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复习

更新时间:2023-03-08 16:53:1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一、知识体系构建

二、基础知识梳理

第六课 师生之间 6.1 走近老师 6.1.1 了解教师职业

(1)教师工作的特点 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②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 (2)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 6.1.2 风格不同的老师

(1)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2)我们为什么要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3)我们怎样与风格不同的老师相处?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

因个人喜好而喜欢某位老师很正常,但是,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师。 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从多角度了解老师的职业和生活,善于发现老师的优点,寻找接纳老师的理由。 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尝试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初衷和用意,更好地理解老师。 ④主动交往。

试看主动和老师交往,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开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拉近师生问的距离。 6.2 师生交往 6.2.1教学相长

(1)怎样理解“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①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②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怎样与老师交流?

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②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6.2.2 亦师亦友

(1)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3)与老师发生分歧该怎么处理? 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变。 如果是老师的原因,要思考怎样与老师沟通。 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相信老师的善意,愿意理解老师,做到有理恰当表达,无理主动认错。 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主动找老师交换意见,清晰、冷静、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

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如悄悄说、写个纸条等。 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师生间的分歧多因沟通方式不当引发。要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 第七课 亲情之爱 7.1 家的意味

7.1.1 生命的居所 (1)家庭的概念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的功能 ①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②心灵的港湾。

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7.1.2 中国人的“家”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②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2)如何孝亲敬长? ①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尊敬。

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③倾听。

与双亲长辈保特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④感恩。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争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度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7.2 爱在家人间 7.2.1 体味亲情 (1)亲情割舍不断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

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有时我们感受不到亲情的存在

亲人之间的爱,有的是细致入微的照顾,有的是脉脉温情的牵挂,有的是设身处地的体谅??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3)亲情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7.2.2 爱的碰撞

(1)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2)我们为什么会与父母产生冲突?

(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4)因为与父母的相处太平常,我们可能很少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 7.2.3 沟通传递爱 (1)如何与父母沟通 ①接纳、理解父母的爱

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②爱是需要呵护的。

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③我们要学习应对冲突的方法。

应该尊重父母、有礼貌,尽量避免对父母使用生硬的语言,特别是过激的语言,把握行为底线。 (2)和父母沟通的技巧

①注意事实。

清楚自己想要和父母沟通什么,沟通要达到什么结果,不为彼此的态度和情绪所干扰,避免“情绪烟雾弹”。 ②把握时机。

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沟通,沟通是在冲突发生时还是在冷静后。 ③留意态度。

如果希望父母能够接受自己的想法,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态度表达?有时候采用的态度比语言的内容更重要。

④选择方式。

用什么方式与父母沟通,是面对面沟通,还是通过文字沟通?如果面对面沟通有困难,可以尝试通过文字沟通。

⑤考虑环境。

选择在什么环境下沟通,是在家中还是户外安静的地方?环境不同人的心境就不同,沟通的效果也不同。 7.3 让家更美好

7.3.1 现代家庭面面观

(1)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

②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2)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①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 ②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 ③参与社区活动。 7.3.2 和谐家庭我出力

(1)家庭中为什么会存在矛盾?

在—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家庭和睦。 (2)怎样建立和谐家庭?

①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②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如何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或冲突?

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

如果家庭成员在发生矛盾时情绪过激,可以适时地成为他们的倾听者,并表示理解。

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

在家庭成员发生矛盾时,明确自己的任务是解决矛盾,而不是制造新的矛盾,解决矛盾时不偏袒某一方。 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

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家庭成员聊天,引导家庭成员全面看待家庭关系,看到对方的优点。 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圈境。

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后,都有和好之意却又碍于面子时,可以充当搭桥人,帮助双方和好如初。

三、中考真题演练

1.[2016·扬州] 如图是某学校开展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这不仅提醒教师要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也警示同学们( )

①表扬是加油站,要再接再厉 ②批评是检修站,要有错即改 ③批评是镇静剂,良药会苦口 ④表扬是催化剂,成绩总上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6·广东] 有一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非常感激他的班主任和老师们。他常说,老师对他的批评教育使他终身受益。这说明( )

①要正确地对待老师的批评 ②老师的批评教育都是正确的 ③师生间的感情要胜过父母 ④要真诚对待老师和尊敬老师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3.[2016·衡阳] 当遇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时,作为学生,应该( ) ①有意疏远老师,避免再次发生误会 ②选择恰当的机会,主动解释清楚 ③铭记在心,借机批驳老师 ④学会从老师的角度想一想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4.[2016·衡阳]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成为法律。这告诉我们( )

①孝敬父母是已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 ②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 ③不“回家看看”是违法行为 ④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16·菏泽] 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现在要刻苦学习,长大了再孝敬父母

B.孝敬父母就要听父母的话,绝不违背父母的意愿 C.从现在做起,感恩和回报父母

D.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真挚的,不需要回报

6.[2016·孝感]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享受亲情、关爱和欢乐,家就是个乐园;化解不了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家就成了樊笼。化解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正确的做法有( ) ①调控情绪、心平气和 ②尊重理解、换位思考 ③有效沟通、求同存异 ④强硬顶撞、针锋相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答案] C[答案] C[答案]C[答案] C[答案]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cr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