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

更新时间:2024-05-16 17: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让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

——我的“校长管理心语”系列之六

衡水市第二中学 秦海地

南朝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文?是错综交杂的痕迹,是一种界线;?化?是改变。各种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起非常?美好和谐?的一种现象就是?文?,用这种?美好和谐?的理念行之于一切,就是?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要求。而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最高要求。文之以晓义,化之以成天下,可见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最好渠道,文化进入心灵的过程是渐进的,而一旦进入心灵,其作用便是极其深远的。文化,上善若水,看似无形,实则润物无声,融通人心。文化如水,有泽被万物之德,有汇纳百川之量,有因势利导之智,有百折不挠之勇,有随物赋形之美,有滴水穿石之力。

很多知名企业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当初只有3个人,是一家靠14万元起家的校办工厂,如今则发展成为拥有一系列知名产品的著名成功企业,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在规模、产量、收入、利润、利税等指标上已连续十几年位居中国饮料行业首位,2010年娃哈哈集团公司在全国民企500强排名第8位。娃哈哈集团公司从小学校园里走出了?经济奇迹?,是因为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企业领导

就提出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并以这种文化来指导每一位员工的行动,激励他们发挥主人翁的巨大作用,树立起了一个鲜明的企业文化形象,成为文化兴企的一个典范。

另一家知名企业海尔集团也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海尔的斜坡球体论认为,海尔如同一个爬坡的球,基础管理是制止它下滑的止动力,而它倡导?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基于?迅速反映,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而形成的企业文化则使?爬坡的球?有了牵引力。海尔集团认为:如果只有止动力,没有牵引力,或者说只有制度管理,没有文化管理,海尔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业绩。

美国曾组织一批科学家对全球二十五年来最成功的企业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不是机会、资本、技术,甚至不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员工技能等,企业制胜的法宝在于企业本身独特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正如TCL集团总裁李东生所言,哪一个企业能够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领先,哪一个企业就能够建立起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如同卓越的企业必须有优秀的组织文化一样,真正的名校也必须具有先进的学校文化。我们认为,学校更应该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学校应该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地方,成为先进文化聚集的场所,成为优秀文化传承的媒介。而一所名校,就应该是精神的特区、文化的家园。一所学校要成为当地最有文化内涵、最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

化之间的竞争。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是一种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失去了学校文化的支撑,师生的精神家园将逐渐荒芜,学校的办学层次将流于平庸,学校将失去可持续发展力与核心竞争力,最终只能归于败亡!没有文化的积淀与引领,发展只是陨落的流星,进步只是夜绽的昙花。校园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是文化,制度是文化,管理是文化,习惯是文化,行为是文化,状态是文化,精神是文化,道德是文化,修养是文化,心理是文化,风气是文化,执行是文化,管理是文化……文化不仅要洋溢在全体师生脸上,更要凝聚在师生神态、灵魂中。但正因其复杂,所以才需要用力,要让校园文化软实力筑就名校品牌,让文化成为名校的名片。

文化是教育的基本内核,是学校工作的轴心,更是育人成才和学校发展的根基。组织心理学家埃德加?舍恩说:?领导人真正的重要性就在于创造并管理文化,领导人是否具有独特的才华表现在文化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作为一名校长,我时刻提醒自己,必须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文化领导力。以文化经营学校,是最上乘的学校管理,也是名校的必由之路。我经常告诉自己,校园文化不是表面的红火热闹,不只是形式的表现,文字的表达,更是内容的浸润、思想的渗透,她是历久弥新、无须张扬的畅达、透悟,是触摸无着、随处弥漫的细致、温馨,她是活跃跳动、激情四射的神韵、灵动,她是全校师生的思想解放、理念更新、思维活跃、幸福发展、和谐共处、教学相长,她是每个人的表里如一、是非明辨、心态阳光、积极乐观、向上向善。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文化能生成教育力量、凝

聚力量、精神力量、约束力量、感召力量,让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成为二中发展的原动力,使得学校有了 ?神来之勇?,在短时间实现了迅速崛起,实现了跨越发展

熏陶感染荡心胸,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育力量

文化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它是一种可持续的教育力量。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优秀的的校园文化,时时处处给师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成长。为此,我们让花木含情,墙壁说话,让每一条道路,每一栋楼宇,每一个文化区、文化板块,都给师生以熏陶感染,净化着师生的心灵。

?君子有九思?(《论语》),?九思路?要师生?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史记》),?经纬路?要师生?经纬天下,经邦纬国,经文纬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景行路?要师生?见贤思齐,尊崇高德?;?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庸》),?敦化路?要师生?修身养德,以德树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弘毅楼?要师生?抱负远大,坚强刚毅?;?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礼

记》),?格致楼?要师生?追求和皈依‘科学精神’?;?知行合一?(王守明),?知行楼?要师生?理论、实践相结合?;?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中庸》),?知远楼?要师生?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勤耕楼?,要二中管理者?勤耕不辍铸名校,大爱无言写春秋? ;?思源堂?,要学生?饮水思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二中人创造了浓郁的二中文化,文化的气息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造就了二中文化校园、二中文化师生。大道无形,教育无痕,校园文化?无声胜有声?。我们让文化的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文化,在二中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二中人。

“我是二中人,要为二中发展做贡献”

——凝聚力量

横平竖直的方块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宫商角徵羽的千古佳音述说着炎黄子孙的剑胆琴心。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中华各族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正如雄浑壮阔的大海汇流万千江河,终成浩瀚之气。二中人的智慧与才智在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之下,形成合力,学校的发展出现了?井喷?效应。校园文化成为增强学校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学校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校园文化使得二中人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二中的环境文化、服务文化、制度文化处处凸显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把广大教职工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向心力,使得学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成功走向成功。?我是二中人,要为二中发展做贡献?,学校的发展成为了二中人共同的愿景。把二中打造成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名校,争创更多的?天下第一?,成了二中人共同的伟大目标、共同的事业追求,成了二中人浓郁的?二中情结?,铸就了鲜活的二中精神。正是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让二中人众志成城,上下一心,从而使得我校战胜生源难题,突破发展瓶颈,一步一个大跨越,一年一个新高度。

有了文化的润泽,二中的?团队精神?迸发出无穷的能量,让二中迅速崛起,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一切皆有可能,超越永无止境”

——精神力量

学校文化塑造学校灵魂。学校灵魂催生学校精神。精神强大,则学校强大。精神雄于天下,则学校雄于天下。二中人充满了自信,因为二中的超越精神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二中人的血液当中,并成为了一种精神基因,不断传承。

二中建校仅14年,我们没有丰厚的积淀,缺乏历史年轮的厚重印迹,但我们有着艰苦卓绝的创业史,那份遗憾正为二中夺人魂魄的

气概所弥补。在不断的创业过程中,?一切皆有可能,超越永无止境?成了我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指引着学校克服生源难题,突破发展瓶颈,在绝处中求得生存,在夹缝中求得发展,在发展中求得超越,在超越中爆发力量。

一切皆有可能,昔日名副其实的?拖尾校?实现华美转身,?敢叫日月换新天?——2008年至今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全市第二,2010年高考学校各项指标综合排名全省第四,文科本二上线人数名列全省第一。

一切皆有可能,二中人几年内连续创造高考奇迹——2010年本二上线人数是2005年的12倍,本一上线人数是2005年的25倍。

一切皆有可能,中考全市排名5000名以后的学生可以考上清华、北大,当年对学习险些丧失信心的学生可以?丑小鸭?变?白天鹅?走进全国知名高等学府,三年的努力可以使二中学子实现华美转身。

一切皆有可能,二中?唯先必争?,频频?摘金夺银?:体育运动会、元旦长跑、健美操比赛,我校学生以绝对优势彰显王者风范;说课比赛,我校教师27人参赛26人一等奖,更有全省全国一、二等奖。

一切皆有可能,昔日学子?避之犹恐不及?,今朝竞相前来就学,更有教育同仁不远千里来二中参观交流,二中办学声誉空前提高……

?超越永无止境?,二中人将超越精神印在脑海,不断地超越,实现强势发展。尽管每年都有学生毕业、老教工退休,尽管每年都有新生报到、新教工上岗,但是这种?超越?的精神已经很好地得到了

传承。?超越?已经凝聚成了我们学校的精神核心,成为学校文化的动态传承。在超越精神的感召下,我们学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朝五晚十,与广大教工并肩奋斗;我们广大教职员工,爱岗敬业,拼搏进取,为学校的崛起而努力;我们二中学子,惜时好学,全面发展,为明天的使命而蓄积能量。?超越?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境界。在全员不断?超越对手,超越自我,超越今天?的努力下,二中一跃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明星校?,每一个二中人都因此而成功,因此而荣耀。

?一切皆有可能,超越永无止境?已根植二中师生灵魂深处,成为不可撼动的精神力量,成为每一个学校成员终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制度管人,文化管心

——约束力量

文化在制度管不着的地方起作用,在制度止步的地方掘进。制度管人,文化管心。墨子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健康的校园文化,积极的精神氛围,会对师生施加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使他们在有意与无意中受到启发与感染,从而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产生一种完善自我的内在驱动力和约束力,进而使自己自觉形成一种学校?规范?和?软约束?的效果。

在二中,我们打造文明礼貌校园,让粗俗的言谈举止受到约束;我们营建团结和谐集体,让破坏团结的不良行为得到收敛;我们捍卫公平公正,让歪风邪气?无处藏身?;我们干事创业、求真务实,让投机钻营?落荒而逃?……

我始终认为,校园文化存在潜在的规范作用与非强制性的导向作用。鉴于我校的生源实际,学生行为习惯较差,我们将?养成?和?规范?融合为自己的校园文化。教师备课区内不接打手机、不大声商量问题,自觉维护办公秩序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教师不迟到、不早退、不怠工,爱岗敬业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内务整理、列队跑操、听课坐姿、书写演算,我们提醒学生?时时要规范,事事要规范?;国旗下讲话、爱鸟宣传、放假必做家务、趣味体育等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我们让学生?成人先成才?、德智体全面发展……

重视文化的约束力量,我们让?养成?和?规范?深深浸润广大师生的精神世界,让二中师生?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感召力量

蔡元培说过,?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塑、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校园是塑造灵魂的精神圣地,环境的育人功能

要求我们在校园环境植入浓郁的文化元素,给校园景观赋予文化内涵,突出科学精神、艺术品位和人文关怀,营造愉悦向上的育人环境。

?铭园?,要学生?铭心立报,永矣无贰?,立志成才;?宜园?,?学习休息两相宜?,要学生?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名校林?,国家重点大学的学校名称及其校训,激励学生成一流人才,树一等品格。?廊道文化?、?墙壁文化?、?楼体文化?更是一股精神力量,弘扬浩然正气,彰显拼搏精神;操场体育看台?灯箱文化?中,体育健儿的飒爽英姿与拼搏精神,让二中学子?高擎二中精神,点燃青春激情?;学校艺术展牌?学星风采?,让二中学子?见贤思齐?,让自己成为?学习之星?、?进步之星?……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文化之于人的影响,也不是靠强制性的灌输,而是靠自觉性的吸取。当文化唤醒了一个人的自觉,那么它所起的作用自然不可估量。文化无言,内心感应。真挚的师生情谊、和谐的人际关系、浓郁的教学氛围、昂扬的精神风貌、文明的行为举止,都是二中的文化元素,感召着二中学子、感召着全体二中人不停向上登攀。

文化如水滴石穿,似绳锯木断,对人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对于二中人来说,二中生活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成长,更是一种文化熏陶、精神洗礼。精神立校,文化育人。二中文化、二中精神深深植入二中人的内心,并成为二中人终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让二中发展得更快,让二中师生更成功、更自信!校园文化像蕴含异常丰富的宝藏,挖掘不尽;又像肥沃的土壤,令植物茁壮成长。她孕育教育智慧,生

发教育理想,提升教育品格,滋养师生心灵,成就高尚品格,令全体师生生命舒展张扬,使得学校教育有品位,有宽度,有厚度。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给二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力量,使得二中?快马加鞭?,加速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bn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