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生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13 07: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业文档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2.根据下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D.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 3.在人和动物体内由特殊腺体和细胞分泌的物质,能起

到化学信号的作用。请根据图分析(图中A代表下丘脑神经细胞,B代表垂体细胞,D代表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分泌的物质作用于B,进而提高机体耗氧率和兴奋性,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B.若A分泌的物质进入血液后,最终调节C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抗利尿激素

C.E作用于B,对应的 E细胞末端处发生的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如果A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只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兴奋

4.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发挥作用时,必须有抗体的参与

B.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C.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

+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5.右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的是浆细胞; ②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 ③这种病属于过敏反应; ④方框内细胞也是免疫细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网络是当前公认的维持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的活动只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B.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C.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以胞吐(外排)的方式释放,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系统性红斑狼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都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二、 双向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4.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①中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增强 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 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③处的渗透压会上升 25.如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 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1个突触

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 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C.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D.若ab=bd,如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来回偏转1次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6.(16分,每空2分)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消化酶用来消化食物。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下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

中的盐酸刺激 ,从而使其分泌 ,经 传送至胰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2)图甲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 。表明机体还可通过

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

(3)胰腺不仅能分泌胰液,还能分泌激素,如图乙表示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之后,能促进葡萄糖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据此分析,因胰岛素缺乏导致的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肪等非糖物质的分解会 (加快/减慢/不变)?

27.(每空2分,共16分)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Y表示相关激素,激素X是一种糖蛋白。请分析回答

(1)图中乙是 细胞。

(2)激素Y分泌过多时,体内会发生的①②过程叫 。

(3)若用含激素X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①、②过程的生理效应 (“有”或“无”)明显变化。

(4)图中甲细胞的作用是 。 (5)“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Graves氏病”在免疫学上叫__________ _______病,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 。

(6)健康人受到刺激后,使垂体的 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7)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这种调节称为_____ ___ ________。

28.(每空2分,共16分)下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1)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含量会增加的激素有 (填字母),体温调节过程属于

调节。

( 2) A、 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 和 。 (3)D代表激素的是 ,影响其分泌量的刺激是 。 (4)骨骼肌受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 Ach(乙酰胆碱)传递信息,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中①(填结构) 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然后在④处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图中④处的信号转换过程为 。

29、(16分)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表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为 ,其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 。

(2)肾上腺素能被体表黑色素细胞感知,原因是 。 (3)已知乙酣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

(结构)。此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的。

(4)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l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在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 。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高二期初考试理科综合生物答案

珍贵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gq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