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更新时间:2023-09-13 13:15: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难免会遇到挫折。面对挫折有的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走向了成功的殿堂;有的人消极悲观、迷惘消沉,陷入了失败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作为一名大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善于应对挫折,勇于战胜挫折,是人生中需要把握的一个现实课题。 关键字: 大学生 压力管理 挫折 一、 压力管理的策略

什么是压力呢?压力是我们为了令自己更好的生存的一些自动保护反应,通常会伴随一些负面情绪:恐惧、紧张、焦虑、担忧、害怕、压抑等等。当我们面临挑战或者威胁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调整到一种高度亢奋和紧张的状态,这样有助于让我们做出更好的反应,当威胁解除,压力也会自动消失。 如何处理压力、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压力呢?其实真正的压力,与其说是来自外界,不如说是来自我们的内心。而真正的压力管理,就是自我管理。当我们做好了自我的规划,压力就不再是问题而是契机了。

所谓压力管理,是指针对可预见的压力源进行必要的干预,维护身心健康,提高问题处理的效率,保证学习生活目标顺利实现的管理活动。压力应对具有事后性和被动性,而压力管理则带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征,它包含压力应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压力管理。

先是做好事务管理。事务管理有两个简单的方法。

第一、棘手的事先做。通常遇到棘手的事情的时候,我们都会下意识地拖延,把它放到最后去做。但是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心里念念不忘的是这件棘手的事情,因此效率非常低下。久而久之,棘手的事情越积越多。所以第一个事务管理的法则就是棘手的事先做。先做棘手的事情,有助于建立信心,当棘手的事情解决的时候,内心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和自信心,这会令我们做其他的事情时效率大增。 第二个法则是先做最重要的事。我们往往习惯于先做紧急的事情,看似忙忙碌碌,实则成效不佳,这样的做法使得我们疲于奔命,时时刻刻都在救火。先做最重要的事,意味着你清楚知道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一旦明确心中的终极渴望,便会升起一股坚定的力量。

(一)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要想不在压力面前孤立无助,要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等。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情感安慰、行动建议,帮助你度过难关,迅速恢复你的信心和勇气,面对挑战,解决问题。 (二)调整自己的生理状态

生理状态是压力最直接的指标。要想有效管理压力,首先要有压力意识,要能觉察压力的信号。有意识地觉知自身的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生理指标。当你的压力知觉性提高时,你也需要提高生理指标控制力,比如心跳、呼吸、血压等。 (三)减轻和消除自己的心理负累

(1)理性辨析和积极归因。将你面临的核心问题写下来,接下来需要围绕着这个问题逐步回答: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真的就是一种威胁吗?这个问题真的就不能解决吗?通过如此反复逐层深入的自我辨析,理清问题症结所在,从而减轻对压力情景认识的模糊或者夸大威胁而产生的焦虑。2)学会经常进行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通过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身心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因紧张而紊乱的身心功能,从而使机体内环境保持平衡与稳定的过程。 (四)进行积极的减压方式

面对压力,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减压方式是相对破坏性的减压方式: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直接面对问题,理性地评价、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认识和抑制各种负面情绪,即学会情绪管理;坚持适当和必要的体育锻炼;置身于文艺世界,可以看电影、听音乐;郊游或者远足;户外体验或者拓展训练;阅读书籍,吸取榜样力量;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五)积极奋斗,改变客观条件

环境对我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作用是相当大的。对压力的理解,既不能否认人们认知上的差异,更不能否认和无视外部环境的作用。除了要正确地看待压力,学会自我调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主动创造条件,为意志行为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系统分析,科学决策 在确定行动目标的时候,全面考虑各方面的

条件,是保证行动目标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如果不系统分析目标达成所经过的阶段,以及各阶段所需要的条件,以便事先予以安排和开展必要的工作,则可能会遇到障碍,遭受挫折。大学生行动之前往往缺乏系统的考虑,所以也往往容易遇到预想不到的困难。这就需要大学生朋友学会系统思维,尽可能详尽地考虑行为各方面的因素,并作出周密安排。 二、 挫折应对的策略

有一位哲人说过:“没有痛苦就没有天才,没有哀怨就没有人生。”正因为有了挫折,成功才更加珍贵;正因为有了坎坷,人生才丰富多彩。因此,我们每个战士都要学会正确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以求得事业的成功,实现人生的理想。

所谓挫折容忍力,也称的挫折忍受力,指个体遭受挫折情境而免于精神与行为失常的一种能力。

对于人生的挫折,人们自古就有充分的体验和认识,并总结了许多修炼挫折忍耐力的方法。我们不仅要从心理学,也要从前人行之有效的经验中,学习应对挫折的方法。 一)善于调节自我抱负水平

自我抱负水平是指个人对未来可能达到的成功标准的心理需求,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实际活动之前,对自己所要达到目标规定的标准。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规定的标准高,那么他的自我抱负水平就高;如果对自己规定的标准低,那么他的自我抱负水平就低。可见,自我抱负水平是自定的标准,仅仅是个人愿望,与个人的实际成就不一定相符

合。一般而言,自我抱负水平直接影响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一个抱负水平较高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要求也较高,因而其学习、工作的效率也就较好;一个抱负水平低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也就低,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因而其学习、工作的效果也就较差。但是,个人的自我抱负水平必须建立在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正确认知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人的自己抱负水平总是高于自己的实际能力,那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容易遭受挫折。

(二)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由于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磨练,社会阅历不够丰富,他们往往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不到位,要么高估,要么低估。但是,社会环境总是非常复杂的,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大学生却又缺乏迎接挫折与困难的心理准备,常常在挫折面前又表现得信心不足而迷惘无措,情感表现得敏感、脆弱。因此,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三)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

心理防卫机制是挫折发生后人在内部心理活动中所具备的有意或无意地摆脱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减少精神痛苦、维护正常情绪、平衡心理的种种自我保护方式。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其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其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mh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