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复习范围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29 14: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一 章

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整体超微结构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细胞学说:细胞是一切生物的最小结构单位;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带些单位,执行特定的功能,细胞质能有原有细胞分裂而来。

分辨率:显微镜能将邻近两质点分辨清楚的能力 1、细胞学说建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显微镜的发明,细胞的发现

2、细胞生物学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细胞发现阶段:a.1604荷兰Z.Janssen创造了第一架显微镜b.英国物理学家Robert创造了第一架对科学研究有价值的显微镜2)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a.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到1nm内b.细胞学说创立、原生质理论提出c.研究方向转移到细胞内部结构上 3)电镜下的细胞和细胞生物学的兴起:a.电镜标本固定技术的改进b.人们认识到细胞的各种活动与大分子的结构变化和分子间的相互关系 4)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出现:a.电子显微镜的发明b.研究方向转移到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水平c。细胞生物学诞生

第 二 章

沉降系数:当颗粒受到的净离心力溶与剂的摩擦力阻力达到平衡时,单位离心强度的沉降速度为定值。

膜电位:细胞质膜内外两侧由于阳离子浓度不同而形成浓度梯度差,从而在质膜两侧造成一定的电位差。

细胞融合:真核细胞通过介导和培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

核型:真核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将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的显微图像按大小、着丝粒位置以至带型有序地排列起来的图像排列。

带型:用一定的染色方法可显示出染色体上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明暗相间的带,带的排列方式即带型。

1、透射电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有何异同?

答:成像原理基本一样,不同的是:1)透射电镜用波长比可见光短得多的电子束做光源,用电磁场做透镜2)光学显微镜用可见光或紫外光做光源,以光学玻璃为透镜。

2、细胞融合有哪几种方法?病毒诱导与PEG的作用机制有何不同? 答:主要有三种:1)病毒介导2)化学物介导3)电激介导

机制不同:病毒诱导:先足够数量的紫外灭活的病毒颗粒粘附作用,使细胞黏着成堆,细胞紧密靠近,同时细胞膜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三十七摄氏度温浴条件下,粘合部位的细胞膜破坏,形成通道,细胞质流通并融合,病毒颗粒也随之进入细胞。两个细胞合并,细胞发生融合。PEG法:PEG能改变各种细胞的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利用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彼此的表面张力作用使细胞发生融合。(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及凝聚和沉淀蛋白的作用,可能引起胞膜中磷脂的酰键及极性基团发生结构重排)

第 三 章

原生质:指活细胞的全部活物质,包括质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阮病毒:蛋白质感染因子

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序列,即细胞的RNA催化剂

基因组学:指从整体水平研究所有遗传信息的结构和转移对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影响。

蛋白质组学:从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1、什么原因使细胞的大小保持相对恒定?

答: 1)随着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体积变小,因此通过细胞分裂保持足够的

表面积/体积比值恒定

2)细胞内分子浓度也限制了细胞体积的无限增大

2、以吞噬体为例简述病毒的生活史。 答:附着—识别过程—浸染—病毒核酸进入寄主细胞—复制—复制病毒核酸,合成病毒外壳蛋白—组装—形成一批子代病毒粒子—裂解—寄主细胞破裂,释放出病毒粒子 3、说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差别 答: 大 小 细 胞 核 形 状 数 目 组 成 DNA 序 列 内 膜 细胞骨架 运动细胞器 光合酶分布 核 糖 体 细 胞 壁 基因表达 营养方式 细胞分裂 原 核 大 多 数 很 小 无 膜 包 围 环 状 DNA 分 子 一 个 基 因 连 锁 群 裸露DNA或结合少量Pro 无 或 很 少 重 复 序 列 无 独 立 的 内 膜 无 由鞭毛蛋丝构成的简单鞭毛 质 膜 70 S 肽聚糖、蛋白质、脂多糖、脂蛋白 RNA和Pro在同一区间合成 吸收,有的行光合作用 二 分 裂 或 出 芽 增 殖 真 核 大 多 数 较 大 双 层 膜 包 围 核DNA为线性分子,线粒体和叶绿体DNA为环状 2 个 或 多 个 基 因 连 续 群 核DNA同组蛋白结合;mt和ct中的DNA裸露 有 重 排 序 列 有 分 化 成 细 胞 器 有 微 管 构 成 的 纤 毛 或 鞭 毛 线 粒 体 和 叶 绿 体(植物) 80 S 纤 维 素 壁(植物) RNA在核中合成和加工,Pro在cell质中合成 吸收、内吞、光合作用 有 丝 分 裂 或 减 数 分 裂 4RNA催化剂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

答:否定了只有蛋白质才具有催化活性的传统观念,由于任何生命都依赖于蛋白质的合成 RNA催化剂的发现对于弄清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最初形式具有启示作用。

第 四 章

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膜的蛋白质和脂分子具有镶嵌关系,而且蛋白质处于流动变化之中。

血影:溶血后剩下的血红细胞质膜 细胞外被(糖萼):是细胞表面存在的一层厚约10—20NM的富含汤类物质的结构 膜骨架:指细胞质膜不与膜蛋白相连的由县委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

细胞连接:多细胞生物的组织中,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形成的一空间结构关系 协助扩散:物质通过与特异性膜蛋白的相互作用,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形式

主动运输:消耗能量,物质通过与特异性膜蛋白的相互作用,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形式

间隙连接:相邻细胞质膜的两个连接子对接形成中空的完整的间隙、结构

膜泡运输:又称批量运输,指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较大量的进出细胞的一种运输 1、生物膜的特征是什么?

答:1)流动性2)镶嵌性3)不对称性4)蛋白质极性

2、细胞连接的主要类型

答:一、封闭连接—紧密连接 二、通迟连接包括间隙连接、胞间连丝、化学突 三、锚定连接,分为两类:1)连接肌动蛋白丝:粘合带(细胞间粘合连接)、接触(细胞与胞质间粘合连接)2)连接中间丝:半桥粒、桥粒

3、细胞通过什么途径吸收低密脂蛋白(LDL)?

答:通过胞吞作用吸收LDL的,过程为:LDL与LDL受体结合—该处质膜部位在网格蛋白参与下形成有被小窝—小窝深陷脱离质膜形成有被小泡—脱包被并与胞内体融合—胞内体膜上的质子泵打开,H+泵入—LDL与受体分离—含有LDL的胞内体与溶酶体融合,含有受体的胞内体以出芽方式形成小囊泡,进回细胞质膜,受体重新使用

4、物质穿膜运输有哪几种方式?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答:运输方式:简单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异同点: 运 输 方 式 简 单 扩 散 协 助 扩 散 主 动 运 输 运 输 方 向 顺电化学梯度 顺电化学梯度 逆电化学梯度 膜 运 输 蛋 白 --(有些离子需载体) 通道蛋白/载体蛋白 载 体 蛋 白 耗 能 方 式 不 耗 能 不 耗 能 消耗细胞代谢能 第 五 章

胞外基质:由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和多糖构成的网络结构

整联蛋白:一类跨膜蛋白超家族,参与细胞与胞外基质的黏着

细胞识别:指细胞对同种或异种细胞、同源或异源细胞以及对自己和异己的认识 1、细胞外基质与细胞外被有何区别?它们如何相互作用?

答:区别:1)ECM由细胞分泌构成的精密结构;细胞外被具质膜中由糖蛋白和糖脂伸出的寡糖连2)ECM存在于细胞附近;细胞外被存在于细胞表面3)ECM通过质膜中的ECM受体结合同细胞建立相互关系;细胞外被是质膜的正常结构4)ECM是生物体的支持和连接结构,并影响细胞的行为;细胞外被具有分子识别的功能。相互作用:

2、细胞外基质具有哪些功能?

答:1)为组织的构建提供了支撑框架2)对与其接触的细胞的存活、分化、迁移、增值、形态以及其他功能产生重要的调控作用

3、为什么说整联蛋白(integrin)起信号转换器的作用? 答:

4、胶原的合成、装配和分泌的过程怎样?何时成为水不溶性的?

答:过程:1)在RER膜结合的核糖体上合成胶原分子的前 链2)前 链进入内质网腔,此前 链除在氨基端带有信号肽序列外,在氨基端和羧基端尚带有成为前肽的氨基酸序列。在ER腔内,前 链中的Pro和赖氨酸残基分别被羟化为羟脯氨酸和羧赖氨酸。每一条前 链与其他两条前 链通过由羧基形成的氢键相互结合,构成了股螺旋的前胶原分子。经高尔基体装配完成,被包装到分泌泡中,分泌到细胞外3)前胶原被分泌到胞外后,前肽序列被专一蛋白质水解酶切除,前胶原转变成胶原分子4)胶原分子在胞外进一步装配成胶原原纤维,胶原原纤维又装配成胶原纤维。

第 六 章

微粒体:细胞匀浆后由内质网形成的囊泡

肌质网:肌细胞中的光面内质网,储存高浓度的钙离子

粗面内质网:多呈扁囊状,排列较为整齐,在其膜表面分布着大量核糖体 光面内质网:表面没有核糖体结合的核糖体

磷脂交换蛋白:将磷脂从一种生物膜转移到另一种生物膜的水溶性转运蛋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1、在细胞中,细胞质溶质的存在有何生物学意义?

答:1)中间代谢反应的进行2)细胞形态与运动、胞内物质运输及大分子定位3)蛋白质的修饰与选择性讲解4)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

2、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各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粗面内质网:1)蛋白质的合成2)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3)膜的生成4)物质的运输

5)贮积Ca2+

光面内质网:1)脂类的合成2) 解毒作用3)糖原代谢

3、现已证实核糖体RNA除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剪接等酶活性外,还具有催化氨基酸

间形成成肽键的酶活性,据此,结合你所学掌握的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答:

第 七 章

高尔基复合体:一种由官网结构和多个膜囊组成的极性细胞器 组成性分泌(连续分泌):细胞内合成的物质以连续的、不需调节的方式向胞外分泌 不连续分泌:细胞内合成的物质以不连续的。需调节的方式向胞外分泌 贮积症:酶失活后,大量储存在溶酶体中不能被降解而引起的症状 V-SNARE:小泡特有SANR受体蛋白

T-SNARE:靶细胞特有的SNAR受体蛋白

1、根据高尔基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谈谈高尔基复合体的主要功能。

答:结构:由成捰的潴泡叠置而成。潴泡的边缘部分连接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表面光滑的小管 网,其周围还存在有被小泡和无被小泡。一个成捰存在的潴泡又称为分散Goqi,由5到8层 潴泡组成,构成了高尔基复合体的主体结构。分散Goqi在结构和生化成分上具有极性和ER 临近的近核一侧,潴泡弯曲呈凸面,成为形成面或顺面;在远核一侧,潴泡呈凹面,称为成 熟面或反面,从顺面到反面,潴泡膜的厚度逐渐增大。

功能:1)形成包装分泌物2)蛋白质和脂类的糖基化3)蛋白质的加工改造4)膜的转化

5)细胞内膜泡运输

高尔基复合体在内膜系统中处于中介地位,它对细胞内合成物质的修饰和改造中具有重用作用,许多大分子的运输和分泌都要通过高尔基复合体。

2、什么是小泡寻靶的SNATE假说(SNARE hypothcsis)?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答:假说:动物细胞融合需要一种可溶性的细胞质融合蛋白NSF和几种可溶性的NSF结合蛋白,NSF和SNAR负责介导不同类型膜泡的融合,没有明显特异性。提供特异性保障的是SNAP受体,每种转运膜泡都有特异的V-SNAPE,能识别并与靶膜上t-SNARE相互作用。通过V-SNARE与t-SNARE两类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供体膜泡在靶膜上的锚定与融合。依据:V-SNARE是小跑的受体蛋白与t-SNARE特意识别。

第 八 章

初级溶酶体:新形成,未同消化物融合,水解酶处于贮存状态 次级溶酶体:复合小体,较大,形状不规则,且含有颗粒或膜碎片 残余小体:含有消化不了的残留物

异生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异噬泡、吞噬泡融合形成的复合体 自噬溶酶体: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自噬泡、胞饮泡融合形成的复合体

信号斑:在溶酶体酶分子中存在识别信号,这种信号依赖于溶酶体酶的构象或三级结构形成

异生性细胞器:指形态、大小、功能、酶的种类均有区别的细胞器 1、述细胞中溶酶体的形成路线和溶酶体水解酶的分拣机制。 答:看书写!!!

2、微体有哪些共同特点?与溶酶体又有何异同点?

答:一、共同点:1)由一层单位膜包围2)为一类异质性细胞器,且常常成群分布在内质网莫的附近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诱导而进行增值的一种细胞器

二、与溶酶体的异同点:1)相同点:由一层单位膜包围;为一类异质性细胞器 2)不同点: 特 征 形态大小 酶的种类 PH 值 需氧与否 功 能 发 生 标 志 酶 溶 酶 体 直径0.2至0.5um,无酶晶体 酸 性 水 解 酶 5 不 需 要 细 胞 内 消 化 酸 性 水 解 酶 微 体 直接0.15至0.25um,有酶晶体 氧 化 酶 类 7 需 要 主 要 与 糖 异 生 有 关 过 氧 化 氢 酶 酶在ERE上合成,经高尔基复合体出芽形成 酶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经分裂和组装形成 3、既然线粒体是进行细胞内氧化作用的重要细胞器,那么过氧化酶体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答:在进化过程中,当真核细胞进入需氧生活阶段,变产生了过氧化物酶体这种细胞器;后来,随着线粒体的出现,线粒体便开始占据进行氧化作用的主导地位,过氧化物酶体也就开始逐渐退化,其所含的酶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甚至在某些细胞类型中完全消失。但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功能,故而在许多细胞类型中被保留下来。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1)是细胞内糖脂和氮的重要代谢部位2)参与了长链脂肪酸的降解,乙醚磷脂和胆汁酸的合成,胆固醇、多胺、草酸盐等的代谢转换3)在植物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是乙醇酸养花的场所

第 九 章

踏车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微管的一端因发生装配而不断延长,另一端因解聚而不断缩短的现象。

微管组织中心:在活细胞内能够起始微管的成核作用并使之延伸的细胞结构 有丝分裂器: 细胞骨架:

中心粒:一个圆筒状结构,直径为0.25um,由9组平行排列的纤维组成,每组纤维由三联体微管组成。

驱动蛋白:能利用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驱动自身及所携带的货物分子沿微管运动的一类马达蛋白。

胞质动力蛋白:由多条肽链组成的巨型马达蛋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膜泡或膜性细胞器等沿微管朝负极转运。

1、什么是细胞骨架?在细胞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主要功能:1)机械制成和空间组织作用2)胞内运输作用3)收缩和运动

2、什么是微管的动态不稳定性?造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mh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