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4-04-18 11: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的( B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2、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B )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 C )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4.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 B )

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C.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 以农立国

5.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先声的文章,是毛泽东的( D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纪念孙中山先生》

D.《论十大关系》

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B ) A.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B.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C.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处理好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7.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是毛泽东( D )的讲话。 A.《论十大关系》 B.《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

C.《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8. 《论十大关系》的前五条主要讨论的是( A ) A.经济问题 B.政治问题 C.文化问题 D.工业问题

9.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C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

1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C )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1.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B )

A.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的矛盾

B.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2.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D )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3.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作了( B )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反对本本主义》

14.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报告是( C ) A、《党的八大报告》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15.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C ) A.不要四面出击 B.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C.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D.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6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C、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D、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敌我矛盾

17.毛泽东指出:用(D)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一个总方针 A.教育 B.批评 C.法治 D.民主

18.实现( D )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A、集体化 B、农业化 C、现代化 D、工业化

1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 B ) A、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B、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20.毛泽东提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下不正确的是( C ) A、以工业为主导 B、以农轻重为序 C、以斗争为导向 D、以农业为基础

21. 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由毛泽东提出的思想( B ) A、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p83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p83 C、“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想 D、“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22.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B)的强国。 A、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科学技术 B、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C、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教育 D、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教育

23. 党的( C )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A、七届二中全会 B、九大 C、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4. 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 D ),要实现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25. “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制的劳动制度,全日制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半日制劳动制,半日制的教育制度(即半工半读),这是( C )提出来的。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陈云

26.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 B )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观点,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知识分子和科学文化工作的领导,善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使得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陈云

27.党的( B )改变了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错误地认为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八大 B.八大二次会议 C.九大 D.九大二次会议 28.“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 D )提出的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陈云

29.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是( B ) A.前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 B.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C.都是是非问题 D.都是人民内部矛盾

30.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方法分别是( C ) A.采用民主方法 B.采用专政的方法

C 前者采用专政方法,后者采用民主方法。 D 前者采用民主方法,后者采用专政方法。

31.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所谓民主方法是指(A) A.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 B.辩论的方法 C.大鸣大放的方法 D.批判的方法

32.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A )

A.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教育──批评──团结”的方针。 C.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批评──团结──教育”的方针。 D.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批评──团结──批评”的方针。 33. 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A)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阶段、共产主义阶段 D.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共产主义阶段

34.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主要点包括“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他们是( A )

A.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以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济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B.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以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济为补充。.以计划经济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C. 以计划经济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以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主体,以为补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以计划经济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以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主体,以为补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5.刘少奇同志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是指( A ) A.全日制的劳动制度和全日制的教育制度、半工半读 B.半日制的劳动制度和半日制的教育制度。 C.半日制的工作制度,半日制的学习制度 D.半日制的实习制度,全日制的教育制度 36.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 A )方针。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大鸣大放 C.大字报 D.大批判 37.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 D )

A.日本经验 B.新加坡经验 C.美国经验 D.苏联经验

38.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 C )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A.《论十大关系》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联合政府》

39. 毛泽东提倡运用( C )规律深刻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A.质量互变 B.否定之否定 C.对立统一 D.市场经济 40.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毛泽东提出( A )的发展战略p83

A.“两步走” B.“三步走”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两个一百年”

41.《论十大关系》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 A )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A.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直接的、间接的 B.党内党外、直接的、间接的 C.党内党外、国内国外 D.内部、外部、直接的、间接的

42.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 A ) A.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43.人民内部矛盾是( A )

A.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非对抗性矛盾 B.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的统一 C.在人民利益根本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对抗性矛盾 D.不可调和的矛盾

44.“两参一改三结合”即( A )

A.干部参加劳动和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B.参加劳动和参加学习。深化经济改革。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C.干部参加管理和工人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

D.干部参加劳动和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 4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 A )思想。 A.发展商品生产和利用价值规律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改革

46.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 D )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 47.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 D )的特点。 A.尖锐性 B.对抗性矛盾 C.斗争性 D.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48.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C )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 4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 )

A.人民当家作主 B.共产党的领导 C.法治国家 D.文化发展 50.( A )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 A.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B.走社会主义道路 C.走改革开放道路 D.走农业化道路 二、多项选择题:

1.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主要有(ABCD) A.忽视生产力发展 B.机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C.照搬苏联经验

D.混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体制的区别

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ACD)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3、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分别是(BC) A 前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 B 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C 前者采用专政方法,后者采用民主方法。 D 前者采用民主方法,后者采用专政方法。

4、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所谓民主方法是指(ADE) A 讨论的方法 B 辩论的方法 C 大鸣大放的方法 D 批评的方法 E 说服教育的方法

5、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下面哪些是正确的:(ABD)

A对于思想政治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肝胆相照”的方针。

D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6.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AB)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共产主义阶段

7.1956年底,毛泽东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世纪50年代,反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理论成果有(ACD ) A.提出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C.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D.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8.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主要点包括“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他们是(BCD) A.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 B.以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济为补充 C.以计划经济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D.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9、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ABD)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0、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其要点包括:(ABC) A.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样两类矛盾 B.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

C.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D.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两类学说

11、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ABCD ) 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2、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ABCD) A.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C.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3、1956年,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其背景是(ABCD) A.经济建设上学习苏联的做法,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样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 B.苏联模式显示了它的威力

C.经过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已经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 D.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模式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必须引以为戒 14、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在( AB ) A.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B.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后 C.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后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二、辨析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证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符合中国国情。( )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的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完全彻底地解决了。( )

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进行过专门的论述。( ) 4、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 )

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

6、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相同的矛盾。( )

7、在我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敌我矛盾。( )

8、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求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

9、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

1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要全盘否定和抛弃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成果,也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不同资本主义发生任何联系。( )

11、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

三、论述题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意义。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四、材料分析题

下面一组选自《论十大关系》中的材料:

材料1: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

材料2: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转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反革命是什么因素?是消极因素,破坏因素。是积极因素的反动力量?革命可不可以转变?当然,有些死心塌地的反革命不会转变。但是,在我们的条件下,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将来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

材料3: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艺术的一切真正好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地批判地学,不能一切照搬,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能学。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结合材料1、2、3,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分别指什么?二者关系怎样?我们的态度应怎样? 3.分析材料3,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学习外国经验的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oh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