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诺西BSC上做开站数据以及给基站扩容

更新时间:2024-05-05 19: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在BSC上做开站数据以及给基站扩容

一、基本知识介绍

首先以栏杆黄为例来做开站数据,本文档为基础文档,扫盲的,制作仓促,还请见谅。

一般都是网优中心给开站数据资料,打开后,需要记录以下的基站数据。以栏杆黄村为例。

①BSC ID=SZBSC53:该基站数据要做在BSC53上,53为新BSC号,全省统一命名,设备类型为FELXI 3i,最大支持3000个载频,目前在网的BSC有BSC2、BSC7、BSC53和BSC54。

②BCF ID=52,BTS ID=300、301、302,No. TRX=2、1、1。BSC Cell Name= LANGANHUANGCUN1、LANGANHUANGCUN2、LANGANHUANGCUN13.

BCF对应基站、BTS对应扇区、TRX对应载频。因此,一般一个站有三个扇区,每个扇区最大支持4个载频,所以一个站最大有12个载频。命名从1到12。一般开站并不会做到满载频配置,该站的载频配置为2+1+1,对应的载频号为1、2、5、9。没有用到的是为了以后扩容使用,扩容也就是增加载频。

所以栏杆黄村的BCF号为52,有三个扇区,扇区的ID分别为300、301、302。第一扇区有2个载频,其他两个扇区只有一个载频。扇区的名字分别为LANGANHUANGCUN1、LANGANHUANGCUN2、LANGANHUANGCUN3,运营商自己起名字,方便自己查询。

③ Cell ID=40521、40522、40523. LAC=16467(MCC=460、MNC=01)。 全球小区识别码CGI是用来识别一个位置区内的小区,它是在位置区识别码(LAI)后加上2字节的小区识别码。

LAI=MCC+MNC+LAC;CGI=LAI+CI= MCC+MNC+LAC+CI; MCC为移动国家码,中国为460; MNC为运营商代码,联通为01;

LAC:location area code 位置区码 (移动通信系统中),是为寻呼而设置的一个区域,覆盖一片地理区域,初期一般按行政区域划分(一个县或一个区),现在很灵活了,按寻呼量划分.当一个LAC下的寻呼量达到一个预警门限,就必须拆分. 为了确定移动台的位置,每个GSMPLMN的覆盖区都被划分成许多位置区,位置区码(LAC)

则用于标识不同的位置区。位置区码(LAC)包含于LAI中,由两个字节组成,采用16进制编码。这里的16467为十进制数,做到A口时需要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CI:CELL ID, 小区识别码,三种主要的基于位置服务(LBS)技术之一。小区识别码通过识别网络中哪一个小区传输用户呼叫并将该信息翻译成纬度和经度来确定用户位置。

④NCC=2、BCC=4。

基站识别码(BSIC)是用以识别相邻基站的,是一个6bit的编码,包括国家色码NCC和基站色码BCC,国家色码国内用以区别不同的省,基站色码用以识别基站,有运营商决定。安徽的NCC=10.对应的十进制数为2。

⑤MBCCH=98、105、108,FRQ2/SDCCH=112 我国GSM网络工作频段 GSM900MHz

上行:890-915MHz 移动:890-909 [频点:0-94] 联通:909-915 [频点:96-124]

下行:935-960MHz 移动:935-954 联通:954-960 DCS1800MHz

上行:1710-1785MHz 移动:1710-1725 [频点:512-586] 联通:1745-1755 [频点:687-736]

下行:1805-1880MHz 移动:1805-1820 联通:1840-1850 中心频率与绝对频点号[N]计算公式: 900M上行=890.2MHz+(n-1)X0.2MHz 900M下行=900M上行+45MHz

1800M上行=1710.2MHz+(n-512)X0.2MHz 1800M下行=1800M上行+95MHz

信息产业部分给中国移动 0— 94共95个频点 信息产业部分给中国联通96-124共29个频点

根据GSM理论,一个频点最多可同时支持8个信道,就是说同时可以有8个用户在一个频点上打电话。

而在配置频点时,相邻的基站不能用同样的频点,也不能用相邻的频点,就是

说,如果中国联通一个基站用了100号频点,那么这个基站以及它周围的基站就不能用100、99、101这些频点了,联通一共29个频点,他们的频率规划非常困难,要想扩容一个频点让更多的用户同时打电话得费好大的力气,而中国移动就没有这个问题,随便从那么多频点里面找一个就OK了。

BCCH:用于广播基于每个小区的通用信息的信道。MS在空闲模式下为了有效的工作需要大量的网络信息,而这些信息都将在BCCH信道上来广播。信息包括小区的所有频点、邻小区的BCCH频点、LAI(LAC+MNC+NCC)、CCCH和CBCH信道的管理、控制和选择参数的一些选项。所有这些消息被称为系统消息(SI)在BCCH信道上广播。

SDCCH:SDCCH的全称是独立专用控制信道(Stand-Alone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用在分配TCH之前呼叫建立过程中传送系统信令。例如登记、鉴权和位置更新在此信道上进行。上行和下行信道,点对点方式传播。一般进行的信令交互主要利用SDCCH信道承载,SDCCH信道的分配也称立即指配过程。有时还会进行短信传输。

⑥ HOP=RF,HSN1=55;MO=0、2、0,MAL=21、22、23

采用跳频技术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通信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跳频的主要功能有:

1、改善衰落。

2、跳频有助于克服多径效应引起的快衰落影响,改善处于多径环境中慢速移动台的通信质量。 3、跳频相当于频率分集。 4、提供干扰分集。

由于每个脉冲使用的频点不同,单个频点受干扰对整个通话造成的影响就降低了,整个干扰水平在所有的通话中得到了平均,同时本次通话对其他通话造成的影响也相对分散在各个频点上,从而减少了对其他通话的影响。

跳频技术由来已久,首先用于军事方面,其目的主要是保密。在GSM系统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GSM有两种方法实现跳频,即基带跳频(BB)和射频调频(RF)。

基带跳频的基本原理是将话音数字信号随时间的变化使用不同频率的发射机发射。射频跳频的基本原理是将话音数字信号用固定的发射机序列控制,广播信道

不允许跳频。射频跳频比基带跳频具有更高的性能改善和抗同频干扰能力,但只有每个小区拥有4个频率以上时效果才明显。

调频开关HOP=BB还是RF,跳频序列号HSN,0表示循环调频序列,1-63表示伪随机序列。

MO:MAIO offset,(跳频序列偏移量Mobile Allocation Index Offset): 用于确定跳频的初始频点。一个跳频TRX内的所有信道的MAIO必须相同,同一个小区内的不同跳频TRX内的同一时间的信道的MAIO必须不同。

MAL:Mobile Allocation Frequency list 移动分配频率表。GSM系统中的移动分配(MAL)指示了一个跳频用的频率集合,即:对于某个小区,一旦确定了其MA,那么在该小区中通信频点将按一定的规律在MAL给出的集合中跳变。

MAL是一个集合,其元素是GSM的所有频点,即:对于GSM900系统为:1~124和975~1023;对于GSM1800系统为:512~885;MA频率表在小区BCCH信道的系统消息1中周期广播。

在射频调频时,必须用移动分配表(MAL)来控制同一个TRX中可用与跳频的频率集合,当MAL中有Nf不同的频率参与跳频时,GSM允许有64*Nf个不同的跳频序列,每个序列中有Nf个不同的频率参与跳频,它们有HSN和MAIO来描述。为了避免同一小区不同信道之间的干扰,同一小区使用相同的HSN和不同的MAIO,使用相同频率组MA的小区,应使用不同的HSN。

当HOP=RF时,HSN1=55,可以不用给HSN2参数值,当HOP=BB时,HSN1和HSN2的参数值都是必须要给的。

跳频其他参数:

CA(小区分配表):某个小区内所有可用的频点。

MA(移动分配集)1≤N≤64:跳频时可用的载频频点集合。是CA的子集,不包含任何BCCH信道的频点。

MAIO(跳频序列偏移量)[0~(N-1)]:用于确定跳频的初始频点。一个跳频TRX内的所有信道的MAIO必须相同(帧跳频)。

TSC(训练序列号):TSC一定要设置与小区的BCC一致,否则导致小区的TCH载频信道无法正常占用。

⑦CDED=8、8、8,CEDF=24、46、46,NSEI=312

CDED:Dedicated GPRS Capacity CEDF: Default GPRS Capacity

NSEI是Network Service Entity Identity,中文直译是网络服务实体标识。 NS(Network Service,网络服务)是Gb接口的层2协议。现网中,一个SGSN与多个PCU连接,一个PCU只能和一个SGSN连接,所以,Gb接口是树状拓扑结构。而SGSN与PCU都是NSE(NS Entity,NS层实体),为了区分连接同一SGSN的不同PCU,我们为每个PCU分配了一个NSEI。

二、开站数据命令

了解以上基础知识并记录所需要的开站数据,我们就可以进行开站了。 我们所有需要运行的命令大部分是在诺西BSC设备的人机指令MMI上执行,相关使用操作说明参考DXCOM或诺西一些基本使用说明书。

开站可分为四步: 1、基本的Abis口数据 2、邻区数据 3、AC与DC告警

4、A口数据(FYSERVER10和FYSERVER11) 1、基本的Abis口数据

ZDSE:OMU52:BCSU,0:62,1:16,1048-25,2:;

ZDSE:创建BSC控制信令(LAPD信令)

OMU52:创建OMU信令,用于网络维护与管理的信令,命名为OMU+BCF号,不能超过5个字符。

BCSU,0:是BSC中的LAPD信令,O&M信令、NO.7信令、PS数据处理的单元,使用哪个BCSU单元来处理信令,一般BCSU单元为N+1方式备份,有几个BCSU用来处理,状态为WO,有一个BCSU单元状态为SP,用来备用,一旦有一个不能工作,备用单元就替代工作。为了使在用的BCSU单元负载均衡,一般要查询一下再使用,ZEEI::BCSU:;可以看到有哪些可用的BCSU单元。

62,1:62是指操作与维护的管理信令默认值,0为业务信令的默认值,这里用62。1是第一个OMU信令。1:表示TEI值,如果是OMU信令,固定为1,如果是LAPD信令时与载波的位置号一致,如1+1+1的则为1,5,9.

ZEQS:改变BTS管理状态。放开扇区。 ZEQM:BTS=300:RDIV=Y,; ZEQM:BTS=301:RDIV=Y,; ZEQM:BTS=302:RDIV=Y,;

ZEQM:修改Miscellaneous参数。混杂的。

第一步做完后,可以用ZEEI:BCF=52,;查看基站状态。这时OMU信令状态为UA,这时用ZDTC:OMU52:WO;若放不开,说明ET的状态并没有激活。可以用ZUSI:ET,1048;来查询ET的工作状态。

ZUSC命令来改变ET的的工作状态,先打成SE,再到TE,最后WO状态。在TE状态之后,可以先诊断一下ET的好坏,命令如下:ZUDU:开始单元诊断,ZUDH:输出诊断测试报告。测试没有问题后,再将ET的状态打成WO状态。

最后再用ZDTC:OMU52:WO;改变LAPD信令的工作状态。 2、邻区数据

ZEAC:BTS=300::LAC=16467,CI=5453:NCC=5,BCC=4,FREQ=106:PMRG=5,LMRG=4,QMRG=2,DRT=-85,SL=-92,SYNC=N;

ZEAC:BTS=300::LAC=16467,CI=5231:NCC=3,BCC=4,FREQ=96:PMRG=5,LMRG=4,QMRG=2,DRT=-85,SL=-92,SYNC=N;

ZEAC:BTS=300::LAC=16467,CI=5232:NCC=6,BCC=6,FREQ=101:PMRG=5,LMRG=4,QMRG=2,DRT=-85,SL=-92,SYNC=N;

……………………………………

从附表找到栏杆黄村的邻区数据,复制粘贴到Tang中对应的BSC上面,邻区数据并不是只在一个BSC上面做,这点尤其要注意。 3、AC与DC告警

ZEFX:52:INBR=2:ROU=ACT,POL=CLOSED,:SEV=AL3,TID=4; ZEFX:52:INBR=3:ROU=ACT,POL=CLOSED,:SEV=AL3,TID=5; 制作AC与DC告警的命令。 4、A口数据的制作

A口数据主要是在fyserver10上用批处理命令处理,然后在fyserver11上再执行一遍做个备份。

ADD LAIGCI: GCI=\LAIGCINAME=\栏杆黄村1\

MSCN=\VLRN=\NONBCLAI=NO, LAICAT=GCI, LAIT=HVLR, LOCNONAME=\OFFICENAME=\

BSCDPC1=\MSAREANAME=\

CSNAME=\TONENAME=\

CELLGROUPNAME=\ADD LAIGCI: GCI=\LAIGCINAME=\栏杆黄村

2\

MSCN=\VLRN=\NONBCLAI=NO, LAICAT=GCI, LAIT=HVLR, LOCNONAME=\OFFICENAME=\

BSCDPC1=\MSAREANAME=\

CSNAME=\TONENAME=\

CELLGROUPNAME=\ADD LAIGCI: GCI=\LAIGCINAME=\栏杆黄村

3\

MSCN=\VLRN=\NONBCLAI=NO, LAICAT=GCI, LAIT=HVLR, LOCNONAME=\OFFICENAME=\

BSCDPC1=\MSAREANAME=\

CSNAME=\TONENAME=\

CELLGROUPNAME=\

注释:GCI=\为CGI值,4503为LAC值对应的16进制数,9E49为CI值对应的十六进制数。

BSCDPC1=\为对应哪个BSC的信令点编码,CSNAME为对应的LAC名,注意这些值不要给错。

删除指令用RMV LAIGCI: GCI=\

做完这些之后,若有代维人员去基站测试,要确保两点,一是保证每个小区都有用户占用,现场用可以锁频的测试手机测试;二确保代维给基站下电后,基站有AC告警,查看AC告警的命令为,ZEOL:52,NR=7402,:;查看当前AC告警,7402为交流告警,7403为DC直流告警。ZEOH::52,NR=7402,:;为查看历史告警。全部测试成功后,在安徽企信通上发短信通知运维部基站开通,用户占用正常,AC告警测试正常。

基站扩容

每年年底由于大量农民工返乡,话务量激增,导致基站压力大,不仅要建站,还要给已建成的基站扩容来解决问题,扩容即是增加载频,因此年底扩容压力很大,所以要求网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扩容数据制做方法。

载频的定义:载波或者载频(载波频率)是一个物理概念,其实就是一个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单位Hz。在无线通信技术上我们使用载波传递信息,将数字信号调制到一个高频载波上然后再在空中发射和接收。 载频是指GSM或其他移动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硬件的话,简单说就是基站里面的一个功能模块,主要负责处理信号的调制解调。

收发信机单元(TRX),TRX采用了模块化结构,既包含基带处理单元,也包含射频处理单元。TRX通过天线从移动台接收信号,通过解调将这些信息分离成信令信息和语音信息并向上传送。下行的信令信息和语音信息通过TRX处理后送到天线,再发送到移动台。 TRX还接收TMU下发的各种管理和配置信息,向TMU报告自身的各种状态和告警信息。包括基带信号处理单元(TBPU)和射频信号处理单元(RPU)。

扩容步骤:

1 了解需要扩容基站的基本参数。 2闭扇区,闭载频 (闭的时候从大到小) 3 创建载频信令

4创建载频、修改小区参数。

5 开载频,开扇区。(开的时候从小到大)

还是以栏杆黄村为例,现在基站要把第二扇区扩成2个载频,首先要知道BCF号,根据ZEEI:BCF=52:;查询ET号和第二扇区的BTS号,还有再找个频点,最好用114频点以上,不要同频和邻频,TSL的值与BCC的值相同就可以了。还是要注意一点,别着急,看清基站所在的哪个BSC,别把数据做错BSC上了。

ZEQS:BTS=301:L:FHO,10; (闭锁BTS,给FHO延时参数,这样目前在这个BTS上的话务会切换到相邻的小区上,10为延时时间。)

ZERS:BTS=301,TRX=5,:L:; (闭锁TRX)

ZDSE:T0526:BCSU,1:0,6:16,1048- 27,04:; (增加TRX的OMU信令,这里可

以看出增加的是第6块载频,ZDTI:::PCM=1048;可以查看TRX的OMU信令命名情况以及BCSU在该基站使用情况。)

ZDTC:T0526:WO:; (激活)

ZERC:BTS=301,TRX=6::FREQ=114,TSC=4,PCMTSL=1048-11:DNAME=T0526:; (创建TRX业务时隙,PCMTSL的值一定不能给错,要不时隙对不上,载频肯定不能用。TSC就不用说了,查询小区BCC的值,命令为ZEQO:BTS=301,ALL:;)

ZERM:BTS=301,TRX=5:CH0=MBCCH,CH1=SDCCH; (一扩二需要,如果是2扩3即本身2块载频扩成3块,就不需要这个命令)

ZEQJ:BTS=301:AG=3; (一扩二需要)

ZEQE:BTS=301:HOP=RF,; (两块载频或以上应该开跳频RF)

ZEQV:BTS=301:CDED=8,CDEF=28; (给定上网的参数值,查询命令为ZEQO:BTS=XXX,GPRS;要查询当小区有几个载频而给定的上网参数值)

ZERS:BTS=301,TRX=5:U;(开载频) ZERS:BTS=301,TRX=6:U; ZEQS:BTS=301:U;(开扇区)

ZEEI:BCF=52:;(查询最后扇区及载频的状态)

如果数据做错了,需要删除,用以下命令: ZERS:BTS=301,TRX=6,:L:;(先闭载频) ZERD:BTS=301,TRX=6:;(删除载频) ZDTI:::PCM=1048,; (查询载频信令名称) ZDTC:T0526:AD:;(修改载频信令的状态) ZDSD:T0526:;(删除载频信令) ZEEI:BCF=52:;(查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d2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