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质检员习题(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3-03-08 08:07:5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

案例分析题

(以单选题,多选题及判断题的形式出现)(6大题) 1、如图所示:

(1)该基础包括( ACD )基础、基础圈梁和基础墙三部分组成。

A、基础 B、地基 C、基础圈梁 D、基础墙 E、基础过梁 (2)基础底板配有( B )的受力钢筋。

A、8@200 B、12@200 C、6@250 D、414 (3)基础底板配有( A )的分布钢筋。

A、8@200 B、12@200 C、6@250 D、414 (4)基础圈梁中的箍筋配置为( C )的受力钢筋

A、8@200 B、12@200 C、6@250 D、414 (5)基础下有( D )100mm厚的C10的素混凝土垫层。 A、450 B、500 C、250 D、100 (6)基础圈梁的宽( A )mm。

A、450 B、500 C、250 D、100

2、如图所示柱的截面注写:

(1)图中集中注写的内容有( ABD )。

A、柱截面尺寸 B、角筋 C、全部纵筋 D、箍筋 E、构造钢筋

1

(2)角筋配置的是( D )。

A、10@200 B、522 C、420 D、422 (3)图中原位注写的内容(AE)。

A、柱截面与轴线的关系 B、角筋 C、全部纵筋 D、箍筋 E、各边中部筋 (4)箍筋的直径为( A )mm。

A、10 B、22 C、20 D、未标注 (5)柱中受力钢筋为( B )钢筋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6)图中“KZ”表示( C )。

A、空心柱 B、暗柱 C、框架柱 D、构造柱

3、如下图所示的楼梯平面图,从图中可知:

(1)楼梯间位于( AC )的范围内。

A、C、E轴线 B、C、F轴线 C、3、5轴线 D、3、4轴线 (2)该楼梯间的进深为( B )mm;

A、8100 B、6600 C、7140 D、5640

(3)该楼梯为双跑式的楼梯,每个梯段有( C )个踏步。 A、8 B、9 C、10 D、11 (4)楼梯休息平台宽度为(D)mm。

A、1500 B、3000 C、2880 D、1380

E、4、5轴线 2

(5)图中2%指的是( C )的坡度。

A、室外坡道 B、楼梯间 C、雨篷 D、休息 (6)楼层平台的起步尺寸为( A )mm。 A、540 B、1440 C、2300 D、1500 4、如下图所示的底层平面图,从图中可知:

(1)该建筑中的D1、D2(D表示洞)距离E轴线为1000mm,。(A、正确,B、错误)( A ) (2)南卧的开间为3600mm,进深为6600mm。(A、正确,B、错误)( B ) (3)该建筑室内外高度相差( C )m。

A、1.05 B、0.15 C、1.2 D、无法确定 (4)F轴线上的窗编号是( C )。 A、C3 B、C4 C、C5 D、C6

(5)图中剖切符号,分别是在( A )轴线间的1-1剖切符号和2-2剖切符号。剖面图类型均为全剖面图,剖视方向向左。 A、④~⑤ B、④~⑥ C、③~⑤ D、④~⑥ (6)图中剖切符号对应的剖面图类型为( D ),剖视方向向左。

A、阶梯剖面图 B、局部剖面图 C、半剖面图 D、全剖面图 5、如下图所示的正立面图所示,从图中可知:

3

(1)该建筑为( A )层,屋面为平屋面。 A、6 B、7 C、5 D、8 (2)地下室窗台标高( C )m。

A、0.7 B、0.3 C、0.4 D、0.9 (3)该建筑的总高为( D )m。

A、17.7 B、18.5 C、18.9 D、19.7 (4)建筑以白色涂料为主。(A、正确,B、错误)( B ) (5)建筑立面图主要表明( ABDE)。

A、建筑物外立面的形状 B、 屋顶的外形 C、建筑的平面布局 D、外墙面装修做法 E、门窗的分布 (6)建筑立面图常用的比例为( C ) A、1 ∶ 5; 1 ∶ 10 B、1 ∶ 10 ;1 ∶ 20 C、1 ∶ 50 ;1 ∶ 100 D、1 ∶ 300 ; 1 ∶ 500 6、如下图所示梁的平法施工图所示,从图中可知: 集中注写原位注写 (1)集中标注包含( ABD ) A、梁编号 B、 梁截面尺寸 C、梁内受力筋 D、梁箍筋 E、梁构造钢筋

4

(2)该梁顶面的标高比楼面标高低0.1m。(A、正确,B、错误)( A ) (3)该梁顶面的标高为( C )m。

A、24.95 B、 25.05 C、24.85 D、无法确定

(4)梁支座上部纵筋(如625 4/2,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布置上一排纵筋为425,下一排纵筋为225。(A、正确,B、错误)( A )

(5)图中符号2KL2(2A)300ⅹ650,其中的“A”表示( C )。 A、简支 B、两端悬挑 C、一端悬挑 D、无具体意义

案例分析题

(以单选题,多选题及判断题的形式出现)(4大题) 1、下面有一幢建筑物,请依据图形,进行分析。

1、一般建筑通常有( BCD )主要构件组成。 A、地基 B、基础 C、墙体 D、楼层 E、散水 2、为提高建筑下部地基承载力,其处理的方法(ABC)。

A、换土法 B、打桩法 C、夯实法 D、推土法 E、回灌法 3、本幢建筑物采用的是无组织排水。(×)

4、当建筑物下部设有地下室时,均需设置采光井。(×) 5、本幢建筑设置的楼梯属于双跑楼梯。(√)

5

2、现根据业主的需求需要建筑一幢多层住宅,夲幢建筑坐落在3年前用于养鱼的池塘上现已经不用,本地区经常会有5度地震,离此地20里远处有一水泥厂。 1、依据业主的需求,设计单位会采用框架结构作为本建筑的支撑体系。(×) 2、本幢建筑在设计时可不考虑地震。(×)

3、依据夲幢建筑物的建造地点,可以对地基不处理。(×) 4、本幢建筑物应采用纵墙承重体系。(×) 5、本幢建筑物设计时应优先考虑无组织排水。(×)

3、依据下图,请回答问题。

1、 埋深是指从室内标高到基底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2、 设计过程中应满足F=N/A。(√)

3、 墙体水平防潮层其顶面标高通常为-0.060.(√) 4、 阶梯式基础通常可采用等高式和间隔式。(√) 5、 阶梯式基础每次放出宽度120mm。(×)

4、某一单层建筑是作为图书馆,层高5.1米,本地区为地震地区,7度设防,抗震等级为3级。

1、本幢建筑为提高抗震,可以采取(BCD)措施。 A、设短柱 B、加强柱与梁节点连接 C、设构造柱 D、设圈梁 E、采用预制装配式

2、圈梁是仅沿外墙设置的一条水平、封闭、连续的梁。(√) 3、本幢建筑设置的圈梁应仅在檐口处。(×)

4、圈梁在设置过程中若遇有门、窗洞口,可直接断开,不做处理。(×)

5、建筑物中设置构造柱,是为了提高建筑竖向整体刚度。因此,构造柱的做法和其它柱做法一致。(×)

6

第二部分: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

案例分析题

1、某框架梁,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一类,结构可简化为如下图:

(1) 地震的震级用M表示,单位是“里氏”。(A )4 A、正确 B、错误

(2)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可取( B )mm。41 A、15 B、20 C、25 D、35 (3)支座A的反力大小为(C)

A、15 B、25 C、50 D、30 解:?MB?0 FRA?10kN?m ?50kN0.2m(4)支座B的反力大小为(D)

A、15 B、25 C、30 D、50 解:?MA?0 FRB?10kN?m ?50kN0.2m(5)该梁的剪力图为( A )

A、正确 B、错误

2、某现浇钢筋混凝土15层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抗震等级为一级: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均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

(1)按照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结构体系可分为(ABE)结构形式。64

A、横向布置 B、纵向布置 C、内框架 D、双向布置 E、筒体 (2)本题中必须选用( D)结构形式。65

A、横向布置 B、纵向布置 C、内框架 D、双向布置 (3)该结构不是高层建筑结构。( B )64 A、正确 B、错误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框架结构主梁的高跨比为1/10~1/15。( B )38

A、正确 B、错误

(5)纵向钢筋根数一般不少于( B )根。38 A、2 B、3 C、4 D、5

3、某轴心受压砖柱,截面尺寸为370mm×490mm,计算高度H0=3.7m, 采用烧结砖MU10,混

7

合砂浆M5,查表可知fc = 1. 5Mpa,?a=0.8813。

(1)砌体面积小于0.3的都需要乘以抗力调整系数。( A )59 A、正确 B、错误

(2)影响砌体结构墙柱高厚比限值[β]的主要因素为( A)。60 A、砂浆的强度等级 B、块材的强度等级 C、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D、横墙的间距 (3)该柱的高厚比是(C )

A、5 B、15 C、10 D、20 解:???H?0h?1?3.70.37?10 (4) 承载力影响系数是(D)

A、0.95 B、0.64 C、0.758 D、0.871 解:???0?111???2?1?0.0015?102?0.871 (5)该柱最大承载力为( A ) kN。

A、 208.5 B、236.2 C、257.95 D、289.5 解:Nu=?a?fA=0.870×(0. 8813×1. 5) ×370×490=208. 5kN

4、直角折杆所受载荷,约束及尺寸均如图示。

(1)支座A的水平反力大小为(C)

A、0 B、0.5F C、F D、2F 解:

?Fx?0,FAx?0

(2)支座A的竖向反力大小和方向为(C)

A、0 B、F(↑) C、F ( ↓) D、2F(↑) 解:

?Fy?0,FAy?F(↑)

(3)弯矩的单位是KN/m。( B )15 A、正确 B、错误

(4)弯矩以使梁的下侧纤维受拉为正,反之则为负。(A)15 A、正确 B、错误

(5)支座A的弯矩大小为(D)

A、0 B、Fd C、M D、Fd?M 解:

?MA?0, MA?M?Fd?0

MA?Fd?M

8

5、某框架结构阳台悬挑梁,悬挑长度2.5米,该梁上所受的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20KN/M,该框架所在地区抗震8度。该梁用某程序计算时,未作竖向地震计算。

(1)阳台悬挑梁支座负弯矩Mo大小为(A)KN?m A、62.50 B、83.13 C、75.00 D、68.75 解: M?ql?1l?20?2.5?0.5?2.5?62.5KN?m 2(2)若阳台发生倾覆,则该结构超过承载力极限状态。(A)3 A、正确 B、错误

(3)若阳台承受风荷载、雪荷载,则这些荷载属于( B)。9

A、永久荷载 B、可变荷载 C、偶然荷载 D、特殊荷载 (4)该阳台悬挑梁的悬挑端部增加围护隔墙,则属于增加( B )。10 A、均布面荷载 B、线荷载 C、点荷载 D、集中荷载 (5)该框架结构为普通民用住宅,则设计年限为(C)年。3 A、30 B、70 C、50 D、100

6、某楼层为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单向板支撑在梁上。单向板的跨度为3m,装修时,楼板上铺了40mm厚素混凝土。

(1)装修给楼板增加了面荷载。(A)10 A、正确 B、错误

(2)梁的两侧都有板,则梁上所承受的是(B)。10

A、均布面荷载 B、线荷载 C、点荷载 D、集中荷载

(3)单向板只布置单向钢筋,双向板需布置双向钢筋。(B)47 A、正确 B、错误

(4)由于单向板上的荷载主要沿一个方向传递,所以仅需在板中该方向配置钢筋即可。(B)47

A、正确 B、错误

(5)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A)45

A、正确 B、错误

9

第三部分:建筑及装饰材料

案例分析题

(10题)

1、某一块状材料的全干质量为100g,自然状态体积为40cm3,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33 cm3。问:

(1)该材料的密度是( B )g/cm3。

A、2.50 B、3.03 C、2.65 D、3.11

ρ=m/v=100/33=3.03

(2)该材料的表观密度为( A )g/cm3 ?

A、2.50 B、2.60 C、2.65 D、2.80

ρ0=m/v0=100/40=2.50 (3)材料的密实度为多少?( B )

A、77.5% B、82.5% C、88.0% D、91.5% D=ρ0/ρ*100%=33/40 *100%=82.5% (4)材料的孔隙率为多少?( A )

A、17.5% B、20.0% C、18.0% D、21.2% P=(1-ρ0/ρ)*100%=(1-33/40) *100%=17.5%

(5)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是同一个概念,这句话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A ) A、正确 B、错误

2、某混凝土试拌调整后,各材料用量分别为水泥3.1kg、水1.86kg、砂6.24kg、碎石12.84kg,并测得拌合物体积密度为2450kg/ m3。问:

(1)1 m3混凝土中水泥的实际用量是多少g?( D )

A、402 B、382 C、366 D、316 c=2450*3.1/(3.1+1.86+6.24+12.84)=316

(2)1 m3混凝土中水的实际用量是多少g?( A )

A、190 B、195 C、196 D、210 s=2450*1.86/(3.1+1.86+6.24+12.84)=190 (3) 1 m3混凝土中砂的实际用量是多少g?( A )

10

A、636 B、1282 C、666 D、716 s=2450*6.24/(3.1+1.86+6.24+12.84)=636

(4)1 m3混凝土中石子的实际用量是多少g?( C ) A、1260 B、1282 C、1309 D、1316 s=2450*12.84/(3.1+1.86+6.24+12.84)=1309 (5)调整后的水灰比是多少?( D )

A、0.45 B、0.50 C、0.55 D、0.60 W/C=1.86/3.1=0.60

3、某一住宅使用石灰厂处理的下脚石灰做粉刷,数月后粉刷层多处向外拱起,还出现一些裂缝。

(1)试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D ) A、石灰中掺杂质太多 B、石灰没拌制均匀

C、石灰中含有大量的欠火石灰 D、石灰中含有大量的过火石灰

(2)抹面用的石灰膏至少应陈伏多久才能使用?( C ) A、7天 B、10 C、15天 D、20天 (3)下列哪种品种的石灰与砂石、炉渣等可拌制成三合土?( D ) A、生石灰粉 B、石灰乳 C、石灰膏 D、消石灰粉 (4)生石灰中氧化镁的含量大于( D )为镁质生石灰? A、2% B、3% C、4% D、5%

(5)石灰陈伏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水化时的放热量,这句话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B ) A、正确 B、错误

4、某一混凝土按初步计算配合比,试拌混凝土15L,其材料用量为水泥5.13kg、水2.93kg、砂9.92kg、碎石17.66kg。经搅拌后做坍落度试验,测得坍落度值偏低,不满足要求,欲采用增加10%水泥浆的办法来调整,则问: (1)初步配合比的水灰比为多少?( C )

A、0.50 B、0.55 C、0.57 D、0.60 W/C=2.93/5.13=0.57

(2)调整后水泥的用量为多少kg?( D )

11

A、5.50 B、5.55 C、5.57 D、5.64 C’=C(1+10%)=5.64

(3)欲住拌合料中增加多少kg的用水量进行调整?( A )

A、0.29 B、1.22 C、1.31 D、0.51 W’=W*10%=0.29

(4)该混凝土的砂率为多少?( C )

A、34% B、35% C、36% D、38%

SP=S/(S+G)=9.92/(9.92+17.66)=36%

(5) 一般混凝土中石子最大粒径( B )mm以下,试拌混凝土取15L ? A、25 B、31.5 C、40 D、45 5、某一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1.85:3.60:0.57,请问: (1)该混凝土的水灰比为多少?( D )

A、0.54 B、0.40 C、0.55 D、0.57 W/C=0.57:1=0.57

(2)该混凝土的砂率为多少?( C )

A、30% B、33% C、34% D、35%

SP=S/(S+G)=1.85/(1.85+3.60)=34%

(3)实验室配合比是在假定砂石为( A )状态下设计出来的? A、完全干燥 B、气干 C、饱和面干 D、湿润

(4)假定现场砂含水率为3%,石含水率为1%,则施工配合比为多少?( ) A、1:1.79:3.56:0.66 B、1:1.91:3.64:0.48 C、1:1.91:3.64:0.57 D、1:1.79:3.56:0.57

C:S:G:W=1:1.85(1+3%):3.60(1+1%):0.57-1.85*3%-3.60*1%

(5)施工配合比和实验室配合比中的水灰比是一样的,这句话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B ) A、正确 B、错误

6、背景:某工程用混凝土,经和易性调整、强度校核及表观密度测定,确定其单位用水量为190Kg,砂率宜用0.34,水灰比应用0.50,该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00kg/m3。

12

(一)计算该混凝土的试验室配合比。

(二)若该项混凝土用42.5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实测强度为48.0MPa)、碎石、中砂,估算其28天抗压强度。

(三)若掺用木钙减水剂,经试验减水率15%,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四)若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计算施工配合比。

(五)若用I级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取代率20%,超量取代率1.5),试调整其配合比(根据问题一所计算的试验室配合比) 附:

采用碎石时:αa=0.46 αb=0.07

几种材料的视密度:砂为2.68g/cm3 水泥为3.0g/cm3 粉煤灰为2.2g/cm3)。 问题:

(1)该混凝土的试验室配合比为 (B ) 。 A:1:1.60:3.11 W/C=0.50 B:1:1.64:3.18 W/C=0.50 C:1:1.68:3.26 W/C=0.50 D:1:1.74:3.38 W/C=0.50

(2)该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估算值为 (A ) 。

A:42.61MPa B:44.45MPa C:46.27Mpa D:48.50MPa (3)掺用减水剂后,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为 ( B ) 。 A:320kg B:323kg C:330kg D:333kg

(4)施工现场配合比(以水泥用量为1计)为 ( D ) 。

A:1:1.76:3.22:0.40 B:1:1.74:3.21:0.42 C:1:1.72:3.32:0.40 D:1:1.69:3.21:0.42 (5)用粉煤灰取代水泥后的配合比(水泥:粉煤灰:砂:石子:水)为 ( A ) 。 A:304:114:551:1208:190 B:304:114:622:1208:190 C:304:114:584:1208:190 D:304:114:575:1116:190

7、背景:已知混凝土的配合比为 1:1.80:3.66,W/C=0.54。该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400kg/m3。 (一)该混凝土所制试件经标准养护7天后,测得其抗压强度为22.31 MPa。 (二)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所取的标准差σ = 5.0MPa。

(三)若该混凝土用的是普通水泥、碎石、中砂,分析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

13

(四)若掺用木钙减水剂,经试验减水率15%,只减少水的用量,不改变水泥的用量。估算该混凝土28天的抗压强度。

(五)该混凝土掺用减水剂,减水15%,不改变水泥用量,但施工人员误用了32.5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试分析该混凝土能达到的抗压强度。 附:

采用碎石时:αa=0.46 αb=0.07 无水泥实测强度时,强度富余系数取1.1。 问题:

(1)该混凝土的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为 ( A) 。

A:38.2 MPa B:33.6 MPa C:40.4 MPa D:42.8 MPa (2)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 C ) 。 A:20 B:25 C:30 D:35 (3)该水泥的强度等级为( B ) 。 A:32.5 B:42.5 C:52.5 D:62.5

(4)掺减剂,减水15%,不改变水泥用量,估算该混凝土强度为 ( B ) 。 A:42.8MPa B:45.4MPa C:47.6MPa D:49.4MPa

(5)掺用减水剂,减水15%,不改变水泥用量,但施工人员误用了32.5强度等级的普通水泥,此混凝土28天的抗压强度估算为 ( C ) 。

A:28.5MPa B:31.3MPa C:34.4MPa D:37.1MPa

8、对一批牌号为Q235的钢筋进行抽检,钢板厚度为20mm,得到各试样的屈服强度检测值分别为:227.5Mpa、220.3 Mpa、222.0 Mpa、225.8 Mpa、229.3 Mpa;钢筋拉断后伸长率分别为:21%、20%、23%、27%、31%。

(1)该批钢筋试样屈服强度检测平均值为( A )。

A、225.0 Mpa B、215.03Mpa C、200.0 Mpa D、222.4 Mpa (2)该批钢筋试样伸长率平均值为( D )。

A、22.3 Mpa B、21.7Mpa C、20.7 Mpa D、24.4 Mpa (3)该批钢筋是否满足拉深性能要求?( A ) A、满足 B、不满足 C、不能确定 (4)该批钢筋为带肋钢筋( B ) A、正确 B、错误

14

(5)钢材的力学性能随厚度的增加而降低。( A ) A、正确 B、错误

9、一批不同型号的钢材由杭州钢材批发市场通过公路运输送到南通西瑞物流公司进行储存。该公司需对储存的钢材进行验收入库,并需进行妥善保管。此批钢材包括:大口径钢管、中口径钢管、钢丝、钢丝绳、薄钢板及钢带。

1、钢管入库时需要检测的项目有外观质量、尺寸、外径和壁厚、弯曲度等。( A ) A、正确 B、错误

2、抽检钢板时,批数量在100张及以下时抽检5张,批数量在100张以上时抽检10张。( A )

A、正确 B、错误

3、对于大型型钢如大口径钢管可以露天堆放。( A ) A、正确 B、错误

4、对于中小型型钢、中口径钢管、钢丝及钢丝绳等,可在通风良好的料棚内存放,也可露天存放。( B ) A、正确 B、错误

10、某市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20000m2,框架剪力墙结构,2005年2月开工,2006年8月竣工。屋面工程施工中发现屋面现浇整体式保温材料,用水进行拌和,保温层的含水率超过20%,卷材防水施工完成后,在山墙、女儿墙部位有渗、漏水现象。 单选题

(1)屋面防水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 C ) A. 1% B. 2% C. 3% D. 4%

(2)屋面坡度在( B )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A. 1%~3% B. 3%~5% C. 16%~17% D. 17%~18%

(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可采用冷粘法、热粘法、( A )和自粘法等方法铺贴卷材。

A. 热熔法 B. 冷熔法 C. 自熔法 D.点熔法

(4)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以及与凸出屋面结构的接缝处都应做好( B )处理。 A. 柔性增强 B. 柔性密封 C. 刚性增强 D.刚性连接 (5)屋面刚性防水层中使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B )级。 A. 32.5 B. 42.5 C. 52.5 D.72.5

15

第四部分:建筑及装饰施工技术

案例分析题 (12大题)

1.某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2.12:4.37,W/C=0.62,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为290kg,实测现场砂含水率3%,石含水率1%。使用50kg袋装水泥,水泥整袋投入搅拌机。(保留2位小数)

(1)施工配合比为( C )

A.1:2.2:4.26 B.1:2.23:4.27 C.1:2.18:4.41 D.1:2.35:4.26 (2)每搅拌一次水泥的用量为( C )

A.300kg B.200kg C.100kg D.75kg (3)每搅拌一次砂的用量为( B)

A.170.3kg B.218.0kg C.660.0kg D.681.0kg (4)每搅拌一次石的用量为( B)

A.322.5kg B.441kg

C.1278.0kg D.1290.0kg (5)每搅拌一次需要加的水是( C)

A.45kg B.36kg C.52kg D.40.1kg

2.某建筑物简支梁配筋如所示。钢筋保护层取25mm。(梁编号为L1共10根) (保留整数)

16

(1)编号为①钢筋的下料长度为(A) A.6802mm B.6440mm C.6240mm D.6150mm

(2)编号为③弯起钢筋的一斜段长度为(B)

A.606mm B.636mm C.350mm D.506mm

(3)编号为③弯起钢筋的量度差值合计为(A) A.50mm B.60mm C.20mm D.80mm (4)编号为③钢筋的下料长度为(D)

A.6732mm B.6522mm C.6380mm D.6824mm (5)编号为⑤钢筋的下料长度为(C) (箍筋下料长度用箍筋调整值计算)

A.1244mm B.1242mm C.1298mm D.1212mm

3、某基坑底长60m,宽25m,深5m,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已知Ks=1.20,K’s=1.05。

3

若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为3000m. (保留2位小数) (1)上口面积为(A)

22

A.1950m B.1500 m

17

C.1650 m D.1900 m (2)柱基坑中部面积为(A)

22

A.1718.75m B.1675.25m

22

C.1718.50m D.1825.25m (3)土方开挖工程量为(D)

33

A.738.66m B.782.40 m

33

C.288.00 m D.8604.17m (4)如以自然状态土体积计,则应预留回填土为( B)

33

A.6404.67m B.6404.76m

33

C.5604.17m D.655.96 m

4.计算示例:某建筑物一层共有10根L梁。(保护层厚度取25毫米)(保留整数)

22

(1)编号为①钢筋的下料长度为(B)

A.6190mm B.6440mm C.6240mm D.6150mm

0

(2)编号为③弯起钢筋的一斜段长度(弯起45)为(B)

A.606mm B.636mm C.350mm D.506mm

(3)编号为③弯起钢筋的量度差值合计为(A)

A.40mm B.60mm C.20mm D.80mm (4)编号为④钢筋的下料长度为(D)

A.6732mm B.6522mm C.6380mm D.6772mm (5)编号为⑤钢筋的下料长度为(C) (箍筋下料长度用箍筋调整值计算)

A.1244mm B.1242mm C.1298mm D.1212mm

5.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1:2.46:4.67,水灰比0.55,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280kN。现场实测砂的含水率3%,石子的含水率2%。现选用J1-250型搅拌机。当使用50kg袋装

18

水泥,水泥整袋投入搅拌机。试求: (保留2位小数) (1)该工程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为(A)

A.1:2.53:4.76 B.1:2.23:4.27 C.1:2.27:4.3 D.1:2.3:4.26 (2)每搅拌一次水泥的用量为(D)

A.300kg B.200kg C.100kg D.50kg (3)每搅拌一次砂的用量为(B)

A.170.3kg B.126.5kg C.660.0kg D.681.0kg (4)每搅拌一次石的用量为(D)

A.322.5kg B.319.5kg C.1278.0kg D.233.5kg (5)每搅拌一次需要加的水是(C)

A.45kg B.36kg

C.19.14kg D.40.1kg

3

6.某大梁采用C20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提供的水泥用量为300kg/m混凝土,砂子为

33

700kg/m混凝土,石子为1400kg/m混凝土,W/C=0.60,现场实测砂子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当使用50kg袋装水泥,水泥整袋投入搅拌机。试求: (保留2位小数) (1)该工程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为(B)

A.1:2.2:4.26 B.1:2.33:4.66 C.1:2.27:4.3 D.1:2.3:4.26 (2)每搅拌一次水泥的用量为(C)

A.300kg B.200kg C.100kg D.75kg (3)每搅拌一次砂的用量为(A)

A.240kg B.252kg C.233kg D.280kg (4)每搅拌一次石的用量为(B)

A.1400kg B.471kg C.466kg D.1290.0kg (5)每搅拌一次需要加的水是(D)

A.60kg B.51。35kg C.55.45kg D.48.35kg

7.某基坑底长50m,宽18m,深4m,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已知Ks=1.20,K’s =1.08。

3

若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为2000m,则应预留多少松土回填?(保留2位小数) (1)上口面积为(B)。

22

A.1950m B.1188 m

22

C.1650 m D.1900 m (2)柱基坑中部面积为(C)

22

A.1718m B.1675m

22

C.1040m D.1825m (3)土方开挖工程量为(A)

33

A.4165.33m B.3782.40 m

33

C.4288.00 m D.8604.17m (4)如以自然状态土体积计,则应预留回填土为(B)

33

A.2404.67m B.2405.92m

23

C.5604.17m D.3655.96 m

19

8.某建筑物第一层楼共有6根L1梁,梁断面图及梁中各钢筋下料如下图所示。(保护层厚度为25mm) (保留整数)

(1)编号为①钢筋的下料长度为( A )

A.4365mm B.4190mm C.4320mm D.4246mm

(2)编号为②弯起钢筋的一斜段长度为(A)

A.494mm B.606mm C.350mm D.506mm

(3)编号为②弯起钢筋的量度差值合计为(A)

A.120mm B.60mm C.300mm D.250mm

(4)编号为③钢筋的下料长度为(B)

A.4360mm B.4480mm C.4560mm D.4640mm

20

(5)编号为④钢筋的下料长度为(B) (箍筋下料长度用箍筋调整值计算)

A.1112mm B.1148mm C.1096mm D.1132mm

9. 某工程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2.2:4.26,水灰比W/C=0.6,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00kg,实测现场砂含水率为3%,石含水率为1%,采用250升(出料容量)搅拌机进行搅拌。当使用50kg袋装水泥,水泥整袋投入搅拌机。试求:(保留2位小数) (1)施工配合比为(C)

A.1:2.2:4.26 B.1:2.23:4.27 C.1:2.27:4.3 D.1:2.3:4.26 (2)每搅拌一次水泥的用量为(D)

A.300kg B.200kg C.100kg D.50kg (3)每搅拌一次砂的用量为(A)

A.113.5kg B.165.0kg C.660.0kg D.681.0kg (4)每搅拌一次石的用量为(A)

A.215kg B.319.5kg C.1278.0kg D. 1290.0kg (5)每搅拌一次需要加的水是(B)

A.45kg B.24.45kg C.36.7kg D.40.1kg

33

10.某大梁采用C20砼,实验室配合比提供的水泥用量为350kg/m ,砂子为680kg/m,石子

3

为1400kg/m,W/C=0.60,现场实测砂子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采用JZ350型搅拌机并使用50kg袋装水泥,水泥整袋投入搅拌机。(保留2位小数) 试求:

(1)设计配合比:(B)

A.1:2.0:4.04 B.1:1.94:4.0 C.1:1.9:4.0 D.1:2.0:4. (2)施工配合比(C)

A.1:1.94:4.0 B.1:2.0:4

21

C.1:2.0:4.04 D.1:2.0:4.04 (3)每搅拌一次水泥下料量(C)

A.125kg B.150kg C.100kg D.50kg (4)每搅拌一次砂子下料量(B)

A.125kg B.200kg C.250kg D.380kg (5)每搅拌一次石子下料量(A)

A.404kg B.400kg C.200kg D.194kg

11.试计算下图钢筋的下料长度并计算其重量。(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

直径(mm)×0.00617)

(1)编号为①号筋下料长度( A )(保留整数)

A.4136mm B.4264mm C.4200mm D.4164mm (2)编号为①号筋重量(B )(保留2位小数)

A.6.50kg B.6.53kg C.6.53kN D.65.3kg (3)编号为②号筋下料长度( C )(保留整数)

A.7802m B.7801.63mm C.7802mm D.7801.63mm (4)编号为②号筋重量( D )(保留2位小数)

A.1.926kg B.19.3kg C.19.26kN D.19.26kg (5)编号为②号筋斜段长度(A )(保留整数)

A.808mm B.1617mm C.990mm D.800mm

12.某地下室平面尺寸为50×30M,采用板桩围护,基坑开挖尺寸为52M×32M,深5M,Ks=1.3,

K’s =1.05。试计算:(土方均以松方表示,保留2位小数) (1)土的挖方量(B)

33

A.108.16m B.10816m

22

C.7500m D.10816m (2)预留回填土量(A)

33

A.1015.24 m B.1015.24 m

33

C.1015.24 m D.1015.24 m (3)弃土量(D)

33

A.9801 m B.980.08 m

23

C.9800.76 m D.9800.76 m

32

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8w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