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近代经济学说史复习

更新时间:2023-07-21 16:2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近代经济学说史复习

2011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杨志远

讲在复习前的话 (一)态度端正,高度重视 (二)紧扣材料,认真准备 (三)把握规律,轻松应考

题型介绍

三类,共100分 (一)简答4题,每个8分,共32分。 (二)辨析4题,每个7分(2+5),共28分。 (三)论述(3选2),每个20分,共40分。 问题:三个部分哪一个重要?

出题范围、方向与答题技巧

(一)简答题

1.出题方向:概念,基本观点、重要理论。 2.只需回答要点,不需要展开,按点给分。 1.出题方向:容易混淆或者存在多种选择的概念和基本 理论。 2.先判断正误,然后必须解释理由(按点给分)。如果 判断不正确,一般不得分。

(二)辨析题

(三)论述题

1.出题方向:较为复杂的理论。 2.既要有要点,也要有论述(按点和论述给分)。

近代经济学说史课程的特点

其一,讲历史

经济思想出现的社会经济背景。重要的经济学家及其思想。 历史发展中的经济思想演变。

其二,讲人物

其三,讲变化

经济学说史学习的难点(1)把握历史背景较为困难。 (2)缺乏感性认识,人物不容易记忆。 (3)过去的经济术语、理论和观点,由 于年代久远,较为生疏。

复习材料结构

(1)“一”、“二”和“三”:前古典经济学 (2)“四”、“五”:古典经济学 (3)“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4)“七”、“八”:新古典经济学 (5)“九”、“十”、“十一”、“十二“: 经济学说的发展

复习的要点

(1)注意前后顺序,以提高记忆的效率。 (2)注意从马克思政治经济理论出发看待经 济思想的变化 (3)注意四个重点人物:亚当· 斯密、李嘉图、 马歇尔和凯恩斯,以这四个人物的经济思想为 核心,展开复习。 (4)注意经济思想变化的脉络。主要回答以 下两个主要问题。其一,经济体系是如何运行 的?市场经济。其二,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

复习安排主要内容梳理

重要人物、重要理论和重要概念

重点知识点介绍 答题要点

一、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原指国家为获取货币财富而采取的政策。

1.重商主义的产生。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对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的考察。 重商主义最初出现于意大利,后来在西班牙、葡 萄牙、尼德兰也产生了。16世纪末以后在英、法 两国出现了若干代表著作。 托马斯·孟是英国重商主义最突出的代表。 柯尔培尔是法国重商主义者最大

的代表。

1. 重商主义的产生(1)历史背景西欧资本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16— 17世纪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的兴 起和发展,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国内市场统 一,并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对外贸易的扩张积 累了大量资金,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肇始提供了条件。

(2)对货币的需求

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原始积累的产生商人合作组织和商业革命 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重商主义的性质和发展的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

(3)基本信条

第一,金银是财富的最佳形式,一切经济活动的目 的都是为了获得金银 第二,民族主义。一国促进出口和积累财富都是以 牺牲邻国的利益为代价的 第三,对本国不能生产的原材料免征关税,对本国 能够生产的制成品和原材料实行保护,并严格限制 原材料出口 第四,殖民地化和殖民地贸易垄断 第五,反对影响商品流通的国内费用、税收和其他 限制 第六,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 第七,维持规模大且努力工作的人口。

二、配第的经济思想

威廉·配第 (1623~1687) :英国

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

劳动价值思想

区分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配第的“自然价格”相当于价值。假如一个人 生产一蒲式耳小麦所用劳动时间和从秘鲁银矿 中生产一盎斯白银并运来伦敦所需劳动时间相 等,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

指出商品的价值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 他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 母”的观点,由此又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 创造价值。

三、重农学派

弗朗斯瓦· 魁奈(1694—1774)是法国

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的法国,正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 过渡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重农学派理论的产生奠 定了客观的物质基础 法国涌现出一批启蒙思想家。18世纪是法国意识形态 领域最为活跃的时期,法国启蒙学派的思想家以伏尔 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达朗伯等为代表。启 蒙学派的思想与方法影响着重农学派 法国的重农主义思想传统。法国是一农业自然条件优 越的大陆国家,长期以来农业占有重要地位。17世纪 以后,重商主义政策造成的一些损害农业利益的恶果 更激发起重视农业的思潮。

主要观点

第一,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一种永恒的、不以人们的 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社会经济受着一定客观规律的制约, 经济范畴间存在

着相互的内在联系,事物的发展具有理 论上的可预测性 第二,自由放任、自由流通。反对一切封建主义、重商 主义和各种政府管制,支持国内工商业和国际贸易自由 化 第三,重视农业。农业是生产性的,生产了超过资源耗 费的价值的净产品。工业、贸易和各种职业都是有用的, 但不是生产性的,仅仅是再生产出消耗掉的原材料的价 值和工人们的生存手段 第四,对土地所有者征税。因为只有农业才产生剩余, 并且土地所有者以地租的形式获得了剩余,多以应该只 对土地所有者征税 第五,经济的内部相关性。重农学派从总体上分析了经 济体系中商品和货币的循环流动。

重农学派的特点与主要贡献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 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把农业 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加以考察,认为保障财产 权利和个人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主要贡献

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并分析支配财富与 商品流通的规律,为经济学发展为一门社会科 学奠定了基础 提出了收益递减规律 分析了税负转嫁和税负归宿这两个现代微观经 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自由放任经济系统的分析,关注了经济 运行中的政府作用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7y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