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A卷)缺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06 10:46: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东省东莞市09-10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A卷)

(说明: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筒和滴定管均没有“0”刻度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NaOH溶液,测得的pH值比实际的大

C.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由于热量的散失,实际测得的值比理论值57.3 kJ/mol小 D.使甲基橙变黄色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大于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C.升高反应的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间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D.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路径,使反应速率增大,但不改变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3.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mol/L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mol/L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40℃,4 mL硫酸,1 mL水 B.20℃,4 mL硫酸,1 mL水 C.40℃,1 mL硫酸,4 mL水 D.20℃,1 mL硫酸, 4 mL水 4.已知25 ℃ 时,AgCl 的溶度积Ksp=1.8×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B.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c(Cl-)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Ag+)×c(Cl-)=Ksp时,此溶液中必有AgCl的沉淀析出

D.将AgCl加入到较浓的KI溶液中,AgCl转化为AgI,因为AgCl溶解度大于AgI

5.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aq)+SO42-(aq)+Ba2+(aq)+2OH-(aq)=BaSO4(s)+2H2O(1) ΔH=?114.6kJ/mol B.KOH(aq)+C.C8H18(l)+

12-10

H2 SO4(aq)=

12K2SO4(aq)+H2O(l) ΔH=?57.3kJ/mol

252O2(g)=8CO2(g)+9H2O(g) ΔH=?5518 kJ/mol

D.2C8H18(g)+25O2(g)=16CO2(g)+18H2O(1) ΔH=?5518 kJ/mol 6.某温度下反应N2O4(g)

2NO2(g) Δ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缩小体积,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

B.体积保持不变,加入少量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C.体积保持不变,加入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加深

D.体积保持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加深 7.可以充分说明反应2P(g)+Q (s) A. 反应容器内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B. 反应容器内P、Q、 R、 N四者共存 C. P的生成速率和N的生成速率相等 D. 反应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高二化学 (A卷) 第 - 1 - 页 共 4 页

R (g) + N (g) 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8.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等于10mol/L,该溶液的溶质不可能是

A.Ca(OH)2 B.HCl C.NH3·H2O D.CH3COONa

9.某温度(t℃)时,测得水的Kw=10-13。在此温度下,将pH=12的NaOH溶液VaL与pH=2的H2SO4溶液VbL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0,则Va︰Vb为 A.1︰10 B.10︰1 C.1︰9 D. 9︰1 10.在0.1mol/L的NaHS溶液中有关微粒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c(Na) > c(HS) > c(S) > c(H) > c(OH) B. c(Na+) > c(S2-) > c(OH-) > c(HS-) > c(H+) C. c(Na+) = c(HS-) + 2 c(S2-) + c(OH-) D. c(Na+) = c(HS-) + c(S2-) + c(H2S)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只..

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 下列各组物质的颜色变化,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光照氯水,颜色变浅

B.向盛有NO2的集气瓶中投入活性炭,颜色变浅 C.加热氯化铁溶液,溶液变浑

D.压缩H2与I2(g)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12.氯原子对O3分解有催化作用:

Cl+O3=ClO+O2 ΔH1 ClO+O=Cl+O2 ΔH2 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O3=2O2 ΔH,

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右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O+O3=2O2的 ΔH=E1-E3 B.O+O3=2O2是放热反应 C.ΔH=ΔH1 +ΔH2

D.大气层中的臭氧无法再生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pH>7的溶液中, Na+、K+、Cl-、CH3COO-

B. 在pH<7的溶液中, Na、K、S、HCO3

C. 由水电离出来的 c(H+)=10-12 mol/L的溶液中, NH4+、K+、CO32-、Cl-

D. 在pH=0的溶液中, Fe3+、Al3+、SO42-、Cl-

14.为了配制NH4+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更接近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A.适量的HCl B.适量的H2SO4 C.适量的氨水 D.NaOH

+

+

2--+

-2-+

-

+-10

能量 E1 O3+O E2 2O2 E3 反应进程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4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1分)

15.(4分)H2S有毒,可杀虫;医疗上可以用Na2S的水溶液洗患处来治疗由一种小芥虫在皮肤内生活引起的皮肤病,而且用热水配制的Na2S溶液治疗效果更好。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用热水配制的原因: 。 16.(6分)

molA.已知:CH4(g)+2O2(g)== CO2(g)+2H2O(l);ΔH=-Q1 kJ·

?1mol, 2H2(g)+O2(g) =2H2O(g);△H2=-Q2 kJ·

?1 ,

高二化学 (A卷) 第 - 2 - 页 共 4 页

?12H2(g)+O2(g)=2H2O(l);△H2=-Q3 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kJ 。 B.NH3(g)燃烧生成NO2 (g)和H2O(g),已知

(1)2H2 (g)+O2 (g)=2H2O(g) ΔH=-480 kJ/mol

(2) N2 (g)+2O2 (g)=2NO2 (g) ΔH=+68 kJ/mol (3) N2 (g)+3H2 (g)=2NH3(g) ΔH=-92 kJ/mol

NH3(g)燃烧生成NO2 (g)和H2O(g)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7.(11分)25℃时,将0.01molCH3COONa和0.002molHCl溶于水,形成1L混合溶液 (1)该溶液中存在着三个平衡体系,用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A B C (2)溶液中共有 种不同的粒子

(3)在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mol/L的是 ;浓度为0.002mol/L的是 。 (4) 和 两种粒子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01mol。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

18.(9分)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 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 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 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 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 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 ,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 中。(从下图中选填“甲”或“乙”) (3)下列操作会引起实验结果偏大的是: (填编号) A.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D.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液体时,释放液体前滴定管前端有气泡,之后消失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 。 (5)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滴定次数 盐酸体积mL 1 2 20.00 20.00 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滴定前 0.00 0.00 滴定后 21.30 16.30 3 20.00 0.00 16.22

-1

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 mol·L(计算结果保留4位小数) 19.(14分)如图,外接电源为Zn-MnO2干电池,甲乙为相互串联的两个电解池,请回答:

高二化学 (A卷) 第 - 3 - 页 共 4 页

乙 NaCl溶液400mL

(1)甲池若为用电解原理精炼铜的装置, B极是 极,材料是 , 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质溶液为 。

(2)乙池中若滴入少量酚酞试液,开始一段时间后,Fe极附近呈 色。

(3)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 (填“正极”或“负极”)。 (4)若ZnCl2-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会加速某电极的腐蚀,其主要原因是 。欲除去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代号)。 ..a.NaOH b.Zn c.Fe d.NH3·H2O

(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若电解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MnO2的理论产量为 g。(已知:相对原子质量 Mn-55 O-16)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10)已知:反应①Fe(s)+CO2(g) 反应②Fe(s)+H2O(g)

FeO(s)+CO(g) 平衡常数为K1 FeO(s)+H2(g) 平衡常数为K2

2+

A B Fe C 反应③H2(g)+CO2(g) H2O(g)+CO(g) 平衡常数为K3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1、K2值如下:

温度/℃ 500 700 K1 1.00 1.47 K2 3.15 2.26 900 2.40 1.60 (1)若500℃时进行反应①,CO2起始浓度为2mol.L-1,CO2转化率为 。 (2)反应②的焓变△H 0(填>、<、=)。

(3)700℃反应②达到平衡,使得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加入水蒸气 C.升高温度到900℃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4)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①的是 (填序号)(图中v是速率、?为混合物中CO含量,T为温度) (5)900℃进行反应③H2(g)+CO2(g) H2O(g)+CO(g),其平衡常数K3的数值为

高二化学 (A卷) 第 - 4 - 页 共 4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7v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