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防治害虫农药减量使用关键

更新时间:2023-03-19 13:03: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六师植保站:王燕萍邮箱:496332410@ 电话:13579621365

汇报内容

一、实施“减量控害”的意义二、“减量控害”在六师实施情况

三、实施“减量控害“的技术措施四、2013年实施“减量控害”取得的经 济、社会效益 五、2014年实施“减量控害”可推广的 技术措施

六、今后发展目标

一、实施“减量控害”意义

意义:能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达到“减量、控害、增效”的 目的,为创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安全型”农业产 业提供有力保障,全面促进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治理,推动传统 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公共植保、 绿色植保”的理念,以现代农业安全稳步发展和职工持续增收为 目标,构建新型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体系 目的:达到减少农药用量,控制有害生物危害和农药残留,保障 人畜、农作物及其产品、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农业污染治理中农 药使用控制水平达到生态建设要求

二、“减量控害”在六师实施情况

目前六师棉花虫害防治存在问题:职工盲目选择农药、违规使用高中 毒农药、长期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虫害、施药器 械落后、靶标生物抗性增强等 棉花是六师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在该作物上实施“减量控 害”项目可以迅速达到减少农药施用总量的效果,是保障农业生产安 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措施。 根据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要求,结合我师农业生产实际,2011年2013年在共青团农场、芳草湖农场、105团、新湖农场实施《棉田化学 农药减量使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2011年在共青团农场五连建立示范区6300亩。新 湖农场新旺社区十八连大渠3#3-4,建立示范区 143亩。 2012年在芳草湖四场四连五斗,建立示范区1400 亩。 2013年在一○五团农二连8号井自动化滴灌区新建 自动化滴灌区,建立示范区棉花1000亩。

三、实施“减量控害”的技术措 施(一)防治棉铃虫技术措施1、农业防治⑴秋耕冬灌。秋季示范区100%秋耕冬灌,降低棉 铃虫越冬基数和越冬存活率。 (2)铲埂除蛹。结合春季整地100%进行铲埂除蛹工 作,有效降低虫口基数。 (3)种植诱集带。示范区四周、管道处100%种植玉 米诱集带,有效地降低了棉田棉铃虫的落卵量。

玉米诱集带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水肥运筹、科学化调, 塑造理想株型,以提高棉花自身抗病、抗虫能力。 100%的做到统一灌水时间、统一施肥

、统一化 调。。(5)棉铃虫产卵高峰来临之前,在棉田喷施过 磷酸二氢钾200克/亩,避蛾产卵,减少田间落卵 量。 (6)通过优化作物布局,棉田附近种植番茄、 小麦、玉米等作物,改变单一种植棉花模式。

2、棉铃虫诱控技术 (1)利用棉铃虫趋光、趋化性,在棉铃虫成虫产 卵前进行诱杀,在示范区四周摆放杀虫灯有效降低 落卵量,减轻棉铃虫危害程度。 (2)糖浆瓶诱杀,在成虫发蛾盛期利用成虫对糖 醋液的趋性进行诱杀。 (3)摆放杨枝把、性诱剂、喷施食诱剂进行诱杀

杀虫灯、杨枝把、黄牌、性诱剂等

3、化学防治:做到严格、准确、适量

(1)采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BT)、 苦参碱、核型多角体病毒(NPV) (2)采用高效、低毒、无抗性、无残留农 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 氯虫苯甲酰胺

(二)防治棉叶螨技术措施

1、农业防治技术

(1)秋耕冬灌(2)对发生的叶螨中心株采用先插 标记后人工防治的方法。发现棉叶螨中心 株,人工进行点片防治。

2、化学防治技术(1)喷洒保护带。采用专性杀螨剂100%地封 锁地边(2)加强玉米诱集带上螨源的调查和处理工 作,用专性杀螨剂保护性地防治一遍。 (3)采用高效、低毒的专性杀螨剂:矿物油、 阿维菌素、尼索朗、四螨嗪、哒螨灵、炔螨 特等

(三)棉蚜1、农业防治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科学运筹水 肥,做到不旺长。 2、化学防治技术。消灭越冬蚜源。在冬季进行 室内花卉灭蚜3次,100%对室内花卉进行药剂 处理。3、对所发生的棉蚜中心株进行人工防治,防治 药剂选用苦参碱、矿物油、吡虫啉、啶虫脒类 专性药剂。

四、实施“减量控害”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2011年共青团:示范区6300亩。(示范侧重点63盏太阳能 杀虫灯) 示范区较对照区农药费用亩降低11.45元,较对照降低 26.1%,包括机力费用每亩节省成本15.45元,较对照降低 23.3%。 示范区实收(机采)单产312公斤,对照区平均单产305公 斤。示范区较对照亩增加产值71.45。增加率为对照的 30.1%。 总经济效益:示范区较对照增加45万元。 新湖农场 示范区143亩 示范区棉花单产380公斤,对照区棉花单产360公斤,示范 区较对照区增产20公斤,增产幅度5.55%示范区较对照区 防治费用减少9元/亩,减少幅度39.1%。 总经济效益:示范区较对照区效益增加2.08万元

2012年芳草湖农场四场,示范区1400亩(示范侧 重点杀虫灯、10个性诱笼)示范区较对照区农药费用亩降低30.25元,较对照降低 14.3%,包括机力费用每亩节省成本6元,较对照降低25% 示范区实收平均单产321公斤,对照区

平均单产310公斤。 示范区较对照区亩增加产值118.25元,增加率为对照的 5.07%。 总经济效益 16.6万元

2013年105团:示范区1000亩,辐射推广面 积3000亩(示范侧重点食诱剂)示范区农药使用量比对照减少140克,减少41.8%; 示范区化学防治成本平均减少20.5元,降低35.2%。 示范区用水量比对照减少40公斤,减少19.5%。 产量对比:示范区和对照区的籽棉亩产量分别为 384.1公斤和363.8公斤,示范区较对照区增加 20.3公斤,产量提高了5.6%。 总经济效益:示范区总体效益较对照区亩效益增 加了11.2万元。

经济效益:2011年-2013年共青团农场、 新湖农场、105团、芳草湖农场、实施“减 量控害”项目8843亩,共节本增效:74.88 万元。 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示范区技术措施的推 广示范,一些新的植保产品得到职工认可, “绿色植保”理念得到推广。 生态效益:示范区田间化学农药施用量减 少,为天敌和害虫都提供了相对的生存空间, 达到了以益控害、以害养益的结果。

五、2014年实施“减量控害”推广的技术措施

食诱剂-棉花宝

生物农药—苦参碱、矿物油新型施药机械—热烟雾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72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