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复习资料_区域经济学

更新时间:2023-03-08 06:31:5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区域经济学

1. 区域经济学p293(简答、辨析)

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里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p294

(1)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包括要素禀赋问题、增长极问题、发展差距问题、区域贸易问题、梯度转移问题。 (2)区域经济关系研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区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另一辆是区域之间的关系。区域经济关系研究主要是对这两大类的竞争和合作关系进行研究。

(3)区域经济应用工具研究。区域规划、区域政策等属于区域经济的应用工具,是近来年区域经济的研究热点。欧盟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区域规划与经济政策问题。

3. 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p295

区位条件指一个地区和周围诸社会经济事务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

区位条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物质条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区位条件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工业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区域经济就不可能实现起飞和持续增长。

第一,区位条件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根据资源最佳配置原则,生产要素往往倾向于流向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域,从而有可能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佳配置。

第二,优越区位条件能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的规模经济效益。大规模专业化分工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空间转移,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商品流通,而这必须有良好的交通通讯设施作为前提条件。

第三,区位条件的改善与利用能推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发达地域,往往由于交通、信息设施的缺乏和落后,而成为其经济成长的“瓶颈”,使之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贻误了发展时机。

4.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p299(简答)

(1)均衡增长理论

基本命题: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生产和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内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均衡增长并不是指所有的部门都按照统一的比例、在所有地区按一个速度增长。均衡增长的中心在于区域内的产业应尽可能地完备,使产业间能够相互形成需求,从而获得内生的增长愿望。 (2)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现实基础一样,都是针对不发达地区生产和消费的低水平均衡状态,主张打破这种状况的方法不同。

1

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国家资本有限,不可能对不发达地区大量投资。第二国家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不需要均衡地投向不发达地区的所有部门,而是对一个或几个关键部门扩大投资,由于关联效应,将带动整个区域内经济增长。第三非均衡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必须存在区域贸易。因为受投资的一个或几个部门生产扩大后,需要庞大的市场,落后地区不可能满足其要求,必须向其他地区输出,这是非均衡增长的关键所在。

5. 区域开发模式选择p302(简答)

增长极模式、发展轴模式、网络新模式、梯度开发模式、产业滚动模式

6. 区域开发中产业空间转移p302(简答)

一.、产业空间转移的一般特点

(1)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2)产业转移的主题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3)产业转移的完成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空间转移。

(4)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阶段的技术。 二.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

(1)第三产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 (2)国际产业转移出现跳跃性转移

(3)生产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 (4)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产业供应链的整体搬迁趋势

(5)国际产业转移主要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演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

7.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p306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主导产业升级实现的。途径:一个是以全新、更高技术层次的新产业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另一个是在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途径:一是发展和主导产业有直接联系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产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这个产业集群占区域经济份额应不低于50%。二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

8. 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原则p310(简答)

(1)要求靠近市场

(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4)要求拥有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的支撑

2

(6)要求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

(8)要求该地区具有有创新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有聚集性

(10)要求有良好的周边环境和较高的生活质量

9.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模式p310(简答)

(1)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自发形成的开发区,如美国硅谷。

(2)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由政府规划和创建的开发区,如深圳工业园区。

(3)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组建的开发区,如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苏州工业园区。 (4)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中心建立的研究开发型企业模式,如日本筑波 (5)以传播、经营和销售高新技术产品为特色的开发区,如北京中关村。

10. 生产要素禀赋决定贸易格局p311(简答)

(1)生产要素禀赋概念。禀赋即天赋。生产要素禀赋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凡是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相对较低价格的要素,即要素的丰裕度高,否则就是相对稀缺的要素,丰裕度高的生产要素就具有禀赋优势。

(2)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

(3)生产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生产要素和商品一样可以流动。通过流动,改善区域要素条件及其组合状况,从而改变区域的生产结构和贸易格局

11. 贸易条件对区域贸易的影响p312(辨析)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与输入商品价格的比率,一般用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表示。如果一个地区输出商品价格总水平比输入商品价格总水平上升幅度大,则说明区域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反之,则意味着贸易条件恶化。

12. 动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p312(论述)

(1)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2)动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产生的基础

(3)动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是梯度转移理论的基础

13. 雁行产业发展贸易理论p313(简答、辨析)

是立足于后发国家发展和贸易的理论。论述后发国家如何接受发达国家传递下来的、技术相对成熟的产业,并将它由有效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的过程。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同时,又引进技术,并消化吸收,提高国产化水平,为国内大规模生产做准备。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第三阶段产品大量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

实际上是落后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实现经济赶超的理论。

14.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p314

3

(1)工业贸易合作 (2)资金合作 (3)劳务合作 (4)科学技术合作

15. 城市(镇)化的动力机制p318(简答、辨析)

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荐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1)农村和城市的互动机制。

A 农村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农村经济发展既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又是城市化的基础。 B 城市经济发展又拉动农村经济繁荣。 (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A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工业化是因,城市化是果,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条件: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要依次演进;农民参与工业化进程

B 城市化促进工业化。 城市化能拉动市场扩张;城市化能使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为工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6. 区域城镇体系的结构类型p320(简答、辨析)

(1)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是指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 (2)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17. 我国城镇体系的发展方针p321(简答、辨析、论述)

(1)(1)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各地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布局。 (2)分三类: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 (3)(2)不发达地区的城市发展方针 (4)A调整现有大城市的功能 (5)B适度发展大城市 (6)C发展中等城市

(7)D改造工业结构单一的城市

18.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p322(论述题重点)

(8)内涵。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9)特征。A工程建设规模大、耗资多。 B基础设施建设反映时代的技术特点 C经营基础设施经济效益比较低

D要保证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消费的需求

(10)区域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4

A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同步增长

B基础设施的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C投资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D投资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9.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p325(简答)

区域性、预见性、综合性、可操作性

20.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p327(简答)

(1)稳定发展经济 (2)高效配置资源 (3)公平分配收入

21. 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p327(简答)

(1)财政金融和税收手段 (2)基础设施投资手段 (3)政府行政手段 (4)区域开发手段

22. 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p328(简答)

(1)区域财政金融政策 A区域财政政策 B区域货币政策 C区域转移支付政策 (2)区域产业和投资政策 A区域产业政策 B区域投资政策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合作政策 A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B区域合作政策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c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