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教育希望》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8-10 22:48: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放飞教育希望

教育,感怀虔诚之心

衢州市实验学校——池超

草草读过几篇教育类的文章,也困惑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缺乏深入的挖掘、思考,更谈不上有什么深切的感知,有的,只是一些偶感和认同。

曾经一度将陶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棵草去”奉为自己的教育理想。站上讲台才真正意识到,捧着一颗心来不是多么高尚和了不得的事情,而是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不带一棵草去”是不可能的,我们希望孩子们奔跑、飞跃,我们想要带着孩子不断向前。长久地抱着这样的心态,孩子也许摔得头破血流,我们累得气喘吁吁。读完《放飞教育希望》,才明白,教育是一场路远漫漫的独行,我们遇到整装待发的人,遇到踯躅不前的人,遇到步履急促或是一停三看的人都不足为奇。假如我们是单一的,是片面的,如何面对如此多元的他们?

恰巧,在这样迷蒙的阶段里,在这样困顿的局面中,在这样无从找寻出路的桎梏中,我遇到了一本书,跟着前人的教学经验,跟着前人的感想看法,找寻和摸索着自己在这片泥淖中的点滴路途。不管是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都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启发。名优班主任们的成功经验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对我来说也十分受用。

比如颜巧珍老师所说,带学生如烹小鲜,对此我非常认同。都说越简单的食材,越能够考验厨师的功力,如何把简单的食材做出多元的口感和丰富的味觉,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实践。那么做一个老师来

放飞教育希望

说,如何成就一个素若白纸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当班主任,从学习习惯养成、知识内涵积累多方面着手,不着眼于一朝一夕,放眼于长久地培养和陪伴,不是正如烹小鲜一般吗?

越是细小的食物,不论是清洗、瓣切、搭配、翻炒、调味、出锅、摆盘都需要我们用尽心思,才能凸显出它的与众不同。越是细小的食物,越不能急于一时,需要文火慢炖,慢煨,轻拿轻放。转念一想,这说的,正不是我们一年级的孩子们吗?他们刚刚由幼儿园升入小学,此刻的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与渴望,充满了遐想与好奇。当然,此时的他们 也有着许多让我头疼的问题,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课堂纪律,什么是 举手发言。上课的时候,他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说,就像《小王子》中需要驯养的玫瑰花。 我们从哪里入手,从哪些方面抓起,都成了大大的难题。但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他们就像鲜嫩的菜肴,需要我们的耐心、细心,就像呵护玫瑰花一样的细致。拜读完大家的作品,似乎我明白了前路要如何远行。我想,我要学做一位老师,也要学着做一个孩子。

都说,教育是一场修行,修行之路,需怀揣一颗虔诚之心。初为人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旅行之路需怀抱一颗赤子之心。因此,我学着做一位老师,也时刻提醒自己,学着,做一个孩子。

有人说,你真适合当低段的老师啊,你看你,活力四射、表情丰富、声音甜美。我知道,这都是客套话,但我也明白,这是长辈对我们年轻人的希冀和期盼。

放飞教育希望

有人说,池老师,遇见你这么耐心、细致、脾气好的老师,我家孩子不知道多幸运啊!我知道,这也是客套话,但我更明白,这是家长对我们师者的渴求和希望。

因此,我学着做这样的老师。我不是高高在上的,我不是正襟危坐的,我不是一板一眼的。孩子们读,我跟着他们一起读;孩子们写,我跟着他们一起写;孩子们演,我跟着他们一起演;孩子们笑,我陪着他们一起笑。我要做这样一位老师,用爱感染孩子、用语言引导孩子、用文字温暖孩子,用行动影响孩子,一辈子!

有人下课抱着我,说:“池老师,你是我的女神。”;有人音乐课回来扑到我怀里,说:“池老师,我都已经很想你了。”;有人团团把我围住,告诉我,池老师,你是万人迷,你是吸铁石。这一刻,我知道,尽管孩子的表达很稚嫩,但孩子的话是真的,孩子的爱是真的,孩子的天真有趣,是真的。当他们喜欢你时,会毫不掩饰地表达和呐喊。

因此,我学着做一个孩子。我俯下身去,用孩子的表达方式,毫不保留地赞扬他们。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每个人,都有其可爱之处。也许,他不是写字最漂亮的那个,但是,你看到他捡起身旁的垃圾,扔进垃圾桶;也许,他不是听课最认真的那个,但是,你听到他读书时最响亮的声音,穿过你的心窝……不要对孩子给你的一张贴纸感到不足为奇,也许,那是他眼里这世上最好的礼物;不要对孩子捏在手里的那块黏哒哒的香蕉嗤之以鼻,也许,他从早上就开始流口水了,但一直不舍得吃,存到中午,穿越人群,想要塞到你的嘴里。

放飞教育希望

就这样,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孩子,每个人,都成了我的心头肉。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这样告诉我的孩子们:“池老师没有孩子,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学着做一位众人希冀的老师,学着做一个满怀童心的孩子,有时我还希望自己是一位满目慈爱的母亲。

因为对我来说,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用闪亮的墨汁写在纸上,而是毕生,满怀忠诚!这样感怀虔诚之心的教育,是否也会充满希望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qe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