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

更新时间:2024-02-18 15:45: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心理暗示的作用

如何给中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1900年以前,德国有100多名勇士先后独自一人做了“驾驶单座折叠式小船横渡大西洋”的冒险,结果惨遭失败,丧身大西洋。然而,有一人却创造了奇迹,他就是当时德国的一名精神科医生林德曼博士。他事后回忆冒险的过程,得出结论说,在大洋上孤身搏斗,最可怕的不是体力不支和风浪的袭击,而是自身产生的惶恐和绝望。他说,在航海过程中,他一直在内心深处鼓励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他时时在内心呼唤:“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成功!”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维持了自己的坚毅并战胜了恐慌。

林德曼博士自我鼓励的方法,就是一种心理暗示。是一种自我心态的调整。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心态对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做了一个试验:

首先,他让10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帮助下,这10人都成功地穿了过去。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10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小木桥上走过去的。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

过了很久,有3个人站了出来,其中有一个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倍;另一个颤巍巍的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趴在小木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这次,灯光把房内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由于网线颜色很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你们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这两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反问了一句话“这张安全网牢固吗?”

其实,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失败的原因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能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困难和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的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这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同学们当前所面临的情况,我想以同学们的智力和能力而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能上重点高中(上大学),可是,每年我们都有一部分同学不能如愿,难道是这些同学智力低,能力差,其实不是,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是我们平时看着比较聪明的同学他们没有考上,原因何在?我想这就是因为他们的心态没有调整好。

尤其是进入毕业班的同学,我们会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几乎是乱了阵脚,每天忙忙碌碌的,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想学习可是又学不下去,感到压力特别大,有点无所适从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调整好心态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前面,我们说的德林德曼博士他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成功地度过了大西洋。可能有一部分同学仍然会想:心理暗示真有那么大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试验,让同学们亲身体会一下:

一、心理工作游戏坊

首先将你的双手以手腕与手掌相连接处的线为准对齐,双手掌心相对合在一起,手指并拢,比较左右手的长度基本是一样的。然后请你把左手或者右手手臂向上放松的放在桌子上或者用另一只手将手臂托起也可,再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左手或者右手手指在长长,并在脑海中想象手指长的情形,并且能感觉到手指头肚在发胀、发麻。一两分钟后,请你睁开眼睛,将双手合拢比较一下,你会发现你的手指有什么变化?

同学们可以看到你在心里默念的的确变成了事实。你的手指真的长长了。为什么我们的手指会真的变长了呢?这就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进行了心理暗示。

现在同学们可能已经有点能感受到心理暗示的重要作用了,你想一下你的手指都能长长还有什么不能实现的呢?所以从现在开始同学们要有这样一种心态:你认为你行,你就行。你要对自己坚信不疑。

有的同学也可能会说“这也太神了吧!”,其实这种心理暗示现象并不神秘,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遇到困难时,我们常会对自己说“没事儿,我肯定能行!”这就是一种语言暗示。还有在商品买卖中有一种“撬边”现象,就是有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故意让他的一些同伙挤在自己的摊头做购买状,甚至排起长队,这往往会吸引一些不明就里的过路人也加入到排队抢购的行列。这实质上也是一种心理暗示现象。只不过是他人暗示。

在所有的心理暗示现象中,自我暗示(游戏)比其他的暗示对我们个人的心理、生理、成长和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但是,自我暗示可以分为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消极的自我暗示两种。

只有积极的自我暗示能让我们不断的挖掘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达到某个目标,并且

能够付诸行动。因此,他不仅能增强我的自信心,有助于我们发展自己,取得成功,有时还会出现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在美国,一位名叫帕克的医生就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情,他的一位病人被确诊患了喉癌,并且断言此病无法医治,最多只能活半年到一年。可是6个月后,这位精明能干,坚强开朗的病人精神焕发的来到医院,请医生为他检查,帕克为他做了各项检查后,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这位病人扩散的癌细胞竟然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误诊,不是,这为病人半年前的确患了喉癌,可他一直对自己说:“我不能死,需要我活下去的事情太多了,我一定要战胜它!”他一方面坚持化疗,一方面坚持每天做三次放松训练。他想象X射线就像一颗颗子弹击中癌细胞,想象大量的白血球正在吞噬那些癌细胞。“杀死他,杀死他!”,奇迹由此而生。

但是,消极的自我暗示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消极作用,他甚至能使人致病,致死。

心理学中有一个试验,以一名死囚犯为样本,对他说:“我们执行死刑的方式是使你放血而死,这也是你死前为人类作的一点有益的事情。”这为犯人表示愿意这样做。试验在手术室里进行,犯人在一个小间里躺在床上,一只手伸到另一大间,他听到隔壁的护士和医生在忙碌着,准备对他放血。护士问医生:“放血瓶准备5瓶够吗?”医生回答:“不够,这个人块头大,要准备7瓶。”护士在他手臂上用刀尖点一下,算是开始放血,并在他手臂上方用一根细管子放热水,然后顺着手臂一滴一滴的滴到瓶子里。犯人只觉得自己的血在一滴一滴的放掉,滴了三瓶,他已经休克,滴了5瓶他已死亡,死亡的症状与放血而死一样。但实际上他一滴血也没有出。为什么会死?是暗示使他而死。

说到这儿,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受到了,积极暗示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意识到了消极暗示的消极作用了,那么,怎样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来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服务呢?

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就要抛弃一些消极的观念:我就是改不了;我不是学习那块料;就这样了,再学也晚了等等。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些我们有意识运用的积极的自我暗示。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要学会有意识的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来改变自己,经常用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积极自我暗示的特点

1、主观:每句以“我”开始。比如“我真的是一个有潜力的人”。

2、积极:要用肯定正面的句子,不要用否定词语“不、没有”等。如在考试之前对自己说“我现在很放松”而不是说“我千万不要紧张”,否则印刻在你脑海里的将是“紧张”这个消极意念,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3、现在:尽量用现在时而非将来时。如用“我的数学成绩正在逐步提高”来代替“我的数学成绩将会提高”。

4、简洁:要用简短、精练、有力量的句子,不要冗长繁琐。

5、踏实:你的目标要有阶梯性和可行性,不要一步登天,让自己看不到逐渐积累的成功,从而丧失信心。

6、观像:在脑子里同时相像自己取得进步和成功的图像,就像放电影一样。(白日梦自己)你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你会逐渐和你脑海中的、理想中的你合二为一。

7、坚持:每天花一定的时间来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富有感情的自我暗示,默念、大声说甚至唱出来都行。如运用“60秒钟PR法”(PR,即pride,就是每天用一分钟的时间来不间断的大声说自己的长处和自己期望达到的目标)。在念诵时,你越倾注感情,你的收效就越好。

8、态度坚决:要相信自己“一定能——”,为什么要这样呢?我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想成绩好的同学请举手,想同学关系好的同学请举手,想成功的人请举手。”不知道大家举手的情况怎么样,但是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希望自己成功的。我想可能只有两种人他不想成功,一种是死人,一种是精神病人。可见,几乎所有的人都想成功,但是真正成功的又有几人呢?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蒋平先生在一次演讲中也问同学们同样的问题。但是,当所有的同学都举手之后,他告诉大家:“刚才举手的人都不会成功。”因为“想成功”是不会成功的,只有“一定要成功”的人才会成功。“想成功”与“一定要成功”相差十万八千里,只有你从现在开始下定决心告诉自己说“我一定要成功”时,你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因为当你想成功的时候,还不足以调动你内在的力量,而当你“一定要成功”的时候,你就会有强烈的企图心,你就会全神贯注的调动你全部的力量,排除一切干扰,始终保持旺盛的行动力,向着明确的目标迈进。如对于不良习惯的改变,许多同学以为是方法和时间的问题,其实,所有的改变靠的都不是方法,也不是时间,而是意愿。当你改变的意愿强烈,当你一定要改变的时候,任何不良的习惯都可以立刻改变。

有一位同学在心理咨询时对我说“老师,我学习时注意力不能集中,一个小时都看不完一页的内容。”我问他:“是真的不能集中吗?”他说“是真的不能集中。”我又问他:“你是集中不了注意力呢,还是没有集中注意力?”“是集中不了注意力。”他再次回答。我又说:“奥,是真的集中不了注意力,那么,假如你能在一个小时看完一页的内容,就给你100万元钱,你能不能集中注意力看完呢?”“那当然能了。”他笑着回答,可见,如何集中注意力不如为什么要集中注意力重要。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远比如何学习更重要。

三、成功的意愿决定成功的高度

当你想上大学时,就请你问自己:我到底是想上大学呢,还是一定要上大学呢?

当你想学习成绩好时,就请你问自己:我到底是想学习成绩好呢,还是一定要学习成绩好呢?

当你想集中注意力时,就请你问自己:我到底是想集中注意力呢,还是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呢?

当你想作业做的最好时,就请你问自己:我到底是想作业做的最好呢,还是一定要把作业做的最好呢?

当你想改变一些不良习惯时,就请你问自己:我到底是想改变不良习惯呢,还是一定要改变不良习惯呢?

当你想当你想快乐时,就请你问自己:我到底是想快乐呢,还是一定要快乐呢?如此等等

当你的回答是:“我一定要——”时,并且真的“一定要——”时,那你的一切将会变得越来越好(宋祖英),你的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成功。

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性的例句。如果生活你经常用,他对你产生的效果一定会很好。

1、我一定可以读书很用功

2、我的领悟力真的很强

3、我的考试一定能考好

4、我一定能把这节课上好

5、我一定能在一小时内把作业做好等等

心理暗示的作用不可忽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会把振奋人心的口号喊给自己,巧用心理暗示,长期坚持,你一定会不断取得好成绩,到时相信连你自己都会感到吃惊的。不过,自我暗示也并不是速效灵丹,也不要以为躺在床上心理自我暗示为天才,就真的会变成天才,行动见真功,只有我们的行动才会把它变成现实。

四、尝试,才会成功

有的同学会讲:“我行动了,可是行动的结果仍是失败,我怎么办呢?”

的确,有相当多的人在经历了求学或者考试的失败后,往往就失去了继续战斗的勇气,仗还没有打,就先放下了枪,结果要么是原地踏步,要么是坐以待毙。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试验,桌子上放一个透明的玻璃烧瓶,心理学家把一个跳蚤放入玻璃烧瓶中,跳蚤一下子就跳了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又将跳蚤放入玻璃烧瓶中,跳蚤又会跳出来,如此不断的将跳蚤放入玻璃烧瓶中,跳蚤都会不断的跳出来。后来,心理学家把跳

篇二:教案-奇妙的心理暗示

奇妙的心理暗示

泸县二中叶 绿

设计理念:

心理暗示在生活中非常普通,高中生了解一些心理暗示的知识并掌握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和人际交往。因此我设计了奇妙的心理暗示课程,通过一系列的案例来让学生对心理暗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法

课时:2个时

课前准备:

1、ppt课件

2、活动指导语

篇三:心理暗示的重要性

心理暗示的重要性

西方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选择了一位相貌非常普通又有些自卑感的女学生,在她本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对班上的男同学说,你们现在开始给这个女孩子写信,称赞她的相貌,表达对她的喜爱。经过不长的时间,这个女孩的确变得漂亮了而且她真的赢得了一些男孩子的爱慕。从照片上看,与原来判若两人,而且更加自信了。

心理暗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理。

一个孩子本来很羞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小区里大声叫了一位奶奶。这位奶奶是退休教师,非常喜欢孩子,经常带孩子一起玩。从那以后,她经常故意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宝宝特别大方,喜欢叫人。孩子的母亲也跟着这样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原本羞怯的孩子彻底变了样。在小区里玩耍时遇到熟悉的人,老远就叫人家。

经常有家长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胆小、认生。孩子在这种暗示下,年龄增长了,胆小、认生的毛病却不见改正。正是家长的暗示助长和巩固了孩子的缺点。家长的这种错误暗示几乎随处可见。

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在五个方面对孩子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

一、智力教育;

二、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强者教育;

三、健康、新健康观念的教育;

四、道德教育;

五、自在状态的引导。

这五个方面都可以用心理暗示的方法,使孩子进入我们为他设计的良好形象中。这种暗示是最简单的家庭教育方法。

心理暗示的方法用在家长自己身上同样也可以。

在智力方面,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聪明的,有创造力的。

在心理素质方面,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坚强的、自信的、勇敢的、有社会适应能力的。

在健康方面,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健康的,并且会越来越健康。同时使孩子树立“健康光荣”的新观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vw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