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更新时间:2024-02-28 22: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省淳中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之讲学稿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课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要点·疑点·考点 一、概述

1、整体性是 的,差异性是 的; 2、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

①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 。 ②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3、自然带的形成:

组合不同 形成不同的 陆地自然带

4、地域分异是有 的。 二、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一)基本分异:海洋和陆地 (二)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分异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形成基础:

②影响因素: ③分布规律: 方向延伸, 方向更替

④低纬地区:自然带由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过渡 高纬地区:自然带由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过渡

其中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 、 、 大陆东岸: 中纬地区:大陆中部: 大陆西岸:

1

省淳中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之讲学稿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形成基础:

②影响因素: ③分布规律: 方向延伸, 方向更替 ④由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地带性在大陆中纬度表现明显

大陆西岸 大陆内部 大陆东部 受西风控制 深居内陆,离海较远 受季风影响 降水量较多 水分趋于减少 降水较多 森林 → 草原 → 荒漠 ← 草原 ← 森林

【训练1】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1) 结合景观图片简要说明各自然带的名称、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的特征。

(2)以亚欧大陆东海岸为例,指出从赤道向北极自然带的更替规律:

(3)以亚欧大陆的25°N~50°N地区为例,指出从东西两岸向内陆自然带的更替规律:

(三)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 ①形成基础:

②影响因素: ③分布规律: 方向延伸, 方向更替

④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 的变化规律; ⑤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 (称 带)

⑥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 、山地的 及 等因素有关; ⑦ 纬度 海拔山脉表现最明显

2

省淳中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之讲学稿

【训练2】读“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呈明显的 分布规律,这种山地垂直带是随着 增加, 状况而相应变化造成的。

(2)南坡与北坡自然带垂直变化不同,自然结构复杂的一侧为珠穆朗玛峰 坡,自然带结构简单的一侧为 坡。 坡山麓海拔低,有自然带发展的空间; 坡为向阳坡,光热条件好; 坡面向印度洋,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因此自然带多; 坡由于相对高度小,自然带简单且变化小。

(3) 坡有森林植被, 坡没有。(4)南坡为 性冰川,海拔较 ;北坡为 性冰川, 较高。 三、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1、二者关系:整体性是 的,差异性是 的,且地域分异是有 的。 2、非地带性现象: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还要受到 、 、 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例如:

①在非洲赤道地区热带雨林带并没有横贯整个大陆,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分别是多雨的温带森林和干燥的温带荒漠,原因是 的影响而造成的; ②南半球大陆没有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原因是 的影响而造成的;

③南美热带荒漠带逼近赤道,原因是 的影响而造成的。非地带性现象叠加在地带性现象上,构成了复杂的地理环境。

3

省淳中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之讲学稿

能力·思维·方法

【例1】山地垂直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A、中纬度高山 B、低纬度高山 C、高纬度高山 D、南极洲高山 【例2】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下列各自然带的代号填入与图中 A、B、C、D对应的位置上 ①常绿阔叶林 ②针叶林 ③落叶阔叶林 ④针叶阔叶混交林 A ;B ;C ;D 。

(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陆地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一地域分异的原因是 。 (3)珠峰南北坡的基带有何不同?为什么?

【例3】读下图,沿20°经线所作剖面,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代码处的自然带名称:

A ,B ,C ,D , E ,F ,Y 。

(2)从A到Y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 地带性的变化规律,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3)G山名称是 山,其从下而上的自然带有 。其南坡雪线比北坡 ,原因是 。

4

省淳中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之讲学稿

延伸·拓展

【例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山地

垂直自然带的是___ ____, 判断理由是什么?

(2)从自然带可分析出A、B、C、D各自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什么?

(3)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属_______性规律,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反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4.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5.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6.下列自然带的分布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明显的是( )

A.南半球高纬度缺少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B.北美洲中部的温带草原带 C.安第斯山南段同纬度东西两侧的自然带不同 D.非洲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

5

省淳中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之讲学稿

7.世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加拿大 D.中国 8.生物与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

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 B.绿色植物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变为热能 C.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环境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9.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赤道地区 D.高纬地区 10..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南北方向产生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B.距海洋远近不同 C.地势高低起伏 D.受寒暖流影响不同

11.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 )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B.整体性 C.不可替代性 D.数量的有限性

12.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下列哪个大陆的中纬度地区( )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1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14.陆地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叙述不正确的有 ( ) A.是受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的影响 B.以热量为基础,与水分状况无关 C.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D.由海南岛到大兴安岭的热带一亚热带一温带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这种分异 15.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 ) 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 B.亚寒带地区 C.亚热带地中海区 D.热带雨林地区

6

省淳中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之讲学稿

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17.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18.该山可能位于 ( )

A.赤道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 (二)综合题

19.读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__,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

7

省淳中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之讲学稿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20.读下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回答问题:

(1)图中①自然带是 ,在50°N的高山上开始出现该自然带的高度约为 米,根据图示,该自然带分布下限最高的山地的纬度大致是 。 (2)图中③自然带是 ,该自然带的气候类 型主要是 。

(3)⑤自然带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区是 。

(4)从水平方向看,表现的是陆地自然带的 规律,这种规 律是以 为基础而形成的。

(5)从高、中、低纬度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 。

8

省淳中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之讲学稿

【答案要点】 题号 答案 1.(1)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

(2)经度 水分 中 (3)温带季风 温带草原 风力 (4)水(或水分)

2.(1)寒带苔原 3000米 23oN左右(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3)亚马孙平原(4)纬度地带性 热量(5)低纬度地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B A A C C A C B C B A A B C C A B D A A A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m1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