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今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其对策解读

更新时间:2023-10-23 13: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论当今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其对策

【内容摘要】 当今企业人才流动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但也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已引起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人才流失是指人才离开企业,亦即离职。企业再也无法像水库般将人才储存起来了。人才流失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商业机密的泄露,而且还会给留下来的员工造成心理上的消极影响。本文主要对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人才流失的措施。

【关键词】 企业 人才流失 现状 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趋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聚焦为人才的激烈竞争。本文提到的人才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良好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一般是指企业的技术骨干、管理骨干或重点培养的对象。企业人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而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使人才流失成为制约企业持久发展的重要问题。人才流失是指人才离开企业,亦即离职。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及潜力,将人力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我国企业组织形式主要分为公司制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现行企业类型具体有: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股份有限公司、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含港澳台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含港澳台资)、外商独资企业(含港澳台资)。根据调查显示:按企业划分,国有或集体企业人才的总流失率和主动辞职率最低,而民营企业人才的总流失率和主动辞职率最高。按行业划分,电子信息类企业人才的总流失率和主动辞职率最高,新材料、新能源类企业人才的总流失率和主动辞职率最低。在主动辞职人员中,主动辞职率最高的是科研部

- 1 -

门的人员,主动辞职率为38.9%;主动辞职率最低的是其他部门和咨询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动辞职率最高,其中最高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动辞职率达到了90%。其次是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企业人才流动到其他公司的占40%;流失到其它行业的占30%;流失到外企的人员占20%;还有一些去向不明的人员占10%。

(一)不同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在国有或集体企业中,人才的总流失率最高的企业为10.6%,最高的主动辞职率为10%;在股份制企业中,人才的总流失率最高的为15.6%,最高的主动辞职率为15.2%;在国有股份企业中,人才的总流失率最高的为23%,最高的主动辞职率为9%;在民营企业中,人才的总流失率最高的为28%,最高的主动辞职率为18%。

国有、集体企业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形成了比较传统的选人用人方式,虽然“一辈子在一个单位”的观念已经有所动摇,但是,从员工到管理者,从心理上对主动辞职者大多报有不安分的看法,加上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员工一般情况下是不愿“冒风险”而主动提出辞职的。因此,国有、集体企业人才的总流失率和主动辞职率最低。而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从一开始就采取的是灵活的用人机制,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对人才流动、对主动辞职者一般都采取十分宽容的态度,因此,民营企业人才的总流失率和主动辞职率最高。 (二)不同行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不同行业人才流动比率的差别与不同产业发展特点相关。IT产业发展的特点是创业投入较低,产品附加值较高,机会成本小;产品技术更新快,按“摩尔定律”技术生命周期为18个月;企业市场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更迭快;IT企业产品市场供

- 2 -

求波动大。由于上述产业特点,IT业人才供给、薪酬和流动率都随市场的快速变化而变化,人才稳定性差于其他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他产业如生命科学和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企业创业前期投入较大,技术应用市场周期长,企业的生命周期也较长,专业技术人员虽然也很紧缺,但受市场就业选择余地的限制,因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些行业高技术人员的流动率相对也较小。

二、人才流失对企业的影响

对企业而言,人才流失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人才流失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商业机密的泄露,而且还会给留下来的员工造成心理上的消极影响。 (一)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

员工欲离职前一段时期士气低落绩效不佳花费成本,招募新人需要成本,训练上手需要成本。,替换一名员工的成本至少相当于其全年工资收入的30%, 对技能紧缺的岗位,替换一名员工的成本要相当于其全年工资收入的1.5倍。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离职,企业可能无法立刻找到可替代的人选,可能导致企业关键岗位的空缺,这势必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甚至可能对科技企业形成严重的损害。

(二)商业机密的泄露

企业的人才流失,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可能导致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的泄露。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带给企业的将是极大的损失,尤其是当这些知识型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企业或另起炉灶时,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

(三)员工士气下降

企业发生人才流失现象,不管人才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离开企业,在人们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多种猜忌和传言,这些都

- 3 -

将对企业精心塑造的形象带来损失。特别是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经常会在其他员工中引起强烈的心理冲击,这会导致员工对领导管理能力的怀疑,导致内部人心涣散,从而削弱和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人员的士气,严重的甚至会引起“ 多米诺骨牌效应”。

三、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是由多方面、不同层次的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要了解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员工工作满意度下降的原因。继而,员工满意度下降后是什么因素导致员工采取破坏性/消极的反应亦即人才流动的形态来表达他们的不满。当分析出这两个层面的原因后,企业方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人才流动的对策,一方面,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水平,另一方面,促使员工的忠诚度,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动力和活力。

(一)人才自身方面

1、为获取更大回报

人才的行为除了受其当前的价值观、动机与目前企业工作影响外,还要受外部环境状况的影响。如果在当前的回报等方面有不满意的方面,一旦发现有更利于发挥自己才能、更广大职业发展空间的机会,往往会产生“良禽择木而栖”的离职念头。

2、职业挫折

人才的能力或工作绩效未必能迅速达到企业的要求,而且自身学识与实践的结合、自身潜能的发挥是有着一个过程的。但不可否认,部分人才对获取回报存在过高的期望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这样就难免会产生失望和挫折感。

3、对组织缺乏信赖感

信赖是一种易受他人影响的意愿,建立在先前认为他人是值得信

- 4 -

赖的基础上。信赖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构成:上级对下属利益是否关心、上级的能力是否足够、相关资讯的开放程度和可靠程度。第一,若个体根据过往经验认为上级对下属的利益不关心,当其满意度下降时,个体会作出这样的评估:即使向上级提出建议或反应情况,其意见不会得到重视或采纳,继续维持对企业的忠诚最终将损害自身的利益。此时,个体将倾向于破坏性的反应。第二,当个体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诸多不满意,并且认为上级的能力不足够时,个体会对企业的改革进步甚至是发展前景失去信心,认为即使提建议上级也没有能力将之实行,保持忠诚将会影响自身的利益和发展空间。第三,企业正在经历转型、改革或困难时期,各种的不确定性因素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4、环境因素

主要是受到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和转换工作的成本制约。员工要作出积极性还是消极性反应的抉择必然受到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约束。对于某些市场需求较旺但供给不足的企业技术人才,他们比较容易在市场上找到另一份相当的或更好工作机会,这类人才更倾向于另谋高就,选择积极性的反应。从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是需要转换成本的,既需要寻找成本,亦意味着在原单位的优势丧失,必须在新的企业中需重新花费时间和精力重新建立各种社会关系。

(二)企业方面

1、人才观念问题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那么即使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延揽到各类人才,也较难真正地使用、开发好人才,最终很难发挥人才潜能并留住人才。

2、组织的不公平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du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