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名人(南京简志版)

更新时间:2023-10-31 01: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方名人

古代人物

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吴国的创建者。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年,孙权继承父兄事业,据有江东六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联合刘备,采用火攻,在举世闻名的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了东吴立国基础。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政治中心从京口迁来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在楚国金陵邑故址石头山,修筑石头城。城内设石头仓、石头库,以储藏军械、粮食等物资。在石头城南置烽火台,为军事重镇。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同年九月,迁都建业,这是南京建都的开始。孙权在建业改建“太初宫”,宫周长500丈。并将建业城修建成一座真正的古代城市,城周20里19步。孙权在江乘、溧水、湖熟等县设典农都尉管理农业。派屯兵3万,在句容至云阳(今丹阳县)开凿一条名“破冈渎”的运河,沟通了秦淮河与太湖流域的往来。在建业城西南开运渎,又凿东渠(青溪),开潮沟,并使秦淮河两岸成为商业繁荣地区。孙吴宫中有上千名从事丝织的宫女,这是南京丝织业的开端。西南的冶城,是冶炼和铸造的中心。孙权重视航海事业发展,曾派万人船队航行到夷州(台湾)、辽东半岛、海南岛;又派使者航行到高丽(朝鲜)、扶南(柬埔寨)、林邑(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岛各国。还兴建了江南第一座佛寺—建初寺。公元252年,孙权病逝,葬于钟山南麓,以后名吴大帝陵、孙陵冈、吴王坟(今名梅花山)。

郭璞(276—324)字景纯。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河东闻喜(今属

山西)人。博学,好古文奇字,擅长诗赋,尤长于阴阳卜筮、算历。因战乱来到建康避难,被王导引为参军。元帝任为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后为王敦记室参军。代表作《游仙诗》14首,内容表现忧生避祸的心情和轻视富贵的思想,文词慷慨,他所作《江赋》为一名赋,取材宏博,气魄雄伟,后又作《南郊赋》。因反对王敦作乱,被杀于南冈。王敦叛乱平定后,追赠为弘农太守,葬玄武湖内,今湖内环洲有“郭仙墩”,相传是其衣冠冢。所著《尔雅注》,今存3卷,刊入《十三经注疏》中。又曾为《三苍》、《方言》、《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书作注数十万言,所作诗赋诔颂也有数十万言,有文集17卷.已佚散,明人辑有《郭弘农集》。

王导(276—339)字茂弘。东晋政治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与琅琊王司马睿交往较密,司马睿出镇下邳,王导为安东司马,西晋政权日衰,王导劝司马睿移镇建康,以图称帝大业。到建康后,王导依靠北方七族,团结江南士族,协助司马睿建立偏安江左的政权,东晋立国后,王导任承相军谘祭酒,拜右将军、扬州刺史、监江南诸军事等。其从兄王敦为大将军,掌管兵权,统辖六州,故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导历东晋元、明、成三帝为宰辅,为政采用“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的方针,以保持东晋的安定局面,力图采用使士族之间、士族与王族之间相互平衡的政策,来稳定东晋政权。一日,南迁士族在长江边的新亭聚会,面对中原沦丧的变故,尚书周等发出“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的叹息,大家也跟着烯嘘,王导厉声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人心始定,此为有

名的“新亭对泣”。他曾在幕府山设立幕府,提倡俭朴,仓无储谷,衣不重帛。曾指牛首山为天阙,使晋元帝放弃在都城正南门立双阙的打算。王导去世后,葬幕府山以西。

葛洪(284一364)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医药学家。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人,少年好学,家贫,卖柴以换纸笔。常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他涉猎经、史、百家著作,遂以儒学著称。不善交游,好神仙导养之法。初从郑隐学道,悉得炼丹术,后就学于南海太守鲍玄,兼学医术,久居建康。咸和初,司徒王导召为州主簿,转司徒椽,升任谘议参军等职。晚年,闻交趾产丹沙,要求到句漏当县令,到达广州,携子侄去罗浮山修道炼丹并从事著述。他综贯道、儒思想,一生著作甚多,有碑诔诗赋100卷,移檄章表30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10卷,又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技杂事310卷,金匮药方100卷,《肘后要急方》4卷。,最著名的有《抱朴子》,外篇50篇,坚持儒家的纲常思想,反对魏晋以来玄学清谈;内篇20篇,是一部完整的炼丹术著作,贯穿道家思想,其中《金丹篇》和《黄白篇》记载了用矿物炼丹药、炼金银的情况,《仙药篇》主要记载了用植物治疗百病的情况,是较为原始的药物学。《石盆康药方》卷帖浩繁,为携带、运用方便,摘取书中主要实用部分,编为《肘后卒救方》3卷,经后人增补,扩为8卷,称《肘后备急方》。书中所收药方,大都选用易得、有效、价廉的,并使用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谢安(320一385)字安石。东晋著名政治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

康)人。青少年时,就为东晋大臣王导所器重,初隐居会稽(今绍兴),不愿为官。曾与王羲之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朝廷和地方官府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都被拒绝。直到40多岁,才出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司马。历任侍中、尚书仆射、中护军、膘骑将军等职,直至司徒。后来掌操兵权的桓温,以祭奠简文帝司马昱为由,陈重兵于建康城外的新亭,企图趁机夺取帝位。由于谢安的机智镇定,使桓温的野心未能实现。桓温死后,谢安任丞相领扬州刺史。太元八年(383),谢安为征讨大将军,主持军政大事,坐镇东山别墅,谢石、谢玄率领8万北府兵,打败号称百万大军的前秦苻坚部队,这就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这一战保住了东晋政权。进而挥军北伐,收复了梁、司、青、兖、徐、豫六州失地。谢安执政期间,对建康的宫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把它建成为一座有大小殿堂3,500间的“建康宫”。又在建康南郊土山(今称东山),建造豪华别墅。由于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政,谢安受到排挤,出镇广陵(今扬州),后病逝于京都,葬在建康梅冈(今石子冈)。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初任秘书郎,后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世称王右军。后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绍兴)。王羲之出身于建康乌衣巷显赫的王家,是王导之侄。曾与谢安共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来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备精诸体,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独创妍美流便的新体,

他的正书、行书为古今之冠,人赞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为历代学书法者所崇尚,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后人摹本。行书以《兰亭序》为代表作,草书以《初目帖》、《十七帖》,正书以《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顾恺之(345一406)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杰出画家。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曾为桓温及殷仲堪的参军,后任散骑常侍。工诗画,擅书法,尤精绘画。师于大画家卫协,运思精微,笔法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绘画题材广泛,兼擅人物、肖像、山水、飞禽走兽等。兴宁二年(364),顾恺之在建康城西南瓦官寺作壁画,绘维摩诘像,画出“清羸示疾”、“隐几忘言”神态,光彩夺目,轰动一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传世论画著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其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影响很大。绘画作品存《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的唐人摹本。相传南京的顾楼街为其当年居住和绘画之处。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南朝著名科学家。范阳遒(今河北沫水)人。历任南徐州从事史、公府参军及娄县县令、长水校尉(守卫京城建康的禁卫军军官)等职。他精通音乐,涉猎儒学典籍。尤其在科学上有多方面成就,创制了较为精密的历法“大明历”,代替何承天的“元嘉历”,在改进闰月设置、应用岁差和求出“交点月”(月亮连续两次经黄道和白道交叉点之间所需时间)的天数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他使用简单的筹码工具,在世界上第一次运算出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其数学著作《缀术》,直到唐代仍被列为教科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qh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