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9:08:2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课 走进中学

第一课时 校园风景线

教师寄语:告别小学,走进中学,开始了人生历程中美好的青春年华,让我们一起了解中学,跨越陌生、结识新朋友。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本校特色,知道学校的发展历史,明白制定校训的意义及学校校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调查等活动了解新学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新学校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难

重点:热爱新学校,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难点:明白制定校训的意义及学校校训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

课前走访老师或领导,或参观校史陈列室,了解本校校史。

1.浏览教材(粗读教材中的每一项内容,扫除生字词障碍,构建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感知。)

2.精读教材(参照下面知识梳理和框架,细读教材中的大字部分,对基本知识点和重点做好勾画,同时对难点和不懂知识做好笔记。) 3.预习及自我检测

(1)走进中学,似乎一切都是新的: , , 。

(2)漫步校园,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新学校比小学大得多,我们将在这里 、 。 (3)在我们的学校有许多社团,学校还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技活动,在这里,每一位同学都能发展自己的 、 ,展示自己的 和 。

(4)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校史记录着学校的 、 的历程,留下了师生共同前进的足迹。

★(5)校训是学校为了树立 而制定的,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 和 ,它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历史传统,体现了学校的 和 。

二、课堂助学

导入:同学们,你们已进入了初中了,你对新环境了解了多少?你能真正融入到这个全新环境吗?

(一)预习与交流展示

(小组内对基础知识和重难点问题的讨论和准备,对于没有找到的知识点和疑问主动向别人请教。) (二) 探究与质疑(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后,其它小组及成员可提出疑问、不同意见或其它问题) 预设问题:

问题1:用自己的方式描述美丽的校园。(完成教材P4的活动) 学法指导:可以用一段话,可以画画等。

问题2:了解我校的校史?(要求学生通过走访学校领导、老教师等完成)(完成教材P5的探究)

问题3:完成教材P6的讨论题。(小组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方案 知识要点:

1.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2.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校训。 3.热爱新学校,培养对学校的感情。

知识结构:

熟悉校园新环境 校园风景线 了解学校校史

校训的含义和作用

三、达标检测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攀枝花.2011)校训是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攀枝花.2013)校训是学校为了维护良好形象而制定的,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遵守的法规。

选择题:

1.走进中学,意味着我们( )

A、是大人了B、成为中学生了 C、可以不依赖父母了 D、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了 2.开学已经快两周了,王宏还是不太适应新学校的环境。他应该( )

A、大哭一场 B、要求回到小学 C、让父母陪同上学 D、请老师或同学帮助 3.( )是学校为了树立良好的校风而制定的。 A、校规 B、校训 C、道德 D、规矩

4. (攀枝花.2011)告别了小学,我们迎来了人生崭新的起点。在中学里,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新老师、新同学、新环境,但从“新起点”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面对的新起点主要是指 ( )

A.我们面对的新环境 B.我们自身成长的新起点 C.我们身体发育的新起点 D.我们面对的新友谊

5.走进中学,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新的同学,面对新的环境,下列想法不正确的是( )

A、我要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生活 B、我要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C、都是陌生人,我只和认识的人在一起 D、我要主动结识新老师、新同学 6.(攀枝花.2013)进入中学,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新学校,为此我们要( ) ①了解学校的风格和特色 ②了解新学校的历史

③了解新学校的校训 ④多讨好老师,少接触同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简答题:校训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

四、拓展练习

以“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为题,请同学们进行自由的简短发言,谈谈为了学校的荣誉。“我”准备做些什么?

★ 学后反思:(学生填写)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1. 2.

我的疑问:

第二课时 跨越陌生

教师寄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让我们敞开心扉,主动结识新同学,了解新老师。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学习目标

1.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新的中学生活;学会与老师、同学交往的技巧;学会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班集体。

2.提高与同学、老师进行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增强自我管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3.融入新集体,热爱新老师,团结新同学,建立新友谊。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新的中学生活;学会与老师、同学交往的技巧;学会以主人

翁的身份融入班集体。

难点:提高与同学、老师进行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

1.浏览教材(粗读教材中的每一项内容,扫除生字词障碍,构建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感知。)

2.精读教材(参照下面知识梳理和框架,细读教材中的大字部分,对基本知识点和重点做好勾画,同时对难点和不懂知识做好笔记。) 3.预习及自我检测

(1) 敞开心扉,主动伸出友谊的 ,对新同学说一句 。给新同学一个善意的 ,对新同学做出一个友好的 ,我们就会拥有新的朋友,拥有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

(2)结识新同学,让同学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可以从_______开始。_______是被尊重和被接纳的体现。

(3)记住他人的名字,是 的开端。

(4)老师是我们学会学习的 ,是我们学会做人的 。

(5)从现在开始,以 的身份,融入我们的班集体,一起来创造一个值得回忆的“家”。

二、课堂助学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际交往很重要吗?让我们一起认识新同学和新老师吧!

(一)预习与交流展示

(小组内对基础知识和重难点问题的讨论和准备,对于没有找到的知识点和疑问主动向别人请

教。) (二)探究与质疑(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后,其它小组及成员可提出疑问、不同意见或其它问题) 预设问题:

问题1:这是七年级新生段磊的日记:

升入中学,面对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我既高兴,又为少了很多小学的好朋友而感到孤独。看着周围一张张陌生的脸,我真想和他们交朋友。可我比较内向,不善言谈,不敢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为什么不过来和我打招呼呢?我好孤独??

(1) 段磊遇到了怎样的问题?

(2) 段磊怎样才能走出孤独的困境,请你帮他出主意。

(3) 有人说,如果想交到好朋友,自己必须先成为好朋友。反思自己,你身上所具有的受人

欢迎的性格特征有哪些?

活动:完成P8活动,设计一张自己的名片,依次作自我介绍。 P9活动,谈谈对老师的印象,了解老师对我们的要求。

问题2:你能为建设新班级做些什么?(学生结合自身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小结方案 知识要点:

1.如何与新同学沟通,尽快走近新同学?(P7)。 2.适应新老师。 3.融入班级。

4.跨越陌生的办法(怎样跨越陌生?)

知识结构 :

敞开心扉,主动伸出友谊的“橄榄枝”,对同学说一句“你好”

跨越陌生 走近新同学 给同学一个善意的微笑,做出一个友好的动作

从介绍自己开始,记住他人的名字是良好友谊的开端。

认识和了解新老师

融入班集体

三、达标检测

判断对错:(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攀2012)结识新同学,让同学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可以从介绍自己开始。 选择题:

1.新集体中我们在新朋友的选择上要( )

A、选择有钱的同学 B、选择志同道合、相互鼓励的同学 C、谁主动和我交朋友,我就选择谁 D、选择共同生日的同学

2.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说明教师在我们成长道路上有如下作用( )

A、老师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指导者 B、老师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 C、老师在我们人生道路上可有可无 D、老师只传授给我们知识 3.(攀枝花.2010)一名刚刚踏入中学的新同学说:“我希望自己能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是见了人常常不知道说些什么,后来就很少与人交谈。我希望自己能使别人快乐,但我觉得在这一点上自己的成就不大。”下面对人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了解人际关系的规律 ②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我们学习水平的提高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幸福 ④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同学间互相抄袭作业,考试时,“互相帮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攀枝花.2010)小晴从农村到城区学校上学,刚到学校时他的地方语音很浓,引起了一些调皮学生的取笑。从此,他变得沉默寡言。与同学的交往少了,老师上课让他发言,他总是扭扭捏捏、语无伦次,一副力不从心的样子。你认为小晴可以采取以下哪些办法摆脱困境( ) ①可以向父母反映请求转学 ②与同学沟通和交流,加深彼此友谊 ③不要在乎同学的取笑,积极地学习和生活 ④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让别人的取笑自然停止 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5.(攀枝花.2010)班集体是学生的摇篮,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能够激励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和生活。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靠的是( )

A.个别成员的团结与奉献 B.全体成员的团结与互助

C.各自都有奋斗目标并不懈努力 D.你争我夺互相攀比的竞争意识 6.(攀枝花.2011)小张同学说:“在新班级中我熟悉的人很少,每当与同学在一起或上课被老师提问时,我怕同学们笑话,总觉得心跳加速,两腿发软,声音发颤,结果一句话也说不上来。”请你为他出出主意( )

①要充满自信,坚持“天生我才必有用” ②要不怕同学笑话

③要加强锻炼 ④要丰富自己的知识 ⑤转到其他班级或学校去学习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攀枝花.2012)开学后,班长李明召开了第一次班委会,同学们针对如何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采纳下面哪些建议( ) ①同学之间要友爱,互相帮助 ②制定班规,大家自觉遵守 ③发挥优秀同学的特长,没有特长的同学可以袖手旁观 ④以主人的身份,融入我们的班集体,规划我们的前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攀枝花.2013)进入中学,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新学校,为此我们要 ①了解学校的风格和特色 ②了解新学校的历史( ) ③了解新学校的校训 ④多讨好老师,少接触同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9.(攀枝花.2014)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你也许 在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有点孤单。这时,最好的选择应该是( ) A.课余时间去找小学同学玩,对不认识的同学敬而远之 B.主动向新同学介绍自己,尽快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之中 C.能沉默时则保持沉默,等待新的同学主动来找自己玩 D.时刻保持警惕,提防同学取笑,不让同学伤害到自己 10.(攀枝花.2014)“友谊是天地间最可贵的东西,深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大的一种安慰”。与他人建立良好友谊的开端是( )

A.主动向每一个人伸出友谊的“橄榄枝” B.多请同学吃喝玩乐 C.哗众取宠让人难以忘怀 D.记住他人的名字

四、拓展练习

怎样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

学后反思:(学生填写)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1. 2.

我的疑问:

第二课 昨天与今天

第 一课时 适应新学习

教师寄语:“生物的进化同环境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 曲格平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学习目标

1.学生了解初中学习的特点,掌握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能更加主动、认真、努力的学习。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新的学习特点,掌握初中学习方法。 难点: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 (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

1.浏览教材(粗读教材中的每一项内容,扫除生字词障碍,构建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感知。)

2.精读教材(参照下面知识梳理和框架,细读教材中的大字部分,对基本知识点和重点做好勾画,同时对难点和不懂知识做好笔记。) 3.预习及自我检测

★(1)进入中学 的门类增多,各门课程的内容也 ,学习任务 ,难度也 ,需要我们在学习上 。

★(2)中学老师的授课方式也不同,老师会更多地 我们自己去 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 ,逐步培养 的能力。

(3)面对学习,我们不必紧张,要 、 学习。

二、课堂助学

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来看看进入中学后,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变化?

(一)预习与交流展示

(小组内对基础知识和重难点问题的讨论和准备,对于没有找到的知识点和疑问主动向别人请教。)

(二)探究与质疑(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后,其它小组及成员可提出疑问、不同意见或其它问题) 预设问题:

独生子小周家庭经济富裕,家长非常重视对小周的培养和教育,期望他早日成才。小周在上小学时由爷爷的辅导,表现不错。自升入初中以后,因为爷爷没有能力辅导他了,所以他很快出现了情绪低落,而且对学习焦急忧虑,有时甚至神志恍惚,坐立不安。

问:我们该怎样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学法指导:学生结合自己自身实际情况先谈,后教师作正面疏导。

课堂小结方案 知识要点:

1.初中学习的新特点。 2.初中学习的策略。

知识结构 :

课程的门类多了,内容系统化和深化了

任务变重了,难度加大了

初中学习的特点 老师的授课方式不同 适应新学习

更加主动、认真和努力

初中学习的策略 调整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调整心态,保持自内心、愉快的心情 三、达标检测

选择题:

1.进入中学,老师、父母对我们的要求高了,期望也高了,只是因为( ) A、我们是中学生了 B、我们是大人了 C、我们有自由了 D、我们独立了

2.小林在小学学习时一直比较轻松,进入中学后,由于学习任务增多,加上有时自己不认真听课。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学习成绩慢慢下降。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

A、到了中学要多做作业 B、到了中学要适应学习 C、到了中学要和同学搞好关系 D、到了中学一切要听老师的

3.“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更好的发挥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挡才能的发挥。”以下学习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是拙劣的( )

A、课上积极回答问题,参加讨论

B、课外时间没有一定的计划,想起什么就做什么 C、每课有固定的笔记本,笔记有条理 D、学新课前,先初步把内容看一看

4.上初中后,如果遇到老师的上课方式不适合自己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 ) A、不听这位老师的课,另请家教补习

B、放弃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认真学好其他科目来弥补 C、结合这位老师的教学实践,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D、投诉这位老师,坚决要求其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来适应自己 5.“方法出效益”。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外,还要( ) A、适应老师的教学特点 B、要求老师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来适应自己的学习 C、照搬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 D、请家教 6.(攀枝花.2011)“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走进中学,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切的改变都是一种新的开始,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

( ) A.积极适应新生活 B.积极让新生活适应自己

C.任其发展,得过且过 D.能适应则适应,不能适应就不适应 7.(攀枝花.2012)中学阶段的学习和小学相比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下不能够体现这些变化的有...( )

A.中学的老师比小学老师更严格 B.中学的老师授课方式也不同于小学老师 C.课程门类增多了 D.各门课程内容逐渐系统化和深化了

8.(攀枝花.2013)对于刚进中学校门的初中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 )

①学会自主学习 ②把握每个环节,提高学习效率

③科学安排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④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攀枝花.2014)中学生和小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一个重要的区别是( )

A.课程的多少 B.要学会自主学习 C.难度的变化 D.人数的增多

10.(攀枝花.2014)从昨天的小学,到现在的中学,还有课程、老师教学方法等更多的变化,这些变化( )

①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步伐,经历成长,走向成熟 ②符合我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接受能力 ③我们难以接受,无法适应

④意味着我们要积极适应,勇敢迎接挑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四、拓展练习

(攀枝花.2010)三位走进中学的新同学,他们有这样的担心: 小林:“小学我是老师心中的宝贝。现在进入中学,新老师会不会喜欢我呢?” 小凯:“中学的课程这么多,这么难,我能学习好吗?” 小希:“小学毕业了我真舍不得我的好朋友,初中我能找到好朋友吗?” 请你为上面三位新同学提供几条好的建议。

(攀枝花.2011)带着对中学生活的好奇与憧憬,我们迈进了中学的大门,认识了新老师、新同学。站在新的起点上,体味学习的苦与乐。悄然之间四个月的时光匆匆流过,青春的我们有喜悦也有烦恼,让我们盘点成长的收获! 兵兵说:“我长大了,上学不能再让妈妈叫了!” 娟娟说:“我是中学生了,学习要按计划执行。” 想一想:初中学习生活给我们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 学后反思:(学生填写)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1. 2.

我的疑问:

第二课 昨天与今天

第二课时 遵守新规则、承担新角色

教师寄语: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校有校规。人活在世上,在不同的领域每个人都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学习目标

1.明确老师、父母、学校、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2.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3.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培养主人翁意识,增强对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学习重难点

重点: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培养主人翁意识,增强对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难点: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

1.浏览教材(粗读教材中的每一项内容,扫除生字词障碍,构建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感知。)

2.精读教材(参照下面知识梳理和框架,细读教材中的大字部分,对基本知识点和重点做好勾画,同时对难点和不懂知识做好笔记。) 3.预习及自我检测

★(1)制定校规校纪的目的在于维护 ,保证我们 。

★(2)新的校规校纪反映了 。我们要更加 。

(3)成为中学生,我们有了 ,老师、父母、学校、社会对我们的 高了,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高了,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的 ,也应有全新的面貌。

★(4)成为中学生,我们有了更多的 ,有了更大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有了更多的 ,也应该有更强的 。

★(5)在中学,我们遇到问题时,应尽量 解决。

二、课堂助学

导入

同学们,进入中学后,我们的应该如何去遵守新规则、承担新角色,使自己更加符合中学生的身份。

(一)预习与交流展示

(小组内对基础知识和重难点问题的讨论和准备,对于没有找到的知识点和疑问主动向别人请教。)

(二)探究与质疑(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后,其它小组及成员可提出疑问、不同意见或其它问题) 预设问题:

问题1:阅读课本P15《哈佛的校规》完成以下问题:

① 哈佛学院应不应该开除那位同学?

② 从学会自我管理的角度,讨论如何更加自觉地遵守新的校规校纪?

学法指导:结合教材P15材料《哈佛的校规》,从学生自我管理的角度去思考。

问题2:中学生与小学生比较,不同之处有哪些? 学法指导:学生结合教材P16-17,小组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方案 知识要点:

1.制定校规校纪的意义和作用。 2.自觉遵守新的校规校纪。

3.适应初中生的新角色,增强自主性、独立性。

知识结构:

校规校纪的意义。 遵守新规则 自觉遵守新的校规校纪。

承担新角色 中小学生角色的不同。

适应初中生的新角色,提高要求、增强自主性、独立性、自觉性。

三、达标检测

判断对错:(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攀枝花.2012)制定校规校纪的目的在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选择题:

1.由小学生变为中学生,意味着我们( )

A、可以独立了 B、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责任感 C、可以不听父母的了 D、学习成绩从此便好了 2.下列属于我们中学生所担负的责任有( )

A、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B、自觉维护校园环境 C、不破坏公共设施 D、争做城市环保小卫士

3.小吴同学每次写完作业,都把书记丢得到处都是,每次都是妈妈帮助整理。上中学了,妈妈对她说“从此,你要学会独立,学会管理自己。”因为( )

A、她是中学生了 B、她是大人了

C、她家大人工作忙,没时间管她 D、她不需要别人帮助 4.促使我们勤奋学习的根本动力是( )

A、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许 B、获取丰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C、满足家长的期望和要求,提高个人素质

D、把个人的学习和发展与祖国的强大、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

5.(攀枝花.2010)七年级的学生李明,由于没有按学校的规定佩戴校徽,被登记扣分。他觉得不公平,认为佩不佩戴校徽是他的自由,对此你认为( )

A.李明的想法是错的,学校的规定是为了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表现 B.李明的想法是对的,学校的这一规定要修改

C.李明的想法是错的,学校的规定是为了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

D.李明的想法是对的,佩戴校徽与否是学生的自由,应由学生来商量而不应强制执行

6.(攀枝花.2012)开学后,班长李明召开了第一次班委会,同学们针对如何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

体,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采纳下面哪些建议( ) ①同学之间要友爱,互相帮助 ②制定班规,大家自觉遵守 ③发挥优秀同学的特长,没有特长的同学可以袖手旁观 ④以主人的身份,融入我们的班集体,规划我们的前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攀枝花.2012)我们成为了中学生,就要承担新的角色。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 ①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②在言谈举止当中,要有全新的面貌 ③我们已经长大了,一切都要自己做主 ④要有更多的自觉性和更多的责任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攀枝花.2013)校规、校纪是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是为了保证我们能在和谐、有序的环境里正常地学习和生活而制定的。作为中学生,我们要 ( ) ①认真学习新校规,把它当作学校和社会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②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③“人无完人”,有时轻微违反校规校纪是可以理解的

④只要违反了校规校纪,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9.(攀枝花.2014)日前,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公开表示,北大正考虑修 改《师德条例》和《学生守则》,拟将“禁止网骂”等内容写入新校规,以此规范北大师生的言行。这告诉我们( ) ①制订校规是专门用来对付无德学生的 ②校规体现了学校和社会的新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31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