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杆轴的加工工艺

更新时间:2023-11-02 08: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蜗杆轴的加工工艺

摘要:主要对蜗杆轴进行简要介绍,同时这类零件的选材和监工工艺方面尽心简要的浅析。 关键词:蜗杆轴 加工工艺

一、 概述

蜗杆轴是组成机械的重要零件,也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它支撑着其它转动件回转并传递扭矩,同时又通过轴承与机器的机架连接。蜗杆轴类零件是旋转零件,其长度大于直径,由外圆柱面、圆锥面、内孔、螺纹及相应端面所组成。加工表面通常除了内外圆表面、圆锥面、螺纹、端面外,还有花键、键槽、横向孔、沟槽等。根据功用和结构形状,蜗杆轴类有多种形式,如光轴、空心轴、半轴、阶梯轴、花键轴、偏心轴、曲轴、凸轮轴等。如图:

二、 蜗杆轴类零件的材料

蜗杆轴类零件材料的选取,主要根据轴的强度、刚度、耐磨性以及制造工艺性而决定,力求经济合理。

常用的蜗杆轴类零件材料有 35、45、50优质碳素钢,以45钢应用最为广泛。对于受载荷较小或不太重要的轴也可用Q235、Q255等普通碳素钢。

对于受力较大,轴向尺寸、重量受限制或者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合金钢。如40Cr合金钢可用于中等精度,转速较高的工作场合,该材料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选用Cr15、65Mn等合金钢可用于精度较高,工作条件较差的情况,这些材料经调质和表面淬火后其耐磨性、耐疲劳强度性能都较好;若是在高速、重载条件下工作的蜗杆轴类零件,选用20Cr、20CrMnTi、20Mn2B等低碳钢或38CrMoA1A渗碳钢,这些港经渗碳淬火或渗氮处理后,不仅有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其心部强度也大大提高,因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冲击韧性和耐疲劳强度的性能。

球墨铸铁、高强度铸铁由于铸造性能好,且具有减振性能,常在制造外形结构复杂的轴中采用。特别是我国研制的稀土——镁球墨铸铁,抗冲击韧性好,同时还具有减摩、吸振,对应力集中敏感性小等优点,已被应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机床上的重要轴类零件。

三、 蜗杆轴加工的工艺分析

1、蜗杆轴加工的工艺路线

实例,图2所示为一蜗杆轴,材料选用 40Cr 钢。产品属于小批量生产。

图2 蜗杆轴

该蜗杆轴 φ 20j6, φ 17k5两外圆表面为支撑轴颈;锥体部分是装配离合器的表面;M18 × 1处装配圆螺母来固定轴承的轴向位置。根据外形结构其毛坯选用 φ 50mm的圆钢(棒料),在锯床上按240mm长度下料。 1.1基本加工路线

外圆加工的方法很多,基本加工路线可归纳为四条。

① 粗车—半精车—精车 , 对于一般常用材料,这是外圆表面加工采用的最主要的工艺路线。

② 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对于黑色金属材料,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较小、零件需要淬硬时,其后续工序只能用磨削而采用的加工路线。 ③ 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对于有色金属,用磨削加工通常不易得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因为有色金属一般比较软,容易堵塞沙粒间的空隙,因此其最终工序多用精车和金刚石车。

④ 粗车—半精—粗磨—精磨—光整加工,对于黑色金属材料的淬硬零件,精度要求高和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很小,常用此加工路线。 1.2 典型加工工艺路线

蜗杆轴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圆表面,也还有常见的特特形表面,因此针对各种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按经济精度选择加工方法。 对普通精度的蜗杆轴加工,其典型的工艺路线如下:

毛坯及其热处理—预加工—车削外圆—铣键槽—(花键槽、沟槽)—热处理—磨削—终检。

1.21 蜗杆轴的预加工

轴类零件的预加工是指加工的准备工序,即车削外圆之前的工艺。

校直 毛坯在制造、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常会发生弯曲变形,为保证加工余量均 匀及装夹可靠,一般冷态下在各种压力机或校值机上进行校直。 1.22 蜗杆轴加工的定位基准和装夹

① 以工件的中心孔定位 在轴的加工中,零件各外圆表面,锥孔、螺纹表面的同轴度,端面对旋转轴线的垂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若用两中心孔定位,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中心孔不仅是车削时的定为基准,也是其它加工工序的定位基准和检验基准,又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当采用两中心孔定位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

② 以外圆和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一夹一顶) 用两中心孔定位虽然定心精度高,但刚性差,尤其是加工较重的工件时不够稳固,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粗加工时,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可采用轴的外圆表面和一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来加工。这种定位方法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矩,是轴类零件最常见的一种定位方法。 ③ 以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在加工空心轴的内孔时,(例如:机床上莫氏锥度的内孔加工),不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可用轴的两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当工件是机床主轴时,常以两支撑轴颈(装配基准)为定位基准,可保证锥孔相对支撑轴颈的同轴度要求,消除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④以带有中心孔的锥堵作为定位基准 在加工空心轴的外圆表面时,往往还采用代中心孔的锥堵或锥套心轴作为定位基准。 2热处理工艺

2.1 工作条件以及材料与热处理要求

2.11条件: 负荷不大,断面较小的蜗杆 要求: 45 调质,HB220-250

2.12条件: 有精度要求(螺纹磨出)而速度<2m/s. 要求: 45 淬火,回火,HRC45-50

2.13条件: 滑动速度较高,负荷较轻的中小尺寸蜗杆 要求: 15 渗碳,淬火,低温回火,HRC56-62

2.14条件: 滑动速度>2m/s(最大7-8m/s);精度要求很高,表面粗糙度为0.4的蜗杆,如立车中的主要蜗杆

要求: 20Cr 20Mn2B 900-950℃渗碳,800-820℃油淬,180-200℃低温回火,HRC56-62 2.15条件: 要求高耐磨性、高精度及尺寸大的蜗杆 要求: 18CrMnTi、20SiMnVB处理同上,HRC56-62 2.16条件: 要求足够耐磨性和硬度的蜗杆

要求: 40Cr、42SiMn、45MnB 油淬,回火,HRC5-50

2.17条件: 中载、要求高精度并与青铜蜗轮配合使用(热处理后再加工丝扣)之蜗杆

要求: 35CrMo调质, HB255-303(850-870℃油淬,600-650回火) 2.18条件: 要求高硬度和最小变形的蜗杆

要求: 38CrMoAlA、38CrAlA正火或调质后氮,硬度HV>850 2.19条件: 汽车转向蜗杆 要求: 35Cr 815℃氰化、200℃回火,渗层深度0.35-0.40mm,表面锉力硬度,心部硬度<HRC35 2.2 备注:

1.蜗杆材料与热处理:

(1)高速重载:15、20Cr 渗碳淬火,HRC56-62;40、45、40Cr淬火,HRC45-50 (2)不太重要或低载;40 45调质

参考文献

1、 蜗杆轴的加工工艺

2、 汽车制动机构蜗杆的成形技术研究 彭树杰 3、 蜗杆三种淬火工艺之探讨 陆卫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mt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