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1 2质量

更新时间:2023-03-08 05:41:4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1.2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 (2) 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天平使用操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工具

天平 砝码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类型 新授及实验 六、教学过程 1、质量

A 知识的复习: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B 举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物体与物质

例如: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木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等,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1) 学生交流、讨论。

(2) 归纳: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

的;

木板和木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冰块和水为一类,它们都是水,只是状

态不同而已。

(3) 教师: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冰块和桶里的水,我们都把它们称

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进一步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4) 比较: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

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只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张课桌和一把木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的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张课桌比一把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教师: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C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

换算关系是: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1

让学生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 2、质量的测量:

师生共同讨论日常生活中称量质量的工具,如:杆秤、磅秤、电子称、台秤、案秤等。

教师指出: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在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1)、天平的测量原理:

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有关知识在第十二章学习):即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当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一个盘放被测物体,另一个盘放质量已知的砝码,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对照课本的图形和实际的托盘天平让学生熟悉各个部分的名称。

教师讲解各部分的作用及调节方法并且进行演示

A 平衡螺母:称量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当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B 指针和分度盘:天平横梁水平平衡的标准是在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或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C 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的质量。 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添加一个小砝码。

每架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称量就等于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在标尺上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

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程度即分度值。 (3)、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要用镊子取砝码,不能用手,不要把砝码弄潮、弄脏。 3、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4)天平的使用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同步进行操作: 1、“一看”:观察天平的 称量 以及在标尺上的 分度值 。 2、“二放”:把天平放在 水平的台面 上。

3、“三移”把游码放在 标尺左端零刻度 处。 4、“四调”:调节天平横梁 右 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中央刻线 处,这时横梁 水平平衡 。 5、“五称”:把被测物体放在 左 盘里,用 镊子 向 右 盘

里加减砝码,并调节 游码 的位置,直到横梁 重新水平 平衡。注意加砝码时遵循“先大后小”

6、“六读”: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 总质量 + 游码在标

尺上所对的 刻度 。注意读数时先读大砝码,再读小砝码。

7、“七整”:实验结束要整理好器材,游码要归零

(5)学生动手实验

1、测量圆珠笔的质量

2

2、测量粉笔的质量

学生交流实验操作方法、教师作指导 师生共同思考《想想做做》

八、教师归纳总结天平的使用

一看、二放、三移、四调、五称、六读、七整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p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