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水资源现状

更新时间:2023-11-04 12: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保山市水资源现状

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辖一区四县,国土面积1.9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8万人。保山市境内分布有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三大水系,大小河流众多,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536毫米,水资源总量15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0.75亿立方米,占66.85%,地下水资源量49.95亿立方米,占33.15%,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79万立方米,是全省水资源量较为丰富的地区,居全省第七位,全市人均占有水量6427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水量6028立方米,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市干湿季分明,地表径流变化大,夏秋季降水多,占年度的85%,河流水量多弃,流入大江出境,且时有泛滥成灾。冬春季降水少,仅占年度15%,河川径流减少,而同时期工农业生产用水却占全年用水的70—80%,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多年来全靠工程措施控制水量予以调节。另外,受降水地区分布不均衡的影响,径流分布不平衡,多雨区每平方公里产水量130万立方米,而少雨区仅37万立方米,相差3.5倍。加之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土地、其它资源等生产要素匹配不良,造成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开发利用程度低。全市水利设施总控制水量9.5亿立方米,仅占水资源总量的6.3%,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市水能开发、水电站装机容量17.4万千瓦,仅占可开发量的19.5%。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保山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逐步显现,强化水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保

山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水利部“实现、巩固、发展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工作思路,落实“资源水利”新思路,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水利部、省水利厅的关心支持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以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目前,全市已基本实现了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具体如下:

一.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明确城乡水资源管理责任。

水是具有基础性、经济性、战略性的重要资源,水利在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2002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指出:“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同时还指出:“通过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充分说明中央对新世纪水利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我市的水管体制形成了部门分割、政出多门、执行难和管理难的问题。在机构改革中,保山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了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将全市城乡供水、节水、水土保持、地下水开采、城市防洪、水资源保护、水电建设等管理职能赋予了市水利局。自2001年5月开始试点以来,现全市一区四县均成立了水务局,实现了涉水事务统一管理,迈出了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第一步。为进一步优化配置水资源,

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快水利水电事业发展,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水利局还是我市机构改革中几个少数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部门之一,机关内设机构由7个增加到9个,人员编制由32人增加到36人,机构和人员的增加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突出水利优势,谋求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 (一)利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优势,增加供水量,扩大供水范围,提高供水水质,降低供水成本,摸索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路子。

全市一区四县水务局根据职能的调整,逐步接管了自来水公司,并结合自身实际,组建了城乡供水公司或供水股份有限公司,有条件的乡镇组建了乡镇供水公司或乡镇供水股份公司。全市日供水能力比过去13万立方米增加了3.3万立方米,总资产达1.8亿元。为了更好地盘活现有资产,激活运转机制,改变过去城乡分割、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割,部门分割的水资源管理的格局,进一步提高全市县城和集镇的供水能力,从规模上做大做强,实行“政企分开”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社会资本,建立股份制,使供水企业良性发展。

昌宁县城乡供水公司成立后,对原县自来水厂的财务进行认真清理,按《公司法》的要求制定公司章程,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各乡(镇)村的集中供水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的办法转让经营权;对没有转让经营权的供水工程,进行资产评估后,以协议形式划入公司委托管理。在供水改革中迈出了新的步伐,有力地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进程。

腾冲县城乡供水总公司按照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要求,整合乡镇水管站,对供水管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实现水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负责所属供水范围内的正常供水,维护工程供水安全,落实节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严格供水章程,查处违章用水,负责抓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对尚未直接由总公司统一管理的农村饮水工程,在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给予帮助和指导,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目前己选择了条件相对成熟的马站、界头、瑞滇、中和4个乡(镇)和曲石乡的公平片区、荷花乡的朗蒲村作为试点开展工作。

(二)水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到位,实行全过程管理。 全市所有利用水资源进行供水、发电、生产生活用水的建设、管理职能全部划归水利局,实行一体化管理,改变了多年来在水资源管理上部门分割、地域分割、供需脱节的状况,逐步实现了城市与乡村、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供水与需水、用水与防污的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基本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以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节约用水,建立合理水价机制,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配置。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关键是修订和完善水价法规、政策,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涉水各方协商、市场调节的调整水价运行机制。腾冲县在水务改革实施方案中在政策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了《腾冲县农村集镇人饮供水管理实施办法》、《腾冲县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实

施办法》、《腾冲县水利工程供水水费征收管理试行办法》和《腾冲县水利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占用费征收使用管理试行办法》,通过制定合理水价机制和一系列的管理实施办法,从法律上、政策上有效的保证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配置。

三、创新思路,积极筹措资金,不断探索运行管理的新模式,推动全市水务建设大发展

(一)广辟投融资渠道,多元化筹措水务建设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水电建设。

根据水利产业政策,结合保山实际,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思想,积极引进外来资金参与水利水电建设。龙陵县苏帕河流域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24.4万千瓦,总投资13.53亿元,吸引了省投资公司以56%控股、云南保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保山市国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参股进行开发建设,截止10月底已完成投资9亿元。腾冲县槟榔江流域梯级电站建设,计划投资23.46亿元,拟建装机39.7万千瓦,也吸引国家电网公司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参股20%、云南机械设备进出口有限公司参股29%对流域进行整体开发。隆阳区政府以自来水公司为平台,吸引了云南泸滇公司对自来水公司进行控股投资建设、经营,并成立了保山市永昌水业有限公司,投资5600万元建成了隆阳区第三自来水厂和佳新温泉文化园。龙陵县自来水公司正在改制,由公司员工购买自来水公司现有固定资产及经营权,使公司向民营制转变。腾冲县滇滩集镇供水工程,工程总投资130万元,其中县水务局补助60万元,乡镇供水公司投资30万元,个体私营企

水不畅,水事纠纷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把解决人饮困难和城市防洪问题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大事来抓。自2001年来,全市在水利部、省水利厅的支持下,积极筹措各类资金,解决了农村山区25万人的饮水困难,改造和新修了腾冲县大沙河,漂泊河、龙陵县龙山东河、昌宁县右甸河、隆阳区城南、城北防洪河及东门红花河。以上工程的建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群众和社会的好评,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优势,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水务体制的改革,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障,有其显著的优越性,但在改革和探索中我们觉得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

1、城市供水职能已经由水利部门接管,但国家、省级城市供水仍归建设部门负责,业务衔接不便。增添了县(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难度。

2、多年来水利投入主要来自于农口,而城市供排水项目归建设部门负责,城市供排水职责划归水务局统一管理后,供排水的投资渠道不畅。

3、水价过低,水资源浪费突出,导致水管单位严重亏损。由于水费标准达不到供水成本,我市水利工程农业供水成本平均为0.129元/m3,而执行水价为0.06元m3或10元/亩。水费严重背离水价,在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供水单位长期亏本,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丧失了筹措能力,水利工程投资无法收回,水利工程没有稳

定的更新改造资金和维修经费,严重的影响现有工程的正常运行。

4、地下水的水资源管理(地热水),在征收水资源费工作中存在着与其他部门职能分割现象,因而导致有部份新开采的单位和个人未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是:

1、进一步理顺城市水务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我市今后要进一步重视城市水务工作,充分发挥水利部门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的优势,统筹考虑城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解决好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用水矛盾。积极协调,理顺关系,避免原有的投资减少,做好城市供排水工程建设,加大对水资源的日常监督管理力度,按照市场经济的动行规则,多方面筹集资金兴建水源工程及输水管网改造,切实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问题。

2、大力深化水务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通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激励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积极引入多元化的水利水电建设投入新机制来解决资金入投不足的问题,采取集资、租赁、招商引资、补助等形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本,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资体系,营造“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良好氛围。

3、深化改革,探索治水新思路。以水利产业政策为指导,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加强对供水、排水等单位的政策指导和支

持,通过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城市水利建设中来,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走“资源水利”,提倡支持集体、农户以多种形式经营小水利设施,采用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市场运作方式,逐步将小型工程的管理使用推向市场。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形成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利用良性运行的水价体系,深化改革,努力探索治水新思路。

4、加大依法治水管水力度。继续加强水政监察和水保监督规范化建设,依法加强对水资源和水工程的管理和保护,依法收足用好各类水规费,保障水务事业持续高效发展。

5、全力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十五”末新增蓄水库容5000万立方米,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166.4万亩,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0.7万亩,解决和改善34.79万人的饮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6平方公里,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加剧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水资源管理工作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我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把工作重点从“水利”向“水务”转变。要从主要为农牧业服务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依靠法律、法规对全社会水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规划、指导、监督、组织、协调和服务等现代管理方式转变,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变到涉水事务的全面管理上来,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保水利发展从法律、政策、体制、投入、管理、队伍上建

立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机制,努力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全面推动水利建设大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qb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