗较多的钢铁工业区。第8题,图中的SO2等值线的分布并非与工业区的范围一致,这是由于盛行风的影响,将一部分污染物带到了下风向的结果。由图中的等值线向东北方向偏离可知,该地盛行西南风。 【答案】 7.A 8.D 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37560092】 5 / 10

材料一 以椰子为原料的植物蛋白饮料产业,是近年来海南省新打造的一大新兴产业。从市场来看,椰汁这种植物蛋白饮料由于天生具备“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品类特征,符合饮料市场发展潮流和趋势,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消费人群正在快速增长,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材料二 海南岛某企业集团的推出的果肉椰汁产品广告。 (1)影响海南岛果肉椰汁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2)果肉椰汁厂所属的工业类型是________,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椰汁作为饮料是最近的事情,这体现了________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解析】 从图片和材料可知,果肉椰汁厂主要分布在椰树的产地海南省,因制作椰汁的椰果不便于长距离运输,而罐装的椰汁便于长距离运输,所以其应属于原料指向型企业。椰汁成为饮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表现,除了科技和原料的影响,影响椰汁饮料生产的工业区位因素还有市场、交通、劳动力等。 6 / 10 【答案】 (1)原料、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 (2)原料指向型企业 制作椰汁的椰果不便于长距离运输,而罐装的椰汁便于长距离运输 (3)科技 [冲A挑战练] 下表表示有生产联系的甲乙两个工厂单位产品部分成本在过去10年间的变化(+10表示增加10%,-10表示减少10%,0表示没有变化)。读表,回答10~11题。 产 原料 原料(零部件) 运费 能源 能源运费 劳动力 地价 品 运费 甲 乙 0 0 -15 +10 0 0 -5 -2 +2 +5 0 +6 +5 -15 0 -5 0 -6 广告费用 排污费用 10.据表中甲、乙两工厂成本变化情况,推测引起甲工厂原料(零部件)运费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交通发展 C.产业集聚 B.信息网络发展 D.科技发展 11.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组合最合适的是( ) A.甲—汽车厂 乙—煤炭厂 B.甲—芯片厂 乙—硅片厂 C.甲—钢铁厂 乙—焦化厂 D.甲—纺织厂 乙—服装厂 7 / 10 【解析】 第10题,表中数据显示甲工厂的原料(零部件)运费减少了15%,能源运费减少了5%,说明靠近了原料产地、能源供应地,最可能是发生了产业集聚导致的。第11题,表中显示甲工厂的原料、能源运费减少,而劳动力、产品运费成本增加,可以判断该工厂区位由原料能源变为市场,可能是钢铁厂;乙工厂能源、产品运费、广告费成本在减少,原料运费、劳动力、地价成本在增加,可以判断该工厂区位指向原料,且与钢铁厂有生产联系,可能是焦化厂。 【答案】 10.C 11.C 下图为京津冀都市圈汽车整车企业空间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12~13题。 【导学号:37560093】 12.1996~20xx年京津冀都市圈汽车整车企业空间布局变化特点是向该区域( ) A.中小城市集中 C.中心城市集中 B.港口城市集中 D.边缘地区集中 13.影响该空间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生态环境 C.廉价劳动力 B.矿产资源 D.消费市场 【解析】 第12题,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到20xx年时,图示区域的汽车整车企业出现了向北京、天津集中的趋势,说明了在此期间, 8 / 10 其空间布局变化特点是向该区域的中心城市集中。第13题,汽车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城市,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市场越广阔,因此影响该空间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市场。 【答案】 12.C 13.D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全省、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5个省的30个市,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材料二 图1为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图1 材料三 国民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会有相互影响,即波及效应。图2为钢铁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波及效应示意图(由圆心向外波及效应渐强)。 9 / 10 图2 (1)中原经济区中河北邯郸等市钢铁工业发达,当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显示受钢铁工业波及效应最显著的产业是________。 (3)钢铁工业和其波及效应显著的工业往往在空间上集聚,这种现象产生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对中原经济区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分析邯郸等地的钢铁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可从原料、交通、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第(2)题,分析图2,可直接读出受钢铁工业波及最显著的是金属冶炼业。第(3)题,工业集聚可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产生规模效益。第(4)题,工业转移对转入地的有利影响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推进城市化发展等,但也可能带来环境污染。 【答案】 (1)铁矿、煤炭资源丰富;铁路等交通发达;市场广阔(任答两点即可) (2)金属冶炼工业 (3)减少能耗和运费,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 (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发展;可能带来环境污染 10 /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jt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