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题简单机械

更新时间:2024-05-15 06: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简单机械中考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6?巴中)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光滑的斜面和粗糙的水平面拉木箱,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F所做的功及其功率( )

A.AB段做功较多 B.CD段做功较多 C.AB段与CD段做的功一样多 D.AB段的功率比CD段的功率大

2.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2<W3

3.某学生用100牛的力将重70牛的铅球抛出15米远,则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人对铅球所做的功是( )A.450 焦 B.300 焦 C.0 焦 D.1500 焦

4.如图甲、乙所示,女孩用力拉动箱子匀速直线运动,男孩用力没有推动相同的箱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孩对箱子拉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男孩对箱子的拉力小于地面对箱子摩擦力 C.女孩拉力对箱子做功,箱子受到的重力对箱子不做功 D.男孩推力对箱子做功,箱子受到的重力对箱子不做功

5.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上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W1>W2 B.F1=F2,W1>W2 C.F1=F2,W1=W2 D.F1<F2,W1<W2 6.上图中是一个两面粗糙程度相同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做功分别为WA,WB,两次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A、ηB,则( ) A.WA=WB ηA<ηB B.WA=WB ηA>ηB C.WA<WB ηA<ηB D.WA>WB ηA<ηB

第1页(共17页)

7.某人用沿水平方向的力拉着同一木箱分别在较光滑的水平地面和较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前进相同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8.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间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乙 第九题图 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W甲<W乙

9.如上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第一次提升一个物体(图甲),第二:次提升两个等重的重物(图乙),比较甲、乙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拉力F甲小于第二次拉力F乙 B.甲、乙两种情况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

C.图甲滑轮组机械效率比图乙小 D.若将物体提升相同高度,图乙做的有用功多些 6.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所用滑轮的规格相同,用它们将相同的重物G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滑轮组所用拉力较大 B.甲滑轮组拉力做的功较多 第八题图 C.两滑轮组拉力做功的功率一定相等 D.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8.如上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 9.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已知每一个滑轮的质量都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G1=G2,则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B.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若G1>G2,则拉力做的有用功相同

D.用甲、乙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10.关于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B.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C.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11.质量为50kg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估算出该同学在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g取10N/kg)( )

第2页(共17页)

A.30W B.45W C.90W D.150W

12.如上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在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 )

A.蜡烛燃烧过程中A将逐渐上B.不能保持平衡,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能恢复平衡 C.始终保持平衡 D.蜡烛燃烧过程中B端将逐渐上升

13.如图所示木条长L,当支点在中点时木条刚好平衡.如果把左端长的部分锯下,并放在左端剩余部分的上面,则木条( )

A.仍保持平衡 B.左端向下倾斜 C.右端向下倾斜 D.无法判断

14.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杠杆恰好平衡.图中钩码质量都相等,那么下列情况中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是 ( )

第15题图

A.各减少一只钩码B.各向内移动一格C.各减少一半数量的钩码 D.各向外移动一格 15.按如下原理制作一杆可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称为密度秤,其外形和普通的杆秤差不多,装秤钩地方吊着一体积为1cm的合金块,杆上有表示液体密度数值的刻度,当秤砣放在Q点处时秤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当合金块完全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液体中时,移动秤砣的悬挂点,直至秤杆恰好重新平衡,便可直接在杆秤上读出液体密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密度秤的零点刻度在Q点 B.秤杆上密度读数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 C.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右侧 D.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左侧

16.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在2s内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B.提升重物的功率一定是75W C.总功一定是250J D.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17.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G的物体匀速提升h,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拉力大小F,绳子移动距离为s,则下列动滑轮重力的表达式错误的是( ) A.

B.(1﹣η)F C.F﹣G D.

3

18.如图所示,质量为70 kg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和物体B.当提升物体A时,工人在5 s内将质量为100 kg的物体A提升1 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当用同样的速度提升物体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

第3页(共17页)

中,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 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题图 15题图 A.工人对物体A做的功是1250J B.匀速提升物体B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是200N C.工人在提升物体B时做功的功率是150W D.动滑轮重300N

19.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个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大 C.动力F保持不变 D.动力F逐渐减小 20.为运送物体搭制的斜面如图所示,斜面长为S,高为h,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W有=Gh B.整个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Gh+Fs C.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则拉力 F=

D.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则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

21.一名普通中学生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中他对鸡蛋做的功约为( ) A.0.l J B.1 J C.10J D.100J

22.用撬棒撬石头时,如果先后用大小相等的力沿着图中所示的方向作用在撬棒的一端A点上,则哪个力最容易把石头撬起来( )

A.F1最容易把石头撬起 B.F2最容易 C.F3最容易 D.F4最容易把石头撬起 23.如图所示,用撬棒撬起大石头,向上、向下用力都可以,对于这两种使用方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2题图 23题图

A.向上撬更省力,因为向上时动力臂更长 B.向上撬更省力,因为向上时阻力臂更短 C.向下撬更省力,因为向下时动力臂更长 D.向下撬更省力,因为向下时阻力臂更短 24.如图所示,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木板AB放在水平桌面上,OA=2OB.当B端挂30N的重物G时,木板A端刚刚开始翘起,木板重为( )A.10N B.15N C.30N D.60N

25.如图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先校零 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向上拉 C.实验时装置旁的直尺必须竖直放置 D.弹簧测力计必须在静止时读数

第4页(共17页)

2016年简单机械中考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6?巴中)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光滑的斜面和粗糙的水平面拉木箱,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F所做的功及其功率( )

A.AB段做功较多 B.CD段做功较多 C.AB段与CD段做的功一样多 D.AB段的功率比CD段的功率大

【解答】解:由物体做功公式:W=Fs,F相同,s相等,则W相等.故选:C. 2.(2016?烟台)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间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η甲=η乙,W甲=W乙 B.η甲>η乙,W甲>W乙 C.η甲<η乙,W甲<W乙 D.η甲>η乙,W甲<W乙

【解答】解:此题中,钩码的重力相同,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据W有=Gh可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此时对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不计绳子和摩擦,滑轮相同,即额外功相同,即W额是相同的,据W总=W有+W额可知,所以W总是相同的,故拉力做的功相同,即W甲=W

,机械效率η=×100%,故也是相同的,即η甲=η乙.故选A.

3.(2016?德阳)关于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B.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C.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解答】解:

A、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做功多两者的比值不一定大,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A错误; B、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它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不一定大,故B错误;

C、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小的机器,其做功慢,故C正确;

D、功率等于功和做功时间的比值,功率大,做功的多少不确定,所以做功时间也不确定,故D错误.故选C.

第5页(共17页)

4.(2016?枣庄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在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 )

A.蜡烛燃烧过程中A将逐渐上升 B.始终保持平衡 C.不能保持平衡,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能恢复平衡 D.蜡烛燃烧过程中B端将逐渐上升

【解答】解:设一只蜡烛的质量为m,直尺长度为L,∵2m×L=m×L, ∴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三支蜡烛同时点燃,并且燃烧速度相同, ∴三支蜡烛因燃烧减少的质量m′相同,

∵2(m﹣m′)×L=(m﹣m′)×L,∴在燃烧过程中直尺仍能平衡.故选B. 5.(2016?黄冈校级自主招生)按如下原理制作一杆可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称为密度

3

秤,其外形和普通的杆秤差不多,装秤钩的地方吊着一体积为1cm的合金块,杆上有表示液体密度数值的刻度,当秤砣放在Q点处时秤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当合金块完全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液体中时,移动秤砣的悬挂点,直至秤杆恰好重新平衡,便可直接在杆秤上读出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密度秤的零点刻度在Q点B.秤杆上密度读数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 C.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右侧D.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左侧

【解答】解:A、合金块没有浸入液体时,液体的密度应为零,所以秤的零刻度应该在Q处;故A选项正确;

B、秤砣的质量不变,由Q向左移动时,它的力臂变短,则左边合金块拉秤杆的力减小,说明合金块受到的浮力增大,而合金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说明液体的密度变大,所以刻度应逐渐变大,即秤杆上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故B选项正确;

CD、若秤砣由Q向右移动,它的力臂变长,则左边合金块拉秤杆的力应增大,但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不可能竖直向下,所以零点的右边应该是没有刻度的,其刻度都在Q点的左侧.故C错误、D正确.故选C. 6.(2016?晋江市模拟)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所用滑轮的规格相同,用它们将相同的重物G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第6页(共17页)

A.甲滑轮组所用拉力较大B.甲滑轮组拉力做的功较多

C.两滑轮组拉力做功的功率一定相等D.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解答】解:

A、由图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甲=3,n乙=2,由题滑轮和物重相等,不计绳重与摩擦,根据F=(G物+G动)可知,甲滑轮组拉力较小.故A错误;

B、拉力做功是总功,滑轮和物重相等,提升相同的高度,由W总=W有+W额=G物h+G动h可知拉力做功相等.故B错误; C、拉力做功的功率:P=

,由于做功时间不知,所以无法比较功率的大小,故C错;

可知两个滑轮组的

D、滑轮和物重相等,提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和总功相等,由η=

机械效率相等.故D正确.故选D. 7.(2016?南岗区模拟)如图甲、乙所示,女孩用力拉动箱子匀速直线运动,男孩用力没有推动相同的箱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孩对箱子的拉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B.男孩对箱子的拉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C.女孩拉力对箱子做功,箱子受到的重力对箱子不做功 D.男孩推力对箱子做功,箱子受到的重力对箱子不做功

【解答】解:A、由图可知,左图中,箱子所受的拉力和摩擦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大小不相等,故A错误;

B、右图中箱子不动,所以男孩对箱子的推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故B错误;

C、女孩在拉动箱子的过程中,有拉力且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所以对箱子做功;箱子虽然受到的重力,但沿重力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对箱子不做功,故C正确;

D、右图中箱子不动,没有距离,所以男孩推力对箱子没有做功,箱子虽然受到的重力,但沿重力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对箱子不做功,故D错误;故选C. 8.(2016?深圳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W1=W2,η1=η2 【解答】解: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

第7页(共17页)

因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功相同; 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因为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即W1<W2,η1>η2,所以C选项正确.故选C. 9.(2016?抚州校级二模)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已知每一个滑轮的质量都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G1=G2,则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B.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若G1>G2,则拉力做的有用功相同

D.用甲、乙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解答】解:A、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h1=h2,根据W有用=G物h,若G1=G2,则使用甲滑轮组拉力做的有用功等于使用乙滑轮组拉力做的有用功,根据总功W总=W有用+W额外=G物h+G动滑轮h,因甲图中克服1个动滑轮自重做额外功,而乙图中要克服2个动滑轮自重做额外功,使用乙滑轮组拉力做的额外功多,故使用乙滑轮组拉力做的总功大于使用甲滑轮组拉力做的总功,故A错误; B、根据机械效率η=故B正确;

C、根据W有用=G物h,若G1>G2,则使用甲滑轮组拉力做的有用功大于使用乙滑轮组拉力做的有用功,故C错误;

D、用甲、乙中的任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动滑轮的重G动滑轮不变,根据机械效率η=

×100%=

×100%=

=×100%

×100%,

×100%,结合A的分析,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当提不同的重物时,G物改变,可知机械效率也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故选B. 10.(2016?苏仙区模拟)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在2s内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 B.提升重物的功率一定是75W C.总功一定是250J D.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解答】解:

图示两种滑轮组的组装方式, A、不计摩擦和绳重,根据η=

=

=

,得F=

左图拉力F1=

≈83.3N;右图拉力F′==125N,故A错误;

第8页(共17页)

B、W有=Gh=150N×1m=150J,所以提升物体的功率:P=C、根据η=

,得W总=

=

=250J,故C正确;

==75W,故B正确;

D、不计摩擦和绳重,W额=W总﹣W有=G动h,所以G动=D正确. 故选A.

==100N.故

11.(2016?武汉模拟)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G的物体匀速提升h,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拉力大小F,绳子移动距离为s,则下列动滑轮重力的表达式错误的是( ) A.

B.(1﹣η)F C.F﹣G D.

【解答】解:利用滑轮组把重G的物体匀速提升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拉力大小F,绳子移动距离为s,∵不计摩擦和绳重,则W额=G动h,①由于W有用=Gh, ∵η=

=

,∴W额=

﹣W有用=

﹣Gh=

Gh,

∴G动h=Gh,∴G动=G,故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②由于W总=Fs,则W额=(1﹣η)W总=(1﹣η)Fs,∴G动h=(1﹣η)Fs, ∴G动=(1﹣η)F,故B选项正确;

③利用滑轮组时,绳子的股数为n,则s=nh,∴n=,

由于不计摩擦,F=(G+G动),∴动滑轮重:G动=nF﹣G=F﹣G;故选项C正确; 故选A. 12.(2016?长沙县校级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70 kg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先后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物体A和物体B.当提升物体A时,工人在5 s内将质量为100 kg的物体A提升1 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当用同样的速度提升物体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假设在拉绳子的过程中,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 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页(共17页)

A.工人对物体A做的功是1250J B.动滑轮重300N C.工人在提升物体B时做功的功率是150W D.匀速提升物体B时工人对地面压力是200N 【解答】解:

A、物体A的重力:GA=mAg=1000kg×10N/kg=1000N;

工人对A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000N×1m=1000J,故A错; B、不计绳重和摩擦,η=的重力G轮=250N,故B错; C、不计绳重和摩擦,η=重力GB=750N,

物体B移动速度等于A速度,vB=vA==

=0.2m/s,

=

=

=

=75%,解得物体B的

=

=

=

=80%,解得动滑轮

由图知n=2,拉力端的速度v=2vB=2×0.2m/s=0.4m/s,

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的拉力F=(GB+G轮)=(750N+250N)=500N, 工人在提升物体B时做功的功率:P=Fv=500N×0.4m/s=200W,故C错;

D、匀速提升物体B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G人﹣F=70kg×10N/kg﹣500N=200N,故D正确.故选D. 13.(2016春?嘉祥县期末)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个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大 C.动力F保持不变 D.动力F逐渐减小 【解答】解:将杠杆缓慢地由最初位置拉到水平位置时,拉力F始终垂直于棒,则动力臂不变,故A错误;阻力为杠杆的重力,其大小不变,

当硬棒在竖直位置时,重力的力臂为0,转过一定角后,重力的力臂(阻力臂)逐渐变大,故B正确;因阻力(即重力)不变,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变,

所以,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F变大,故CD错误.故选B.

第10页(共17页)

14.(2016春?桂阳县期末)某学生用100牛的力将重70牛的铅球抛出15米远,则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人对铅球所做的功是( ) A.450 焦 B.300 焦 C.0 焦 D.1500 焦

【解答】解: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阻力的作用;铅球已经脱离了手的作用,虽然有距离,但没有推力的作用,所以人对铅球不做功,即人对铅球所做的功0J.故选C. 15.(2016春?天津期末)为运送物体搭制的斜面如图所示,斜面长为S,高为h,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W有=Gh B.整个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Gh+Fs C.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则拉力 F=

D.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则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解答】解:

A、使用斜面的目的是提升重物,因此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即W有=Gh,故A正确;

B、使用斜面时,所做的额外功就是克服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做的功,即W额=fs, 拉力所做的功为总功,即W总=Fs;

根据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间的关系可得,总功:W总=W有+W额=Gh+fs,故B错误; C、斜面的机械效率η=

=

,变形可得拉力:F=

,故C正确;

D、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以表示为η===,

整理可得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故D正确.故选:ACD.

16.(2016春?北海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杠杆恰好平衡.图中钩码质量都相等,那么下列情况中能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是 ( )

A.各减少一只钩码B.各向内移动一格 C.各减少一半数量的钩码D.各向外移动一格 【解答】解:设每个钩码的重力是G,杠杆每格长为L,杠杆原来平衡,由图示可知:4G×2L=2G×4L,

A、各减少一只钩码,则左边=3G×2L=6GL,右边=1G×4L=4GL,左边>右边,所以左边下沉;

第11页(共17页)

B、各向内移动一格,则左边=4G×1L=4GL,右边=2G×3L=6GL,左边<右边,所以右边下沉;

C、各减少一半数量的钩码,则左边=2G×2L=4GL,右边=1G×4L=4GL,左边=右边,杠杆保持平衡;

D、各向外移动一格,则左边=4G×3L=12GL,右边=2G×5L=10GL,左边>右边,左端下沉.故选C. 17.(2015?南京)一名普通中学生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中他对鸡蛋做的功约为( )

A.0.lJ B.1J C.10J D.100J

【解答】解:一只鸡蛋的质量约50g,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 从地上拿起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通过的距离大约2m, 所以对鸡蛋做的功大约为W=Gh=0.5N×2m=1J.故选B. 18.(2015?百色)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等时间内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绳和轮之间的摩擦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滑轮组比乙滑轮组更省力 B.甲滑轮组绳子移动的速度比乙的大 C.甲、乙两个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功相等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的低 【解答】解:

A、不计绳重及摩擦,

因为拉力F=(G物+G轮),n1=2,n2=3,

所以绳子受的拉力:F1=(G物+G轮),F2=(G物+G轮),所以F1>F2;故A错误; B、因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n1=2,n2=3,提升物体的高度h相同, 所以s1=2h,s2=3h,

所以s1<s2,在时间相同时,根据v=可知,v1<v2;故B错误; C、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根据W有=G物h可知, 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故C正确;

D、因为动滑轮重相同,W额=G轮h,所以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 根据η=

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D错误.故选C.

19.(2015?浙江模拟)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况,OB=AB,物重均为G,两轻质杠杆均平衡.比较F、F'的大小,满足关系式( )

第12页(共17页)

A.F=F’ B.F=2F’ C.F=F' D.F=F'

【解答】解:(1)左图中,LOB是阻力臂,LOA是动力臂, ∵LOB=LAB,∴LOB=LOA,

又∵FLOA=GLOB,∴F=G﹣﹣﹣① (2)右图中,LOB是动力臂,LOA是阻力臂, ∵F′LOB=GLOA,∴F′=2G﹣﹣﹣﹣② 由①②可知:F=F′.故选D.

20.(2015?银川校级二模)用撬棒撬石头时,如果先后用大小相等的力沿着图中所示的方向作用在撬棒的一端A点上,则( )

A.F1最容易把石头撬起 B.F2最容易把石头撬起 C.F3最容易把石头撬起 D.F4最容易把石头撬起 【解答】解:如图,F2的动力臂最长,

∵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杠杆平衡,∴此时的动力最小,即:F2最容易把石头撬起. 故选B.

21.(2015?历下区二模)如图所示,用撬棒撬起大石头,向上、向下用力都可以,对于这两种使用方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向上撬更省力,因为向上时动力臂更长B.向上撬更省力,因为向上时阻力臂更短 C.向下撬更省力,因为向下时动力臂更长D.向下撬更省力,因为向下时阻力臂更短 【解答】解:向上用力支点为B,以B点为支点, 因为F上×AB=F×BC,所以F上=F×

,向下用力支点为D,以D点支点,

第13页(共17页)

因为F下×AD=F×DC,所以F下=F×由图知,BC=CD,AB>AD,则

,故F上<F下,即向上用力最省力.故选A.

22.(2015?衡阳模拟)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上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W1>W2 B.F1=F2,W1>W2 C.F1=F2,W1=W2 D.F1<F2,W1<W2 【解答】解:(1)根据图象可知,物体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因此滑动摩擦力相等,拉力也相等,即F1=F2.

(2)从图象中可以判断出,相同时间内第②次通过的距离小,根据公式W=Fs,当拉力相等时,通过的距离越大,拉力做的功就越大,即W1>W2.故选B. 23.(2015?无锡校级三模)某人用沿水平方向的力拉着同一木箱分别在较光滑的水平地面和较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前进相同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解答】解:由题知,在光滑水平面上和粗糙水平面上拉着同一个物体,木箱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较粗糙的地面产生的摩擦力大,移动距离相同,根据公式W=Fs可知,在粗糙地面上做功多.故选:A. 24.(2015?浙江模拟)图中是一个两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做功分别为WA、WB,两次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A、ηB,则( )

A.WA=WB ηA<ηB B.WA=WB ηA>ηB C.WA<WB ηA<ηB D.WA>WB ηA<ηB

【解答】解:由图可知斜面AC的倾角小于斜面BC的倾角,因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小,越省力,所以拉力FA小于FB;

因斜面AC>BC,所以沿斜面AC拉物体时所做的额外功比沿斜面BC拉物体时做的额外功多,二者所做有用功相同,所以总功WA>WB, 所以由η=

×100%可判断:ηA<ηB.故选D.

25.(2015春?滑县期末)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第一次提升一个物体(图甲),第二:次提升两个等重的重物(图乙),比较甲、乙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14页(共17页)

A.第一次拉力F甲小于第二次拉力F乙B.甲、乙两种情况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 C.图甲滑轮组机械效率比图乙小D.若将物体提升相同高度,图乙做的有用功多些 【解答】解:A、对于同一滑轮组,拉力F=(G物+G动),因为乙中物体重力大于甲中物体,所以甲中拉力要小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对于同一个滑轮组,当提升物体相同高度时,提升动滑轮做的功(额外功)是不变的,提升物体重力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则机械效率越大,故B不对,符合题意; C、分析见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做的有用功W有用=Gh,所以提升相同高度时,物体越重,有用功越大,所以乙做的有用功更多,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6.(2015秋?常州期末)如图所示,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木板AB放在水平桌面上,OA=2OB.当B端挂30N的重物G时,木板A端刚刚开始翘起,木板重为( )

A.10N B.15N C.30N D.60

【解答】解:由于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木板AB的中点为重心,O为支点,如图: 则木板重力G′的力臂为L1=(OA+OB)﹣OB=(2OB+OB)﹣OB=OB, 重物G的力臂L2=OB,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L1=G?L2,所以:G′=

=

=60N.故选D.

27.(2015春?福清市期末)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第15页(共17页)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2<W3

【解答】解:此题中所用的力F都相等,且通过的距离s也相等;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知,三幅图中做功相等;即W1=W2=W3;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8.(2015春?江夏区期末)如图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先校零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向上拉

C.实验时装置旁的直尺必须竖直放置D.弹簧测力计必须在静止时读数 【解答】解:A.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先校零,故A正确;

B.竖直拉动时,才能保证拉力的力臂正好是动滑轮的直径,故B正确;

C.要测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的距离,装置旁的直尺必须竖直放置,故C正确; D.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在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进行读数,则减小了一部分由于摩擦造成的额外功,因此得出的机械效率与实际值相比偏高,故D错误. 故选D. 29.(2015春?瑶海区期末)质量为50kg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估算出该同学在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g取10N/kg)( )

A.30W B.45W C.90W D.150W

【解答】解:该同学所受重力:G=mg=50kg×10N/kg=500N; 跳一次所用时间:t1=s;1min内所跳的次数:n=

=180;

起跳的最大高度h=0.1m,克服重力做功:W=G?nh=500N×180×0.1m=9000J; 1min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

=150W.故选:D.

30.(2015春?新竹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木条长L,当支点在中点时木条刚好平衡.如果把左端长的部分锯下,并放在左端剩余部分的上面,则木条( )

第16页(共17页)

A.仍保持平衡 B.左端向下倾斜 C.右端向下倾斜 D.无法判断

【解答】解:如图,把左端长的部分锯下,并放在左端剩余部分的上面,左边的力F1的大小不变(等于G),

但作用点由重心A点移至C点,力臂减小变为LOC; F2的大小不变(等于G),力臂不变为LOB. 由图可知:LOC<LOB,F1=F2,

所以,F1LOC<F2LOB,则杠杆右端将下沉. 故选C.

第17页(共17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f0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