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臣择明主而事

更新时间:2023-10-14 09: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良臣择明主而事,明珠暗投谁之过

马援生于西汉末年,少有大志,及至成年,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他对朋友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其时正值王莽当政,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农民、走卒、贩吏熙熙攘攘,大有人皆欲为王之势。马援常常深忧时局,不能自安。但一时没有途径从仕,他也就在家边放牧边看书,生活虽然简朴,倒也过的惬意。

后来,有人将马援推荐给了王莽,马援盛情难却就接受了。然而,马援见王莽只是空有其表,并非治国安邦之才,于是就把印绶还给王莽,继续回家放牧了。

不久,割据天水(今甘肃一带)的隗嚣请马援出山辅助。隗嚣对马援言听计从,势力很快壮大。但马援注意到,隗嚣不过是“介于大国,孤立一隅”,而不得不“卑辞事汉”,终难成气候。于是心有不甘,时有退隐之意。马援奉命出使巴蜀的另一是势力公孙述,以便探测虚实,决定去留。

马援与公孙述在小时候曾经交好,而公孙述对马援却大摆帝王排场,马援厌恶其作风,因而对公孙述的挽留婉言谢绝了。回去后,马援说公孙述实乃井底之蛙,劝隗嚣专意归汉。

随后,马援出使洛阳。刚到洛阳,刘秀就派专人去请,便装迎接。刘秀侍人真诚,与马援一见如故。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马援觉得刘秀是个“安民之主”,于是就辞别隗嚣投靠了刘秀,并以雄才大略,屡建奇功,成为刘秀颇为倚重的将才。

才华,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出人头地的根本。但是如果才华得不到赏识,能力得不到施展就如明珠投暗。西汉的邹阳原事吴王刘濞,邹阳见刘濞图反朝廷,便转投梁孝王。可惜由于同僚羊胜进谗言,没过多久,孝王就将邹阳打入狱中。

邹阳在狱中写信给梁王,劝他不可亲信谗言,误杀忠良。信中提及:“若将‘明月之珠’与‘夜光之壁’投于暗中,则可使过路人按剑警惕而左顾右盼,2如此?因为无缘无故获得至宝,只能令人起疑啊。这便如我的一片忠心,前来效劳,反使你误解一般。”孝王阅后释之,奉为上客。“明珠暗投”从此比喻珍贵之物落入不明价值之人手中,而不获赏识或珍爱。亦比喻怀才不遇,高才局下或好人误入歧途。

姜子牙之于周文王,诸葛亮之于刘备......古今多少贤臣辅佐明主成大事,又有多少英杰明珠暗投,或怀才不遇,或误入歧途?蒲松龄七十还没有中秀才,孔子其实一生都在寻找能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地方。他们的经历让我们同情,也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拥有满腹经纶和才华,却始终没有降低选择明主的底线。

如果把才能视为一种资源,那么“择明主而事”与“明珠夜投”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前者才华尽展,一生可以扬眉吐气、大展宏图;后者则怀才不遇,一生颠沛流离、暗淡无光。所以人们一定要慧眼拾”主”,让自己的才能“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历史经验

明珠明投是对自己“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一个理智正直、知人善用的上司不但会让你人尽其才,还会帮助你成长。但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即使一时怀才不遇也没什么打不了。这时,要需要自爱自强的定力。只有你坚信自己是一匹千里马,终究是会博得伯乐的赏识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dm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