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更新时间:2024-03-24 04: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单元提示]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内在联系的、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部分人工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它由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彼此依存,相互影响,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和运动,构成了奇妙无比的自然地理环境。由于自然地理因素作用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地理景观,并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关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把握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注重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0.5课时) [课标要求]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学习内容]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生物的演化对环境的影响: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生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生存环境。

三叶虫的出现在代;恐龙的繁荣在代;人类的的出现在代。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末期,恐龙突然灭绝,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

思考:有人说恐龙的灭绝与中生代末期的小行星有关,试解释这种说法可能的原因。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

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能力;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扰动强度和幅度,已达到了可与自然扰动相类似甚至更强的程度。

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进行改善环境,造福于社会,又能给环境带来各种破坏。例如:由于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5课时)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绘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理解各要素相互关系。 [学习内容]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由、、、、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循环、循环、循环和循环等过程,进行着迁移和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如生物循环: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 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则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过程,成为生物循环。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作用:

(1)改变大气成分。 (2)改变水的成分。(3)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 (4)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

1、协调性――每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形成:

【实例】桂林山水的形成:

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的形成和发育与该地区的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等密切相关,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约亿年以前,该地区还是汪洋一片,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后来由于构造运动,抬升为陆地,从而使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其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可溶性、透水性很好。

该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充沛,尤其以4~7月降水较多。东部、西部、北部地势较高,中部、南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天然的地形组合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使石灰岩受到大面积的溶蚀,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程度。

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的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提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随变性――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 【实例】灌溉――水分变化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

河流上中游水土流失后果:

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与低地 海拔升高-→气温降水垂直变化-→植被垂直变化-→动物、土壤等分布变化 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气候恶化-→水旱灾害 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用右图反映了构成地理环境的五

大要素相互作用关系。五大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物质循环,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彼此渗透,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推动了环境

的发展变化。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

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从而使地表由岩石裸露变为草木丛生,导致陆地乃至整个地球面貌发生根本的改变。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这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所谓土壤肥力就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肥力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要素之间的协调程度。 土壤形成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在与的长期作用下,逐渐转变成可生长的土壤。故称风化物为成土母质。

1、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

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含和较多,含较少; 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

,含较多,含和较少;

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较多; 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有明显的特征。

2、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与土壤的化学成分和养分

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母质虽没有肥力,但已具有一定的通气蓄水性能,并能分解释放少量的矿物养分,如钾、磷、钙、镁等。

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 (二)气候与土壤

1、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和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和土壤

中物理、化学过程的与。

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常年温暖湿润的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 2、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随着温度、降水、蒸发以及不同植被生产力的变化,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有机残体归还逐渐增多,风化壳逐渐加厚。 (三)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在适宜的和条件下,岩石表面滋生出苔藓类生物,它们依靠于水中溶解的微量得以生长,同时产生大量,对岩石进行、风化。随着苔藓的大量繁殖,生物与岩石之间的之间相互作用日益加强,岩石表面慢慢地形成了土壤。此后,一些在“年幼”的土壤上逐渐生长起来,进一步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和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再归还给地表。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是不同的。(P74阅读内容)

读右图回答:

(1)图中ABCD(2(3)B形成土壤肥力。 (4

(四)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图解如下:

上述各种成土因素中,和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和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

况的影响最为突出。图解如下: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会产生消极、不利的一面。

一方面,人类通过合理的耕作经营,可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如水稻土。 另一方面,由于违反自然成土过程规律,造成了土壤的退化,如水土流失、盐碱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由上述整体性分析,可看出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重视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否则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反过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活动。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1)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某一种自然资源或自然地理要素中某种成分,必然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

森林资源不合理开发导致的后果:

①改变了林木和植被状况――覆盖率下降,林木蓄积量下降

②引起土壤和径流的变化――水土流失,肥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 ④破坏野生动物生境――自然环境恶化,食物来源缺乏

⑤对小气候产生影响――湿度降低、温差增大,水旱灾害加剧

全球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减少,已被认为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黄土高原土地资源过度开垦,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使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产落后、恶性循环的状况,也是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洪涝、风沙、盐碱等灾害的重要原因。 (3)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它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如:每生产出1吨铜,需要消耗相当于35吨煤炭的能源,会产生出142吨废渣。同时,开采矿石是土地废弃,排出废物和消耗能源也不可避免地会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读环境问题示意图,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A、气候恶化

B、水旱灾害增多C、农业减产D、土壤肥力下降 E、威胁人类生产 F、全球变暖315264 (4)将下列选项按因果关系用字母代号把图填写完整。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表层海水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川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 F.大量燃烧矿石燃料 G.全球气温上升H.大量植被受破坏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课时)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了解主要的陆地自然带分布及基本特征,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及其成因,掌握发展农业生产的因地制宜原则。 [学习内容]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表现

从总体上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各地区又存在地域差异。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地域差异在自然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不可能存在两个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大尺度范围的差异:温度带分异、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小尺度范围的差异:即使是同一自然带也有差异

地球上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臵和海陆位臵不同,分别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体现。

如果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因素,可以得到“理想大陆”自然带 0°

自然带分布模式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阅读P79《亲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完成以下内容:

从海南出发,沿着海岸线向北到黑龙江的漠河,依次可以看到的自然景观大致出现 林――林――林。

从北京向西一直到乌鲁木齐,会依次看到――――――――等自然景观。 由此看,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性和性。 (一)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制约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基本因素是,其在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从向有规律的减少,随之引起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延伸、随变化,这就是纬度地带分异。该地域分异以为基础,水分条件的差异也起一定作用,是热量和水分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其表现:全球性纬度地带性分布,低纬和高纬典型-→南北更替,东西延伸 上述从海南到漠河的变化体现的就是此地域分异规律。

右图是非洲大陆气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读右图看从中部穿过,该地位于纬线之间,由 此决定该区气候属于带气候,气候类型分布以为中心, 呈分布特点。

图中字母代表气候类型:A气候, B气候,C气候,D气候。

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 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 0非洲从南端向北到地中海沿岸,沿20经线依次经过的自然带依 次是

(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全球陆地89%的降水量来自于海洋,因此导致大部分陆 地的干湿度由海岸线附近向大陆内部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同

一纬度地带内,由于条件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而导致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被称为干湿度地带分异,也称经度地带分异。 表现:中纬度地区经度地带性-→东西更替,南北延伸 从沿海向内陆呈现出带、带、带的有规律更替。 右图是“陆地植被水平地域分异与纬度、湿度的

关系”,说说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到内 陆的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以及与地表热量、水分的 关系。【练习】读图训练,沿400N大陆东岸,自然景观变化。(三)垂直分异规律

增加,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步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分异。 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分异同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有相似性。

如右图所示,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

体所在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山麓基带为当地的自然带。 应用:①根据自然带倾斜状况判断阳坡、阴坡 ②根据倾斜状况和南北坡,判断半球位置

③根据山体雪线高低判断迎风坡、背风坡

④根据山体某坡雪线高度,依据气温递变规律,判断山麓气温高低

⑤根据山麓自然带名称判断纬度高低,或根据山体自然带数量多少(复杂程度)判断纬度高低

★关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几个规律性问题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

(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2)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如珠穆朗玛峰的山麓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 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

③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自然带个数多;相对高度小则简单,自然带个数少。

(4)影响某一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有: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如针叶林带在高纬位于山麓附近,在低纬度却位于海拔比较高的位置。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低,阴坡高;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5)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时,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6)通过分析珠穆朗玛峰附近南北坡山地垂直变化示意图,能结合阿尔卑斯山脉南、北两坡的植被情况、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南北两侧自然带及雪线分布情况,认识现状,分析分布规律,找到变化原因,深刻理解垂直地带性的差异规律及阴阳坡雪线分布规律。 ▲雪线及其影响因素▲

雪线即在陆地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某一海拔高度。雪线以上,常年积雪;雪线以下,为季节性积雪。雪线在不同地区不同,主要取决于温度和降水,同时受地形影响。 Ⅰ.雪线与降水量

雪线与降水(雪)量成反比。降水(雪)量越大的地区,雪线的位置越低;降水(雪)量越小的地区,雪线的位置越高。一般地,山地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Ⅱ.雪线与温度

雪线高度与温度成正比关系。温度越高,积雪的消融量越大,雪线的位置越高,反之越低。同一座

山地的雪线,冬季下降,夏季上升。 Ⅲ.雪线与地形

(1)山地的向阳坡获得太阳辐射多,温度高,融雪快,雪线位置升高;背阴坡获得太阳辐射少,温度低,融雪慢,雪线位置低。

(2)山地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3)山地的缓坡容易积雪,雪线位置低,陡坡积雪易下滑,雪线位置较高。 【典例】:

喜马拉雅山南坡为向阳坡,但雪线却低于北坡,其原因:南坡受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且坡度缓,积雪多(海洋性冰川),雪线低。

注意:全球雪线位置最高并不在赤道而是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地区,这是因为赤道地区降水量比副热带高气压带大得多,且温度差别不大,消融量也差不多,因此,赤道地区雪线比副热带低。

右图四山地自然带谱虚线表示雪线,完成下列要求: ①判断纬度高低 ②最可能位于的半球位臵 ③迎风坡与背风坡

读教材P81图3-10《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图,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2)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并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山地雪线的海拔高度与气温和降水有密切关系。思考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

【例题】(2003年广东高考)右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 3、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降水量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 4、该山可能位于

00A.赤道附近B、40S附近C、40N附近D、极圈附近

解析:先看基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明确基带的自然带属性;再按纬度地带性规律,由基带开始,从低纬向高纬更替规律,转化成由低处向高处依次更替的规律。图中①基带为热带草原带,故处于低纬度地区;②为5000米左右,判定为积雪冰川带;③以下为森林草原过渡带,可判定该带为高山草原带。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如华北平原的地方性分异(P82阅读内容)

华北平原的地势地貌分异,从滨海到山麓依次为:平原、平原、平原,其间还有两个过渡的洼地区。各部分的地表组成物质、地表水系、地下水位和矿化度、排水条件、土壤肥力、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地方气候如海岸气候、湖泊气候、森林气候、灌溉区气候、城市气候等,也会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分异。 地方性分异规律表现:有序性和重复性;

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

重复性――表现为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地方分异还发生在更小的尺度上:

由于在基岩风化壳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在相同的地貌部位,岩性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小环境,生长不同的植物种类。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性,多生长;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性,多生长。

总之,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而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但是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时有规律的。当然,在地带性分异规律

的基础上,地理环境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一些不规律的分布现象,

【思考】阅读课本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思考以下问题:(地图册或课本P85) (1) 世界上四处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带形成 (2) 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形成

(3) 南美洲南部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不同原因

(4) 我国天山绿洲和埃及沙漠中“绿色走廊” (5) 南半球缺失自然带及原因 三、主要的陆地自然带

1、森林自然带

一般分布于和(干湿状况)地区,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根据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所决定的特征,自赤道到两极可划分为林、林、 林和寒带冻原带。 2、草原自然带

一般分布于和(干湿状况)的内陆地区,降水量较少,且集中于季,随纬度增加和热量条件的差异,大致可分为草原自然带和草原自然带。

典型的草原自然带:非洲大陆上的,亚欧大陆中部、北美中部、南美洲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

3、荒漠自然带

一般分布于(干湿状况)地区,因纬度和热量条件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如非洲 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沙漠是荒漠自然带;欧亚大陆内部、美国中西部的沙漠是荒漠自然带

荒漠自然带降水小于毫米/年,气温的日较差。严酷的自然环境限制了生物生长。主要的植物,动物具有、、等很强的适应性。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地域分异是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的根本原因。农业生产对象是动植物,动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离不开气候、土壤、水等自然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或自然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结构,在时间、空间分布上是不一样的,就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在大农业生产中,必须根据不同、以及分异的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大农业、和,确定土地利用方式,这才能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并实现生态平衡。否则会导致和。

我国从南向北积温越来越少,依次分为带、带、带、带、带。这种温度分布的纬向地带性差异,造成动植物种类、生长期、栽培和饲养方式、耕作方法与耕作制度、生产率与经济效益等的地域差异。降水量从东南到西北逐渐降低,引起动植物种类、灌溉方式、耕作方法与种植制度、生产力呈现经向地域分异,并最终影响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区域差异。 在生态建设中,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湿润地区一般可以推广植树造林,但要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选择相应的,同时注意造林的多样化;在较为干旱的地区,要注重培育适应当地条件的灌丛群落,使树种、树种、草本植物形成合理的结构,而不能单独种植乔木树种。在草原自然带,自然地理条件并不适于树木生长,主要措施应该是,而不能大规模植树造林。

近几年来,我国实施生态建设中采取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试想一下,分别应该在哪些地区实施相应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6g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