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版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更新时间:2024-04-14 17: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 21.《小壁虎借尾巴》 总课时 使用时间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在阅读的基础上,认识本课生字及词语,会写“河”字。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途。 3.通过阅读理感悟体会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不同心情,能根据自己的体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了解小鱼、老牛、燕子尾巴不同用途的基础上,学习用“因为……所以”说出他们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的原因。 2.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出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3.通过学生查资料,了解其它小动物尾巴的用途。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与别人交流要有礼貌。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识字与朗读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善良、宜动真情被感染的心理特点,我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情景,采用“多种形式读,多种方法识字,多读少讲,模拟情景等方法,让孩子们在乐中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会表达,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教学难点采用:渗透法”“表演法”,启发、点播、鼓励、保护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意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资源准备 卡片、课件、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平; 墙上爬行,专吃蚊蝇; 尾巴易断,断了再生。 2.学生猜出后出示“壁虎”图。师: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3.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第1遍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读准确,边读边画出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2.第2遍读课文,指名7个学生,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音读准,尽量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读后老师正音。 3.第3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边读边想,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师:我们读了3遍课文,每遍的要求一样吗? 三、深入学习,读议课文 1.出示图一:大家先看一看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思考: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得从哪几个自然段找答案。 (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学生选第1、第2自然段,各自轻声读。出示活动投影片《小壁虎挣断尾巴》。读后判断: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 ①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 ②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挣断的。(√) (2)假如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出现什么情况?从壁虎挣断尾巴,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2.老师范读第2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从课文内容及老师读的语气,体会小壁虎当时的心情,说说标点符号“1“?”所起的作用。 (2)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3.看图,听第3至第5自然段的课文录音。 (1)思考: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 附图{图} (2)用“先……然后……最后……”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 4.读议第3至第5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1)用引读法让学生理解第3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和叙述顺序。 教师引读:小壁虎爬到哪?→看见谁?→他怎么说?→对方怎么回答? (2)学生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十分有礼貌。 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引导学生体会加上“氨“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 (4)演示活动投影片,理解“摇着”、“拨水”并让学生做动作演示。 (5)小结:课文第3段先写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再写小壁虎怎么说,最后写小鱼怎么答。这样就写清了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半扶半放,教学第4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体会到第4段与第3段写法相似,只是地点变了,借尾巴的对象变了。 (2)指名学生用手势做“甩”的动作。 (3)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老黄牛为什么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4)师生分角色朗读。 以放为主,学生自学第5自然段。 (1)学生自学本段,想一想1、2两句写什么?3、4两句写什么? (2)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本段,让学生找出说明燕子尾巴作用的词语。(摆、掌握方向) (3)让学生做手势,帮助理解“摆”,“掌握方向”的意思。 总结3、4、5自然段。 让学生把3、4、5自然段连起来朗读,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说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没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5.让学生把手当作动物的“尾巴”,演示辨析“冶、“甩”、“摆”三个动词,体会几个词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 6.读议第6、7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一组反义词,说说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从“难过”到“高兴”的心情。 (3)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谁来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经过告诉妈妈,想一想该怎样说? 四、小结全文,课堂练习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填空练习。 (1)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2)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3)(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4)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 五、知识延伸,相机进行语言训练 1.阅读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啄木鸟、猴子、响尾蛇等动物尾巴的作用。 2.选择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种小动物,照书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顺序,说一说小壁虎怎样向这些动物借尾巴。 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小 鱼(图片) 摇 拨水 老黄牛(图片) 甩 赶蝇子 燕 子(图片) 摆 掌握方向 再生、保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4l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