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

更新时间:2023-10-12 05: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某系某级某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目 录

一、余华小说前后期风格变化 ....................................... 2 (一)小说主题的转变 ............................................ 2 (二)描写人物状态的变化 ......................................... 3 (三)故事情节的转变 ............................................. 3 二、余华小说叙事艺术的解读 ....................................... 4 (一)叙事时间 .................................................. 4 (二)叙事角度 .................................................. 5 (三)叙事结构 .................................................. 7 三、余华小说叙事暴力和历史的艺术体现 ............................. 7 (一)对暴力叙事的艺术 .......................................... 8 (二)、对历史叙事的艺术 ......................................... 8 四、结语 ......................................................... 9 参考文献: ...................................................... 10 Abstract ........................................................ 11 谢 辞 ........................................................ 12

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某系某级某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摘 要

余华是一位优秀的小说作家,他的小说以冷漠的风格,表现出死亡、暴力和世界的混乱,极端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他对生活常理和社会规范的怀疑与颠覆,他的叙事风格与其他作家有个明显的区别,对生死的叙述成为余华小说中最亮丽的地方。本文以从小说作者的叙述前后期风格变化和从个别人物形象、暴力的写作方式及其暴力因素等方面分析入手,来分析余华小说叙事策略和叙事艺术的独到之处,得出余华对现实社会及人性的思考,引起对人们对研究余华小说叙事艺术的价值的探讨。

关键词:余华小说 叙事艺术 暴力生死

1

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某系某级某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一直受到文坛的极大关注,余华小说中体现出的暴力因素、苦难意识和生存哲学都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在余华作品中打破了故事真实这一传统观念,叙述中对虚构的故事进行自我颠覆,突破了故事的叙事时间,将传统现实主义的视角转移到叙事者所处的视角,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引导叙事,采取多元化的叙事角度对传统的小说一种叛离和超越。本文从余华小说前后期风格的变化,解读余华小说的叙事策略,从而分析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对余华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叙事艺术的探讨,发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和价值。 一、余华小说前后期风格变化

余华被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作家代表之一,在先锋小说逐步走向衰落的时他的作品却日益走红,成为文坛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作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读者的眼光。余华早起作品中主要表现死亡、血腥、暴力、变态等阴暗的内容,艺术风格主要运用的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而在80年代末,他创作风格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内容多以温暖人情和乐观豁达生存态度为主,更多地运用传统的创作手法,站在民间立场来叙述普通人的冷暖人生,多以长篇为主。

(一)小说主题的转变

在余华早期的小说中,主题上多表现人的生存困境,人们在生活中冷漠、麻木、没有理想、没有热情,精神空虚、卑琐,生活苦难、怪异诡秘,在生活的压力下人物异化,他的冷静的笔端揭示出人性的丑陋与阴暗,在暴力、苦难与灰色人生的看似荒诞的情节中传达着某种理性世界的真实。作品传播出人物绝望的心境,由此人物做出极端的事件,导致毁灭的来临。在转变风格后的作品表现出一种温情脉脉,人物之间不再是像早期作品那样相互残暴的攻击而转变为相互关心相互安慰,人与人之间共渡难关,小说的主题由生存的悲剧到生存的美好。

比如:在《现实一种》中人物一开始就展现出一种虚无、忙碌的状态。老母亲每天都在感到自己的身体的衰弱,她在唠叨,却没有人安慰她,儿子和媳妇在无声中表现出对她的厌恶,似乎她就是一个赘物。老妇人生活在无望之中,她的死已经注定。当然她自己也是一个冷漠之人,她对小孙子漠不关心,对门口的血的出现也不看个究竟,只是觉得不吉利,只关心着自己的要垮塌的身体。一大家人挤在一起,在很小的空间里生活

2

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某系某级某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着,在一起干活,却无话可说,人与人之间没有适当的距离,造成了这一家的相互厌恶、相互仇视,直到相互仇杀。余华在《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等生存之悲这个主题。

但是在余华转型后的作品中体现出的坚忍主义与尼采的悲观主义相契合,在小说《活着》中主人公富贵经历了亲人们一个一个的离别痛苦之后,最后能够平静的看待,甚至还能让牛的名字与人的名字相对应;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人物也是这样,在承受着苦难时,人物并没有悲痛欲绝,终止生命,而是在苦难面前尽力地穷乐。 余华的作品由前期所表现的对生活的苦难、无望、相互残杀都后期面对苦难时坦然的心态,一种对痛苦的解脱和享受自然的能力。小说由先锋的反传统姿态回归到传统的姿态,抓住了读者的胃口,体现了艺术作品传播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给人们以鼓舞。

(二)描写人物状态的变化

余华早期作品中人物多以一种变态的性格呈现出来,人物性格残暴、冷酷、反常,而后期作品中人物性格体现出一种温情、奉献和关心的精神,人物多以健康的姿态出现在小说中。比如:《十八岁出门远行》中除了小说中的“我”满腔热情外,司机、群众都是变态的。司机在众人纷纷前来抢苹果时,不仅不帮护他自己的东西,反而像一个陌生人一样乐哈哈地跳上了另一辆车走了,“我”却由于单纯只身抵御着众人的入侵,为他人出力,尽力维护世界的正常秩序,但他的努力只是徒劳。他原有的对世界的认识也有了动摇。《现实一种》中的人物更是在理性与非理性之下,由自己的不理智的欲望牵着走,他们不作冷静的思考,而是互相攻击、互相杀害,要彻底地毁灭对方,尽管是亲兄弟。在矛盾上升后,亲情显得那么脆弱。而余华小说后期作品中刻画的人物许三观、李光头等都是平凡小人物,但是他们重情义,知道关心别人,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洋溢在他们的身上,他们的人格也是健康的人格。

(三)故事情节的转变

在现代主义小说中荒诞性是其主要的特征,而余华前期的小说正是如此,以人性的荒诞、反讽、人的异化为表现手法,对传统价值和意义的颠覆,对现实的反叛。余华认为,人的生活常识中包含着一种很强的理性内容与庸俗气息,这种认识态度对任何事情都要证之于一定的事实,严重束缚了人的想象,成为作家创作的桎梏[1]。

3

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某系某级某专业学生毕业论文

比如:在《现实一种》的故事情节是由堂哥皮皮摔死堂弟,导致叔叔山峰摔死皮皮,在嫂嫂的怂恿下哥哥山岗为给儿子报仇又害死了山峰,山峰的妻子告发了山岗,山岗被判死刑。这对兄弟的老母自体身衰弱经常预感着死亡,经过儿子的互相残杀后不久也去世,一个大家庭由于内讧,五口人相继死去,只剩下两个媳妇还在人世。而她们也已经互为仇人。这个故事本身就让人毛骨悚然,作者在表现恶的膨胀时用了冷漠和血淋淋的笔调,展示了血的色彩。而在《兄弟》中宋钢和李光头都是苦孩子,他们不像《现实一种》中的兄弟互相仇杀,相反他们是父母再婚后结成的兄弟,却情同手足,相互体贴,真诚关心,虽然在同时爱上一个女孩后,有点隔阂,但过后,他们仍然互相照应,不忘兄弟情义。由此余华的作品的情节已经由荒诞不经,转变为温情脉脉的传统式故事,人物互相攻击让位于人物间的亲情联系。

可见,余华的作品从主题、故事情节到人物的刻画上在变化中革新,在守旧中有进步,余华小说前后期风格的变化给小说叙事艺术一个更大的发挥空间。 二、余华小说叙事艺术的解读

在先锋小说中,真实故事的叙事传统被打破,在虚构的故事中进行自我颠覆性的叙述,叙述者在故事中直接点破故事的虚构过程,叙事的时间突破了故事时间的自然发展。在叙述角度上从全面的现实主义视角转移到叙事者所处的个人视角。因此,可以从叙事的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的结构三个方面来解读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

(一)叙事时间

余华在多年的创作经验中,不断的将时间这一概念加以改造和利用,形成了一套自己时间叙事模式,他说:“在人的精神世界里,一切常识提供的价值都开始摇摇欲坠,一切旧有的事物都将获得新的意义。在那里,时间固有的意义被取消了。十年前的往事可以排列在五年前的往事之后,然后再引出六年前的往事。同样这三件往事,在另一种环

[2]境时间里再度回想时,它们又将重新组合,从而展示其新的意义。”

比如:在《往事与刑罚》里的时间非常具有代表性,故事的开始时间是1990年的某个夏日之夜。在故事向后发展时,时间朝向1965年的3月5日,其间又出现了四个时间:1958年1月9日,1967年12月1日,1960年8月7日和1971年9月20日。可以看出余华在故事开始叙事就出现了两种倒错的时间,故事第一叙事时间是陌生人与刑罚专家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tl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