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护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3)

更新时间:2023-08-14 08:16: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护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3) 练 考 题

1.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

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方面的知识。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细胞失水。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血浆中的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稳定。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

答案 C

2.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据图可知: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

—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选项错误。若饮食过咸,Na+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毛细淋巴管收集组织液(包括组织液中的某些大分子)形成淋巴最后汇集到血浆中。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组织液中,会使组织液pH降低。

答案 D

3.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解析 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血糖、CO2、O2及尿素等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细胞属于组织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答案 D

4.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解析 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在消化道(胃、小肠)中进行;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丙酮酸氧化分解成CO2和H2O(有氧呼吸第二、三阶

2-段)均在细胞中进行。人体血浆中含有HCO-

3、HPO4等离子,当血

浆中乳酸积累时,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H2CO3和乳酸钠。

答案 D

5.(2014·郑州期末)如图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如果淋巴回流受阻,则会导致乙的积累

C.甲和乙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D.人体内四种体液的pH和温度相近

解析 根据四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判断出,甲为细胞内液,乙为组织液,丙为血浆。细胞内液和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组织液中含蛋白质较少。

答案 C 精 品 题 库

1.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生命现象的分析能力。人体内淋巴的形成是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形成的,当淋

巴管内有寄生虫时,引起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受阻,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

答案 A

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2-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HPO44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解析 本题以内环境为命题点,综合考查内环境的相关基础知识。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当内环境渗透压下降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量将减少,故A错误;内环境的pH主要由H2CO3和HCO-

3来维持,故B错误;细胞代谢的场所

在细胞内,故C错误。

答案 D

3.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A.降低、CO2、Na2CO3

C.升高、CO2、H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D.升高、乳酸、NaHCO3

解析 本题考查人无氧呼吸的产物及人体中的酸碱缓冲物质。在长时间运动或进入高原等缺氧条件下,人体部分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酸性物质——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引起血液pH的略微下降,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血浆中的NaHCO3。

答案 B

4.(2011·四川)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解析 钠离子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钾离子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所以剧烈运动后,大量失去钠离子,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血浆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大量乳酸进入后,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仍保持弱碱性。肌糖原不能再分解为葡萄糖。剧烈运动后产生大量的CO2,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答案 A

5.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小腿抽搐是由于血浆中Ca2+含量低引起的;如果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指尿素)不能及时排出会引起尿毒症;组织液增多会导致组织水肿;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遗传病。

答案 B

6.下列选项,哪些属于外界环境?哪些属于细胞内液?哪些属于内环境?

A.空气 B.核液 C.线粒体基质 D.土壤 E.组织液 F.淋巴 G.脑脊液 H.细胞质基质 I.尿液 J.消化道(从口腔至肛门) K.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腔) L.子宫内腔 M.血液

答案 (1)属于外界环境的有A、D、I、J、K、L。

(2)属于细胞内液的有B、C、H。

(3)属于内环境的有E、F、G。

7.如图中A、B、C表示三种液体,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A、B、C属于内环境的是________;当组织细胞发生过敏反应时,将导致体液________增多;HIV能特异性攻击________细胞。

(2)如果①为淀粉,当正常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发生了③与②之间的转换,那么③表示________,此时________(激素)分泌量会降低。

(3)核酸水解的初级产物是________,共有________种。如果要观察核酸的分布,可以用________染色剂染色。

答案 (1)A和C C T淋巴

(2)肝糖原 胰岛素

(3)核苷酸 8 甲基绿—吡罗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pd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