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课练试题22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

更新时间:2023-08-08 15:3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课练试题22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

党开辟革命新

刷题课时练22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选择题

1.2019年8月1日是人民军队建军92周年纪念日,而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我们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南昌起义()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解析:从四个选项看,B、C两项都符合南昌起义的情况,但是根据题中“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关键信息,主要强调其在人民军队建军史上的地位,因此选C项。

答案:C

2.1927年9月17日,毛泽东下令各团向浏阳文家市撤退。9月19日,他在前敌委员会上分析了敌强我弱和工农革命军面临的严重形势,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这表明()

A.毛泽东准备实施敌后战争

B.毛泽东准备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

C.毛泽东准备实施西北战略转移

D.毛泽东依然坚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

解析:材料中叙述了秋收起义的过程,秋收起义本打算进攻长沙,可是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只得放弃长沙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这是毛泽东思想的雏形,这是中国特色革命理论的开始。因此本题选择B项。其他三个选项均说法不正确。

答案:B

3.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对八七会议决议有所发展的内容是() A.根据地建设B.武装斗争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土地革命

解析: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组织武装斗争的总方针,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又提出了加强根据地的建设。故选A项。

答案:A

4.下图所示是江西省遂川人民1928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

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

共产党军来到了,你分谷子我分田。

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头我拿镰,

高举红旗开大会,打了土豪分了田。

①红军长征的到来②土地革命的开展③红色政权的建立

④人民的喜悦心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由题干时间1928年,可知长征尚未开始(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再由“分田”“打土豪”可知,②③④正确。故选C项。

答案:C

5.工农红军1934~1936年的长征是“伟大的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A.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C.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转移

D.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变化

解析: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最后到达陕北,完成了战略的转移。由此可见,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而工作重心、革命性质及方式没有发生变化,故选B项。

答案:B

6.“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会”是指()

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三大

解析:由“万里长征”“‘左’倾错误”“遵城”等信息可确定“会”是指遵义会议。故选C项。

答案:C

7.美国作家哈里森说“(长征)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表明了长征()

A.翻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B.传播了中共革命的精神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D.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影响

解析:A项与材料“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相符,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它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无关,故B项错误;长征仍旧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革命,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触发世界的想象”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7年,他(毛泽东)对大革命危机时期的形势洞察秋毫,在八七会议上就指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在8月7日湖南省委研究秋收起义计划时毛泽东坚决主张举共产党的旗帜,“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我们则应立刻坚决地树起红旗”。于是湖南省委制定的行动纲领上就明确提出,鉴于国民党已经成为压迫、屠杀民众的工具,这次暴动不再用国民党的名义来号召工农群众参加起义。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摘编自岑中柱《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打出不同旗帜之原因初探》

材料二八七会议确定了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武装反抗和土地革命的新方针。会后,武装起义在全国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据统计,仅在三个月内,爆发的秋收起义就有22次,但

唯独湘赣边秋收起义获得了胜利结局,“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方向”。——摘编自黄爱国、杨桂香等《试论秋收起义的意义与特点》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的意义。

(2)材料二中“胜利结局”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能够取得此“胜利结局”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由“鉴于国民党已经成为压迫、屠杀民众的工具,这次暴动不再用国民党的名义来号召工农群众参加起义”可得: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决心;由“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可得: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利益的主张;由“秋收起义的工农武装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可得:有利于得到最广大工农阶级的支持。第(2)问,第一小问结局,据材料二“八七会议确定了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武装反抗和土地革命的新方针”及“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方向”可得: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他(毛泽东)对大革命危机时期的形势洞察秋毫”可得:毛泽东对井冈山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可得: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答案:(1)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决心;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利益的主张;有利于得到最广大工农阶级的支持。(言之成理即可)

(2)结局: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言之成理即可)

原因:毛泽东对井冈山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富强”一词用法的演变

——摘自金观涛《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要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主题:外来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丰富了“富强”一词的内涵。

论证:①鸦片战争后,中国战败,一小部分的有识之士见识到英国等国的强大,开始开眼看世界,从而将“富强”的适用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的武器不如西方,掀起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军事技术,“富强”的含义从经济拓展到军事领域;③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意识到除了学习西方的技术之外,还应学习西方的制度,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赋予“富强”政治性的含义。

总结:综上所述,“富强”内涵从国内拓展到国外,从经济领域延伸到军事、政治领域,反映出外来入侵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冲击不断加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示例二:

主题:“富强”一词使用的变化侧面反映了近代国人救亡图存的路径。

论证:①19世纪60—80年代,“富强”在工商和国防两方面的积极内涵反映出部分有识之士学习西方的诉求,他们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在器物层面向西方学习,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②19世纪90年代,“富强”含义开始拓展到政治领域,反映出国人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中,意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局限,维新派遂掀起了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在制度层面学习西方;③20世纪初,“富强”一词政治含义的拓展,反映清政府在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后的奋发图强,希望通过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等改革以维持统治。但另一方面,“富强”使用的减少也反映出革命派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从改革转向革命,试图推翻清王朝,建立平等的社会。

总结:综合以上关于“富强”内涵的变化,反映出洋务派、维新派、清政府及革命派试图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在器物、制度层面逐步深入地向西方学习,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

示例三:

主题:社会思潮的演变影响了人们对“富强”的评价。

论证:①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提倡重义轻利的观念,所以重利的“富强”观

念遭到世人的贬低;②明末清初,针对明末空谈心性的弊端,部分思想家冲破理学的束缚,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富强”观念得到部分人的认可;③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马克思主义者要求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维新运动因为维护封建政权清王朝,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对象,这导致“富强”一词迅速贬义化。

总结:综上所述,受社会不同时期思潮的影响,人们对“富强”的评价或褒或贬,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掌握材料信息的基础之上,寻求两则及其以上的材料的共同点,以此立论,由材料可以得出“富强”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及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密切联系,结合近代中国探索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可以从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增加了“富强”的内涵,富强与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的联系等方面加以立论,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1—1929年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阅读上表,根据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口号”,拟定出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晚清时期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潮呈现多样性。

阐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更多的国人走上救亡之路。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利用西方科技来挽救统治危机;19世纪末,面对列强瓜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自上而下的改良之路,戊戌变法运动兴起;晚清政府以新政为口号,掀起了立宪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综上所述,晚清时期,面对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不同阶层的国人走上了不同的救国

道路。(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的评分标准)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体西用、变法自强、实业救国、预备立宪”可以归纳出论点是晚清时期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潮呈现多样性,关于这一观点的阐述需要结合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过及背景进行分析,如关键点:晚清时期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主要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主题是民族救亡。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时期的校训,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评价该校训。【答案】示例:

古代:背景:南宋时期,程朱理学的兴起;重文轻武的社会环境;科举制的发展,书院的盛行。评价:校训体现了“修齐治平”的思想,反映了士大夫阶层忧国忧民的情怀,有利于培

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近代:背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由外国人办校到中国人自主办校。评价:校训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结合,重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节的培养,反映了近代以来教育的近代化。

现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教育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评价:校训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对人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学

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解析】

【详解】

以古代为例。背景:根据材料中白鹿洞书院校训“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可以看出理学的影响;根据友教书院的校训“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必先正其心”可以看出,宋代科举制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重文轻武是国策,直接影响了书院的办学宗旨。评价:根据友教书院的校训内容“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必先正其心”可以看出,古代书院的办学宗旨反映了士大夫阶层忧国忧民的情怀,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从中任选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实运用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答案】(示例)论题: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论述: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促进文化发展;促进教育发展;有利于文化下移;壮大市民阶层,有利于文明传播。

世界:印刷术传到世界,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交流;尤其对欧洲的近代转型起了重要作用。

结论: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文化知识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促进人类文明交流融合,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活字印刷术从13世纪后传到朝鲜、日本,到15世纪中叶,欧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可以得出论点: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论述过程从印刷术对中国和世界各自的影响进行,对中国部分侧重印刷术对文化、教育、市民阶层等角度,对世界的影响侧重人类文明交流、欧洲社会转型角度论证。最后立足全人类得出结论,进行升华。

6.在20 世纪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苏俄(联)、美、中三国在处理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方面给我们留下许多启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这里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是否允许引进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强调的正是这一点。他说:“据我看来,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在这种那种程度上,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材料二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 年 3 月 4 日)材料三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 1956 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邓小平 1978 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王浩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苏俄(联)、美、中三国的有关史实,以“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现代化发展的作用”为主题,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时要正反举例,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 字左右。)

【答案】(1)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

【解析】

【详解】

(1)“实质”,依据材料一信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在这种那种程度上,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提取三则材料的共同观点,观点要明确;然后围绕“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现代化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史论结合,正反举例,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而且有字数要求。如,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是强调市场机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作用,材料二是强调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由此得出“观点”: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现代化的发展。“论证”,结合苏俄(联)、美、中三国的有关史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0s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