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

更新时间:2024-03-16 13: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 地质灾害中的“安全出口” 教学目标

1、了解地质灾害的对人类产生的重大危害 2、知道在地质灾害中的防护知识

3、知道当灾害来临时,作为当代青年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

掌握地质灾害来临时的防护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我国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甘肃玉树地震和日本福岛的海啸为例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先由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2-7,了解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应对方法,然后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 一、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1、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2、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3、引发破坏力更大的海啸、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二、地震爆发前的特征: 1、地下水异常

2、动物异常 3、有地光和地声出现 4、有的人有异常感觉 三、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1、在房中:躲藏到床、桌旁并用一些物品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快速离开住房,到安全地带

2、在楼房中:躲藏到墙角或最小的房间中

3、在上课时:不要乱跑和争抢外出,门边的可快速跑出门外,中间位置的可躲藏到课桌旁和墙角,用书包护住头部

4、在街上的:不要进入房屋中,也不要在高楼和广告牌、胡同、桥头等地停留。

四、当遇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怎样逃生:

1、发现情况时,要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以向两侧跑为佳。

2、发现泥石流,要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山坡上面跑,不要往下游跑

教师小结:灾害面前,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能给别人帮助时,应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应伸出援助之手。做到用知识守护生命,在地质灾害中找到生命的“安全出口”。

实践活动:紧急疏散演练。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课 灾害性天气的科学应对 教学目标

1、了解灾害性天气的类型 2、灾害性天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怎样预防和应对灾害性天气的发生

4、在灾害性天气发生时,要发扬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怎样应对灾害性天气的发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介绍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引入新课。 二、新授 (一)雷电

1、雷电给人类带来的危害,造成人体伤亡

我国每年由于雷电而造成伤亡的人数多达3000—4000人、 2、 雷电带来的破坏性:

(1)雷电产生强大电流,会引起火灾、触及人畜时造成人畜伤亡。 (2)雷击爆炸作用和静电作用会引起树林,电线杆、房屋会被劈裂而倒塌。 (3)雷电能产生万度高温,空气急剧膨胀扩散,产生冲击波,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4)各种电力线,电话线、广播线,由于雷击会产生高压,致使电器设备损坏。 3、遇到雷雨天气怎么办?

(1)立即寻找避雷场所,可选择装有避雷针、钢架或钢筋混凝士的建筑物。若找不到合适的,可以蹲下,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放低身体重心,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2)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开阔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树林边缘,不要待在电线杆、旗杆干草堆、帐蓬等没有防雷装置的物体附近,不要留在山顶、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pj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