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日产45T精炼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22 07: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牡丹江油脂厂日产45T

精炼油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系 建设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油脂厂

2006.10.6

厂长:XXX 项目负责人:XXX 项目技术负责人:XXX

审核:XXX

项目编制人员及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目录:

1项目基本情况 ................................................................................................................................ 2 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 2 1.2 项目单位性质:股份制 ...................................................................................................... 2 1.3 项目主管单位和项目负责 .................................................................................................. 2 1.4 项目建设地址 ...................................................................................................................... 2 1.5 可行性报告编制单位 .......................................................................................................... 3 1.6 项目研究内容和依据 .......................................................................................................... 3 1.7 项目建设状况 ...................................................................................................................... 3 1.8 项目投资金额及经济技术指标 .......................................................................................... 5 1.9 结论 ................................................................................................................................... 5 2项目提出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 5 3精炼油产品市场预测 .................................................................................................................... 5 3.1国内市场考察 ......................................................................................................................... 5 3.2国际市场考察 ......................................................................................................................... 5 3.3产品价格考察 ......................................................................................................................... 6 3.4市场需求预测 ......................................................................................................................... 6 3.5市场营销策略及产品目标市场预测 ..................................................................................... 6 4项目规划和厂址选择 .................................................................................................................... 7 4.1项目规划 ................................................................................................................................. 7 4.2厂址选择 ................................................................................................................................. 7 5工程技术方案 ................................................................................................................................ 9 5.1项目组成 ................................................................................................................................. 9 5.2产品质量标准 ......................................................................................................................... 9 5.3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选择 ................................................................................. 9 5.4总平面布置和车间布置 ....................................................................................................... 11 5.5精练油加工厂厂内外运输情况 ........................................................................................... 11 5.6土建改造工程 ....................................................................................................................... 11 5.7给排水工程 ........................................................................................................................... 12 5.8供电....................................................................................................................................... 12 5.9供热....................................................................................................................................... 13 5.10通风..................................................................................................................................... 14 5.11维修 ..................................................................................................................................... 14 6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 14 6.1建设地点的环境现状 ........................................................................................................... 14 6.2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 14 6.3环境保护采用标准 ............................................................................................................... 14 6.4治理方案及预期效果 ........................................................................................................... 14 6.5工厂卫生、劳动保护及职业安全卫生 ............................................................................... 15 6.6物资管理 ............................................................................................................................... 16 7节能与计量 .................................................................................................................................. 17 7.1设计依据 ............................................................................................................................... 17

7.2主要措施 ............................................................................................................................... 17 7.3节能机构的设置 ................................................................................................................... 17 7.4计量....................................................................................................................................... 17 8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 18 8.1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 ........................................................................................................... 18 8.2劳动定员 ............................................................................................................................... 18 8.3人员培训 ............................................................................................................................... 18 9项目实话进度建议 ...................................................................................................................... 19 10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20 10.1投资估算 ............................................................................................................................. 20 10.2流动资金估算 ..................................................................................................................... 20 10.3项目总投资 ......................................................................................................................... 20 11财务评价 .................................................................................................................................... 20 11.1单位产品成本和总成本 ..................................................................................................... 20 11.2产品成本估算依据 ............................................................................................................. 21 11.3产品销售收入: ................................................................................................................. 21 11.4利润估算 ............................................................................................................................. 21 11.5财务现金流量分析 ............................................................................................................. 21 11.6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 22 11.7评价结论 ............................................................................................................................. 22 11.8敏感性分析 ......................................................................................................................... 22 12综合评价 .................................................................................................................................... 22 12.1社会效益分析 ..................................................................................................................... 22 12.2生态效益分析 ..................................................................................................................... 22 12.3综合评价 ............................................................................................................................. 22 附录 ................................................................................................................................................ 22

1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日产20吨大豆精炼油加工项目 1.1.2建设单位:牡丹江油脂厂 1.2 项目单位性质:股份制 1.3 项目主管单位和项目负责 1.3.1项目主管单位:牡丹江市油脂厂 1.3.2项目负责人:XXX 1.4 项目建设地址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 可行性报告编制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

1.6 项目研究内容和依据

1.6.1研究内容

(1)对精练油加工产品数量、质量进行分析,对销售市场进行分析预测 (2)对项目的三废处理和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谁 (3)对项目的投资进行分析谁并提出估算

(4)对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和测算 1.6.2研究工作依据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合同书 (2)委托单位提交的基础材料 1.7 项目建设状况

1.7.1原料来源情况:

牡丹江地区是黄豆主产区,地质肥沃,年产大豆500000吨,牡丹江油脂厂因扩展规模,粗油日产200吨,故需要扩展精炼油生产线,本项目对粗油进行细加工,日处理量为25吨,加工的最终产品是食用油。 1.7.2加工工厂厂址自然状况 A.交通运输

牡丹江油脂厂位于牡丹江市集贤县政府所在地,北邻国家储备粮库,东邻双福一级公路,南边是住宅区,厂区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本项目充分利用原有三废进行技术改造,无原则新建部分车间,厂区别具匠心火车站3KM,厂内有铁路专用线1000M,交通运输方便;项目原材料和成品运输均可采用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 B.供电条件

工厂现有变电所1座,内设1250KVA,1050KVA、200KVA电輈变压器各一台,原有一条10KVA电源架空线路,外部电源供电可靠。厂区内变电所和各主要生产车间内设有低压电力电容进行无功功率裣,补后功率因数可达0.9以上,空载时可达0.95以上。可以满足生产需要,无须增容。 C.自然条件

。。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东北部,地址位置在东经131北纬4635’。根据国家建分布的第一批及第二批全国主要地区基本地震列度,牡丹江市为7度地震区,基建工程可按7度设防和加固。 D 气候条件

牡丹江地处中纬度,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冬季长,干燥寒冷,夏季短,温热而多雨。

气温

年平均气温2.6℃

七月平均最高气温21.1℃

冬季一月平均最低气温 -14.9℃ 极端最高气温 38.9℃ 极端最低气温 -42℃ 夏季一般相对温度 74% 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530mm 月最大降雨量 345mm 日最大降雨量 43.8mm 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 南偏西 夏季主要风向 西南 风速

平均风速 4.3m/s 最大风速 34m/s 积雪

最大雪深 56cm 最大雪压值 25kg/m 最大冻土深度 2.3m 年平均雷电日 29.5d 全年日照时数 2480h 无霜期 135d E 厂址水纹地质概况

经东煤地质局110勘探水纹队现场勘察和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检测中心站试验,结果概述如下:

经勘察厂址地貌单元属前平原区,冲积坡积层厚15-20米,岩性主要为黄色粘土,稍密至中密,期间无软弱类层分布。

经用微型贯入仪在野外快速测定原状地基上的允许承载力R,压缩模重ES,液性指标数等参数如下:

从地表起算取样深度1.5米

允许承载力R 21.1-22.8吨/平方米 压缩模量ES 72-80kg/cm 液性指数为 55-63

由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检测中心第十九站试验的9个粘土样品成果如下: 从地表算起的取样深度4-8米国。 含水量 21.41-36.4% 允许承载力 12-20吨/平方米

地下水位较深,地下初见水位为-4—4.5米,地基承载力为中等。符合原有建筑物设计需要,水质情况良好,水质总硬度小于五度。

F燃料供应

4

本项目年耗煤400吨,II类烟煤,发蛰量在2*10KJ/Kgc h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是全国煤炭基地,用煤有保证。

G邮电通讯

牡丹江邮电局为万门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同和世界各地。同时,本局已接入因特网,可进行网上宣传,定货,联系客户等。

H供水与排水

工厂原有深水井一眼,出水量为300t/h,工厂原有两条市政给水管线,,供水能力为60t/h,全厂最大供水能力 为90t/h,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排水无无无需处理,可直接市政排水干线。

1.8 项目投资金额及经济技术指标

1.8.1项目投资金额

该项目投资总额216.88万美元,其中流动资金61.7万美元 1.8.2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产品总成本119.53万美元,销售总收入603.86万美元,税金78.5万美元,年平均利润 403.86万美元(税前)、225.42万美元(税后),投资利润率37.33%,投资利税率29.55% 投资回收期:税前2.79年,税后4.55年。

经测算本项目达到投资设计能力的26.34%以上即可盈利,说明本项目承受风险能力较强。 1.9 结论

1.9.1该项目实话后可促进一些相关企业的发展,可直接解决部分再就业人员就业。

1.9.2该项目具有广大市场,有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系作技术后盾。该项目具有投资风险小,见效快的特点。

1.9.3从项目的经济分析得知此项目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销售总收入603.86万美元,税金78.5万美元,年平均利润 403.86万美元(税前)、225.42万美元(税后),投资利润率37.33%,投资利税率29.55%

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尽快批复,以加快本项目的建设实验。

2项目提出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每100克大豆油中约含能量为3759.7千焦脂,脂肪99.4克,碳水化合物0.3克,维生素A原及维生素;B族微量元素,维生素E的含量为3128毫克,另含少量钙、磷、铁、锌、铜、锰等矿物质。大豆油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占50%—60%,油酸占22%—30%,棕榈酸占7%—10%,亚麻酸占5%—9%,硬脂酸占2%—5%,花生酸占回%—3%。豆油还富含卵磷脂。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 黄豆是我们的宝贵资源,过去一直出口或向外地输送原料,使这一宝贵资源白白浪费掉。如何利用我们现有的丰富黄豆资源,综合深度开发,把资源转化成财富,振兴全市经济,成为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3精炼油产品市场预测

3.1国内市场考察

消费量为860万吨,人均消费稳定在7.1至7.5公斤,农村人口食油消费6.5公斤,农村人口消费较城镇人口增幅快;2001年全国社会消费总量为1342万吨。 食用油消费快速增长,归结起来有四个主要原因:一是人口仍是刚性增长;二是我国食油人均消费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油脂消费水平要适当提高;三是食品业、餐饮业、旅游业及相关工业发展和加快小城镇建设,人口相对集聚,将拉动第三产业发展,都将增加食油消费的需求;四是食油在居民生活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很小。所以说今后5-10年食油消费进一步增长趋势不会改变,市场空间较大。 3.2国际市场考察

我国食用油对进口依赖程度较高。预计2006年度全球食用油需求将继续增长,平均增幅约为3-4%。2006年我国取消植物油关税配额,植物油进口环境将更加趋于宽松,没有配额的限制,有条件进口植物油的企业数量会明显增多,进口数量的不确定性也会明显增强。

2006年我国植物油进口有以下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进口总量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棕榈油进口对进口总量的带动会十分明显。二是豆油进口不稳定性增大, 国内产量、国际市场与国内豆油价格、不同企业对价格的不同判断均将会对进口量形成影响。所以从国际的角度上来看,精炼食用油也是有很大的市场的。 3.3产品价格考察

目前,我国食用油市场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区域消费差异明显。食用油市场上有着两种不同的营销模式:一种为金龙鱼模式,以经销商为主;另一种为直销模式,以鲁花为代表。经销商的选择、经销政策的制定、价格政策、经销商的管理是分销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在食用油这样的消费品行业中,终端推广是核心,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进入精耕细作的规范市场竞争之后,终端的争夺将成为营销竞争中的焦点。

元/吨,比前期下降0.2%;江苏5480元/吨,与前期基本持平。“金龙鱼”色拉油每桶为33.75元,较上月同期上调了2. 25元,涨幅7.14%:“火鸟”色拉油每桶为31元,上调了1.75元,涨幅5.98%:“福临门”色拉油每桶为32.75元,上调了1.50元,涨幅4.58%.另外,“鲁花”花生油、“福临门”玉米胚芽油、“福临门”葵花油等一些中高端食用油也纷纷上调了1元钱左右。 3.4市场需求预测

其中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吉林前期涨幅较大,近期涨势减弱,涨幅在50元/吨左右;辽宁地区前期涨幅较小,本周涨幅在150元/吨左右。

当前,东北地区油厂开工不足,近期受进口大豆到港完税成本的提高、进口大豆到港数量的下降,新豆尚未上市,油厂豆油库存相对不足,以及节前豆油市场需求活跃等因素的共同支撑,豆油市场价格继续上涨。

当前华北地区节日需求提振市场人气,油厂提价意愿增强,豆粕需求仍无明显起色,价格保持在低位,也使油厂大力上拉豆油价格,同时国内进口大豆、豆油到港预期成本高位坚挺,另外国际海运费和升贴水趋涨,支撑油厂原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共同拉动豆油价格大幅上涨。

当前华东和华南地区在节前市场需求逐渐放大,油脂行情整体联动上涨的刺激下,增强了市场看涨心理,不仅促使厂商提价心理增强,也促使市场贸易商看涨心理增强,购销略显活跃,油厂惜售心理增强,中间商对豆油的采购积极,价格继续攀高。

虽然华南地区油厂开工正常,豆油供应较为充足,但节日市场消费的需求拉动,使油价获得利多支撑,提振豆油价格持续攀高。 3.5市场营销策略及产品目标市场预测

我们拟采用厂家直销、代理商经销的方式,在北京设20处,上海设20处,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地设100处销售点,以扩大宣传,如在哈尔滨市中央商城、中央大街、火车站等地租房设点。与大公司经销商签定代销合同,进入饭店、超市、连锁店。

我们拟同外商合作,打入国际市场,2002年拟打进俄罗斯和东南亚市场,争取2009年拟打入欧美市场。

我们将进行网上宣传,将通过电话台、广播、报纸做广告,打出我们自己的品牌。宣传重点为精炼植物油的营养与健康。

4项目规划和厂址选择

4.1项目规划

4.1.1技术信托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系多年来在 的综合利用领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解决了豆类制品脱腥、速深谷中,有效成分分离等一系列技术着急,并制成各类食品。

牡丹江油脂厂已与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系签订了合同,聘请该系的教授、副教授等专家学者做公司的特别顾问,因此,技术上有坚强的保障。

4.1.2建立粗油精炼加工厂

该厂以精炼毛油为主,再逐渐开发其它大豆产品。该加工厂的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毛油25吨,日产精炼油20吨。

4.1.3原材料及可供量的可行性。

以前车间生产的毛油为主要原料。因在前期工作中,我厂已经扩展了大豆油处理车间,致使粗油产量由日处理150吨升到日处理250吨,所以保证原料来源,同时,可保证产品的质量。

4.1.4项目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原则

指导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方向,根据国家的消费政策,膳食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做广告高科技、资金投入、国家的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提高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档次,生产一批拳头产品,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开发、提供品质优良、营养均衡、品种、方便实惠、物美价廉的食品。

遵循的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托大专院校雄厚的技术力量,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提高企业的全面素质,使产品上质量、上档次、上品种、上包装,使企业在市场的总体水平居于国内做广告地位,使企业在市场的变化面前应变能力强;发展拳头产品,向外向型经济转变,积极出口创汇;向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大规模企业集团发展。 4.2厂址选择

本项目利用牡丹江油脂厂原有三废进行技术改造,无原则新建部分车间。厂址所在地的自然状况如下: A.交通运输

牡丹江油脂厂位于牡丹江市集贤县政府所在地,北邻国家储备粮库,东邻双福一级公路,南边是住宅区,厂区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本项目充分利用原有三废进行技术改造,无原则新建部分车间,厂区别具匠心火车站3KM,厂内有铁路专用线1000M,交通运输方便;项目原材料和成品运输均可采用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 B.供电条件

工厂现有变电所1座,内设1250KVA,1050KVA、200KVA电輈变压器各一台,原有一条10KVA电源架空线路,外部电源供电可靠。厂区内变电所和各主要生产车间内设有低压电力电容进行无功功率裣,补后功率因数可达0.9以上,空载时可达0.95以上。可以满足生产需要,无须增容。 C.自然条件

。。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东北部,地址位置在东经131北纬4635’。根据国家建分布的第一批及第二批全国主要地区基本地震列度,牡丹江市为7度地震区,基建工程可按7度设防和加固。

D 气候条件

牡丹江地处中纬度,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冬季长,干燥寒冷,夏季短,温热而多雨。

气温

年平均气温2.6℃

七月平均最高气温21.1℃

冬季一月平均最低气温 -14.9℃ 极端最高气温 38.9℃ 极端最低气温 -42℃ 夏季一般相对温度 74% 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530mm 月最大降雨量 345mm 日最大降雨量 43.8mm 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 南偏西 夏季主要风向 西南 风速

平均风速 4.3m/s 最大风速 34m/s 积雪

最大雪深 56cm 最大雪压值 25kg/m 最大冻土深度 2.3m 年平均雷电日 29.5d 全年日照时数 2480h 无霜期 135d E 厂址水纹地质概况

经东煤地质局110勘探水纹队现场勘察和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检测中心站试验,结果概述如下:

经勘察厂址地貌单元属前平原区,冲积坡积层厚15-20米,岩性主要为黄色粘土,稍密至中密,期间无软弱类层分布。

经用微型贯入仪在野外快速测定原状地基上的允许承载力R,压缩模重ES,液性指标数等参数如下:

从地表起算取样深度1.5米

允许承载力R 21.1-22.8吨/平方米 压缩模量ES 72-80kg/cm 液性指数为 55-63

由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检测中心第十九站试验的9个粘土样品成果如下: 从地表算起的取样深度4-8米国。 含水量 21.41-36.4% 允许承载力 12-20吨/平方米

地下水位较深,地下初见水位为-4—4.5米,地基承载力为中等。符合原有建筑物设计需要,水质情况良好,水质总硬度小于五度。

F燃料供应

4

本项目年耗煤400吨,II类烟煤,发蛰量在2*10KJ/Kgc h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是全国煤炭基地,用煤有保证。

G邮电通讯

牡丹江邮电局为万门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同和世界各地。同时,本局已接入因特网,可进行网上宣传,定货,联系客户等。

H供水与排水

工厂原有深水井一眼,出水量为300t/h,工厂原有两条市政给水管线,,供水能力为60t/h,全厂最大供水能力 为90t/h,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排水无无无需处理,可直接市政排水干线。

5工程技术方案

5.1项目组成 项目组成情况见表5.1 序号 1 2 3 4

工程类别 主要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建筑

公用工程建筑 其它

工程名称

中和车间 漂白车间 除臭车间 灌装间 成品库 包装材料库 机修间 停车场 锅炉房 变电所 水处理间 办公楼

全班宿舍(包括沐浴间) 门室 厂区道路 厂区绿化

5.2产品质量标准

5.3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选择

5.3.1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

生产产品应选择工艺合理简单、设备投资最省、产品质量最高、操作最简单的工艺。为此,我们根据研究及中试的结果,确定了该工艺路线。

表5.3.1大豆油精练工艺路线

豆油精炼工艺流程

工艺要点: ① 碱性精炼

从贮油罐中出来的油被送入中和段区,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经控制加入氢氧化钠并混合进行中和,已中和的脂肪酸可用离心机分离。与此同时,要进行磷酸处理,首选除去油中的树脂,再清洗以除去残留的脂肪酸盐,然后真空干燥 ② 漂白

油中和过后就在真空状态下加入漂白土进行漂白,淡色的漂白油经过滤再送入缓冲罐中准备进行脱臭。

过程是半连续性的。脱臭后的油接着进行部分冷却及“光泽过滤”,然后再进一步冷却。 5.3.2主要设备

生产所无原则主要设备见表5.3.2

表5.3.2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原油移送槽,搅拌器和供料泵 精炼离心机 清洗离心机

精炼油真空干燥系统

连续漂白容器、搅拌器控制器 漂白土配料系统

漂白土过滤器,衡浆罐,泵

执交换器、废气预热器、蒸汽发生器 半连续式脱臭机

高真空系统、三段,气压冷凝器 高沸点蒸发器 脱臭过的油存罐

高速灌装机、封罐机、贴标签机 称量车 水冷却塔

400000L贮油罐 高位水箱 蒸汽锅炉 污水处理系统

型号及规格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5.4总平面布置和车间布置

5.4.1总平面布置原则

本着紧凑合理,节约腹地的原则,在布置时留有扩大生产余地,訏车间和仓库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布置,尽量减少厂内运输量,全厂物流、人流、管道有各自的路线,力求避免交叉,动力设施接近负荷中心,锅炉房设置在厂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厂区留有六米宽的绿化带,考虑环路建设时需要。 5.4.2厂区布置情况

厂前区主要有:科研办公楼,停车场,门卫室,实验室

生产区主要有:冷藏库,中和车间,漂白车间、除臭车间、库房、维修车间、锅炉间、冷却塔、贮油罐。具体布置见附图1

其中各生产区车间总面积1000平方米,厂区建筑物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系数为0.07,厂地利用系数为77% 5.4.3生产车间设备布置

大豆油精炼加工车间的设备布置见附图2 5.5精练油加工厂厂内外运输情况

5.5.1运输采用汽车运输方式,总运输量为16t/h,其中运入2t/h,运出13.2t/h,详见表5.5

表5.5全厂运输量表 序号 1 2 3 4 5 6 1 2 流向 货物名称 原油 氢氧化钠 漂白土 助滤剂 塑料桶 纸箱 成品油 炉渣 运输量 单位 T/h Kg/h Kg/h Kg/h 个/d 个/d T/h T/h T/h 运入+运出 Kg/h 个/d 运量 2 2 40 10 200万 48万 1.8 12.5 16.3 52 248万 5.6土建改造工程

5.6.1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4175平方米 5.6.2建筑特征 5.6.2.1生产车间

A车间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均为甲级,各车间建筑耐火等级应达到一级。

B车间建筑平面布局,由于工艺流程及设备点位需要,部分车间跨度达到7m,柱距为6m,单层砖混厂房,车间净高度6-10m。 5.6.2.2辅助生产建筑

均为单层砖混结构,均采用6m的标准柱距。

运输方式 管路运输 汽车 汽车 汽车 汽车 汽车 汽车 汽车 始发 牡丹江 牡丹江 牡丹江 哈市 哈市 厂内 厂内 终点 厂内 厂内 厂内 厂内 厂内 哈市 垃圾站 备注 到全国各地 到全国各地

5.6.2.3公用工程建筑

A科技综合楼:为间层建筑,楼层净高5m,属于民用建筑,室内外半个力求新颖,别致。 B锅炉房:生产类别为丁级,单层建筑物,净高6m,夸混结构烟筒一座,高度30m,设避雷装置。

C.变电所:生产类别为丙类,单层砖混结构。 5.6.3地震烈度按六度设防

土建改造工程的主要建(构)筑见表5.6

表5.6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一 1 二辅助生产建筑物 1 2 3 4 二公用工程建筑物 1 2 3 5.7给排水工程

5.7.1全厂用水量

油脂精炼厂生产最大用水3t/h,,消防用水为3t/h 5.8.2排水

各车间生产汗水和生活汗水均采用地下管道汇集至Ф300mm的地下排水干线与市内排水干线连通,其排水均符合国家汗水排放标准。 5.7.4消防供水

为了保护消防水量和水压,在水处理间内有消防贮水池,在水池旁加压泵房内设有2台消防水泵(1用1备),专为全厂消防加压用,以确保消防水压 5.7.5给排水主要设备 给排水主要设备见表5.7 表4.7给排水主要设备表 序号 1 2 3 4 5.8供电

5.8.1电源、电源设施与外部条件

本项目工厂原有180KVA和250KVA变压器两台,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要,无须

设备名称 给水泵 消防泵 砂棒过滤器 贮水器 型号及规格 PL56-20 101 40 单位 台 台 台 个 数量 2 2 2 1 备注 建(构)筑物 生产建筑物 精炼车间 原材料库 包装材料库 产品成品库 机修车间 停车场 锅炉房 办公楼 建筑面积 1000 300 500 300 70 90 180 720 层数 双层 单层 单层 单层 单层 单层 单层 单层 结构类型 砖混 砖混 砖混 砖混 砖混 砖混 砖混 砖混 备注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增容。

5.8.2全厂用电负荷和负荷等级

本项目用电设备电动机约为25台,装机容量约为170KW,生产期用电计算负荷约为164.84KW。用电负荷大部分为三类负荷,均为交流低压(380/220)用电设备。

表5.8牡丹江油脂厂植物油精炼用电负荷表 序用电设备号 名称 1 2 3 4 锅炉房 供水站 加工车间 照明及其它 小计 全厂同时系数0.9 增设无功补偿 合计 容量 Kw/h 38 28 67 20 计算系数 Kx 0.75 0.7 0.7 0.8 CosФ 0.8 0.8 0.8 0.8 TgФ 0.75 0.75 0.75 0.75 计算负荷 Kw/h 28.5 19.5 47 15 110 99 99 Kvar 21.38 14.7 53.6 11.25 100.93 90.84 25 65.84 Kva 164.84 备注

5.8.3防雷设施

牡丹江市为轻雷区,高度超过24m的建、构筑物应按防雷等级设置设施,按照国家标准 5.9供热

5.9.1热源的选择

本项目工艺生产需要1.47MPa以下的饱和蒸汽,厂直周围没有其它企业热源可利用,因此,确定本项目建一座蒸汽锅炉房来供应生产、生活用热的需要。 5.9.2全厂热负荷及供热要求

表5.9全厂热负荷表 序号 1 2 3 4 用热单位 蒸汽参数 压力MPa 车间 采暖通风 锅炉自用汽 管网损失 总计 0.3-0.8Pa 0.3 0.3 温度℃ 饱和 饱和 饱和 蒸汽量t/h 最大 2..76 0.34 0.17 0.17 3.44 5.9.3供热方案选择

本项目最大热负荷3.45t/h,平均热负荷为3.20t/h。蒸汽参数为0.3-0.8MPa的饱和蒸汽,因此,确定选用shl2—1.27/150饱和蒸汽锅炉一台,锅炉容量为4t。

本项目工程包括锅炉间、水处理间、给水间、引风机间、输煤系统等,收锅炉生产的MPa饱和蒸汽直接供热。其他用汽均由锅炉产汽经减压温度后供到用热单位。根据国家“今后新建取暖系统要采用热水取暖”的精神,本项目建筑物采暖热媒通过汽水换热器制备95℃彩暖热水供热。

平均 2.56 0.32 0.16 3.04 冷凝回水t/h 最大 2.56 0.32 0.13 平均 2.36 0.30 0.11 备注

冬季最大负荷时,两台锅炉最大负荷生产即可。 5.10.4灰渣处理方案及除尘措施选择

锅炉房额定负荷时平均产渣量0.1t/h。每台锅炉配备一台翼板除渣机,各台炉的灰渣再汇集到一条横置的总除渣机中,由此除渣机将渣运往贮渣斗,定时将渣运出场外。

3

经锅炉房额定工况时总产烟气量为7645.52m/h,每台锅炉尾部配备一台GQX型多管高效除尘器,该除尘器效率达95%。

3

经除尘器之后统一从烟囱排放深度为239mg/ m,低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口直径为1m。

5.9.5锅炉房主要设备选择

锅炉房主要设备选择情况见表5.9

表5.9锅炉房主要设备选择 序号 1 2 3 4 5.10通风

原料处理车间和脱臭车间散发有大量的热气,为了排队这部分气体要随时进行通风换气。采用轴流风机1台,型号为BT35-11N04。 5.11维修

维修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全厂设备的日常维修,管道的中小修,备品的加工,小型设备的制作及简单的技术改造,全厂低压电器设备修理等。

设备名称 锅炉 锅炉铺机 水处理 除尘器 型号及规格 SHL2-1.27 GQX10 单位 台 套 套 台 数量 1 1 1 1 备注 6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6.1建设地点的环境现状

本项目拟建于牡丹江市集贤县政府所在地,厂区南侧为居民区,北侧、东侧和西侧均为耕地,厂区周围无任何污染源,大气环境良好。厂区内的锅炉房布置于厂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且采取防尘措施。 6.2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废水:生产排放的清洗污水 6.2.2废气:锅炉烟气 6.2.3废渣:煤灰渣 6.3环境保护采用标准

6.3.5GBJ4-73《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6.4治理方案及预期效果

6.4.1生产废料及生活垃圾

用汽车运送生产废料,达到生产废料及时运走、不积压 。 6.4.2噪声

油脂精炼加工车间和机修车间的噪声主要来源是机器的转动、振动的噪声。对机器引起的噪声,设隔离防护沙场间壁墙,以便噪声控制在最小限度。部分设备引起的噪声选用消声 6.4.3废水

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清洗原料、设备及车间环境卫生,水质不含有有毒物,有害物质,与生活废水相当,可直接排放于市政排水系统。 6.5工厂卫生、劳动保护及职业安全卫生

6.5.1工厂卫生

厂区周围有良好的好生环境,厂区周围(300米内)无有害气体、放射源粉尘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厂址不在传染病医院的近旁。 6.5.1.2厂区总平面布局

(1)总平面的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区,包装区,库房相互分离

(2)原料库、加工车间、包装车间及成品库的位置符合操作规程。物料与人无相互交叉污染。

6.5.1.3厂区公共卫生

①厂里排水有完整的、不渗水的并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下水系统,下水通畅。 ②厂区地坪设有排水暗沟以排除厂内积水。 ③车间内而所采槽式,便于水冲

④更衣柜每人一个,鞋帽与工作服分格存放 6.5.1.4车间卫生

(1)每道工序之间均加以分隔

(2)与物料接触的机器、输送带、工作台面、工作器具等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3)人员和犝暖呼呼上均采取防虫、防蝇措施,车间内配备热水及温水系统供设备及人员卫生清洗用。

(4)车间墙面瓷砖高2米,天花板采用防水防腐防霉材料。 6.5.2劳动保护及职业安全卫生

本厂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 6.5.2.1噪声

生产车间在的机、风机在工作时都会产生噪声,锅炉房鼓风机,引风机产生的噪声。 6.5.2.2高温

锅炉房内受高温热辐射。

6.5.3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较大的场所为:锅炉房和中心变电所。 6.5.3主要依据

劳动部劳字(1998)48号《关于生产性建设工作项目职工卫生监察暂行规定》 TJ36-79《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GBJ58-83《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子表装置设计规定》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5.4 主要防范措施及预期效果 6.5.4.1安全

(1)总平面布置量按防火规范要求设计,厂内供水除满足各车间生产和生活需要外,还需要满足消防用水的要求。

(2)各台生产设备的舍去部位均设防护罩,操作平台或坑周围设防护栏杆。加强设备管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定期进行设备维修和人员技术培训,实行上网合格证制度,强化人身安全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3)锅炉及压力宣传品设置安全阀及安全监察控仪表。

(4)势力设备及管道,其外表均包敷保温层,使其表面温度不高于50度,既节能,又可避免对人体烫伤。

(5)按电力设讦规范进行各车间的配电设计,装设防雷接地设施。为了安全用电,减少生产车间在高度温度下触电和火灾事故的发生,电器安装应符合有关规定。半于多水场所的电气设备,如按钮行程开关等,必须采用密封防水型,手执电动工具、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以及插卒回中和等均应设漏电保护装置,以确保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严禁用水冲击用电设备,以免漏电伤人。电气动力设备应采取保护性接地措施,种种堆放物应充分考虑到装卸运转的便利与安全。

(6)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加强企业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设备的结构和性能,以确保安全生产,厂部和车是应有人分管安全工作,各班级应设置兼职安全员。 6.5.4.2噪声

除上述采取措施外,并对直接受噪声影响的操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配戴耳塞,防声棉等,以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6.5.4.3卫生

主车间内设置男女更衣室,锅炉房内(附近)设置男女浴室。 各车间设置洗卫生设备

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要经常清扫,加强督促检查。 6.5.4.4专用投资估算 (1)主要防范设施费用

环境保护、消防设施、防雷接地设施、通风设施、劳动保护及卫生设施等费用,已分别列入相关专业投资估算内,在此不再开列 (2)安全教育装备和设施费用建设期间在职工培训费中开列,投产后在参加社会保险解决。 6.5.5消防

本厂是以黄豆为主要生产原料的加工厂,其成品包装为可燃固体,且库存量较大;另外该生产电力负荷较大,根据《建筑设计防炎规范GBJ16-87》,应设置室内外消防系统。

根据可烯物性质,主要采用水消防,在厂区一流状生产及消防供水管网上,每隔一定的距离设计SS-1.0型室外地上式消防栓;另外,在适当部位设置灭火器。

对于厂房的防火间距和安全疏散等,在总图布置和建筑设计上,均严格按上述防火规范执行。 6.6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经济效益的好坏。本项目采用以下措施进行物资管理。

(1) 制定物质消耗定额和物资储备定额。 (2) 编制物资供应计划。 (3) 严格仓库管理

严格物资验收入库制度,验收把住三关:数量是否相符,质量是否相符,单据是否相符。

物资保管时,摆放要科学,数量要准确,账务要相符;

物资发放时,严格按俄语并有签字才发料,多余材料必须退库保管,定期与车间核实物质的消耗。

经常清仓盘点,检查物资保管情况。

(4) 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物质。可以从以下途径节约物质:

工人及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减少工艺性损耗

连续生产保证设备残留量最小 采用新材料或代用品 改进物资运输和保管工作

7节能与计量

节约能源是搞好企业的重要措施,也符合国家政策法规。本项目在总图布置上,使主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布局紧凑合理,减少了能量传输过程中损耗,水、暖、电、汽设施选择国内最先进类型节约能源,具体措施如下: 7.1设计依据

能源是车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家对能源的利用实行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本项目遵照国务院颁发的《节约能源暂行条例》进行节能设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 7.2主要措施

7.2.1节约用水

除生产工艺本身用水外,其余用水按实际要求使用,以达到节约用水。 7.2.2节约用热

A.通过设备合理造型配套,降低热能的消耗

生产工艺过程中,回收未被污染的蒸汽凝结水,送回锅炉房,以节水节热。 产品生产过程采用热效率较高、传导较快的换热器来提高品温,减少了由夹层罐直接加热耗能大的问题,热损耗相应减少40%。

B.加强对管网和设备的保温,降低表面温度,减少热损失。 C.锅炉选用新型的节能锅炉。 7.2.3节约用电:原厂采用型变压器

7.2.4设备节能:本项目工艺流程采用先进技术,选择国内先进,能耗较低的设备。

7.2.5供电选择国内最新型S9型节能变压器,效率高,并设置无功补偿装置;低压侧采用电容柜补偿,同时选择损耗低、绝缘性好的电线,电缆以减少电耗,并缩短供电线路长度,达到了减少电能消耗的目的。

7.2.6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减少电能消耗。

7.2.7在生产运行中,合理安排生产,耗电多的生产设备、公用工程设备,尽量安排在夜间运行,避开用电高峰,节约电费。

7.2.8项目投产后加强管理,做好设备及管路的日常检查和维修工作,清除跑冒滴漏,减少能耗。

7.3节能机构的设置

设专职节能人员,主要车间指定一名技术人员管节能工作,使节能工作落实到基层,以便使各项节能措施得以贯彻执行。 7.4计量

原材料消耗从进厂到各工段均按100%计量,能源计量设计。对进厂的水、电及蒸汽等全面计量,计量率达到100%。能源配给直到最终消耗的计量均按一级计量企业考虑,计量

率达到92%

8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8.1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

8.1.1企业组织原则

本项目实话者为牡丹江油脂厂。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有关规定,项目实行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笄、资金筹措、建设实话、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本项目直接在油脂公司 董事会的领导下,实行公司总经理负责制。本项目的生产车间、公用工程系统和辅助工程,可按不同情况分别按车间设置,在公司生产技术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开发生产活动,各车间由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工人组成。 8.1.2工作制度:油脂精炼全年生产,一班制生产,工作八小时,全年生产200天。 8.1.3组织机构:组织机构设置见牡丹江油脂厂组织机构图 8.2劳动定员

本项目管理人员13人,技术人员4人,工人4人,辅助人员40人,总计人数61人。生产工序、装置组成及劳动定员见表8.1 牡丹江油脂厂组织机构图

表8.1生产工序、装置级成及劳动定员表 工序 中和车间 漂白车间 脱臭车间 灌装车间 电气变电 锅炉房 机修 守卫 仓库 贮运 供销 驾驶员 财务劳资 管理人员 合计 装置组成 设备1-4 设备5-7 设备8-13 设备14-18 劳动定员 车间主任1人,技术员1人,生产工人2人 车间主任1人,技术员1人,生产工人2人 车间主任1人,技术员1人,生产工人2人 车间主任1人,技术员1人,生产工人2人 电工2人 机工2人 锅炉工2人 化验室主任1人,化验员2人,质检员1人 经警2人,更夫2人, 贮运员2人 供销员20人 驾驶员3人 财务2人 厂长1人,生产副厂长1人,技术副厂长1人,经营副厂长1人 管理人员13人,技术人员4人,工人4人,辅助人员40人 合计 4人 4人 4人 4人 2人 2人 2人 4人 4人 2人 20人 3人 2人 4人 61人 8.3人员培训 8.3.1培训目标

使公司管理者的经营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得到提高,适应项目建设管理和市场的需要。

使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各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使用与维修技能,掌握国内外最新技术信息,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做到生产一代、贮存一代、研制一代。

使一线生产人员提高对本工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接受能力,做到既懂生产管理,又能熟练操作,达到熟练工人的水平。

使经营人员了解产品的性能,熟练掌握市场策略、掌握市场调查的方法,成为企业了解外部的眼睛。 8.3.2技术培训

为了使本项目建成后顺利投产,并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设计指标,因此无原则在工程讯息工期过程中就应开始对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进行理论和实际的培训,以便于在音机运行和联动试运行及投产生产时既能指挥生产正常运行和顶岗操作。

通过培训使管理人员提高本项止的生产管理水平,使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精通工艺技术,能正常开停机操作,具备 处理一般事故和社会性事故的工作能力。

8.3.3操作工人的培训:上岗人员必须参加培训,达到熟练程度,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3.4培训方式

工程建设过程,选派骨干人员分批分期的到相关的生产工厂,大专院校及科研部门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这部分经培训的技术人员,再对其他未培训的人员进行培训。主要生产车间拟聘请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系的专家、教授直接参加项目的指导工作和设备的高度及试生产的指导工作。 8.3.5培训内容及培训费用

(1)生产工人:由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系进行培训,从设备安装高度即开始培训,直到试生产完毕,时间一个月。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结构、原理、易损和易出故障的部位及维修方法,工艺要点,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质量控制等方法,培训费每人150元,共计0.06元。

(2)化验员:由区防疫站培训,时间三个月。培训内容包括微生物指标、理化地、感官指标的检验方法,并取得上岗化验员证。培训费每人500元,共计0.2万元。

(3)总、营销副经理、总师及营销人员:由哈尔滨商业大学培训,时间一个月。培训内容包括学习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市场调查、贸易经济、财会学等。培训费每人400元,共计0.8万元。

(4)生产技术厂长、总工程师及技术员:由哈尔滨商业大学培训,时间一个月。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包装学、新产品开发等。培训费每人500元,共计0.25万元。

(5)其他人员:包括保管、安全保卫、锅炉工、机修工、电工等,分别由劳动、、公安部门进行上岗培训,时间十天。培训费100元,共计0.15万元。 全部培训费合计为1.46万元。

9项目实话进度建议

本项目实话进度计划在一年内建成并投产,力争达到投资少、见效快,项目具体实验进度见表9.1。

表9.1项目实施进度表 年度 月份 可研编制与审计审批 初步设计审批 施工图6 7 8 2006 9 10 11 12 2007 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sv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