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综合训练题

更新时间:2023-10-12 05: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交大二附中南校区2015——2016学年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

命题人:简彦武 审题人 吴艳丽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计60分) 读图1,完成1~2题。

1. 若图1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

1.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四个点中可能反映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2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

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广东流往北京 D.从上海流往四川 4.下列因素中,体现人口迁移推力因素的最可能是 ( )

A.甲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乙地较好的教育、福利条件

5.城市区位是指 ( )

A.城市的位置 B.城市的地位 C.一城市与另一城市的位置关系 D.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6.下列城市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其他三个城市明显不同的是 ( )

A.上海 B.桂林 C.黄山 D.张家界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7~8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4—15亿 约15—16亿 15.1亿或16.6亿 约8~9亿 图2

图1

7.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题 第 1 页 共 6 页

A.约15~16亿 B.15.1或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8.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图3是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通达度 B.技术水平 C.地价水平 D.环境优劣 10.与199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

A.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弱化 B.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加 C.制造业向城区中心集聚 D.近郊制造业产业密度减少

读“甲、乙、丙、丁四国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图4)回答11~12题。

市区 产

业2009年密

度 1995年 制造业 服务业 2009年 1995年 近郊区

远郊区

图3

图4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为高、高、低的人口增长模式 B.乙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丙地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 D.丁地的生产力高度发达

12.当前甲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

A.乡村到城市 B.城市到乡村 C.乡村到乡村 D.城市到城市

城市化率(%) 13.如果图5中A、B两曲线表示不同的城市化进程( )

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图5

读图6,图中A.B.C.的高度表示不同类型功能区用地的比重,据此回答 14~15题。 14. A 、 B 、 C 分别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

A.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

B.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 C.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 D.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15. M 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

A.交通干线经过 B. 人口稠密

C.距离市中心近 D. 地形平缓

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示意图

图1

图5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水源、土壤 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 D.市场、交通

图5

17.与③区相比,①区商品粮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水热资源丰富 D.人均耕地面积大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草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19题。 18.图6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分别为 ( ) A.文教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B.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商业区 C.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住宅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 19.该市计划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选 择一处建设钢铁厂,最佳的地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 )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题 第 3 页 共 6 页

图6

20.图7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

的强弱。下列①②③④四组工厂中,工业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 )

图7

A.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③电脑装配

厂④玻璃厂

B.①彩印厂②造船厂③纺织厂④皮革厂 C.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⑨家具厂④烤烟厂 D.①啤酒厂②炼铝厂 ③缫丝厂④制糖厂 读“某钢铁工业基地生产流程模式示意图”。 (图4)回答21~22题。

21.图示该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是 ( )

A.地形平坦开阔,用地条件好 B.公路、铁路和水运便利 C.附近有丰富的煤、铁矿资源 D.政策优越,污染控制费用低 22.该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不包括 ...

A.单位产值耗能提高 B.实现污染物低排放 C.资源综合利用程度提高 D.工业部门之间联系紧密 图9为平原地区某城市工农业布局及交通示意图。读图回答 23~24题。

23.若图中a、b、c、d均布局有对大气污染的工厂,且这种 布局是合理的,则此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 )

A.马达加斯加岛 B.新西兰南岛 C.朝鲜半岛 D.印度半岛 2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是 ( ) A.①机械制造工业 B.②冷饮厂 C.③花卉、蔬菜种植业 D.生态农业观光园

25.影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6.某条河流的水文站上游地区建成大型城镇,如果在同样雨量的强降水条件下,与原来相比,关于通过该水文站洪水的说法 ( ) A.总流量减小 B.总流量增大 C.洪峰提前出现 D.洪峰过程变长,峰值流量减小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题 第 4 页 共 6 页

① 图8

铁路

公路 主城区

图9

读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图10),完成27~28题。 27.下列环境问题中,由a环节引起的是 ( )

A.水土流失 B.大气污染 C.地震 D.旱涝灾害

28.引发酸雨的环节是 ( )

A.a B.c C.b D.d 29.关于图11中A、B、C三地的农业类型的说法 正确的是 ( ) ①单位面积产量低 ②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 ③属于生态农业 ④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 ⑤机械化程度高 ⑥对水利工程依赖性很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⑥ 30.中国古代就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如“斩 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这段古语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二、综合题(共3小题,计40分)

31.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完成 下列要求(14分)。

(1)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 可持 续发展是基础, 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可持续发展是目的(6分)。

(2)“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属于可持续发展复 合系统中的 (选择填空,2分)。

A.经济系统

B.生态系统

C.人的管理调控

D.社会系统

图11

图10

(3)简述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6分)

32.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一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13分)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题 第 5 页 共 6 页

(1)1975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分),这种地域类型的突出好处是 能缓解当地 的矛盾。(2分)

(2)2007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这种调整的突出好处是 。(4分)

(3)分析该农场在花卉和蔬菜生产上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33.读我国两大钢铁基地工业区位图(图11)(14分)

(1) 图中的甲基地为 钢铁公司,乙地为 钢铁公司。它们都是我国规模宏大的工业地域,工业结构复杂,功能齐全。这种现象叫工业的 。带来的主要好处主要有 (6分) 。

(2)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看,两个钢铁厂的区位优势分别是(4分): 甲: , ; 乙: , 。

(3)传统的钢铁工业环境污染严重,上述两个现代化钢铁基地,实现了清洁生产,请你说说治理工业污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图11a 图11b 高一地理必修二试题 第 6 页 共 6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5lf.html

Top