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08 16:44:5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国演义》知识要点整理

主备人:徐迎娣 审核人:张宗英

1.三国中有“三绝”,“义绝”是关羽;“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

2.三国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伏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

3.曹操曾两次梦见“三马同曹”,前三马是指 马腾 、 马超 、 马岱 ;后三马是指 司马懿 、 司马师、 司马昭 。

4.三国中的人物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物已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 诸葛亮;把奸诈的人骂做 曹操;把量窄的人谓为 周瑜;把性烈的人叫作 张飞;把忠厚的人称为 鲁肃 ;把昏庸的人说是 刘禅。

5.三国中有两匹千里马 赤兔马、的卢;最后的主人分别是关羽、刘备(此两处有争议)

6.三国中有三位名士被称为一龙,他们是 华歆、邴原、管宁 , 华歆 和 管宁 分别是龙头和龙尾。 7.在军阀混战中,刘备曾先后依附 公孙瓒 、 陶谦 、曹操 、 袁绍 、 刘表 。 8.魏国历代皇帝是曹丕、曹睿 、曹芳 、 曹髦 、曹奂。 9.三国中被称为三杰的是 孙权 、 刘备 、 司马懿 。(莫名其妙,不知是何原因)

10.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事件有 草船借箭 、 蒋干盗书 、 借东风 、 苦肉计 、 连环计 。(还有其他) 11.《三国演义》中素有“千古奇策”之称的是 隆中对 。

12.孔明笑曰:“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士元指的是 庞统 ,他冠以 凤雏 之称,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是 庞统巧设连环计 。 13.《三国演义》中,为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魏军七进七出的将军是 赵云 ,长坂坡头退曹军百万兵的将军是 张飞 ,使曹操割须弃袍的将军是 马超 。 14.《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宝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 关羽 。 15.《三国演义》中具有独家绝活的两个人是左慈、 管洛

16.“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 诸葛亮 写给 周瑜 的信中的内容。

17.刘备在长坂坡时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宝贵所能动摇也。”这里的子龙指的是 赵云 。 18.“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 刘备、 关羽、 张飞 。

19.“三国”指哪三国,各国的领袖分别 魏 、 蜀 ; 吴 、曹丕 ; 刘备 、 孙权 。 20.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目的是 为报曹操之恩 。

21.“鸡肋”的故事源自 《三国演义》 ,故事中涉及两个人物是 杨修 和 曹操 。

22.从《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 火烧博望坡 、 火烧新野 、 火烧赤壁,这就衍生了一个俗语 新官上任三把火 。

23.“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上面诗句所表现的故事情节:赵子龙在长坂坡 为了救刘禅杀了七进七出最终救出刘禅 。 24.《三国演义》中以弱胜强的两次著名战役是 官渡之战 和 赤壁之战 。 25.玄德曰:“曹操多谋,汝不合拆断桥梁,彼必追至矣”。这句话是 刘备 对 张飞 说的,来源于故事 张翼德大闹长坂坡 。反映的人物性格特点是 粗中有细 。

26.“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一旦威名惊蜀魂,吴王宁不敬书生”。被赞之人是 陆逊 ,他因 在猇亭战役中击败刘备 而名声大震。 27.《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三大战役是 官渡之战 、 赤壁之战 、 猇亭之战 2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将是指 关羽 、 张飞 、 马超 、 赵云 、 黄忠 。 29.《三国演义》中“白衣渡江”一般讲的是 吕蒙奇袭荆州 的故事。

30.请说出《三国演义》中和下列数字有关的故事情节。 单:千里走单骑 三:三顾茅庐 五: 过五关斩六将 六: 六出祁山 七:七擒孟获 八: 诸葛亮排八阵图 31.《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持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直大雨将至,雨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这段话描述的故事是 青梅煮酒论英雄 。你对曹操的评价是 奸雄 。你对刘备的评价是 随机应变 ,是英雄 。

32.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 战役 赤壁之战。涉及两个人物是 周瑜 和 曹操 .

1

33.《三国演义》之初众诸候中违约匿玉玺的是 孙坚,称帝的是 袁术 。三国是 曹操 死后出现的,首先篡位称帝的是曹丕 。

34.“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关羽,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重义气,知恩图报,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居功自傲,刚愎自用。 。 35.“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人物是刘备 。 36.诸葛亮的哥哥是诸葛瑾 ,他辅佐的君主是吴国的孙权。 37.“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 诸葛亮 。

38.“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指的是三国中 蜀国 国的君主 刘禅 ,有句成语可以概括这句诗 乐不思蜀 。

39.“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这句诗所指的人物是 吕布 。 40.“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中三姓家奴说是的 吕布 。

41.死于落凤坡的是汉军著名谋士 庞统 ,死于麦城的是 关羽 ,死于白帝城的是 刘备 ,死于五丈原的是 诸葛亮 ,死于阆中的是 张飞 。 42.“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指的是 赵云 。 43.《三国演义》中以“三”开头的故事有 三顾茅庐 、 三气周瑜 、 三英战吕布 。 44.“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所指人物是关羽 。

45.在华容道上“三笑一哭”的是 曹操 ,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是 诡计多端 。 46.曹操死后,其子 曹丕 继位,逼 汉献帝 禅位,改国号为 魏 。 47.最初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物是 司马徽 ,后来 徐庶 又再度向刘备推荐。 48. 姜维 继诸葛亮之后,先后九伐中原与魏将 邓艾 斗智斗勇。 49.“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写的人物是 关羽 ,“汉相”指的是 曹操 ,所寻之“兄”是 刘备 。

50.王允利用貂婵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用了如下计策: 离间计 、 美人计 、 连环计 。 51.表现诸葛亮“智绝”的事例有: 草船借箭、 空城计、 三气周瑜、借东风。

52.表现关羽“义绝”的事例有 挂印封金、败走麦城、过关斩将、华容道释曹操 、千里走单骑。 53.表现曹操“奸绝”的事例有 杀吕伯奢 、梦中杀人 。

54.最能体现诸葛亮赏罚分明的情节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

55.曹操称赞他手下的大将 许褚 为“吾之樊哙”,樊哙是 西汉时期 刘邦 手下的猛将。

56.“空城计”主要体现了诸葛亮以下的性格特点: 足智多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神机妙算,善于揣测别人心理 。

57.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 六出祁山 、 七擒孟获 、前后出师表 、忠辅刘禅 。 58.“智取瓦口隘”体现了张飞 粗中有细 的性格特点。

59.“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 曹操 所说,从 杀吕伯奢全家 、 徐州屠城 、 梦中杀人 等事例中可看出其残忍、奸诈的性格特点。

60.下列战役中都采用了火攻 火烧新野 、 火烧博望坡 、火烧赤壁 、 猇亭之战 、 火烧乌巢 、 濮阳之战 、 火烧藤甲兵 、 上方谷战役 。

61. 彝陵之役中蜀国崭露头角的两员小将是关兴 、张苞。 62.计夺天荡山的蜀国两员老将是 黄忠 、 严颜 。

63.被诸葛亮困于上方谷的是 司马懿 、 司马师 、 司马昭 父子三人。

重点情节梳理

1.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次战役。 答:①官渡之战:

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②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曹操大败北还。

2

③彝陵之战:

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开战之初,蜀年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后来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陆逊胸有成竹,先是坚守关隘,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的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全线崩溃。刘备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④水淹七军:

公元21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抗曹。关羽仔细考察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大意的于禁则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全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⑤汉中争夺战:

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张飞打败张邰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赤壁之战中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弱胜强? 答:天时胜: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曹军流行疾病。东南风起。 地利胜:南方多江河,北军不善水战。

人和胜:曹操骄傲,心气浮躁。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处处占先。

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刘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败结陆逊? 答:天时:曹丕篡汉,刘备汉室宗亲,不讨贼而攻吴,政治不利。

地利:刘备孤军深入,不谙地势。于森林茂盛处扎营,当时天气干燥,给陆逊可乘之机。

人和: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之计,内部不和;枉自托大,小看陆逊;不听黄权劝告,一意深入。而孙权结盟曹丕,上下精诚团结。陆逊一时人杰。 2.简要概括刘、曹、孙任一势力的兴亡过程。

答:①曹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不久在赤壁大败,形成鼎立之势。曹丕在曹操死后逼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曹丕,曹睿继位,司马懿逐渐得势,并在高平陵政变中击杀大将军曹爽。司马懿之后,司马师、司马昭废曹芳,杀曹髦,后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曹魏亡国。

②蜀汉;皇叔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夺取荆州和益州。不久关羽被孙仅杀死,刘备称帝伐吴,被陆逊击败。刘备在永安托孤给诸葛亮后死去。诸葛亮结好孙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司马懿所困,在五丈原死去。姜维九伐中原,无功而返。不久,邓艾、钟会来攻,刘禅出降。

③孙吴:孙坚之子孙策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平定江东后遇刺身亡。继位的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曹操。后来因为荆州问题与曹魏联合,设计捕杀关羽,并派陆逊大败来犯的刘备。不久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孙权死后,孙亮、、孙休、孙皓相继继位,朝政动荡。孙皓暴虐无道,于280年为西晋所灭。 重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仁”的代表——刘备

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 三顾茅庐 占领荆州 夺取汉中 建立西蜀 夷陵之战 白帝托孤 【精彩片段】

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三英战吕布(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赚城斩车胄)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

3

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简析“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答:“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在宴会上,伊籍将蔡之害计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单骑速逃,蔡瑁随后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挥鞭急呼,马忽似龙驹,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刘玄德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刘备为关羽报仇,率全国之兵讨伐吴国,兵败退守白帝,一病不起,诏诸葛亮等大臣到白帝,抚其背说:“我有幸得先生相助而成就帝业。然而我甚浅陋,未采纳丞相之言而伐吴,自取其败,悔恨莫及。我死在旦夕,不得不以大事相托。”于是将遗诏递给诸葛亮,一手掩泪一手把着诸葛亮的手说:“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完成统一大业。刘禅软弱,先生以为可辅佐则辅佐,若不可辅佐,则请先生自为成都王。”诸葛亮听罢,手脚无措,流泪跪拜在地说:“臣怎敢不尽全力辅佐后主,以尽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呢!” 3.其他典型故事情节 刘备摔阿斗

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二、“奸绝”一代枭雄——曹操

形象:面色惨白,目光锐利。性格:奸诈狡猾 自私残暴 纵横恣肆 权谋机变 从容不迫 志向远大 飞扬跋扈 目光敏锐

情节: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官渡之战 许田打围 挟天子以令诸侯 梦中杀人 杀杨修 杀华佗 杀吕伯奢家

【精彩片段】曹操献刀(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错杀吕伯奢(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著名的京剧传统剧目《捉放曹》是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改编的。下面是京剧中陈宫唱词:“我先前自道他(曹操)宽宏量大,却原来贼是个无义的冤家,马行在狭道内我难以回马。”陈宫为何骂曹操“无义”?“狭道内难以回马”又为何事?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相关的情节。

【答案】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伯奢以绝后祸。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

4

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便弃曹操而他往。 割发代首(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跣足迎许攸(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3.其他典型故事情节

割须弃袍 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

横槊赋诗 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众将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槊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梦中”杀人 曹操身居高位,怕被人暗害,便对手下说自己梦中好杀人,睡觉时,旁人不要靠近。一次睡觉时被子滑落,近侍替他盖上,他跃起杀了近侍,又躺下睡觉。醒后故意惊呼:“何人杀我近侍?”左右以实告,才假装悲伤,命厚葬之。

杀粮官王垕 寿春伐袁术时,曹操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用”,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用毫无过错的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 三、“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

继承父兄基业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决计破曹(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写到:“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演义》里曹操也说过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话。曹操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请简要叙述这一情节。

[示例](1)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东吴 (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一月之久,曹提多次进攻仍不能取胜,休战期间便去观察孙权军营,(2分)他从远处看到东吴将士纪律严明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2分)不禁脱口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1分)

孙权遗书退阿瞒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

曹操起兵进攻东吴,双方对峙于长江两岸,僵持不下。时近开春,江水上涨,曹营不少已经进水,兵卒叫苦连天。曹操已经有些退兵的想法,但一时骑虎难下。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封信,先是指责了一番曹操,然后暗示曹操要趁回避江水上涨撤兵,果然曹操即刻退兵。 四、 “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

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性格:忠义勇武 忠贞不二光明磊落 恩怨分明

情节:过五关斩六将 斩颜良 千里寻主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温酒斩华雄 败走麦城 【精彩片段】

1、温酒斩华雄(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2、三英战吕布(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3、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千里走单骑”是著名情节,请结合具体内容评述该人物性格。

关羽暂时“归降”曹操后,得知兄长刘备的消息,立即护送着嫂嫂,不辞而别离开曹操;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跟刘备会合。充分展现了关羽的忠肝义胆,表现了他与刘备“誓同生死”的忠义之情。

五关斩六将:刘、关、张失散后,关羽为等待时机寻找刘备以及保护兄嫂不被侵犯曾同意暂时归降曹操,关羽后来得到了刘备的消息,挂印封金,坚决离开曹营,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

5

传授了三个锦囊给赵云,让他如此如此。到了东吴,刘备依计而行,娶了孙夫人,并且在孙夫人的帮助下离开了东吴。周瑜率领大军围追阻截,被孔明布置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急忙登船逃跑。 《三国演义》之谋略篇

1、王允连环计:董卓为乱朝政。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不久却把她送给董卓。吕布大怒,在凤仪亭与貂蝉相会,被董卓发现,貂蝉乘机离间董吕的关系。王允与吕布联合,诱使董卓离开长安,吕布杀死董卓。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 2、曹操抹书间韩遂:曹操想要除掉武艺超群的马超,于是就给韩遂写了封信,将信中的一些“紧要处” 用笔涂掉。信中的那些涂抹引起了马超的怀疑,他认为韩遂与曹操之间有秘密交易。后来曹操又使用其他小手段加深了马超的疑心,终于马韩反目成仇,并大打出手,曹操坐收渔利。

3、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5、巧献连环: 赤壁之战前,蒋干极力推荐庞统去见曹操。曹操正为不习水性的北方士兵晕船生病发愁,向庞统求教。庞统有心让东吴与刘备取胜,于是建议把船只大小搭配,用铁链锁住连环,上铺宽木板,这样能让船上的兵马如履平地。曹操立即传令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

6、郭嘉遗计定辽东: 众将请令攻辽东,曹操依计按兵不动。数日之后,公孙康带着袁熙、袁尚的首级前来投降,辽东归操所有。原来郭嘉遗书上写:二袁投辽东,不可出兵;公孙康一直害怕会被二袁吞并,二袁前去投靠,他必有疑心。若出兵,必联合抗击;若不出兵,必自相残杀。

7、木牛流马: 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兵屯渭水,两军相拒,蜀军粮草接济不便,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派兵夺得木牛流马,命营中工匠依样仿造,也用于搬运粮草,不料中计,被蜀军劫去,司马懿大怒,率兵追杀,却遭蜀军埋伏,险些丧命。

8、诈病夺权: 曹爽派人到政敌司马懿家拜访,探听虚实。司马懿装得老态龙钟,耳聋眼花,喝汤洒满衣襟,讲话口齿不清。曹爽以为他危在旦夕,对他丧失了警惕。当曹爽跟随小皇帝曹芳出洛阳城,祭扫曹叡陵墓。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逼迫曹爽交出权力,随即将其杀死。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8p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