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更新时间:2023-03-08 06:30:2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10411-2004

管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O10411-2004)

1 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渗透系数为20~200m/d的土层、砂层,以及用明排水易造成土粒大量流失,引起边坡塌方及用轻型井点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 2 施工准备 2.1 主要机具设备

2.1.1 滤水井管:下部滤水井管过滤部分用钢筋焊接骨架,外包孔眼为1~2mm滤网,长2~3m,上部井管部分用直径200mm以上的钢管或塑料管。

2.1.2 吸水管:用直径50~100m钢管或胶皮管,插入滤水井内,其底端沉到管井吸水时的最低水位下,并装逆止阀,上端设带法兰盘的短钢管一节。

2.1.3 水泵:采用BA型或B型,流量10~25m3/h,离心式水泵或自吸泵。(管井井点的构造见图-2)

2.2 作业条件

223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10411-2004

2.2.1 具有施工所需资料,主要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平面图、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基坑的设计资料等。 2.2.2 确定基坑放坡系数、井点布置、数量、观测井位置、泵房位置等。 2.2.3 井点设备、动力、水源及必要的材料准备完毕。

2.2.4 排水沟开挖(或接排水管),附近建筑物的标高观测及防止附近建筑物沉降措施的实施。 2.2.5 夜间施工作业时,施工场地应安装照明设施,在基坑(槽)上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安全标志。2.3 作业人员

2.3.1 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在入场前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2.3.2 电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3.3 钳工、运转工:已经过技术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操作工艺

3.2.1 施工测量及管井布置

3.2.1.1 根据基坑的平面形状与大小、士质和地下水的流向,降低水位深度以及成孔方式进行放线。 3.2.1.2 井中心距基坑边缘的距离,根据所用钻机钻孔方法而定。 (1)当用冲击式钻机用泥浆护壁时为0.5~1.5m。 (2)当用套管法时不小于3米。

3.2.1.3 管井间距为10~50m,降水深度可达3~5m。 3.2.2 管井井管的埋设

3.2.2.1 成孔:宜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法,即在钻机钻孔的同时,向孔内投放泥浆,护住井壁,以免地下水渗出时坍塌。

3.2.2.2 钻孔直径比管井外径大150~250mm。 3.2.2.3 井管下沉前应清孔并保持滤网畅通。

3.2.2.4 井管与土壁之间用3~15mm砾石填充作为过滤层,地面下0.5m以内用粘土填充夯实。 3.2.3 吸水系统安装

3.2.3.1 吸水管宜釆用直径为50~100mm的胶皮管或钢管,其下端应沉入管井抽吸时的最低水位线以下,并装逆止阀。

3.2.3.2 吸水管上端装设带法兰盘的短钢管一节。 3.2.3.3 吸水管上端出口与50~100mm离心泵相连。

3.2.3.4 通常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设置标高尽可能设在最小吸程处,高度不够时,水泵可设在基坑内。

3.2.3.5 当水泵排水量大于单孔管井涌水量数倍时,也可另设集水总管,将相邻的相应数量的吸水管连成一体,共用一台水泵。 3.2.4 井点运行

224

放线定位 滤料填充 管井的布置 成孔 清孔 沉管 水泵安装 运转 拆除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10411-2004

通电运行后,应经常检查机械部分、电动机、传动轴、电流、电压等,并观测和记录管井内水位下降和流量。 3.2.5 井点拆除

3.2.5.1 地下建筑物竣工,并回填、夯实到地下水位线以上后,方可拆除井点系统。 3.2.5.2 井管用完后,可用人字拔杆、倒链将井管徐徐拔出,滤水管拔出后,洗净待用。 3.2.5.3 所留孔洞用砂砾填充夯实。 4 质量标准 4.1 一般项目

4.1.1 钻孔的垂直度应保证。

检查要求:符合成孔的施工规范要求。 检查方法:现场检测。

4.1.2 井管下沉前应清孔,井点埋设井底沉渣厚度应小于80mm,没有出水不畅或死井等情况。 检查要求:符合清孔的施工规范要求。 检查方法:现场检测。

4.2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等的控制方法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等的控制方法

序号 1 2 3 特殊或关键点 井中心距基坑 边缘的距离 清孔 管井拆除 主 要 控 制 方 法 当用冲击式钻机用泥浆护壁时为0.5~1.5m 用套管法时,不小于3m 符合清孔规范要求,现场检测 地下建筑物竣工、并回填、夯实到地下水位线以上后,方可拆除 观测和记录管井内水位下降值 4.3 质量记录

4.3.1 降、排水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4.3.2 施工日志和每天观测井中水位记录 4.3.3 机械台班运转记录

4.3.4 降水与排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组装偏差

安装井点管要垂直,并保持在孔中心,放到底后,在管四周分层均匀填砂砾或碎石滤层,并使密实,最上500mm用粘土填压。井管高出地面200mm,以防雨水、泥沙流入井管内。 5.2 淤塞

洗井是管井沉设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其作用是清除井内泥沙和防止过滤层淤塞,使井的出水量达到正常要求,洗井后井底泥渣厚度应控制在80mm。 5.3 水淹基坑

管井降水宜采用双电路供电,避免中途停电或发生故障时造成水淹基坑、破坏基土。 6 成品保护

225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10411-2004

6.0.1 井点成孔后,应立即下井点管并填入滤料,以防塌孔。不能及时下井点管时,孔口应盖盖板,防止物件掉入井孔内。

6.0.2 井点管埋设后,管口立即插上吸引胶管,以防异物掉入管内堵塞。

6.0.3 井点使用应保证连续抽水,并设备用电源,以避免泥渣沉淀淤管及水位回升 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控 制 措 施 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有良好的接地保护; 1 电路控制 临时用电不规范 电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检查电缆外观情况。 实行封闭施工,对无关人员不允许进入现场; 2 安装、拆除井点 物体打击 树立警示标志; 三宝四口,日常检查。 填写带入现场的设备清单; 3 井点运行 机械设备状态不佳 检查设备出厂或检修、试运转记录; 检查现场设备实际情况。 操作人员持有效证件; 4 安拆井点 起重 现场作业统一指挥; 封闭区域、控制出入人员; 严禁起重臂下站人。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7.2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 1 2 3 作业活动 生活 清理现场 机械使用 环境因素 生活污水 垃圾 废油 控 制 措 施 集 集中存放,专人处理 设 置分类垃圾箱,及时清运建筑垃圾 使 用过的棉丝(布)不得抛撒、不得焚烧,应集中存放;油污 的土壤应集中存放,禁止扩散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22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m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