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家长来访的三个要点

更新时间:2024-02-28 20: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年东江中学班主任会演讲稿 ——接待家长来访的三个要点

接待家长的来访是我们班主任常规工作之一。做好家长来访的接待工作,是赢得家长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使家校密切配合地来教育学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做好家长来访的接待交流工作,我个人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笑脸相迎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伸手不打笑脸人”,教师不管是在何种身体状况和心情状况之下,只要家长来访,你就抛开一切,尽可能地热情端茶倒水、让座,笑脸相迎,那么家长哪怕是带着满怀怨气而来,都会静下心坐下来与你和谐地交流。 二、注重谈话的方式与技巧

接待家长来访,谈话的方法与技巧尤为关键;换位思考,以心交心才能得到彼此的尊重。 1、主动拉家常,改变称呼方式

给家长让座,端茶递水之后,主动与家长拉家常,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在家表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对学生家长用“叔叔、阿姨或大哥、大姐”等称呼,能让家长感到亲切,拉近与家长的距离,消除尴尬局面,实行无障碍交流。 2、不急于发言表态,学会倾听

对于那些主动来访,特别是带着怨气和牢骚来访的家长,一定要谨记后发制人的重要性。“有礼不在声高”,先冷静地倾听他的说法,把握他的观点,寻找他的言与理上的不当之处,等他说完后,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礼、有节、有据地解释,始终注意维护自己的教师形象,千万别着急去插话、抢话,尽量避免争吵与冲突,要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失误,自觉理亏,服软认输。 3、察言观色、就事论事、迂回加压

我们教学生要“因材施教”,与家长交流也要因人而异。接触家长,与家长交流,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很容易发现该家长是否是“护犊型”家长。对“护犊型”的家长,在谈到他小孩在校表现时一定要少说他孩子当前的不足,多说他小孩的优点,千万别一点一滴地把它小孩的过失全兜出来,这会让家长觉得孩子在老师眼中尽是缺点,老师对他有偏见,失去与老师配合教育的动力,而应多给家长戴“高帽”,说他教育孩子有方法、有能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靠他多支持与配合,如此一来,既给了家长一个“借坡下驴”的台阶,又让家长感受到肩负的责任与压力,不好再找其他理由。

4、既肯定家长对教育好子女的付出,又充分突出教师对教育好学生的耐心与信心

我们接触的家长,形形色色的都有,有些家长文化不高,心浮气躁,涵养稍差,一开始对教育小孩往往会表现得不配合,如果他的小孩在校表现也不好的话,见家长如此,我们当老师的心里一定多多少少会有一点不舒服,此时,我们千万别表露出来,更忌讳对家长说:“我已没耐心教育好你的小孩了”或说:“你的小孩已无可挽救,干脆你领回去别读书了”,这会让家长与学生都接受不了,换个位置想,处于这种情况之下,假如我们自己是家长又当如何呢?此时,我们应充分肯定家长对教育小孩所做的付出,并告知家长:你为教育他的小孩做了哪些具体工作,你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教育好他的小孩,当然前提是家长必须支持与配合。这样,那些性急的家长必然被你的诚心打动,为自己的小孩而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了。 三、热情相送:

接待家长,谈完我们要谈的问题后,教师一定要主动向家长索要联系方式,告知家长自己的联络方式,方便双方为教育学生联系,对家长说一声“谢谢你对我工作的配合,欢迎多多来校指导工作”,甚至与家长握手相送,如此一来,让家长满意而归,回去后回味教师的热忱及对他小孩的责任心,及时向社会其他家长宣传,与自己小孩沟通。家长良言几句,胜过我们老师做很多的工作,我们所必需的家庭与社会效应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n1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