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仓市商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3-08-10 08:16: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太仓市商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郭延江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太仓 215411)

摘要:商业网点布局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问题,而且还关系到一个都市的进展规划。本文结合课题组调查数据,结合太仓市都市进展规划,对太仓市目前商业网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进行合理布局的计策。

关键词: 商业网点;零售业态;连锁经营;商圈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识别码:A

2007年8月,受太仓市贸易局的托付,本人对太仓市市区要紧街道的商业网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进展布局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1.太仓市差不多经济情形

太仓市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进展最快的市县之一,也是中国最有进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都市之一,在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中排名第9位。太仓市近三年来有关商业零售的各项经济指标如表1-1和表1-2所示。

表1-1 太仓市2005~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比表

表1-2 太仓市2005~200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对比表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太仓市统计局相关资料,并通过重新运算。

2.太仓市商业网点布局的现状的分析

本次调查共调查各类商业网点2667家(不含已拆迁和新建),其中私有性质约占80%,国有性质比例不足5%,、连锁经营约占15%。

2.1纵向比较,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从表1-1、1-2中能够看出,太仓市商贸业近三年来出现出较快的进展态势。专门是2006年、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较前一年增长了9.53亿元和9.97亿元,增长幅度为15.73%和18%。说明太仓的商贸企业进展态势良好。与此同时,对比太仓市总体经济进展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尽管增长专门快,但其增长的速度仍旧小于GDP的增长速度(2007年,太仓市GDP的增长速度为20%),说明太仓的商贸零售还需要加大力度,连续加快进展。

2.2横向比较,商贸企业还有快速进展空间

从苏州五个市县的对比来看,太仓市人均收入水平与其他四市相差不多,但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上相对昆山、常熟、吴江、张家港等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说明太仓市居民的消费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假如能在消费观念上加以正确引导,必将会对商贸零售业的进展拓展空间和潜力。

2.3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商贸企业进展提出新的要求

按照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消费结构的理论来看,太仓市的GDP指标已超过6000多美元,已进入4001~10000美元区域,属于中度富裕程度时期,但从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来看,尚处于1001~4000美元区域,处于初级富裕时期,这无疑又为太仓商贸业进展提供了契机。同时,必将促进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消费型的转换,从而对商业网点的布局和购物环境以及商业进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2.4商业服务网络的畅通,要求商贸企业必须进行重新布局

太仓市商业服务网要紧集中在:以市区人民路和新华路为中心的市区中心商圈、以各乡镇商业网点为代表的二级商业商圈、县府街品牌专卖街、人民路综合商业街、北门街装饰装潢、武陵街电子一条街、五洋商城装饰城等特色商业街等。按照太仓市的新城规划,太仓市将形成以原城厢镇、经济开发新区、南郊新城区、浏河港口新城等四大经济群,这为太仓商贸业重新布局或布局调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2.5现代商业业态类型单一,需要逐步充实完善

从调查结果来看,太仓的现代商业零售业态类型要紧集中在百货商店、专业店、专卖店、中小超市、便利店、小型连锁店等几种类型。大型连锁企业要紧有苏宁电器、五星电器、永乐电器、国美电器、史泰博等;中小型连锁企业要紧是华联、联华、可的等超市。特大型超级市场只有大润发。这与现代都市相比,业态类型比较单一,不符合都市的快速进展的要求,还必须扩充诸如购物中心、无店铺经营的类型,如电子商务等业态类型。

2.6地缘优势明显,商业辐射潜力将会逐年显现

从地理位置来看,太仓市在长三角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沿江、沿沪与港口地理优势明显,太仓市政府已将“零距离”接轨上海纳入市政建设的日程,轨道交通架设、主干公路四通八达,浏河观光休闲旅行已成为太仓经济的靓丽的风景线。这必定也要促进太仓商业现代化的快速进展。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太仓市必须把大力进展大型的购物中心、综合超市和连锁经营作为太仓现代化业态类型重点进展,按照商业活动空间理论,统筹规划市区与5个乡镇的商业规划。

3.太仓市商业网点布局中存在的要紧问题

从调查的情形来看,太仓市商贸进展在布局还中存在专门多不尽合理之处。表现在:

3.1现代商业业态分布不合理

太仓市现除大润发和时代超市外,大型综合超市、电子商务等无店铺经营,大型综合连锁企业比重显得偏低。

3.2市场集中度低,不能发挥资源优势

依照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一个合理的市场结构应该是一个既有适度竞争,又有适度垄断的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如此才能既表达出竞争的活力,有表达出规模经济。而太仓市商业的市场格局却出现出鲜亮的两极特点:一极是中小连锁企业的进展过快,数量众多;二是主导型大型连锁企业进展过慢,数量不足。因此,治理起来,成本较高,效率较低。

3.3连锁经营不能发挥规模效益

现代商业多以连锁经营为主。在调查中,太仓市现有的连锁企业除联华超市外,其他企业仅有1~2家,远不及国际公认的标准。而且,在同一区域,各开各的连锁店,各编各的连锁网,经营品种重复、左邻右舍盲目竞争。这种情形即使店铺数量达到了理论上的赢利规模,但实际中如此的店铺开得越多,规模越不经济。

3.4偏低的经济进入壁垒与过度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并存

连锁商店是低门槛行业,对人力、财力、物力及技术性的要求较低,资本流入的经济屏障较小。近年来随着市政府对连锁商业进展的政策优待和积极鼓舞,进一步降低了政策屏障,导致了多家企业或投资者竞相投资中小型连锁商业,使得中小型连锁企业的数目大大增加。这些连锁企业的市场定位趋同,所经营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均质性,没有形成特有的目标市场和专门的经营风格,难以对新进入者构成产品差异壁垒和相对费用壁垒,造成小企业在短期内大量涌入。它们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必定发生猛烈的竞争,从而恶化了竞争环境,导致规模经济的丧失和竞争秩序的紊乱,直截了当导致一些小型连锁企业的猝死。

3.5商业网点地理布局不合理

(1)商业网点布局和业态分布不够合理。网点布局过于密集,重复设置严峻。同一商圈内布点存在着一定程度重复,而与这种重复形式形成反差的是有许多纳入都市规划,已建成型的社区还没有连锁网点,或没有规划商业网点。专门是在这次调查的范畴的外围,如弇山路两侧、东仓路以东,向阳路以南,几乎没有成型的商业网点。

(2)市场定位趋同,经营缺乏特色。不同的连锁企业或同一连锁企业的不同门店,应依照企业和分店所在地的消费者购买力水平,消费适应,消费心理、风俗民情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市场定位趋同,交叉经营迭现,同一区域内的连锁企业只能采取低水平的价格竞争方式,治理创新、特色营销、事件行销等创新竞争手段的运用明显不足,甚至没有。由于连锁企业不能实现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其结果必定是恶化了竞争环境,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

3.6物流服务配送功能残缺

配送是连锁企业经营的核心,而太仓市缺乏融“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集储存保管、集散转送、流通加工、商品配送、信息传递、代购代销、连带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依照国际惯例,直营连锁的统一配送率要达到80%以上,而目前太仓市大多数连锁企

业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比例不足30%~60%,加上配送中心功能不健全,盲目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太仓本来具有物流优势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出来。

3.7商品品种分布不合理

从大的层面看,太仓市区的便利店专门多,如联华、可的、华联等中小超市遍及各社区,但从经营的品种来看,品种分布不合理。这些店铺不是从居民最实际的需求动身采购商品,如蔬菜、猪肉、鲜活产品等特色农副产品。居民只能到农贸市场才能买到所需产品,流失了客源,丧失了效益。这也印证了物流配送功能的残缺。

4.太仓市商业网点合理布局的计策

4.1建立长效竞争市场机制

依照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太仓市连锁商业市场竞争秩序紊乱,绩效不行的深层缘故是市场结构的畸形化,而市场主体的不规范行为又是这种纷乱的加速器。鉴于太仓市商贸业小型化企业居多的特点,解决太仓市商业进展的计策是:必须构建一个既有适度竞争、又有适度垄断的长效市场竞争的模式。如此既能鼓舞零售企业规模经营,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又能反对垄断。利用长效竞争机制,构建新城区进展的规划,形成中心城区为商业中心,港口新城、南郊新城二级商圈中心,社区和乡镇三级商圈的合理布局。

4.2增加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1)总量操纵。一样发达国家,连锁经营销售额一样占市场销售额的30%以上,而美国已达到了60%以上。目前太仓市商业企业正处在进展的初级时期,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有专门大差距,但具备了大力进展商贸经济的差不多动力。以后5年,商业连锁将进入快速进展时期,各种业态商业企业将逐步进入太仓。假如总量失衡,必定带来惨烈竞争的败局。从总量上看,就全市范畴而言,考虑到都市规划的逐步到位,私家车的拥有量逐年增加,大型综合超市布局在离居民社区约20分钟行驶时刻推算,太仓应在经济开发区内分布2~3个大型超市,全市至少可建有5~9个大型综合超市或购物中心,其中至少有2个是具备购物、休息、餐饮、娱乐、停车场在内的大型商业业态。

(2)结构调整。对太仓市现有商贸结构进行调整,重点要抓战略性的重组,通过做大、联大、靠大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批以大型连锁企业为龙头连锁集团,形成以大型连锁企业为支撑的连锁网络体系,真正实现“科学、和谐”双重进展。

第一,网点布局调整。连锁店的网点布局不仅关系到连锁店自身的生存和进展,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社会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要在周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保证连锁网点的经营规模和进展速度与资金、资源、市场、技术以及流通政策等客观条件相适应,幸免资源白费,为幸免失误和重复建设。连锁店铺的定位应该是对所在社区和街道的实际情形,考虑商圈范畴、居民或特定目标顾客的数量、收入水平、职业分布、邻近农村地区消费者数量和购买力,在详细的市场调查和推测前提下进行决策,不留死角,不舍弃任何社区。专门要结合太仓市新的都市进展规划和商贸局“十一五”进展规划,对中心商圈、次级商圈及各社区、乡镇,统筹规划,逐步进展,对引进的商业企业在布局上,要充分考虑上述规划的要求。

第二,零售业态结构调整。不同的商业企业要依照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连锁经营方式和经

营业态,幸免形式主义。在国外连锁经营的范畴专门广,但经营差不多思路是面向大众化生活用品和服务的行业,如零售业、餐饮业和服务业。太仓市由于其专门的地理位置,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尚未完全转变,消费水平仍旧不高,超市、便民店仍旧是太仓市进展连锁经营的重点业态,应鼓舞这些门店,多经营与百姓生活高度相关商品,专门要加大鲜活产品及农副产品的经营。

4.3查找适宜的进展模式

商业连锁经营方式的选择应依照太仓市市场发育的实际情形,针对连锁企业在进展中遇到的问题,对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营模式进行必要的创新,切忌生搬硬套。

(1)进展方向。连锁经营通过规范化、现代化、高效率的信息反馈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市场调剂的时滞性缺陷。由于它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生产、流通、消费快速反应和共存共荣的网络体系,从而实现流通决定生产的战略转变,这无疑应该成为太仓市商业进展方向选择。

(2)进展动力。应当以市场导向为主,政府推动为辅。商业企业经营差不多动力来源因此市场流通高效率带来高效益的驱动,属于自发的企业行为。连锁经营作为太仓市改革的新兴事物,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在近期内仍旧十分必要,专门是连锁店在建设初期资金投入大,回收期长,更需要一定的资金扶持。但从长远来看,随着连锁经营的不断进展,政府帮扶的方式及着力点应侧重与加强立法,破除体制障碍,培养中介机构,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方面。

(3)组织方式。以直营连锁打基础,积极进展特许连锁。由于特许连锁方式以一个有实力的连锁公司为核心,能够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等多种联盟。在现行体制下,是企业迅速实现规模经营的可行方法,应当列入太仓市商业规划的战略体系之中。

(4)进展道路。商贸企业要走“做大、联大、靠大”的路子,实现规模化经营。政府应鼓舞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实现规模经营,重点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实现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存量资产的重组,走跨地区、跨行业、跨系统联合进展之路。

4.4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

依照经济发达国家的体会,建立长效市场竞争机制有三条差不多途径:一是靠市场自身优胜劣汰选择,逐步形成较为合理的市场结构;二是靠国家的政策调剂解决;三是应采纳双管齐下,结合并用的措施由市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加以推进和引导。鉴于太仓市目前的商业存在小型化,分散化状况,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刻内,太仓市商贸市场结构合理化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该是以进展规模经济为主,重点追求连锁企业的规模化、大型化,以此带动太仓商贸结构的转型。

(1)企业兼并政策。商业企业兼并能够减少外部竞争的数量,扩大兼并企业内在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专门是要注意推进不同经济性质的连锁企业间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形成以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型连锁企业。政府的任务不是采纳“拉郎配”方式,搞行政式的强制兼并,而是要为商业企业兼并制造必需的制度环境条件,制定兼并规则。

(2)联合政策。在鼓舞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兼并微小企业的同时,也要重视运用连锁企业联合政策,积极促进中小型连锁企业的联合或强强联合,重点支持某些现代业态的联合或兼并上来,关于企业间的联合或兼并,要在资金、信贷、税收上给予倾斜和优待,在立法上给予爱护,以便促

使其快速成长,逐步引导和培养出一批资本雄厚,经济规模庞大,市场开拓能力强的连锁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真正做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例如史泰博佩佩办公用品有限责任公司,确实是专门好的例证。

(3)经济规模与直截了当管制政策。第一,政府制定最小经济规模标准,规定达不到经济规模要求的连锁企业不得进入连锁行业。2004年,商业部对我国的商业零售企业规定了17种业态类型,分别在营业面积、经营商品、营业时刻等方面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均为指导性意见,缺乏有效的约束力,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必须利用法律或行政等手段、对连锁企业的进入作出硬性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地加以规定,政府有权对达不到经济规模要求的企业不予审批。如此,才有利于商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第二,政府直截了当操纵连锁业的数量,幸免连锁企业内部数量过多而发生过度竞争。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测定连锁业内所需企业的最高数量界限,一旦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即使有的连锁企业具备最小规模经济条件,政府也不承诺其进入连锁行业。专门是2008年以后大润发、尖沙嘴百货、必胜客等大型连锁企业连续进入太仓市中心商圈以后,使得太仓市区的商业网点处于饱和状态。加重了竞争的格局。

(4)中小连锁企业政策。在进展大中型商贸企业的同时,政府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小型连锁企业的作用和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扶持政策加以爱护。如建立中小型连锁企业治理机构,制定相关的爱护政策和法规,在金融、税收等方面对中小型连锁企业实行优待政策,积极关心中小型连锁企业筹措资金,指导中小型连锁企业选择业态类型,鼓舞中小企业向二级商圈或各社区、乡镇商圈转移等。

4.5引进人才,提高物流治理水平,组建物流配送中心

以后几年,太仓市区将有许多大的商业企业进驻。对此,政府应鼓舞创办物流企业,组建物流配送中心,要制造条件,使物流企业改善设备、引进人才,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依靠,加快培养商贸、物流治理等方面的人才的培养,提高商贸企业的治理水平,完善服务功能,真正形成适宜太仓进展的物流配送中心,为商业企业和商业网点的布局提供保证。同时,要注意在交通、道路、能源方面的建设,在道路修建、改建和扩建中,节约实施能源战略,以满足太仓新城区的规划和促进商业合理布局的调整。

4.6建立政府“都市巡视”制度,合理规划“商圈”,促进社会和谐进展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的进展观”。一个都市如何进展,也是关系到“民生”的问题,而“民生”问题又离不开商业进展。因此各级政府在制定各种规划时,要建立“都市巡视”制度,学会运用“都市巡视”的科学方法,作出符合地区进展、科学、实际、长远的决策,以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商业进步。在引进企业时,政府要应尽量引导新加盟的企业,按照都市进展规划,向有利于都市进展的外围入驻,这不仅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从而带动新城区的繁荣和进展。

参考文献:

[1]《太仓市商贸进展十一五规划》太仓市贸易局,2006:1-8.

[2] 浦口区沿江街道服务业进展规划研究报告(2006~2020)江苏商业干部治理学院2006.(9):7-15.

[3] 太仓统计市统计信息网(:// )

[4] 《太仓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成果)》,苏州市规划设计院研究有限责任公司2006.(02):1-13.

The Research on the Reasonable Allocation and Counterplan

of the TaiCang's Commercial Networks

GUO Yan-jiang

(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aicang 215411,China)

Abstract:The allocation of commercial networks not only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residents' living , but also with the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from the project and the Taicang's development planning, this article make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aicang's commercial networks and also offers solutions on how to realize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Key words:Commercial Networks;retail format;chain;trade circle

★本文为太仓市贸易局立项课题《太仓市市区商业网点调查与布局》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郭延江(1966—),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要紧研究方向为经济治理理论与实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7l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