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考古新发现

更新时间:2024-03-22 19: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丝路考古新发现

作者:

来源:《新疆人文地理》2014年第11期

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一处海拔3050米的台地上,因吉尔赞喀勒的黑白石条古墓群的逐步发掘带来震惊世界的消息:首次发现距今2500年拜火教遗迹!一圆形空穴木制火坛被确认为是世界范围内迄今发现最早最原始的入葬拜火教火坛。这一发现不仅支持了学术界一直认为的拜火教中亚起源说,还由此可能进一步推断拜火教起源地为塔里木盆地周缘或直接确定在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发现拜火教遗址

吉尔赞喀勒墓地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曲曼村东北塔什库尔干河西岸的吉尔赞喀勒台地上,海拔3050米左右。因所在地村落名为曲曼,故又称曲曼黑白石条古墓地。墓地墓葬形制为新疆南北地区青铜时代晚期、早铁器时代前后常见的石围竖穴墓葬。石围分单圈、双圈两种,大多数墓葬均见棚木和尸床,墓道为常见现象。特殊之处在于,墓葬地表一侧方向铺设有大面积用黑白鹅卵石摆放而成的黑白石条带。

铺设大规模黑白石条的墓地形制独特为新疆地区首次发现之遗迹现象。石条黑白相间,相互错落,给人以强烈的明、暗光线感觉。黑白石条的铺设只位于墓葬的一端,黑白寓意明暗,用以表达光线。同样类型的古墓葬,调查之后又在帕米尔地区另外发现还有7处。分别位于帕米尔高原提孜那甫乡北部河谷台地、班迪尔乡塔什库尔干河谷台地、科克亚乡河谷台地、热斯卡木乡河谷台地等地。在如此广阔的帕米尔高原地域,多地分别发现铺设黑白石条的古墓地,表明这种铺设黑白石条的文化遗迹绝非帕米尔高原个别古代文化代表,而应该是墓葬所在时期曾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墓地分为ABC三区,A区与B区墓葬均为带黑白石条墓葬,大部分墓葬均已完成发掘工作。C区地表没有黑白石条,墓葬发掘中多项线索表明它很可能是早期拜火教信徒的天葬台(Dakma)。发掘工作分为2013年5-9月、2014年5-8月两期,总计发掘墓葬39座。 无限的光明:拜火教起源新说

拜火教起源阶段早期遗址发现为亚欧大陆范围内首次发现距今2500年左右的拜火教遗迹;遗迹规模巨大,地表表现明暗光线的遗迹现象(明暗黑白石条)清晰,分布地域特殊,且有多处,为亚欧大陆仅见古代文化现象;拜火教起源有波斯或中亚说,这一发现支持了中亚起源说,并有可能把中亚起源地定于塔里木盆地周缘或直接定在帕米尔高原;众多出土文物表明距今2500年左右,帕米尔作为世界文明十字路口在亚欧大陆各文明之间活跃交流中突出的无可替代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78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