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几点思考

更新时间:2023-03-08 09:54:5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4届“未来教育家”竞赛 未来教育家训练班(第四期)结业论文

关于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论文题目 : 姓学

名 : 院 :

的几点思考

Xx

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物理学 Xxxxxxx 2012年4月13日

专业名称 : 学

号 :

论文提交日期 :

关于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几点思考

Xx 物信院 2009级 物理学 2012年4月13日

摘要: 学生上课是否注意听讲,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要搞好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三点”选取适当教学内容和教学“五法”,关注全体学生,要有驾驭一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努力调控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快喜悦的心境,从而全身心地师生这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来。 关键字: 课堂教学 注意力 三点 五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注意是心灵的天窗”, 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天窗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天窗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低及终身学习。

因此最关键的还是要求我们教师做到:

一、从课堂教学内容入手,抓住三个“一点”,调动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1、课堂教学力求“丰富一点”。

“丰富一点”主要指的是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事物的道理,更应该在教学上做到多管齐下、多法并举,试着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一题多解。

例如:在学“快与慢的时候”我可以举例龟兔赛跑,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思考怎样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快与慢,然后再让大家设想物体已经跑了5000米了,这时候跑的速度会怎样?学生自然会联想到速度会越来越慢,之后再启发学生逆向思维,那如果跑100米的话,速度会怎样变化呢?如此学生就会很容易物体理解速度的变化。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本节课不同形式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新奇事物、思想、启发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采取一种方式和方法来教学。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时不时的给学生一些新鲜感,给学生换换口味,不要给学生千篇一律的枯燥课堂。

如刘铁芳教授“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讲座中从自然地生活中寻求灵感,从古籍、实事等细节中提炼所教内容的相关点,要给学生千变万化的新鲜课堂,不能与历史脱节,抑不能与时代脱节,在传承中沉淀,在创新中成长。

2、课堂教学讲究“实用一点”。

所谓“实用一点” 就是要求你的课堂内容的选取、情景的创设,活动的开展都要尽量贴近实际,走进生活,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实用。只有课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才会使他们学习起来更有劲头,这样我们才能跟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效果更大的提高。何谓学以致用?何谓理论联系实践?所学的课本知识就是以运用于生活为目的的。

例如:在“光的反射”这节课上,因为天是下午了,所以有在教室两侧的同学反应由于太阳光,他们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趁机引导学生看不清字是什么原因?学生积极讨论后,得出结论——黑板由漫反射变为镜面反射,所以看不清上面的字了。

从生活中入手,立足生活表象,而又超越生活的思考,从生活中来,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回到生活中去。顺着生活世界的“理”显现教育世界的“章”。

3、课堂教学围绕“趣味一点”。

趣味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无目的无约束的玩耍,而是带着我们已经预制好的教学目的去“玩耍”。

比如,自己动手制做物理实验演示教学材料,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化 ,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是物理教学生动活泼、凝聚力强,从而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应用物理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再如,在学习“来自地球的力”时候,可以对学生说一个比较有趣的事:“如果把地球挖穿,然后再从洞口向里扔一个小球,那小球会怎样运动?”答案肯定会让学生都很惊讶,感到很不可思议,然后就可以趁机告诉学生: “如果大家好好学习物理,等到高中就会明白了,如果不好好学习,你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明白的!”等等类似的趣味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了。

二、从课堂教学方法入手,采取多种多元教学方法授课,提高课

堂的教学效果。

1、 导入巧妙法,引人入胜。

新课引入最主要的作用是及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关注教师的授课,收回课间十分钟放松涣散的心,从而认真听课。

导入语的设计应做到既能吸引学生,又不喧宾夺主,如同主餐前的“开口汤”一样,是为进食主餐服务的,而不要影响主餐的进食,可以采用承上启下的方式,以复习上节课内容入手,进而归纳总结的方式推出本节课所讲内容,温故而知新;同样也可采用生成的方式,从学生的回答中切入,更好的引起与学生的共鸣等等方式。

因此,教师每一次课的导入既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紧扣主题,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感兴趣点,具有亲熟感的语气语调,以此来消除应试教育带来的紧迫感、压抑感,从而精心设计,由浅及深、以小见大、以简见丰、以短见长、以实见美,力求新颖别致、引人入胜,为正课的开始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适时停顿法,无声胜有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来讲,绝大多数学生精力都比较集中,关注教师的授课,仔细听课,而偶尔也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人在教室之内而心却在教室之外,甚至做一些小动作,如偷偷用手机上网,或用耳机听音乐等,或者小声说话。

这时,如果教师因此停止授课,直接到学生面前,大声训斥,对其进行制止,一是使学生感到很没面子,伤其所谓的自尊心;二是停止讲课去批评学生,一般要占用较多的授课时间,对整个班级授课的影响较大;三是教师忍无可忍地在全班学生面前批评学生的时候,大多表现为很生气,学生的违纪现象严重影响教师的情绪,进而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发现这种情况教师又不能置若罔闻,不管不问,任其自己不听课,还影响别的同学听课,扰乱课堂教学秩序。

这时,最佳的方法就是在讲课过程中,突然停顿下来,目光关注做小动作或者小声说话的个别学生,引起该生甚至全班学生的适当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学生都会感到不好意思而停止说话或停止做小动作,把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上,甚至,邻近的学生也会提醒或制止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或迫于教师与全班学生关注的压力也会有所收敛,何乐而不为?正应验了“此时无

声胜有声”。

3、 抑扬顿挫法,刺激神经。

当一个人长期从事某一种职业时,有时难免不会出现职业疲劳或职业厌烦。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学生的职业是学习,道理皆如此。

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授课制,教室空间大,学生人数多,课堂控制的难度随着班级人数的增多而增加,它不同于最早教育兴起时的师徒式带教,一个师傅仅带几个徒弟,师傅随时能关注到每个徒弟的一举一动,很少有徒弟会开小差。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学科知识的激增,班级集体授课制的授课时间延长,授课内容增加,再加上各学校实验条件的限制,理论课多,实践课少,学生从早到晚每天一般要听7、8节课,如果教师的授课语调平铺直叙,讲课缺乏抑扬顿挫,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调,像催眠曲一样,学生听的时间长了,就会打不起精神,甚至昏昏欲睡。“教学”本应是有人“教”且有人“学”,而却变成了“教而不学”。

笔者认为,教师的话语即教师作为教育主题能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中与受教者积极沟通的重要手段和权力,它通过话语表达的方式得以实现。语言的表达方式那么的值得考究,教师授课语言则要有起伏变化,当抑则抑,当扬则扬,掌握抑扬顿挫的方法,善于抓住语句的重点来着重表达所要说明的意思,通过增加声音的强度来运用重音,通过改变语速,变换语调,引起学生注意老师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或者强调所表达的重点,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让学生听着有兴致,给学生的刺激信号是起伏变化的,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始终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

4、 强调重点法,引起重视。

对于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大纲,授课面面俱到,缺乏重点,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次课结束了,学生不知道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教师企望学生什么都掌握,结果是学生什么都没有掌握,学生上课打不起精神。所以以重点内容为主线,横向纵向延伸,来扩展教学内容。

何谓重点内容?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其次是要求熟悉的内容,以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等,这些内容也是学期测试的重点范围内容。

利用学生重视考试的心理,课堂上适当强调教学与考试的重点范围内容,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qz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