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更新时间:2023-03-08 18:16:3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 总 则

1.0.1 为加强我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我省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等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 1.0.3 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按本规定进行编制,其内容应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各专业的主要技术控制指标,以及实现各主要技术指标的技术措施等。

1.0.4 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 建筑专业

2.1 一般规定

2.1.1 应编制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应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建筑节能、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等内容。

2.1.2 工程概况应包括:建设工程所在城市、其城市所在的气候分区,建筑物朝向、结构形式、建筑规模等基本内容。 2.1.3 设计依据应主要包括: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 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3 《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4 《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2008 5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 6 《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2006 7 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标准

2.1.4 应明确工程项目节能水平的设计要求(如节能50%、节能65%等)。

1

2.2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2.2.1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或总平面图中应列出项目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下地上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居住建筑)、人均用地指标(居住建筑)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2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应说明场地内有无超标排放的污染源。

2.2.3 总平面图设计内容除应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外,尚应表达下列内容:

1 基地内道路系统应明确表达满足消防、救护及减灾救灾等措施。 2 应标注基地内建筑之间及与其它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

2.2.4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应说明透水铺装、植物本土化、植物多样性、乔木种植密度等要求。

2.3建筑节能

2.3.1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围护结构的规定性指标。

1 体形系数

居住建筑及寒冷地区公共建筑设计说明中应给出建筑物外表面积、体积、体形系数。

2 门窗(含透明幕墙)、天窗

1)居住建筑应分别给出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等级等设计指标。户门的传热系数。

2)公共建筑应分别给出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投射比、可开启面积比、气密性等级等设计指标。设置天窗时,应给出屋面透明部分与屋面面积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等级等设计指标。

3)应说明外窗和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面积比,玻璃幕墙是否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3 屋面、外墙(含非透明幕墙)

应给出传热系数或传热阻、居住建筑的热惰性指标。

4 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挑空楼板 应给出传热系数或传热阻。

2

5 地下室

地下室为采暖、空调空间时,应给出地下室外墙、地面的热阻。

注:地下室外墙、地面保温:指自室外地坪算起,沿地下室外墙墙体竖向向下延伸 2m的范围;当沿地下室外墙墙体竖向埋深不足2m时,保温构造应继续沿地下室地面向内水平延伸,直至满足2m的要求。

地下室为非采暖、空调空间时,应给出地下室与采暖、空调空间间隔的墙体、楼板传热系数或传热阻。

6 楼梯间

与非封闭式楼梯间相邻的隔墙的传热阻; 与封闭楼梯间相邻的隔墙的传热阻。

7 分隔采暖空调空间与非采暖空调空间的楼板、隔墙的传热阻。 8 分户墙、分户楼板的传热阻。

9 各种冷桥、其他与节能有关的楼板、墙体 应给出传热系数或传热阻。

10 以上规定性指标(包括但不仅限于)均应按如下格式给出:规范限值为 ;工程设计值为 。

2.3.2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围护结构的性能性指标设计

1 居住建筑当采用性能性指标设计时,设计文件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主要计算参数,包括体形系数、围护结构构造与指标、总建筑面积与采暖空调面积、采暖空调平面图、气候条件等;

2)夏季空调与冬季采暖的耗冷(热)量、耗电量。

2 公共建筑当采用性能性指标设计时,设计文件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参照建筑与所设计建筑的形状、大小、内部的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参照建筑与所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外窗(透明幕墙)的窗墙面积比、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占屋顶总面积的百分比等指标;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及其他热工性能;

2)规定的计算条件,包括采暖空调要求、气候条件;

3)所设计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参照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

3

3 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在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当因体形系数超标而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屋面、墙体、窗户的传热系数或传热阻、居住建筑的热惰性指标应满足相近体形系数达标时规定性指标的要求;

2)当因窗墙面积比超标而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屋面、墙体的传热系数或传热阻、居住建筑的热惰性指标应满足规定性指标的要求,窗户的传热系数应满足相近窗墙面积比达标时规定性指标的要求;

3)当因窗传热系数不达标而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屋面和墙的传热系数或传热阻应满足规定性指标的要求,居住建筑的热惰性指标应满足规定性指标的要求;

4)当因外墙传热系数或传热阻不达标而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屋面和窗的传热系数或传热阻应满足规定性指标的要求;

5)当因窗的遮阳不达标而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屋面、墙和窗的传热系数或传热阻、居住建筑的热惰性指标应满足规定性指标的要求;

6)当因分户楼板、隔墙或因采暖空调与非采暖空调区间构件不达标而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时,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或传热阻、居住建筑的热惰性指标应满足规定性指标的要求;

7)以下情况不得进行性能性指标设计: a)屋面的传热系数或传热阻不达标的; b)窗和外墙的传热系数或传热阻同时不达标的; c)窗的遮阳和传热系数同时不达标的; d)居住建筑南向外窗不设置外遮阳设施的。 2.3.3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节能设计构造做法

1 施工图设计中应明确围护结构的构造做法,包括屋面,墙体(含非透明幕墙),楼板、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挑空楼板,采暖空调地下室的外墙、地面或非采暖空调地下室与采暖、空调空间间隔的墙体、顶板,其他围护墙、楼板,冷桥等。

构造做法应包括主要构造图、关键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和厚度要求。如引用标准图,应标明图集号、图号。

4

2 施工图设计中应明确外窗、透明幕墙、屋面透明部分等部位的构造做法。 构造做法应包括主要构造图,型材和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品种和主要性能指标要求,中空层厚度,开启方式与做法、密封措施等。如引用标准图,应标明图集号、图号。

3 施工图设计中应明确外窗、透明幕墙、屋面透明部分等部位的遮阳构造做法。

构造做法应包括主要构造图,材料或配件的品种和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安装节点等。如引用标准图,应标明图集号、图号。

4 施工图设计中应明确分户门的类型和节能构造做法或要求。 2.3.4 计算书与计算软件

1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设计计算书的编制应能反映所计算的主要指标的原始计算参数取值、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与结论。

2 当采用有关节能设计软件计算时,应选用通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论证的计算软件。生成的计算书除应符合本条第1款规定的要求外,尚应注明软件名称、计算时间等软件使用信息。

2.4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2.4.1 建筑设计图纸设计内容除应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外,尚应表达下列内容:

1建筑总平面或平立剖面、大样图中应反映建筑新风和排风竖井分布位置及间距和高度。

2住宅平面图或户型大样平面图中列出居住建筑的客厅、卧室、厨房的窗地比或采光系数以及通风面积比计算指标。

2.4.2 建筑外立面有玻璃幕墙时,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应说明幕墙玻璃可见光反射比指标

2.4.3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应列出主要功能空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应满足的隔声性能指标,并提供必要的隔声构造大样。

2.4.4 当产生较大噪声的电梯机房等设备机房、管井等噪声源空间与有安静要求的空间相邻时,在设计说明、图纸中应有明确的隔声减振措施。

5

2.4.5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应包括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氨、氡和TVOC五类空气污染物限值的规定。

2.4.6 当设计中有吸烟室、复印室、打印室、垃圾间、清洁间等产生异味或污染物的房间时,在说明、图纸中应有封闭成独立空间的措施。

2.4.7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应注明建筑土建与装饰一体化设计的比例及部位。

6

3 结构专业

3.1 一般规定

3.1.1 应编制绿色建筑结构设计专篇,专篇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结构体系及结构布置优化说明、地基基础优化说明、节能环保建筑材料选用说明、主要节点或详图索引说明等。

3.1.2 工程概况应包括:建筑使用功能、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体系、地基基础类型等基本内容。 3.1.3 设计依据应主要包括: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 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3 《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4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3.2 结构优化设计

3.2.1 在保证安全性、耐久性的前提下,绿色建筑结构宜进行优化设计。 3.2.2 结构体系及结构布置优化设计,可选项如下:

1 宜选用易实施的结构型式与合理的结构布置; 2 宜根据受力特点,选择材料用量较少的结构体系;

3 抗震设防8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或甲类建筑宜采用隔震或耗能减震结构;其它建筑可采用隔震或耗能减震结构;

4 在高层和大跨度结构中,宜采用钢结构、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 5 高层混凝土结构的竖向构件和大跨度结构的水平构件宜进行截面优化设计;

6 大跨度混凝土楼盖结构,可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梁、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夹心楼板、组合楼板等结构型式;

7 由强度控制的钢结构构件,宜选用高强钢材;由刚度控制的钢结构,宜调整构件布置;

8 宜采用具有节材效果明显、工业化生产水平高的构件; 9 宜采用高效、轻质围护结构;

7

10 其它可降低材料用量的优化。 3.2.3 地基基础优化设计,可选项如下:

1 高层建筑宜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进行设计; 2 桩基础沉降控制时,宜考虑承台、桩与土的协同作用; 3 筏板基础宜根据桩、土共同工作计算结果进行优化设计;

4 桩基设计应根据桩周与桩底岩土特性、桩身材料、直径等选择合适的桩型,有效利用基桩承载力,降低材料用量。钻孔灌注桩宜采用后注浆技术。

3.3 建筑结构材料

3.3.1 应注明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的等级。 3.3.2 应说明钢结构或混合结构中钢结构高强钢材的等级及相应比例。 3.3.3 应明确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3.3.4 选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应参考国家及江苏省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目录” 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推广材料。

3.4 绿色建筑设施结构设计

3.4.1 应提供绿色建筑设施与主体的连接件及节点详图。 3.4.2 应提供绿色建筑设施基础图。

3.4.3 应提供绿色建筑设施构筑物结构设计图。 3.4.4 应提供结构设计计算书。

3.5 工业化建筑结构设计

3.5.1 应选择适用的计算软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模型应能准确地反应该体系的受力状态。

3.5.2 结构及构件的设计应能满足国家相关规范。 3.5.3 节点设计应构造简单、传力可靠、便于施工。

3.5.4 应进行结构构件在制造、运输、吊装、施工等荷载工况下的相应验算。 3.5.5 应进行结构主体和预制构件二阶段设计,构件设计应精细化,保证每一

8

个构件的尺寸及安装的精确度,体现工业化特点。

3.5.6 设计中应考虑工业化建筑结构在构件制作、安装建造、施工验收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3.6 改建、扩建结构设计

3.6.1 改建、扩建结构应根据结构可靠性评定结果,确定合适的后续使用年限和合理的加固方案,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结构。

3.6.2 应提供改建结构原有建筑利用率及利用面积数据。

3.6.3 改建、扩建结构如改变原结构体系的,应提供结构体系选型优化说明。 3.6.4 应提供加固技术说明及计算书。

3.6.5 应提供构造做法、节点详图等必要的图纸。

9

4暖通空调专业

4.0.1设计施工说明:设计施工说明中应有专项(或专篇)“节能与绿色设计”说明,说明应明确:

1 项目性质、分类、功能;

2 室内温湿度、风速、新风量标准;

3 应分类、分项列出采暖和空调设计计算负荷及采用的软件,宜明确单位面积负荷指标;

4 冷、热源形式、规格(制冷、制热量)、数量; 5 可再生能源、余热利用形式与利用量;

6 冷、热源设备(冷水机组、热泵、锅炉等)额定工况能效比ERR、性能参数COP、IPLV、热效率等;

7 空调水系统循环水泵耗电输冷(热)比(EC(H)R);

8 风系统风机最大单位风量耗功率(Ws)或空调风系统最不利风管总长度; 9 水管绝热层材料性能(如导热系数等)、规格(厚度); 10 风管绝热层材料性能(如导热系数等)、规格(厚度)、热阻; 11 空调供暖房间温度自动控制调节措施; 12 输配系统节能控制措施; 13 冷热源节能控制措施; 14 排风能量回收措施与回收率; 15 冷却塔供冷、冷凝热回收等节能措施; 16 用水、用能计量措施; 17 运行控制策略;

18 大于2万平方米并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应明确全年负荷分析计算结果,明确热平衡等技术措施;

19 明确厨房排油烟系统油烟排放标准、油烟净化设备的最低去除效率及排放位置,明确锅炉燃料与烟气排放位置;

20 明确冷媒环保要求。 4.0.2 计算书与计算软件

1 应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详细计算,当采用软件计算时,应选

10

用通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鉴定的计算软件,明确应用计算软件的名称,并给出计算参数(如围护结构参数、人员密度、人均新风量、照明、用电设备指标等);

2 应进行必要的水力计算。 4.0.3 设备表

1 应明确冷、热源设备(冷水机组、热泵、锅炉等)额定工况能效比ERR、性能参数COP、IPLV、热效率等;

2 应明确空调水系统循环水泵耗电输热比(EC(H)R); 3 应明确风系统风机最大单位风量耗功率(Ws)。

4.0.3 施工图设计

1 应有平面图、大样图、剖面图、流程图等;

2 流程图应能明确反映能量回收、用能计量、补水计量仪表配置等节能措施;

3 平面图等应明确反映新风口与排风口间相对关系

11

5 给排水专业

5.0.1设计施工说明:应有 “绿色建筑”专项(或专篇、节)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水资源综合利用说明:包括市政再生水的利用;雨水回用系统的收集范围、用途、回用水量等设计参数;项目设置再生水时:原水收集范围、用途、回用水量等设计参数。

2 有关节水系统的设置说明。 3 非传统水源的用水安全措施。

4 采用高节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及配件。 5 防止管网漏损的有效措施。 6 用水计量装置。 7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说明。

8 有非传统水源利用时,应提供计算书。 5.0.2施工图纸:

1 在平面图中标明用水计量装置的设置位置。

2 有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有集、供热系统原理图、机房平面和计算书。 3 雨水或再生水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图及机房平面布置图。 4 在总平面图上标明雨水利用系统汇水区域。

12

6 电气专业

6.0.1 设计说明:

1 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内容简介。

2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应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执行,并给出以下主要指标:光源类型、一般显色指数(Ra)、镇流器型式、灯具效率、统一眩光值(UGR)、照明功率因数补偿情况、照度、LPD值(目标值)及照明控制措施;

3 供配电系统节能措施、电气设备选型要求及控制要求,应结合节能设计和绿色建筑设计表述;

4 能耗监测系统说明;

5 光伏发电系统应注明总功率、占建筑物总变压器装机容量的比例、所带负载名称、光伏方阵设置位置和面积,并要求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专项设计和专项报审。

6 与绿色建筑设计有关的其它设计要求; 6.0.2 系统图:

1 能耗监测系统图:分类计量内容、总线选型及敷设要求、表具型号及设置;

2 光伏发电系统图:总发电量、占建筑物总变压器装机容量的比例、系统框图、明确负载及负载容量;

3 其它需要设置的智能系统,可用框图表达。 6.0.3 平面图:

1 照明灯具的布置和控制方式应与说明一致;

2 能耗监测系统的总线线路应有清晰的、完整的标注; 3 光伏方阵的平面位置和面积示意。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k4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