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义

更新时间:2024-02-18 18:42: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教育的意义》演讲稿

1.

2.

3. 新东方董仲蠡演讲《教育的意义》全文首次公开 2016-10-11 15:37 网易教育频道专稿 演讲人:董仲蠡,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教师,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演讲师、培训师。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累计培训逾15万学员。2014年9月,从三万教职员工中脱颖而出,被公派至长江商学院进行为期14个月的全日制英文MBA学习。2016年参加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进入全国四强。

4. 文章来源:2016年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第三季)全国四强争夺战,董仲蠡现场演讲《教育的意义》

5. 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一层面,通过获取知识,能够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第二层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有人再问教育究竟有什么用,看完董仲蠡老师的演讲全文,也许你会明白更多。

6. ?

7. 大家好,我叫董仲蠡,是一名英语培训师。我累计培训的学员有15万,我曾经教出过考研全市第一的学生,每年因为学过我的课通过四六级考试的不计其数。同学们都非常相信我、尊重我,叫我“小董老师”。

8. 但是,很多时候,作为老师,我也会有一些困惑。

9. 我讲的大多都是考试类课程:大学英语四六级啊、考研英语啊等等。有一次我讲四级翻译,讲到林语堂先生如何翻译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讲到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译成“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我不禁手舞足蹈,作为老师的自豪感爆棚。就在这时,底下有一个女生直接质问我:你讲这些有什么用?考试能提分吗?你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我自认为也算伶牙俐齿,但是在这个时刻,我竟无言以对。

10. 是的,她说的对,没用,不能提分。

11. 但是亲爱的同学,我并没有浪费你的时间。因为刚刚这一刻,我没有在教你考试,我是在做教育。

12. 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在课堂上不仅仅能教授学生实用性的知识。如果仅仅是拼知识,拼记忆,我们已经输了。

13. 1997年,美国IBM公司研发的电脑深蓝挑战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号称“为人类尊严而战”的卡斯帕罗夫,以1胜2负3平的战绩输给深蓝。当时就有人说:国际象棋太简单!我们的围棋,变化无穷,你让计算机玩个围棋试试?20年过去了,在今年上半年,Google开发出来的人工智能程序,传说中的阿尔法狗,以4:1的成绩完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九段,这场“人机大战”再次以机胜人败的结局告终。那真是啪啪打脸啊。

14. 慢慢地我们发现,人工智能,聪明过人;网络信息,知识过人;电脑反应,敏捷过人。我们已经听到了部分家长这样的声音:现在语文、历史都能在网上查得到,根本不用背;数学、物理有人工智能,根本不用算;翻译软件也越来越高级,外语也根本不用学。教育还有啥用?教育还有啥用?

15. 是啊,教育还有啥用?

16. 网上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说之所以要多读书、多受教育,就是因为当我们看到一群鸟在湖面飞过的时候,我们能够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鸟!在我们去戈壁旅游、骑着骏马奔腾之时,心里默念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在那喊:哎呀妈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这当然是一种调侃,但是不自觉间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义。

17.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为,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我认为,这是教育赋予我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的明灯。

18. 其实,不仅是学生,我们的老师也因为追逐名利而变得浮躁。考试前我们押题、我们预测,考试后我们又牵强地去说押中了多少知识点,有多少学生因为听了自己的课提高多少分。营造了一种“老师高明,学生高超,家长高兴”的其乐融融的假象。当年,我对研究考试技巧也是乐此不疲。选项怎么选?“三长一短选一短,三短一长选一长。齐头并进选2B,参差不齐选4D。”学生很买账,奉我为“考神”“偶像”“人生导师”。

19. 他们甚至问我除了学习本身之外的问题。比如:“老师,我不想工作,别的同学都去考研了,我是不是该考个研?”“老师,我爸想让我出国,我妈不放心,我自己也有点害怕。我该怎么办?”“老师,我本科读的是经济,硕士读的是环境工程,毕业之后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老师,我以后应该做什么?”

20. 这种迷茫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我们教了十几年,学生学了十几年,最终竟然不知道要做什么?

21. 西方先贤曾提出三大问题:我从哪来?我是谁?我要去哪?这三大问题是勾连着的,我们之所以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而这,正是教育的巨大缺失与悲哀。

22. 自古强大的民族都是重视教育的民族。以色列、德国以及日本的教育是全世界学习的典范。以色列小学就开设宗教学,德国的中学生哲学是必修课,我们去日本访问的时候,看到大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之后依然参与茶道培训、艺术鉴赏等活动。当时,我们同行的一位老师就问了那个特别经典的问题:“这有啥用啊?”那位老师说:“这些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修心,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23. 是啊,不了解自己怎么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呢?如果个人都不知道想做什么,国家与民族更不知道该做什么。那怎么会有至今活在战火中却依然强大的以色列,怎么会有从二战废墟中强大崛起的德国和日本?

24. 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更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文明古国,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因为我们重视教育,我们尊师重道,早在我们的文化源起,已经将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立为我们这个文化的精神图腾。而对于教育的执念,即便在我们最困苦的年代,最黑暗的岁月,我们全民心中扔不曾抛弃,他总会被重新捡起,擦拭,奉还于我们的神坛。

25. 曾经,我们说“读书无用”,才学与财富不成正比,造就了我们这个社会浮躁的状态。然而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它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教育为了啥?教育,

就是在帮助个人认知自己,帮助这个民族认知自己,我们才可以掌握个人的命运,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

26. 教育者也好,受教育者也好,我们都要做到北宋教育学家张载所说的读书的真正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7. 所以下次,我还会在课程时间内培训答题的方法,但是我会多讲5分钟,别再问这东西有啥用。这多出来的5分钟,我不再教你考试,请允许我,做一次教育。

28. 谢谢大家!

篇二:激励教育的意义

英语教学中激励教育的意义

孝义七中张晶

激励教育就是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关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的教育行为。它是赏识教育与成功教育的结合点。其内涵干啥:要求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必须是善意的,温和的,柔性的,激励式的,而不是粗暴的,刚性的,打击式的。要求教师教育学生的手段是情亲式的沟通,朋友般的谈心,帮助式的指导,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对待,愤怒式的训斥,偏见式的歧视。激励教育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真诚地以爱心赏识学生,多表扬鼓励,少训斥打击,促使学生思想感情转化,产生积极向上的内因动力,从而达到课堂上没有一个不学习的效果。

从教育教学的关系上看,教育是教学包含着教学。狭义上看,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包含着教学’’。教育态度和方法如果不当,将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人性中最深层的需要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所以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真诚的用爱心赏识学生,发现优点和进步,及时地进行激励表扬,永远比批评责罚更有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成功是兴趣的源泉,让学生不断地受到激励,不断地获得成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不断地高涨。

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上来看,非智力因素决定这智力因素的发展,因为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都要被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所左右,非智力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个性、性格的发展,也是人生追求的内因动力。教师要想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潜力,使之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热情,并爱好之,考批评打击肯定是不行的。关爱、赏识、激励成功的最好的办法。激励教育及调动辄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艺术。

从师德修养的角度上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爱心无限,无私奉献,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育人。如果教师动就对学生横加指责,肆意辱骂冷眼歧视,那就是师德低下。那么学生就会怕而躲之,恨而远之,憎其师而废其学,教师的何苦心都会适得其反。如果教师用激励表扬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的情感得到爱的抚慰,学生的心灵得到爱的温暖,学生的苦衷得到爱的体谅,学生就会深深地爱老师,进而热心地学习所以师德决定教育的行为方式。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注重激励性教育

一,尊重学生,给学生自信。

教师尊重学生可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可以化作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奋发向上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使师生的感情倍增,“亲其师”是“信其道”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能够成才,给他们一种良好的“心理定势”,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将教师的的要求化为自身的学习需要,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将教师的要求化为自身的学习需要,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运用“心理交换”的原则,给学习以 民主的自由发展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去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寻求易于接受的方法,在教

学中引导学生去讨论,以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平等的气氛中愉快的学习和知识,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

二,同时我还用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和发展能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情趣,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机,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我运用活动教学,创造各种有趣,直观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参与表演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寓教于乐,使之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如我通过轮唱英文歌,猜谜,赛说绕口令,英语单词接龙,英语小诗接龙,情景对话,接龙,表演赛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样,学生们会从对书本知识的兴趣,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求职欲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三. 创造英语气氛,设计主体活动主体。客体,激活主体意识

通过活动来创设情景,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中学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任务型活动是高兴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支撑点,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 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主体活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 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创造英语气氛,同时还要了解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设计好主体活动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其中并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思维能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语言教学中,从造句到看图说话,从讲故事和情景对话到角色的扮演,尽兴发表见解等都是激发学生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有效途径。

四. 提供学生自由发展空间,教师当好导演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想象的主体,首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充分开展思维活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对某种知识思考 和再 认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现有整个教学过程。自己组织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对学生的大胆质疑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心理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

篇三:大学教育的意义

大学教育的意义

——“四个学会”对于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6月来临,很多毕业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但近年来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一些学生的工作问题可能在离校时还没有解决,以至于有些学生发出“毕业就等于失业”这样的感慨。

即使还只是大二的学生,也表现出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担忧。他们说,有些师兄师姐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做一些他们平时根本就不屑的工作,从中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果大学生去从事那些本来不需要经受高等教育就能干好的职业,那不是说上大学没有用了吗?既然这样,为何不高中一毕业就去工作,又何必花费4年时间呆在大学里呢?

从教育是个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投资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花费那么多的金钱和时间去上一所大学,最后如果不能在收入、工作环境、社会工种上体现出与不上大学的差别,这对于大学生来说的确有理由感到难过,进而认为社会不公。

既然我们读大学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那么,我们为何还要去读大学?相信很多学生都这样问过自己。

然而,以上的观点都是从就业这个角度来看待大学教育的,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一种教育,如果其目标在于让某个学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那么它应是职业教育,只需要短时期的职业训练即可。我们接受大学教育的意义绝不是为了让自己有份好的工作(虽然这是目标),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6年就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也可以说是教育的四大目标即:Learning to know(学会求知);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Learning to co-operate(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

这就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会学”知识。学会和会学,这是完全不同的二个概念。前者,学生是被动的;后者,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与发展,更是在未来社会中十分重要的必备能力。这些都必须从小培养。什么是基础?这才是真正的基础。真正的基础教育就应该在帮助学生真正做到四个“学会”上下功夫。 学会求知

因为角色决定了责任,现在你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学生应以学习为重,这是无可厚非的。偏离学习的轨道,多少让人有点不是特别地称赞你,除非你选择了一条道,并坚持走下去,未来也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反观之,你当初读大学时的非主流,就是一种值得褒扬的。

在大学里,学习能力的增强比学到了多少知识更加重要。因为大学的时光十分宝贵和有限,终究有一天我会长大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一旦步入社会,没有老师的循循善诱,没有同学的辩驳争论,如果你不懂如何学习,那么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就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些压力。因此,大学里,要培养一种热爱学习和会学习的习惯。

学会生活

学习是为了过一种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生活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生活除了衣食住行,还需要有精神的享受。物质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精神的愉悦缺是很难在短时内做到的。精神的品质和德行需要在长期与生活的亲密接触和感悟中慢慢体会之,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价值,对自我的认知都是人主观意念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活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习惯于过一种富足生活的人,也要能过一种简单而平凡的生活。有些人住豪宅也是一生,有些人租房过一人,无论怎样的生活境遇,都是生活本来的真实写照,我在此并不是说一种消极、甘于过苦日子的生活观,而是提醒我们,当某一天遭遇了生活的不公平和不理想待遇时,我们能放下从前的幸福,乐于接受现实生活的残酷,去过一种比之前有些不满意的生活,虽然有点苦和累,但我们能坚持生活,最后又通过自我奋斗,找寻到一种更优裕的生活。这就是生活本身的复杂多变所带给我们人的感受。学会生活的含义就是习惯和适应这样的变化。

学会共同生活

人是群居的动物,人具有社会性。没有人可以离群索居,独善其身,不管你是否愿意融入这个世界,但是你已是一个人,你就必然受社会的影响。因而,交往就成为人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家人的陪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进入学校读书,于是我们又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当我们学业完成,离开校园时,我们来到了工作单位,就又认识了新的同事、领导??

综其一生,每个人都是在不同环境、不同时空中,与各种人交往。在我们最黄金的时刻,也就是我们的大学四年,一定要多结交优秀的老师和同学,这些人脉资源很有可

能成为我们未来事业的重要支撑和宝贵财富。通过参与社会性实践活动、兴趣爱好和写博客等方式,扩大人际交往的圈子,增强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对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认识能力和理解力,从而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或者说,学会做人,一个人之所以需要接受教育,就是要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不仅需要文化知识,更需要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在现代社会中,竞争十分激烈,生存的机遇和困难并存,面对的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只满足于念过多少书、取得什么文凭、获得什么证书是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的,甚至连生存都会发生困难。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有这方面的准备。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接受大学教育,实际上是要让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能够去评判自身的幸福与周围的人是如何密切相关的。这样,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将不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我们在实现自身抱负的同时也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接受大学教育,是要让我们有成为未来领导者的理想与勇气。因为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最终还是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承担的。

我们接受大学教育不仅是一次大规模系统的知识接受,更是一次人文精神的陶冶。在此期间,我们完善了人格,明了了生命的意义,知道了存在于社会的意义。我们的能力越大,我们的责任也就越大。

大学教育的意义还在于它培养了大学生们的眼界、价值观。培养学生眼界的大学校园,决不容世俗化,也不容急功近利。

现在很多单位招人都追求高学历,非硕士、博士不能进入。媒体还激烈地抨击了这种现象是人才浪费。不过,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对人才的尊重和对高等教育的肯定呢?因为,这表明了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向往,对高等教育的认同。所以,问题不在于我们的每个学生能否找到好的工作,问题在于每个学生能否形成这样一种理想: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国民,具有健全的人格;每个学生要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与决心,并且乐在其中。

我们要为受过的教育确立一个普遍的意义,即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完善我们自身。大学教育激发着学生对于科学、处事原则和方法的想像力,并以此照亮学生的思考过程,使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长久的重要意义。当整个社会氛围都为开展大学教育提供有利条件的时候,特别是大学生自身对之有一个明确认识的时候,大学教育的

前景会进一步光明起来。这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促进社会智慧的发展。从为了生存的学习目标到为了人格健全的学习目标,从单一目标到创造出一个更宽泛的、对个人与社会更有意义的学习模式,这样的转变是不同寻常的。

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个体未来的成长,对大学教育意义的深化与升华具有重大的正向价值。虽然大学生毕业后都需要工作,但大学教育决不能沦为单纯的职业教育。在大学里接受教育的人,也不应过分关注未来就业,因为那不是大学教育的初衷。我们应在大学校园里尽力完善自身,健全人格,为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而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pw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