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导学案(新)

更新时间:2024-05-08 06: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九章《力与运动》复习导学案_

【学习目标】

1.知道二力平衡及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Ⅰ 知识梳理

Ⅱ典型题析

【考点1】二力平衡

『例题1』如图,“奔马”模型的后蹄能稳稳地站立在手指上,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奔马”对手指的压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考点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例题2』同一小车分三次从斜面同一高度上滑下,分别在三种不 同表

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有相同的___ ____,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 __,它就滑得越远,伽利略通过实验,深入研究思考,最后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惯 性

『例题3』对于下列几种现象,不能用物体具有惯性来解释的是( ) A.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B.子弹离开枪口后,能继续向前飞行很远

C.同一跳远运动员,“助跑式跳远”比“立定式跳远”的距离大 D.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有前倾或后仰的感受

【考点4】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

『例题4』一个跳伞运动员,总重为500N.在高空下落时,速度逐渐增大,则此时空气阻力 (大于/等于/小于、下同)500N.若跳伞运动员以5m/s速度匀速下落时,空气阻力 500N.若他快要到地面时,调整降落伞,使伞和运动员开始减速,此时空气阻力 500 N.

【考点5】力和运动的关系

『例题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受力,一定是静止的 B.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是不平衡的 C.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方向改变时,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考点6】物体的受力分析

『例题6』如图所示,一小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便停下来.请你画出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例题7』在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的顶壁上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 (加速/匀速/减速)运动.此时小球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忽略空气阻力不计),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 (是/不是/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重点实验】

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的 实验中:

(1)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可设计 甲、乙、丙三个实验方案,其中乙、

丙优于甲。其主要原因是:乙优于甲, ;丙优于甲,是因为小卡片轻质可忽略 的影响。

(2)李明选用乙图装置,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两个拉力F1、F2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通过调整 改变,在探究这两力大小关系时,小车应处于 状态。

(3)倪娜选用丙图装置,保持F1、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如丁),后松手,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

(4)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丙所示的情况下,下一步的操作是: 。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利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和小车,如图所示. (1)影响小车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距离的因素有___________ ;

(2)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有_______ ;

(3)实验时,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 (4)下面是记录实验情况的表格,请将其中(a)、(b)两项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水平部分材料 (a)________ (b)________

(5)实验现象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滑行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的越 。 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______ 运动。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当堂检测】

1.某同学学过二力平衡

F木块 木块 后,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 F木板 木板 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的实

验装置图由原先的图甲改为图乙. 图甲 图乙

(1)用图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的优点是 .

(2)如图甲,某同学在做该实验过程中得到下列数据,但不完整,请将其补充完整: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时,木块静止,则摩擦力 1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时,木块静止,则摩擦力大小为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时,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大小为 N;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 运动。 (3)若改拉木板(如图乙),用F=6N的水平拉力时,木板向右匀速运动,木块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木板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如何? 。 2.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为F/2, F 物体A恰好沿墙壁竖直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 A

A.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足球射入球门时才具有惯性 B.赛车能很快停下来,说明赛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4.如图1所示,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

①图2代表小明的圆点A画出了其竖直方向受到的力. ②小明再沿此绳匀速下滑,其沿绳受到的摩擦力为f绳、 沿杆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杆,f绳 f杆(>/=/</). ③若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 5.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猜想正确的是( )

A. B. C. D.

保持静止状态 做匀速直线运动 继续来回摆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 6.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列的四种惯性现象中,有弊的是 ( ) A.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B.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C.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炉膛内 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7.匀速行驶的高速列车上,小华从站立的P点处竖直跳起,当他落地时,落地点在 ( ) A.仍然在P点 B.在P点的后方 C.在P点前方 D.无法确定 8.一列火车上,茶杯内的水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情况,下列关于火车运动情况 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火车突然向左启动 B.火车向左行驶过程中加速

C.火车向右行驶过程中突然减速 D.火车向右行驶过程中突然加速 9.如图所示,重心较高的木块放在小车上表面上随小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若小车上表面光滑,那么当小车紧急刹车后,木块将 ; 若小车上表面比较粗糙,那么当小车紧急刹车后,木块将 . 10.如图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υA=4m/s、 υB=2m/s、υC=0.如果小球在经过B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_______________运 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若小球在C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不考 虑空气阻力)

11.跳伞运动员从跳伞塔上跳下,当降落伞全部打开时,伞和运动员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跟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已知比例系数k=20N?s2/m2.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m=72kg,设跳伞塔足够高且运动员跳离塔后即打开伞,取g=N/kg,则跳伞员最后下落速度为 m/s. 12.如图所示,当右端挂5N的物体A时,物体B在平面桌上恰好能向右做匀速直线 运动,若现在要使物体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应对物体B施加的力为( ) A.水平向左,5N B.水平向右,5N C.水平向左,10N D.水平向右,10N 13.如图1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

如图2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 B. 8﹣10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t=1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m/s D. 若16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4.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如图所示),开始米袋与 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 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 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15.(1)如图所示,足球被放定在禁区罚球点上.请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弯杆末端连接有一个小球,各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试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画出小球摆到最高点时所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课后作业】消化“复习导学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6o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